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11月20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11月20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8-11-20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涨幅明显。主力9月合约,以50050元/吨收盘,上涨1810元,涨幅为3.7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307.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3,低于上一交易日7.94,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020874手,持仓量增加76124手至723376 手。主力合约成交513720手,持仓量增加3334手至213502手。

上海期铝价格收平。主力9月合约,以14510元/吨收平。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94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7,低于上一交易日7.58,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44684手,持仓量减少15312手至62899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1852手,持仓量减少20794手至282886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23265元/吨收盘,上涨165元,涨幅为0.7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81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26,高于上一交易日8.25,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32144手,持仓量减少4532手至551732 手。主力合约成交669146手,持仓量减少13434手至248876手。

上海期铅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17935元/吨收盘,上涨415元,涨幅为2.3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31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3,与上一交易日7.73持平,上海期铅涨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124954手,持仓量增加642手至69414 手。主力合约成交97296手,持仓量增加1120手至3832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3568元/吨收盘,上涨28元,涨幅为0.79%。

全部合约成交7940798手,持仓量减少146552手至4879106 手。主力合约成交6233630手,持仓量减少331032手至3421350手。

【股市行情】11月20日消息,受外盘影响,两市集体低开,随后震荡下行,沪指跌超2%,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2.5%。从盘面来看,资金避险情绪升温,黄金股逆市飘红,其余板块纷纷飘绿,军工股盘中有所表现,但持续性不佳,创投、造纸、水泥、券商、雄安新区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方面,市北高新12连板,博天环境刚获纾困资金股东就计划清仓减持,股价一字跌停,此前日k线七连阳。


二、国内焦点

有色冬藏:新一轮下行周期基本确认

我们的观点: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来看,我们认为需求端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权重已经在重新加大,这主要来自于宏观向微观负面传导的逐步确认,并将继续带来对有色价格向下的压力。

我们的逻辑:宏观对微观需求的负面传导,我们认为本质上的逻辑线条应该是,伴随着实体企业信用的收紧,投资与消费开始受到抑制,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滑,产业链下游进入主动去库阶段,而这正是当下宏观面所呈现的。

我们认为宏观新一轮下行周期基本得到确认,这主要体现在四点比较明朗的地方,分别是继续维系着的紧信用格局,无法对国内形成有效补给的海外流动性,有限的基建投资增量,以及尤为重要的已经出现下行拐点的工业企业利润。而尽管房地产数据依然“模糊”,甚至部分数据还有短周期的韧性在,但对有色终端需求的利空影响已经率先出现。今年有色下游更糟糕的利润表现,以及对房地产负面冲击的提前反应,也使得有色价格走得比黑色更弱,并且领跌工业品。

我们的操作建议:操作上,当前宏观决定下的有色价格重心向下,但低库存格局将继续令价格走出抵抗式下跌,建议相对高点抛空。

风险点:国家政策扶持,实体企业信用扩张重启,警惕宏观悲观预期太过一致。

近两年在预判有色金属价格上,“宏观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价格”的传统传导路径似乎有所失效。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宏观对微观需求的传导变得不那么顺畅,微观需求的韧性超出宏观想象;其二是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力被供给端赶超,以环保限产为主要形式的供给侧改革政策成为了价格的主要驱动。然而,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来看,我们认为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权重已经在重新加大,这主要来自于宏观向微观负面传导的逐步确认。

1.宏观向微观需求的负面传导有逐步确认的迹象

今年的宏观面相比过去两年更加错综,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今年微观需求的韧性超出宏观想象。实际上宏观早在去年3季度就已经显露疲态,但宏观向微观负面传导的拐点在今年3季度之前都迟迟没有来,甚至还在2季度出现了一波短周期的反弹。而当下去看宏观面的一些关键数据,我们认为此前这波短周期的反弹已经结束,重新向下的拐点已经出现,宏观新一轮下行周期基本得到确认。

从最近的宏观数据来看,我们认为明朗的地方有四点:

第一点,紧信用格局维系,宏观大势还是弱。

我们持续跟踪的一个重要观测指标是社融-m2剪刀差,该指标在近两轮实体经济信用扩张的阶段——2009年-2010年和2016年-2017年上半年,都分别引领实体经济增速向上,但今年资金面明显转向“脱实”,实体企业信用扩张的力度持续萎缩。这类似于2011年,彼时也是从连续两年的信用宽松后重新转向信用收紧。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社融累计增速在10.2%,m2增速在8%,社融-m2增速的剪刀差在2.2%,分别较前9个月继续下滑0.4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这显示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继续在放缓。

从有色金属各品种的消费增速与实体经济信用扩张的方向对比来看,基本一致,并且这一轮有色消费增速的顶部也与信用扩张的顶部基本吻合,大约出现在去年2-3季度。具体各品种之间有所分化,铝、镍、铅的消费增速顶部出现得比较早,在去年1-2季度,铜锌稍微后面一点,在3-4季度。对应到有色价格上,除了镍以外,这一轮铜、铝、锌、铅的价格顶部基本也与信用扩张的顶部同步出现。

第二点,海外流动性无法对国内形成有效补给。

在国内信用收紧的同时,我们认为诸如2016-2017年海外流动性补给国内的情况也在走弱。在海外流动性能否对国内形成补给的问题上,关键点还在于日元和人民币,从历史经验看,日元兑人民币走势是指引海外流动性(美元顺差)进出的一个有效指标。

2016-2017年,日元兑人民币走强,带来了美元顺差更多地进入中国,但现在的情况是在强势美元的压力之下,日元和人民币齐步走弱,日元相对人民币的走势陷入了震荡。在美国经济基本面及其货币政策继续与非美经济体(尤其是欧元区和日本)保持背离的当下,我们预计美元趋势性的跌势还远没有到来,而日元也难以走出相对人民币更强的走势,美元顺差补给国内流动性的可能性较低。

第三点,基建:理想丰满,现实残酷。

今年年中的时候,市场普遍的预期是下半年基建投资应该会放量,但9月份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还在往下掉,最新10月份的数据虽有反弹,幅度却是非常有限,而电网投资仍处在负增长,可见整体基建投资仍不理想,基建相关下游细分行业的表现也验证了这一点。此外,ppp项目总投资也已经在今年1季度触顶,鉴于前期阶段(识别和准备阶段)的投资额及占比继续萎缩,我们预计ppp项目未来的投资增量仍将受限。而目前基建投资最大的瓶颈——资金来源,在银行信贷、非标资金、地方债等多个渠道继续受限,这也将对基建投资增长持续形成牵制。(针对基建资金问题的具体分析,请参阅我们此前报告《“再探有色需求端”系列报告(四)锌:基建理想与现实背离,锌价何从?》(20181011))

因此,在基建对有色终端需求的影响上,我们继续给予中性偏弱的判断,尤其是对除锌以外的品种。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工业企业利润新的下行拐点已经出现,产业链下游进入主动去库阶段。

今年上半年,弱势宏观之所以对微观需求的负面传导迟迟不来,微观需求的这种韧性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工业企业的利润出现了短周期的反弹,但是进入下半年之后,企业利润增速快速拐头。这与此前一轮信用周期从宽松转向收紧的阶段非常相似,2009年初开启信用扩张之后,2010年2月工业企业利润触顶回落,随后在2011年出现一段休整期,直到4季度加速跌落。这一轮的情况是,2016年初开启信用扩张之后,2017年2月工业企业利润触顶,随后在今年上半年有所反弹,3季度开始拐头向下。

考虑到ppi-cpi剪刀差决定工业企业利润水平,今年上半年ppi相比cpi坚挺,这使得企业利润出现了超预期的待机时间,但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今年进入3季度之后,ppi-cpi剪刀差持续收窄,工业企业利润亦随之跌落。最新的10月数据显示,ppi-cpi剪刀差继续回落至0.8%,后期我们预计仍有下行空间,主要因工业品的终端需求不佳拖累ppi表现,但cpi却可能有季节性的支撑。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仍有进一步跌落的可能。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下滑,将使得工业品微观需求的韧性逐渐消退,这中间最直接的佐证是产业链下游对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的备货需求下降。从历史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与pmi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走势较为一致。因为在工业企业利润统计中,下游的样本数占比较大,因此该利润水平主要反映的是下游的盈利情况,由此可以对应到下游对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的备货需求。而pmi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又与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工业品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从今年6月份开始,原材料库存已经率先下来,彼时恰好也是下半年有色金属价格跌落之前的高点位置。最新的10月pmi原材料库存继续下探,并开始带动产成品库存一起下来,这说明工业品产业链下游已经处在主动的去库阶段,而这显然对工业品价格形成利空。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整个工业企业利润分布中,有色企业相比其他工业品例如黑色企业的利润状况还要差得多。1-9月的数据显示,有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利润增速已经降至-16.5%,全年持续负增长;金属制品业的利润也非常薄,在4.6%,是近几年比较低的位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色金属,1-9月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利润增速尚在71.1%的高位。其实从有色下游反馈的信息去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下游加工业的利润情况确实糟糕,这意味着有色金属下游需求在更快地萎缩,这恐怕也是今年有色金属之所以领跌工业品的主要原因。

2.房地产的数据看起来“模糊”,但对有色的利空影响已率先出现

在宏观面相对明朗的部分之外,我们认为房地产的数据看起来仍可能“模糊”,甚至部分数据还有短周期的韧性在,但对有色终端需求的负面影响已经率先出现。

从最新公布的10月数据来看,房屋施工面积增速还在往上走,前10个月累计增速在4.3%,较9月份上升了0.4个百分点,施工在建及施工在建(非新开工)面积增速也继续走高。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回落,并开始带动房地产开发资金增速走低。历史上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会领先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前者又与房地产开发资金增速基本同步,目前房企开发资金的大头还是来自预售资金回笼。如果商品房销售增速持续回落,那么房屋施工也将面临见顶的风险。

而即便商品房销售重新回升,房屋施工面积增速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我们也认为当下阶段有色的需求难以受此提振,反而还有负面冲击,因为当前房地产企业的目标导向已经以销售回款为重。目前国内房企融资渠道收缩严重,不管是国内还是离岸的融资成本都在上升,叠加逆周期扩张,并购拿地增多,又适逢债务到期高峰,地方政府取消预售许可,这都使得房企的现金流状况趋向恶化,因此加快销售回款应该会成为房企未来1-2年常态化的动作。

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我们认为房地产企业一定会加快期房的销售。截至今年10月商品房期房当年销售增量接近6.9亿平方米,2017年全年增量在5.7亿平方米,今年前10个月已经完成去年全年增量的121%。为加快期房的销售,已开工未售项目的前期施工投入应该会增加,而已售项目后续的施工可能会放缓,这将直接影响到主要用于房屋建设后半段的有色金属需求。今年从一些微观的指标去看,例如脚手架、塔吊等的销售非常好,但建筑铝型材、铜材等的产量不佳,这其实也佐证了我们的看法,就是今年施工面积增速的提升,应该是多集中在房屋建设前半段的一些项目。所以黑色金属比如螺纹钢的需求增速没有怎么下来,但是有色已经下来了。

因此,从房地产的角度去看,我们认为目前有色金属已经先于黑色受到终端需求走弱的影响,而这个过程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房企融资情况改善,以及预售制取消之前。在预售制取消之后,地产商资金回笼将明显放慢,当年度的开发资金总量应该会收缩,投资会向房屋建设后半段的项目倾斜。这个时候,房地产投资的蛋糕总量会下降,但与有色金属相关的需求占比可能会上升,因此对有色需求端的影响偏中性。再往后看,地产商整个开发投资的过程会被拉长,单位时间对建材类商品的需求贡献将下降。当然,这中间不排除有地产商为减轻资金压力,变相缩短工期,粗制滥造,降低成本的可能,但这也将带来建材类商品的消费降级。所以由近及远来看,我们对房地产这一有色最大的需求端并不乐观,在房地产政策环境以及房企融资情况改善之前,整体格局可能是短期偏空,中期中性,长期偏空。

3.结论:当前宏观所决定的有色需求端向下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来看,我们认为需求端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权重已经在重新加大,这主要来自于宏观向微观负面传导的逐步确认,并将继续带来对有色价格向下的压力。

宏观对微观需求的负面传导,我们认为本质上的逻辑线条应该是,伴随着实体企业信用的收紧,投资与消费开始受到抑制,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滑,产业链下游进入主动去库阶段,而这正是当下宏观面所呈现的。

我们认为宏观新一轮下行周期基本得到确认,这主要体现在四点比较明朗的地方,分别是继续维系着的紧信用格局,无法对国内形成有效补给的海外流动性,有限的基建投资增量,以及尤为重要的已经出现下行拐点的工业企业利润。而尽管房地产数据依然“模糊”,甚至部分数据还有短周期的韧性在,但对有色终端需求的利空影响已经率先出现。今年有色下游更糟糕的利润表现,以及对房地产负面冲击的提前反应,也使得有色价格走得比黑色更弱,并且领跌工业品。

操作上,当前宏观决定下的有色价格重心向下,但低库存格局将继续令价格走出抵抗式下跌,建议相对高点抛空。

风险点:国家政策扶持,实体企业信用扩张重启,警惕宏观悲观预期太过一致。

 

铁矿石:有望向上突破 建议短线做多1901合约

目前,一方面,现货价铬平稳,铁矿石供需结构不断改善,从基本面来看,港口库存创近一年的新低,供给方面价高量减,需求保持较强的消化能力。另一方面,从基差来看,盘面较大幅度贴水现货,随着交割月临近,预期基差将修复,盘面将向上调整。因此,操作上,建议短线做多1901合约。

港口库存创年内新低

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持续下降,截至本周库存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根据mysteel最新数据,全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为14273.01万吨,环比前一周下降8.86万吨;日均疏港总量287.29万吨,下降8.97万吨。分量方面,澳矿8044.08万吨,下降2.41万吨;巴西矿3220.71万吨,下降20.6万吨。10月因力拓及bhp检修较多,澳洲发货量明显下降。巴西方面三季度发货量涨幅较大,故10月发货量出现小幅回落。从数据上来看,10月四大矿山发货总量为10002.5万吨,环比下降300万吨。澳洲三大矿山10月发往我国的量为5509.6万吨,环比下降50万吨,同比下降363.0万吨。

品种方面,10月主流高品澳粉发往我国的量为2534.25万吨,环比下降144万吨;主流块矿发往我国的量为900.4万吨,下降28.1万吨;中低品粉矿发往我国的量为1247.0万吨,与上月基本持稳。

上周三公布的外矿到港数据显示,全国26港到港总量为2021.1万吨,环比减少222.2万吨,其中主流高品澳粉到港环比减少82.8万吨,低品澳粉到港环比减少105.1万吨,主流澳块到港小幅增加。发货情况显示,前一周澳洲巴西发货总量环比大幅减少397.5万吨。其中力拓由于前期铁路检修的原因,仅发往我国的量减少100万吨,bhp也是受前期火车脱轨事件影响,发货量下滑至年内低点,巴西淡水河谷发货量环比减少也接近100万吨。巴西澳洲总的发货量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综合来看,由于外矿发货量和到港量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加上澳洲泊位检修还在持续,短期内发货量可能难有恢复,预计港口资源依然维持偏紧状态。

市场悲观预期弱化

2018年采暖季的错峰生产政策,因更加强调“严禁一刀切”及地方政府的灵活性,对最严格限产预期的时刻已经过去,铁矿石前期疲弱的价格或已经反映了该预期,未来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望逐渐修复低估的铁矿石价格。

从2018年10月进入环保限产季,迟迟不见钢厂限产迹象。各地钢厂需求依旧较为旺盛。限产缓慢已经成为共识,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依旧旺盛。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未出现明显下滑,且京津冀地区限产缓慢,进博会后长三角地区对铁矿石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进入冬季,各地钢厂又存在冬储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铁矿石的需求。

随着近期各项政策的微调,政策的超预期将落空,对铁矿远期需求的悲观预期,也需要修正。综合来看,对于需求端,总体表现更加良好,后期将逐步回暖。

高基差将迎来修复

目前铁矿石盘面定价仍盯准金步巴、pb等中品位澳洲矿,根据即时价格核算,铁矿石盘面价格被低估,同时以金步巴核算,进口利润窗口仍未打开,我们认为期现价差的背离未来将逐渐修复。

在现货平稳的基础上,基差出现明显放大。从供需基本面分析,我们认为四季度现货价格难有大幅下跌,目前的高基差将需要修复,后期大概率依然是期货向上修复贴水的逻辑。



风清云淡霾起铅强

核心观点

❒.精铅环保压力加大供应收缩,结合冬季置换需求缓慢释放。

❒.沪铅有望再度测试两万大关,偏多操作为主。

一、保卫蓝天提升人民幸福。

按照河南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安排,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委省政府第九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济源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进驻时间:2018年11月12日—11月25日。虽然对于工业园区及其合法企业,不得简单要求停工停产,对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工业园区及其企业,要根据具体环境问题采取整改措施,不得一律采取停产整治方式。

从历史统计可以明显发现,四季不管是河南还是北京的空气质量都不容乐观。环保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空气质量要取得改善,虽然要求改善幅度不大。但从实际数据统计反应出的空气质量颇为悲观,北京10月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并且数据增幅较大,或许正是采暖污染源的增加,与一刀切停产的减排措施乏力,导致了污染的加剧。

严峻的保卫蓝天攻坚战,令企业在生产时忌惮有加。精铅生产企业经过前期的严厉环保整改,目前废水废渣排放,特别是1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完全达到环保标准。但是本次督查重点在于空气质量,冶炼企业对于废弃排放,虽已较之前大幅改善,基本可以达标。但是采暖季正式到来,造成污染源头增加,在保证人民幸福取暖为首要任务的前提下,工业也不得不在污染橙色预警时,采取限产减排措施,导致生产进一步收缩。

当前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气候扩散条件不利,生态环境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派出多个工作组开展环境强化监督。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为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空气质量作出贡献。目前已进入初冬时节,天气渐冷,北方地区陆续启动冬季采暖,部分农村地区也开始自采暖,区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大。

重污染天气期间,环保部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持续发力,保持全天候、全方位的高压管控态势。监管执法人员要全员上岗、全时检查,消除监管盲区,要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构建遥感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监控平台,要严格实施处罚,对违法企业形成持续高压震慑。

环保部已向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建议根据当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及时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同时,生态环境部派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开展工作的各现场工作组将重点指导督促各地落实相关减排措施,对发现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二、基本面供应收缩需求稳定

11月以来沪铅供应趋紧环保压力加大,需求端汽车冬季置换需求逐渐显现。第二轮环保检查开启,安徽的再生、河南、湖南的原生,供应受到限制,三省产能约占国内总产能的一半,导致整体库存下移,特别是上期所铅库存再创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铅精矿累计产量达到900,090吨,相较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40%。精铅原料供给仍然趋紧,并且随着寒冷冬季的来临,西北地区铅锌矿将陆续关停,后续原料供给将进一步短缺。如果进口加工费继续保持在20美元/吨,甚至下滑,就意味着国外原料无法有效补充国内短缺。原料供给的收缩也将导致供应的收缩。

 

根据国际铅锌小组预计,2018年全年全球铅精矿产量较去年相比将会出现0.4%的小幅下跌,产量大致在458万吨,而截止目前最新的2018年前8个月的数据,产量大致在296.5万吨。其中降幅较大的为澳大利亚,同比下降31.8%。主要下降产能来自嘉能可mountisa以及mcartuhr两座矿山,此外在美国地区,托克旗下的reddog矿也出现了产能下降的情况,下降幅度达到26.1%。而秘鲁也出现了9%的下跌。

预计2019年,全球精炼铅需求料增加0.7%至1179万吨,而今年铅需求料为1171万吨。预计2019年,全球精炼锌需求料增加1.1%至1388万吨,而今年需求料为1374万吨。“在2018年,中国精炼铅表观消费量料减少0.6%,主要因为锂电池使用量增加,且汽车行业增幅放缓,预计中国明年的精炼铅表观需求量将进一步下滑1.3%。”报告还称,预计今明两年,欧盟铅需求料分别成长1.4%和1.8%,而美国铅需求将减少0.6%,但明年需求将增加2.5%。报告称,预计今年全球铅矿山供应量料减少0.4%至458万吨,明年将增加4.1%,至477万吨。

从铅酸蓄电池开工率上来看,9月份的蓄电池企业开工率数据上可以发现,蓄企综合开工率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涨,综合开工率在9月达到74%,而大型企业开工率更是达到了81%的年内高点,暗示蓄电池企业已经完成前期的被动去库过程,目前正处于主动备库过程中。

总之,原料端铅精矿趋紧,结合近期环保督查高压来袭,供应有望继续收缩,叠加冬季置换需求缓慢释放,蓄电池厂开工率整体平稳需求支撑仍存,沪铅有望再度测试两万一线,偏多操作为主。

风险因素:生产利润改善环保压力减弱企业大幅提升产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

 

三、有色金属

铜:

行情回顾:今日沪铜震荡回落,cu1901合约交投区间为49540-50030元/吨,尾盘收于49580元/吨,日下跌0.16%。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5:40,3个月伦铜报6229.0美元/吨,日下跌0.42%,其下方支撑位关注6200.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33.70万手,日增加11158手,其中沪铜指数减少2102手。沪铜主力合约cu1901持仓减少1168手,显示铜价回落,部分多头开始获利了结离场。

现货分析: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40元/吨-升水10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49740元/吨-4992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49780元/吨-49960元/吨。沪期铜在隔夜冲高后受阻回落,今日铜价承压49800元/吨震荡回落。早市延续昨日报价升水50-100元/吨,市场询价积极性高,但成交持观望态势。进口铜中好铜货源占比减少,好铜现货零单市场进一步减少,好铜报价维持升水90-100元/吨报价且有成交,平水铜报价调降至升水40元/吨左右,低位成交较昨日有所改善,下游保持刚需,湿法铜因今日持货商抛货有所收敛,报价较昨日有收窄,表现较为平稳,报价贴水200-160元/吨区间。今日市场接货意愿仍显犹疑迟滞,但持货商也不愿过多调降升水报价,今日市场表现供需僵持拉锯特征。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震荡回落,美元指数呈现宽幅震荡,对铜价影响有限,现货市场方面,下游接货意愿仍显犹疑迟滞,但持货商也不愿过多调降升水报价,供需呈现僵持拉锯特征。技术面上来看,期价下方均线支撑仍然存在,但上方50000元/吨关口抛空压力较大,短期或将处于震荡调整。操作上建议cu1901合约可以考虑在49300-500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300元/吨。

铝:

行情回顾:今日沪铝震荡走弱,日内交投于13700-13835元/吨,尾盘收于13710元/吨,日下跌0.58%。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5:40,3个月伦铝报1940美元/吨,日上涨0.44%,上方压力位关注1970.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33.70万手,日增加11158手,其中沪铝指数增加18852手。沪铝1901合约持仓增加9800手,显示铜价走弱,空头入场积极性增加。

现货分析:上海铝现货价格成交集中在13720-13730元/吨,对当月贴水40元/吨-贴水30元/吨,无锡成交价集中13720-13730元/吨,杭州成交价集中于13730-13750元/吨之间。今日持货商出货依旧积极,中间商之间交投较活跃,下游基本按需采购,但后期铝价下行,跌幅较大,下游开始转为观望态度,接货收敛。今日大户收货积极性提高,价格相比市场主流成交价略有提升。今日华东整体成交一般。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震荡走弱,现货市场方面,下游基本按需采购,但随着铝价进一步走弱,跌幅加大,下游开始转为观望态度,接货收敛。技术面上,当前沪铝技术指标呈现有所反复,市场多空仍存在明显的分歧,但期价受10日均线压制明显。操作上建议沪铝1901合约可以考虑在13800元/吨附近空单介入,止损参考13900元/吨。

铅:

现货方面:11月20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500-1865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上跌25元/吨。SMM报道,因交割后货源尚未进入市场,国产铅报价较少,而进口铅出货仍受再生铅影响,散单市场成交暂无较大改善。

内盘走势:今日沪铅主力1901合约震荡微涨,延续区间盘整,尾盘报收18300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涨0.52%,市场减仓震荡,多空交投谨慎。市场期限结构方面,沪铅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铅1812合约和1901合约的负价差缩窄至245元/吨。

行情研判:11月20日沪市有色金属涨跌不一,沪铅主力1812合约震荡微涨至18300元/吨。期间受美元指数止跌震荡打压,而股市下挫,打压市场投机情绪,预计铅价将延续震荡态势,上行不易。操作上,建议沪铅主力1901合约可于18400-181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0元/吨。

锌:

现货方面:11月20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1920-2202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80元/吨。SMM报道,炼厂出货正常,因长单周已至,昨日午后市场流通收紧情绪进一步释放,升水高位刺激持货商积极出货收割利润,市场以出货为主,流通困局有所缓解。进入第二交易时段,长单交投基本结束,市场多出少接,升水回落成交萎靡,而进口成交亦较为疲弱,均有调价,下游采购积极性较为有限。整体成交较昨日有所转好,主由贸易商贡献。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1901合约震荡走弱,延续横向盘整。尾盘报收21485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42%,市场减仓震荡,多空交投谨慎。期限结构方面,沪锌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锌1901合约和1902合约的负价差微扩至180元/吨。

行情研判:11月20日沪锌主力1901合约震荡走弱至21485元/吨,多空交投谨慎,期间受美元指数止跌微涨打压,而世纪锌矿运往中国的首批11000吨锌精矿,已经到达中国,预计第二批10,000吨调试级精矿将于2019年1月运往中国。目前锌矿供给预期逐渐显现,全球锌市供应缺口不断缩窄,将使锌价承压反弹不易。操作上建议沪锌主力1901合约可于21200-217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25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伦敦金震荡微涨、伦敦银震荡走弱,涨势暂缓。截止北京时间15:23,伦敦金报收1224.31美元/盎司,微涨0.014%;伦敦银报收14.4美元/盎司,微跌0.06%,承压于主要均线组下方。

内盘走势:今日沪金主力合约1906延续涨势,五连阳。尾盘报收279.3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涨0.38%,多头增仓提振。沪银主力合约1906亦震荡微涨,但仍承压于主要均线组下方,尾盘报收3541元/千克,较上一日涨0.06%,空头减仓支撑。

行情研判:11月20日沪金、沪银主力延续涨势,但沪银承压于主要均线组下方。期间受美元指数跌至近两周低位支撑,贵金属多头情绪仍占主导。预计短期美元指数反弹乏力,贵金属可多单继续持有。操作上,建议沪金主力1906合约可背靠278元/克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279元/克,目标关注280元/克。建议沪银主力1906合约可背靠3530元/千克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3540元/千克,目标关注356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二螺纹钢期货大幅下跌,RB1901合约报收3742元/吨,跌110元/吨,日跌幅2.86%,持仓量2221772手,日增仓13152手。

(1)现货市场:20mm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4200元/吨,跌100元/吨;广州报价4770元/吨,跌70元/吨;北京报价4120元/吨,跌90元/吨;福州报价4580元/吨,跌150元/吨。

(2)钢厂调价:11月20日马钢建筑钢材普跌100元/吨,马鞍山仓库提货价格:螺纹钢4480元/吨,线材4590元/吨;合肥仓库提货价格:螺纹钢4500元/吨,线材4610元/吨。

(3)消息面: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山西省针对全省工业炉窑开展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并限时达标。据介绍,山西省已经针对钢铁、有色、建材、焦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建立了详细的管理清单。从11月1日起,凡是未列入管理清单的工业炉窑,一经发现要立即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

周二RB1901合约大幅下跌。近日钢材现货价格连续下调,且幅度较大;钢厂利润明显收缩,期价跌幅也明显扩大。操作上建议,维持反弹抛空策略,止损参考3890。


五、宏观经济

山西: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2017年度全省(山西省,下同)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专题询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省政府12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专题询问现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长期战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冬季清洁取暖工程、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公路扬尘污染治理、重点河流生态修复等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现场提问,直截了当,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作答,坦率真诚。

做好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和污染减排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汤俊权:工业企业废水处理和排放管理是我省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特别是做好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和污染减排是关键,在这些方面采取了哪些强化措施?

省环保厅厅长董一兵: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一直以来都是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我省主要采取了三项强化措施:

一是提出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在《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中,对工业废水提出更严格的排放管理要求:全省劣Ⅴ类水质断面控制单元内的所有工业企业外排废水(矿井水除外)和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地表水环境质量五类标准;煤矿外排矿井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二是推进更加有效的设施建设。我省将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纳入2015年印发的《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予以高位推进,同时在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予以强力落实。

三是强化更加全面的日常监管。集中体现为“四个强化”,即强化“三同时”制度落实,在环评批复文件中明确要求,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即“三同时”制度);强化重点涉水行业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强化在线监控和监测管理手段,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环保部门每年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两次监督性监测,并公布监督性监测结果;强化监管执法,环保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现场执法检查。

解决“煤改气”“煤改电”资金缺口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袁进:我省省级财政是如何支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各地“煤改气”“煤改电”资金缺口很大,如何解决此类资金短缺问题?

省财政厅副厅长武志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省财政厅从三个方面破解清洁取暖工作中资金不足难题。

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增加省级资金投入。2017年,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设立省级清洁取暖专项资金10亿元,对全省11个市冬季清洁取暖进行奖补。2018年,省财政安排省级清洁取暖奖补资金11亿元继续对全省冬季清洁取暖进行奖补。

用足用好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2017年5月,中央财政开展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经过努力,当年太原市入选首批试点城市。按照补助政策,入选省会城市3年共可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1亿元。今年扩大了范围,目前,我省剩余3个“2 26”城市(阳泉、长治、晋城)和4个汾渭平原城市(晋中、临汾、运城、吕梁)的申报文本及方案,经省财政、环保、住建、发改四部门联合会审并修改完善后,已全部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核通过,7个市已全部列入试点范围。

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生态环保多元化投入机制。我省主动探索股权投资、建立基金、PPP等模式,积极拓宽环保融资渠道,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加环保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

三大鼓励政策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梁若皓:在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面,我省有哪些鼓励和优惠政策?实施实际效果如何?

省经信委副主任张占祥: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我省有三个优惠政策,即落实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生产的符合条件的电力、建材等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当年收入总额;支持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省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库,对入库项目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对示范效应明显的重点项目予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固废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应用。2012年以来,连续7年组织举办全国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晋,鼓励产学研合作,促进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成果交流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政策实施已有效果。全省已建成以煤矸石为主要燃料的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1368万千瓦,占到火电装机总容量的21%,年可利用煤矸石约5400万吨,此外,大力发展了煤矸石烧结砖、煤矸石制超细高岭土、陶瓷、造纸、微晶石等产品。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初步形成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生产家具板材等高端利用途径,粉煤灰生产无机纤维、保温材料、硅钙板等中端利用途径和粉煤灰蒸压砖、加气砌块、水泥添加、陶粒、加筋板材、超细灰等规模化利用途径并行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格局。

专项行动防治过境公路扬尘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蔡汾湘:我省部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受到过境公路较严重的干扰。对此,我省国省干线公路扬尘污染防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王四小:根据省委、省政府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关要求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统一部署,我省集中开展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污染治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于8月15日零时统一启动,到8月底,全省119个县(市、区)全部实施优化通行措施。省交通运输厅作为专项行动主要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污染治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任务要求,紧紧抓住“油、路、车”三个环节,全力推进城市过境车辆优化通行、柴油车排放达标治理、抛洒扬尘治理三项工作。

专项行动实施一个半月以来,城市过境车辆排放和扬尘污染大幅减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根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下降10%。



六、全球观察

东京制铁提高12月中厚板价格

日本最大的电弧炉炼钢企业东京制铁(TokyoSteelManufacturingCoLtd)周一表示,鉴于建筑行业需求旺盛,市场供应相对偏紧,该公司决定将12月的中厚板价格提涨2.5%。

这是东京制铁近11个月以来第一次提涨中厚板的价格。同时,该公司将会保持其他品种钢价不变,包括其主营产品H型钢。

本次提价后,东京制铁中厚板价格将由8.1万日元/吨提涨至8.3万日元(合737美元)/吨。包括螺纹钢在内的棒材价格将维持在6.9万日元/吨不变。H型钢则仍为8.9万日元/吨。

东京制铁的月度定价策略受到韩国浦项制铁(Posco),现代钢铁(HyundaiSteelCo),以及中国宝山钢铁(BaoshanIron&SteelCo)等亚洲竞争对手的密切关注。


独联体方坯出口市场再度看跌

获悉,继前一周达成少数交易但未能挽回市场走弱趋势之后,独联体方坯出口市场再度看跌。

钢厂方坯意向价下滑10美元/吨至约470美元/吨fob黑海,土耳其报价也略微下滑。一家土耳其钢厂150mm方坯报价为470美元/吨fob,交货期仅为两周。一些贸易商认为,125-130mm方坯可成交价约为475美元/吨fob,较前一周下降5美元/吨。

还盘主要来自贸易商,最高为450美元/吨fob黑海。一些贸易商称,该价位太高。考虑到复苏势头已经迅速消失,上周有位贸易商表示,他不会接受任何高于425美元/吨fob的价格。

在常规和意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黑海方坯价格持续下跌。少数市场人士预计,春季补货开始前,市场将会回升。虽然价格相对坚挺且废钢供应短缺,但成品长材价格未得到支撑,在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横盘震荡,迫使钢厂降低产量,原材料采购也因此减少。

10月中国产量创历史新高之后,上周中国螺纹钢市场走弱,导致国际螺纹钢市场看跌趋势进一步加剧。加之需求下降,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言论再次出现。

土耳其国内和国外贸易限制继续对独联体方坯出口市场造成压力。市场人士称,这些市场有足够多的替代资源可供选择,因此可以实现最低价格。他们认为,鉴于12月产品大多还未售出,新年到来前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