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钢铁行业:十月供需边际改善 后续钢价仍将承压
钢铁行业:十月供需边际改善 后续钢价仍将承压

发布时间:2018-11-15

事件:1-10月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4506万吨、78246万吨和918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增长6.4 %和增长7.8%。9月单月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774万吨、8255万吨和98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3%、增长9.1%、增长11.5%。

10月供需边际改善。供给端:10月日均产量分别为218.5万吨、266.3万吨和316.2万吨。环比分减少1.25%,减少1.19%,减少1.95%。需求端:1)基建投资小幅反弹。1-10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3.70%,较1-9月上升0.4个百分点,9月单月投资同比6.66%,由负转正。2)地产新开工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9.70%,较1-9月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10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达到+7.68%,较前值下降1.25个百分点。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20%,较1-9月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10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达到-3.11%,较前值上升0.48个百分点。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16.30%,较1-9月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10月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达到+14.74%,较前值下降5.55个百分点。3)制造业投资继续回暖。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9.10%,较1-9月增速上升0.4个百分点,10月单月投资同比+12.22%,较前值下降4.11个百分点。

地产:房企高周转造就数据矛盾,高周转下房企到位资金逐步增长,土地储备充足支撑短期新开工,但销售拖累,拿地放缓,后续新开工或终将向下。1)资金偏紧背景下房企高周转模式:大量拿地后加快新开工,快速达到开盘的预售条件,从而快速取得预售回款,预售回款后放缓工程进度节省开支。这一模式造就了当前不断向好的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数据 VS 疲弱建安投资、竣工面积数据之间的矛盾。一般建筑工程在开工时大量采购,因此新开工面积对于钢铁短期需求影响较大,当前旺盛的新开工支撑短期钢材需求2)到位资金逐步增长,土地储备充足,新开工短期韧性。18年1-10月,房企到位资金13.56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稳步向上,另外当前房企待开发土地面积充足,预计短期的新开工仍然具有韧性。3)销售拖累,拿地放缓,后续新开工或终将向下。如果后续地产政策没有明显放松,叠加2019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地产销售将继续向下,影响房企资金,进而影响拿地和新开工。基建:补短板、保在建,明年有望回暖。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在近期持续的政策托底之下,10月基建小幅反弹,一定程度对冲未来地产新开工增速下滑带来的钢材需求下滑。由于10月社融数据继续下滑,预计基建投资真正的企稳回升要等到2019年。

预计2018-2019采暖季环保限产日均粗钢产量同比增加4%。此前唐山限产方案正式发布,结合政策鼓励和支持因素计算,最后限产比例31.55%,低于此前意见稿力度。随着唐山、邯郸等重点城市本次采暖季限产比例有所宽松。加上高盈利刺激非限产区产能利用率提高,以及全国范围内废钢的使用量增加,从而使得国内钢铁产量增加,

投资策略:需求将季节性走弱,库存降幅收窄,临近拐点。采暖季限产力度不及去年,现货价格开始回调。成本仍在高位,预计Q4盈利为全年最低水平,股价难有良好表现。相对收益情况下,推荐此前经过大幅回调,目前PB估值处于底部,且采暖季受错峰生产影响减小的河钢股份、首钢股份。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