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11月07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11月07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8-11-07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涨幅明显。主力9月合约,以50050元/吨收盘,上涨1810元,涨幅为3.7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307.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3,低于上一交易日7.94,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020874手,持仓量增加76124手至723376 手。主力合约成交513720手,持仓量增加3334手至213502手。

上海期铝价格收平。主力9月合约,以14510元/吨收平。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94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7,低于上一交易日7.58,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44684手,持仓量减少15312手至62899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1852手,持仓量减少20794手至282886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23265元/吨收盘,上涨165元,涨幅为0.7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81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26,高于上一交易日8.25,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32144手,持仓量减少4532手至551732 手。主力合约成交669146手,持仓量减少13434手至248876手。

上海期铅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17935元/吨收盘,上涨415元,涨幅为2.3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31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3,与上一交易日7.73持平,上海期铅涨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124954手,持仓量增加642手至69414 手。主力合约成交97296手,持仓量增加1120手至3832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3568元/吨收盘,上涨28元,涨幅为0.79%。

全部合约成交7940798手,持仓量减少146552手至4879106 手。主力合约成交6233630手,持仓量减少331032手至3421350手。

【股市行情】11月7日消息,早盘三大股指平开。开盘后,创投板块持续火热,而后分化。有色、锂电池板块发力,全线个股活跃带动指数开始走强。创业板指数盘中翻红,沪深两市指数同样震荡上行,盘面上看,个股涨多跌少。临近上午收盘,两市指数冲高后悉数翻红,而后延续震荡态势,有色板块继续领涨两市。市场各板块轮动加快,白酒、军工、5G等板块先后异动,但资金做多意愿不强。午后,三大股指高位震荡,电力、虚拟现实板块午后拉升。可好景不超,股指高位震荡后迅速跳水,上证50指数持续杀跌,避险情绪升温,黄金板块崛起。


二、国内焦点

短多长空博弈 锌价弱势运行

smm11月7日讯:

隔夜市场关注美中期选举,今日将出结果。伦锌开于2533.5美元/吨,盘初伦锌尝试重返2550美元/吨,然动能不足,仅摸高2552美元/吨即震荡下行,重心下移至2525美元/吨盘整,然宏观局势不稳,伦锌短多长空博弈趋势未定,部分投资者选择离场观望,伦锌减仓下行,再次击穿2500美元/吨整数关口,破位探低2481美元/吨。收跌报2484美元/吨,跌43美元/吨,跌幅1.7%。伦锌收的一小阴柱再次击破下方所有技术支撑,就显性库存来看,lme锌库存再次接近年内低位,而lme0-3现货升水维持高位,lme锌远期结构显示,back结构增强,表明当前伦锌交易重心转移至对远期供应增加的预期,预估伦锌短期表现将延续弱势,日内或尝试重返2500美元/吨,运行于2480-2530美元/吨附近。

隔夜沪锌主力1901合约开于21210元/吨,夜盘时段,看空情绪抬头,空入多平沪锌震荡下行探低20835元/吨,回吐日盘所有涨幅。收跌报20855元/吨,跌355元/吨,跌幅1.67%,成交量增0.7万手至17.5万手,持仓量增3068手至17.6万手。夜盘时段沪锌收阴,短均线转头向下趋于黏连,实际消费预期将出现季节性回落,部分抵消当前库存低位价格利好,供需两弱背景下,短期锌价或平台盘整等待指引,日内沪锌或贯穿多路均线运行于20700-22200元/吨附近。



印尼锡供应中断 伦锡暂未获提振

smm11月7日讯:

伦锡走势:隔夜伦锡电子盘开盘19070美元/吨,最高19090美元/吨,最低18980美元/吨,收盘19015美元/吨,较前一日下跌35美元/吨。全天成交177手;持仓15801手,较前一日减少78手。库存3235吨,较前一日增加40吨。

隔夜伦锡重心继续小幅下行,最低触及18980美元/吨,收于19015美元/吨,较前一日下跌35美元/吨。隔夜美元基本持平,收于96.267。随着美国人前往投票站进行投票,投资者对中期选举及其给全球最大经济体可能带来的影响保持谨慎态度。据国际锡协报道,印尼商品与衍生品交易所的锡交易自10月26日后完全处于停止状态,因进入交易所指定仓储区的锡锭不能使用由ptsurveyor公司颁发的锡矿原产证明。icdx的10月锡交易量为5,025吨,比9月份8,270吨下降39%。不过伦锡走势依然无明显突破,这主要还是受到贸易争端和强势美元的影响。伦锡下方支撑19000美元/吨,短期料测试该支撑位。

沪期锡走势:昨日夜盘沪期锡主力1901合约开盘145900元/吨,最高146190元/吨,最低145750元/吨,收盘146000元/吨,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50元/吨。成交6588手,持仓34146手增加22手。

昨夜沪期锡在5日均线附近盘整,受到近日沪锡市场现货供应流通减少,尤其是云字品牌供应下滑的提振,沪期锡走势止跌回升,上方阻力147000元/吨。



今冬钢材价格走势将会怎样?

进入4季度以来,全国钢材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由此拉动钢铁产量较大幅度增长,并因为冶炼成本的提高,致使价格行情震荡扬升,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明显增多,总体呈现继续升温态势。

今后中国钢材市场行情如何?尤其今年冬天,即春节之前的价格走势将会怎样?再次成为市场参与者们的关注热点。

01

基本面较为健康,不具备大幅跌落基础

应该说,迄今为止,中国钢材市场基本较为健康。主要体现为决策部门以扩大内需,特别是稳定基建投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比如货币政策趋向宽松、财政政策更为积极、减税降负、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等。随着上述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今年4季度中国钢材的国内需求继续旺盛,由此消化了不断创下新高的钢铁增量,全国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低位。2018年11月初(11月2日),全国钢材综合库存指数为87.6,比今年1季度高点(3月9日)下降53%,比去年同期下降1.7%。其中长材库存指数为95.6,比今年1季度高点(3月9日)下降近7成,比去年同期下降14%。正是这种健康的基本面,提振了市场信心,短时期内不具备价格大幅跌落基础。

02

春节前资金较为谨慎,一般不会大举买进

按照以往规律,冬季属于需求淡季,供求关系相对宽松,因此春节之前资金较为谨慎,尤其是期货投机资本,一般不会大举买进,这就使得钢材价格亦难以出现暴涨。

春节之前的现货买进,主要是钢材“冬储”。其规模如何?这不仅要取决于来年春天市场信心,还受制于钢铁企业让利如何?目前来看,钢铁企业销售顺畅,库存压力不大,因此价格大幅让利不会太大。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预计钢铁贸易商们的“冬储”积极性亦不会太高。

03

各种因素较为确定,市场行情较为平稳

2018年中国钢材市场的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中美贸易战;二是环保限产。目前市场对这两大因素已经消化,预期稳定:

中国钢材出口已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即便中美贸易战出现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如此。况且,决策部门对此已经具有政策储备,预计外部需求形势越是严峻,国内需求的启动力度就会越大,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中高速增长局面不会改变,由此奠定了中国钢材需求继续旺盛的坚实基础。

环保限产力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天气状况。出于经济增长与保证供应的需要,如果不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估计今冬取暖期间,钢铁企业限产不会“一刀切”,力度亦不会太大。对此,市场已经取得共识,分歧不大,从而使得“炒作题材”相应减少,减缓了市场震荡。

由此可见,今冬中国钢材市场应该高位运行,波澜不惊。当然,因为当前钢材库存水平较低,尤其是建材库存持续下降;同时钢材现货价格远高于期货价格,而现货价格又看不出大幅跌落迹象。因此钢材市场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上涨基础,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需要一个“火星引爆上涨火药”。

这个“火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可能是中美贸易谈判峰回路转,突然出现重大利好;也可能是雾霾严重,钢铁企业限产力度大大超出预期;也有可能是重大事故。总之,是极大超出预期的意外消息。否则,缺乏重大炒作题材,“上涨火药就不会引爆”,今冬钢材市场行情将会一直相对平稳。(兰格专家陈克新原创文章) 

 

三、有色金属

铜:

行情回顾:今日基本金属涨跌互现,其中沪铜震荡偏弱,cu1901合约交投区间为49210-49890元/吨,尾盘收于49470元/吨,日下跌0.38%。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5:33,3个月伦铜报6166.0美元/吨,日上涨0.37%,其上方压力位关注620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31.15万手,日减少3900手,其中沪铜指数增加6870手。沪铜主力合约cu1901持仓增加6518手,显示铜价弱势震荡,空头持仓有所增加;伦铜持仓方面,截止11月6日,伦铜电3持仓量为30.88万手,日减少1152手。

现货分析: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20元/吨-升水9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49430元/吨-4950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49450元/吨-49530元/吨。隔夜伦铜下跌,沪期铜跟其下跌,今日铜价滑向49400元/吨后震荡整理。早间隔月价差尚在50元/吨,盘面下滑后下游入市均有改善,令持货商控货挺价意愿进一步增强,早市持货商报价升水20-50元/吨,市场成交积极,随着隔月价差扩大至70-80元/吨,持货商继续挺价,一路抬高至升水40-70元/吨。进入第二节交易阶段,市场活跃度高,询价氛围活跃,现货报价再次上调,平水铜报价至升水50-60元/吨,好铜已然升水80-90元/吨,下游逢低买盘,保持刚需节奏,湿法铜报价相应跟随上调,市场报价贴水90-贴水50元/吨。十一点后盘面拉涨100元/吨回升至49600元/吨一线,因隔月价差仍在80元/吨,市场报价维持不变,但成交已不如早市,贸易商收货意愿降温。今日交投以贸易投机商为主,升水以隔月价差变化为目标,后期关注盘面价差变化的引导,贸易商仍对交割前的升水抱有一定期待空间。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震荡偏弱,受美国中期选举影响,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现货市场方面,下游趁低采购,整体成交好于昨日,而持货商在升贴水持续上涨的趋势中,存在惜售情绪,不着急出货。技术面上,期价在均线组合中维持震荡,当前市场多空仍然存在分歧,预计短期沪铜仍然将维持震荡格局。操作上建议cu1901合约可以考虑在49000-498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300元/吨。

铝:

行情回顾:今日基本金属涨跌互现,其中沪铝下探回升,日内交投于13830-13945元/吨,尾盘收于13915元/吨,日上涨0.22%。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5:33,3个月伦铝报1956.5美元/吨,日上涨0.13%,上方压力位关注198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31.15万手,日减少3900手,其中沪铝指数减少14056手。沪铝1901合约持仓减少3582手,显示铝价震荡,多空交投谨慎。伦铝持仓方面,截止11月6日,伦铝电3持仓量为67.46万,日减少2083手。

现货分析:上海铝现货价格成交集中在13800-13820元/吨,对当月贴水50-贴3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3800-1382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3840-13850元/吨。今天市场货源供应较为充足,贸易商出货积极性不减,但部分贸易商保值不佳报价偏高,市场交易在主流成交价下表现不及昨日,下游接货情绪不强,整体成交一般。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下探回升,现货市场上货源供应较为充足,贸易商出货积极性不减,但部分贸易商保值不佳报价偏高,市场交易在主流成交价下表现不及昨日,下游接货情绪不强,整体成交一般。操作上建议沪铝1901合约在13850元/吨附近可以考虑择机做多,止损参考13750元/吨。

铅:

现货方面:11月7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500-1865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150元/吨。SMM报道,期盘探低后小幅回升,加之再生铅供应充裕,持货商继续下调报价升水,同时下游按需逢低补库,散单市场交投活跃度稍好。

内盘走势:今日沪铅主力1812合约探底回升,四连阴。尾盘报收18390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16%,市场减仓震荡,多空交投谨慎。市场期限结构方面,沪铅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铅1812合约和1901合约的负价差扩至430元/吨。

行情研判:11月7日沪市有色金属普遍飘绿,沪铅主力1812合约探底回升至18390元/吨,多空交投谨慎。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出炉,符合市场预期,市场紧张情绪减弱。有消息称铅受第二批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部分铅企后市将生产受限对铅价构成部分支撑。操作上,建议沪铅主力1812合约可于18200-185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0元/吨。

锌:

现货方面:11月7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1880-2198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190元/吨。SMM报道,炼厂出货正常,早市长单交投完毕后,贸易商间交投活跃度有所减弱,今日市场报价持稳于升水100元/吨左右,成交略低10-20元/吨左右,进入11月,下游消费步入淡季,本周入市采购积极性不高,实际消费清淡,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1901合约探底回升,触及9月28日以来新低20565元/吨。尾盘报收20760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2.12%,空头增仓下行。期限结构方面,沪锌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锌1812合约和1901合约的负价差扩至555元/吨。

行情研判:11月7日沪锌主力1901合约探底回升至20760元/吨,领跌有色金属。期间美国中期选举符合市场预期,美元指数收回跌幅打压有色金属。此外锌市基本面较弱,国外锌矿供给增加预期显现,且下游消费逐渐步入淡季。操作上建议沪锌主力1901合约可背靠21000元/吨之下逢高空,入场参考20800元/吨,目标关注203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伦敦金、伦敦银均延续区间盘整。截止北京时间15:51,伦敦金报收1231.92美元/盎司,日涨0.26%,仍于均线组上方运行;伦敦银报收14.69美元/盎司,日涨0.47,多空交投谨慎。

内盘走势:今日沪金主力合约1812先抑后扬,延续区间震荡。尾盘报收275.9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微涨0.02%,承压于10日均线下方,多空交投趋于谨慎。沪银主力合约1812亦探底回升,尾盘报收3545元/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45%,仍于均线交织处运行。

行情研判:11月7日沪金、沪银主力均延续区间盘整。期间受美元指数宽幅震荡,加之美国中期选择符合预期,市场紧张情绪缓解打压。然而沪金仍表现较为坚挺,操作上建议沪金主力1812合约可于275-277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元/克;沪银主力1812合约可于3520-3570元/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25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三螺纹钢期货继续下行,RB1901合约报收3930元/吨,跌67元/吨,日跌幅1.68%,持仓量2729294手,日减仓103558手。

(1)现货市场:20mm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4620元/吨,跌50元/吨;广州报价4980元/吨,跌10元/吨;北京报价4450元/吨,跌20元/吨;福州报价4930元/吨,跌40元/吨。

(2)钢厂调价:11月7日山西美锦出台建筑钢材价格政策,在“11月5日山西美锦钢厂出台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调整,具体如下:高线价格下调30元/吨,现HPB300Φ8-10mm高线出厂价格为4450元/吨;三级螺纹钢价格下调30元/吨,现HRB400EΦ18-25mm螺纹钢出厂价格为4550元/吨。

(3)消息面:东南亚地区各国经济起步相对较晚,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特别是钢铁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工业产业链分工的持续调整,东南亚地区廉价的人力资源等要素吸引了大批投资,使区域内工业化进程加快,带动钢材需求不断增长。

周三RB1901合约继续回落。现货市场价格弱势调整,市场观望情绪较高,另外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弱势影响,整体仍处下行趋势。操作上建议,3960附近短空,止损参考4000。


五、宏观经济

关于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纪律规定(试行)》及举报方式的有关要求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安排,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8年11月6日至12月6日进驻山西省开展督察“回头看”。现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纪律规定(试行)》进行公开,欢迎社会参与监督。如发现督察组成员存在违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纪律规定(试行)》的情形,可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和生态环境部机关纪委反映。

电子邮箱:jb@mee.gov.cn

邮政信箱:山西省太原市A1811邮政信箱

信访电话:0351-3805000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2018年11月6日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纪律规定(试行)

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树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良好形象,确保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风清气正,结合实际,制定纪律规定如下:

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不准发表与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不一致的言论、文章等。

二、严守组织纪律,坚决服从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和请销假制度。在督察工作中,必须听从组织安排,执行组织决定,严格执行组长负责制,对发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不准擅自处置和对外发表个人主张。督察进驻期间,不准擅自离开驻地、不准私自会客;不准参加老乡、校友、战友等组织的各种活动。

三、严守工作纪律,不准滥用督察职权。在督察工作中,不干预被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正常工作,不准向被督察地区、单位提出与督察工作无关的要求。不准隐瞒、歪曲、捏造事实,不准违反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的处置规范和程序,不准私自留存涉及督察工作秘密的资料。督察进驻期间,严格遵守回避制度。

四、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准泄露督察工作秘密,不准跑风漏气。督察期间,严禁在非工作场合谈论督察问题或交流督察内部情况;严禁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任何与督察有关的情况;未经批准严禁对外发布督察情况或接受采访。督察进驻结束后,所有督察工作人员不准擅自对外泄露任何未经公开的督察资料。

五、严格食宿标准,督察进驻期间入住宾馆要严格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安排房间,中途离开要腾退不必要的房间,进驻结束后要及时腾退全部房间。不准擅自在驻地外食宿,不准以督察组名义在驻地安排亲友及其他人员食宿。

六、严格执行接待标准和规定,要按当地接待标准安排工作用餐,不接受宴请,不上高档菜肴,自助餐也要节俭。督察组进驻开始和进驻结束时,被督察地区主要负责同志到督察驻地共同用餐的,宜以自助餐形式。督察组工作人员不准接受被督察对象宴请,不准饮酒,不外出自费集体聚餐。督察进驻结束后,应向地方缴纳伙食费。

七、严格执行中央国家机关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定,轻车简从。不准擅自借用和占有被督察地区、单位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和办公设备,不准擅自驾驶工作用车。督察进驻期间,确因工作需要由地方协助安排城市内交通用车的,督察进驻结束后,应向地方缴纳交通费。

八、不准利用督察工作便利谋取私利,为请托人、亲属或所在单位在课题或项目承揽、环评审批、环境监察执法、企业经营活动、干部提拔和调整等方面打招呼。严禁利用内部信息谋取利益。

九、不准接受礼金、礼品、有价证券和变相赠予的其他物品,不准接受保健性体检活动,不准接受文艺、体育等营业性活动门票,不准在被督察地区、单位报销任何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通过被督察地区、单位接待家属或亲友旅游、度假。除工作需要并经批准外,不准到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参观。

十、不准漠视群众利益,对符合督察受理范围的群众环境投诉举报均应认真对待,及时转办督办,不准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督察工作中,不准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口大气粗。督察工作场合,不准随意着装。不准涉足影响督察工作人员形象和声誉的不健康场所和活动。


易成新能拟购开封炭素 标的估值70亿元

昨日早间停牌的易成新能晚间迅速披露重组意向性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交易对手,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开封炭素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约70亿元。

   据公告,截至2018年9月30日,开封炭素100%股权预估值约70亿元,本次股份发行价格为3.79元/股,以此计算,预计发行股份18.47亿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河南省国资委。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开封炭素是一家主要以生产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石墨电极生产销售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产品主要用在电弧炉炼钢,也可用在工业硅炉、黄磷炉、刚玉炉等作导电电极。河南省国资委通过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间接持有开封炭素51.32%股权,为其实际控制人。

   近年来,由于行业技术革新、市场环境变动等原因,特别是晶硅片切割的产业路径由砂浆切割技术彻底转向金刚线切割技术,导致易成新能原有核心业务受到重大冲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开封炭素2018年业绩增长明显,截至9月30日,资产合计45.2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1.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97亿元。开封炭素2017年营业收入为20.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64亿元。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领域将拓展至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从而丰富公司的收入结构、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六、全球观察

wto认定印度钢铁产品进口限制措施不当

据日本共同社11月7日报道,日本政府7日公布消息称,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当于法院一审的争端解决专家组支持日方主张,认定印度启动的钢铁产品保障措施(紧急进口限制)不当。如果印度不诉诸相当于二审的上诉机构,日本将稳获胜诉。

紧急进口限制是仅限于进口商品骤增使国内产业蒙受损失时允许采取的救济措施,WTO认为印度在未满足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就启动了措施。

进口限制的对象是称为热扎线圈的钢铁产品,用于汽车、建筑、工业机械等。随着印度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加征最多20%的关税,日本对印出口大幅减少。日本政府就日本厂商所受影响估算称,加征关税的总额约达25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亿元)。日方发表评论称:“希望这能成为避免轻易启动保障措施的先例。”


崛起中的东南亚钢铁行业

东南亚地区各国经济起步相对较晚,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特别是钢铁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工业产业链分工的持续调整,东南亚地区廉价的人力资源等要素吸引了大批投资,使区域内工业化进程加快,带动钢材需求不断增长。

A需求情况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东南亚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东南亚地区各国经济起步相对较晚,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特别是钢铁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工业产业链分工的持续调整,东南亚地区廉价的人力资源等要素吸引了大批投资,使区域内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满足内需为主的建筑业和以满足外需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加工业快速发展,带动钢材需求不断增长。其中,建筑行业用钢量占比最大,多数在60%以上,越南甚至达到了93%,这也决定了东南亚各国的主要消费以长材为主。2016年,东南亚六国(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粗钢表观需求为9024百万吨,增速达到了11%,其中越南增速最大,增速高达22.3%。但是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外,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人均钢材消费量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其人均钢材消费量分别为60千克、110千克,与世界平均水平220千克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东南亚各国未来消费增长的空间很大。

B供给情况

供应方面,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四国。2016年,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四国的粗钢产量分别为781万吨、475万吨、276万吨和383万吨。可以看出,即使在东南亚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越南粗钢产量也仅有781万吨,规模仅与我国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相当。但近年越南粗钢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其粗钢产量为202万吨,2017年增长至114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8.95%;而马来西亚粗钢产量自2008年起呈负增长势态,2007年其粗钢产量为690万吨,至2016年下降至27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7%;其余东南亚国家粗钢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东南亚钢铁产业链结构失衡问题较为严重,炼铁产能屈指可数;炼钢以电弧炉炼钢为主,产能非常有限;轧钢能力相对较大,并且经过近些年的持续投资,产能增长迅速,但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钢材深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长期以来,东南亚地区轧钢厂更愿意从国外进口低价钢坯轧材,从而造成区域内炼铁、炼钢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

为满足基础设施行业对螺纹和线材日益增长的需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大力扩充螺纹和线材的产能,同时半成品和成品钢材进口需求不断增加。2016年,越南净进口钢材1696万吨,泰国净进口钢材1615万吨,印度尼西亚净进口钢材1098万吨,马来西亚净进口钢材765万吨,菲律宾净进口钢材720万吨,新加坡净进口钢材258万吨。以上东南亚国家2016年钢材净进口量达到8317万吨,东南亚区域内钢铁供需不平衡由此可见一斑。

在过去的一年里,除了传统的供应商中国以外,东南亚地区还有不少进口资源来自俄罗斯、西亚和南美等。由于中国供给侧改革压减钢铁产能、东南亚本土产量增长、市场竞争加剧,中国钢铁企业出口压力和意愿都有一定程度下降。

另外,为降低进口依赖,东南亚地区也在大力发展其初级炼钢产能,目前主要是以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产能为主,但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高炉产能也在迅速增加。东南亚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建设直接还原铁厂的优势,但是由于该地区近年来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供应不稳定,所以虽然建设高炉比建设直接还原铁厂成本要高很多,但是多数投资者还是选择了建造高炉。

2017年以来,东南亚地区新增高炉产能约950万吨/年,其中台塑河静钢铁公司产能占比较大,另外还有很多新项目计划或已经开始建设。这其中包括陕西钢铁公司和陕煤集团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新建两个项目,年产能1000万吨;台塑河静钢铁在越南已建成700万吨/年项目;和发集团在越南的400万吨/年项目近期将完成;联合钢铁在马来西亚的350万吨/年项目已经完成;印度尼西亚德信钢铁350万吨/年项目预计2019年投产等,另外还有一些项目处于初期规划中。

新建的高炉产能将导致铁矿石和炼焦煤的需求量增加。据估计,2016年东南亚六个主要国家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口的铁矿石共计700万吨,这一数字不包括从淡水河谷的进口量,因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淡水河谷铁矿石的运输和混合枢纽。考虑到在建和即将投产的项目,预计这一地区铁矿石的消费量将增加两倍。

C主要国家行业发展状况

越南

归功于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越南是东盟地区钢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2016年越南钢材表观消费量2596万吨,占东盟六国钢材消费量比重达到28.8%。从人均消费情况看,2016年越南人均粗钢消费为270千克,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20千克,远低于新加坡人均水平630千克,这表明越南钢铁工业在未来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从2005年起,越南钢铁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粗钢产量从2005年的不足90万吨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1147万吨,一举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粗钢生产国。越南钢铁工业是以废钢作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为主导,但近年长流程工艺发展迅速,2012年以前,其电炉法占粗钢比例为100%,至2016年,其电炉法占粗钢比例下降为60%。

越南钢铁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越南钢铁总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二是越南钢铁总公司与外商合资的钢厂;三是其他国营和私营钢厂。越南钢铁总公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各个钢铁生产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各公司设备不配套,效率低,管理机构庞大并且人员过剩。第二类和第三类钢铁企业投资晚,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生产支出较少且利润率较高。目前越南有60多家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四家板材生产企业,粗钢年产能接近2000万吨。越南钢铁总公司钢坯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吨,轧钢年生产能力超过250万吨,并有30万吨的铁矿石生产能力。中国昆钢与越南钢铁总公司在越南合资建设的年产能50万吨越中钢铁厂老街钢铁厂已于2014年9月投产,主要产品为钢坯。该厂2011年4月开建,一期拥有一座550立方米高炉和一座50吨转炉;二期将建设轧钢厂,年产能100万吨。另外,Pomina钢铁公司是越南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钢坯年产能达到210万吨,轧钢能力为150万吨。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台湾台塑集团在越南河静投资建设的台塑河静钢铁公司,该公司于2015年底投产,投资总额达230亿美元,新的综合钢厂投产后成为越南国内唯一生产热轧板卷的生产线。项目一期建设投资105亿美元,产品包括铁水、钢坯和热轧材等,年产705万吨,而在项目二期完成后总计年产能将达到2250万吨。台塑河静钢铁公司的目标不仅是巩固越南钢材市场,更希望能够将产品出口至越南以外地区,特别是扩大东盟地区的钢铁产品销售,因此项目二期投产后将彻底改变越南甚至整个东盟地区的钢铁生产布局。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总人口位居东盟国家之首,高达2.5亿人。该国钢材消费量和粗钢产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2016年钢铁粗钢表观消费为1521万吨,其粗钢产量仅为475万吨,钢材净进口超过1000万吨,进口占比将近80%,钢铁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与印度尼西亚钢铁协会划定的进口总量占到总消耗30%的水平线距离较大,更为关键的是,其钢材需求量正处在上升通道,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300万吨。一旦国内钢材供给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那么这种靠出口来弥补的缺口将越来越大。

目前,印度尼西亚本国的钢铁工业较为落后,虽然国内有大约300家钢铁企业,从业人员也高达20多万,但钢铁企业以纯轧材或简单钢材冷加工的不完整工序企业为主,拥有完整的炼钢、轧材一体化生产能力的钢铁企业数量仅有10家,且基本为电炉钢企业。受制于废钢铁资源和电力价格的影响,这些电炉钢企业的开工率很不稳定。印度尼西亚钢铁协会主席普沃诺表示,为降低进口依赖,印尼工业部将加快钢铁国产化进程。近期印度尼西亚新增了3个钢铁项目,所生产的产品以冷轧和热轧产品为主,其中包括:拟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合作生产碳钢,计划将产能从目前的45万吨逐步提升到2025年的1000万吨;拟与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年产300万吨冷轧卷板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投资额为30亿美元);拟与上海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年产250万吨热轧卷板、50万吨冷轧卷板和350万吨碳钢项目。

马来西亚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大环境影响,自2011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速比较平缓,GDP增速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钢材需求增速亦放缓。2016年,马来西亚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193万吨,同比增2.5%。2016年马来西亚人均钢材消费量为380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20千克,但仅为东盟六国中最高的新加坡630千克的60%,这同时也说明该国未来钢材需求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从国内钢铁生产来看,2008年以后,马来西亚粗钢产量逐年下降,2016年马来西亚粗钢产量为276万吨,同比下降27%,全部为电炉钢。虽然本地钢材需求增长较快,但受技术水平限制以及廉价进口钢材冲击,马来西亚国内钢铁产能利用率一直相对较低,2014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35.6%,而钢材产能利用率为39.1%。

虽然马来西亚钢铁厂数量众多,但是规模普遍不大,除了十家较大型的钢铁厂外,其余均为中小型钢铁厂,主要钢铁企业包括金狮集团、安裕钢铁公司、中钢马来西亚公司、南达钢铁公司以及首钢马来西亚东钢公司等。金狮集团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钢铁集团,旗下主要钢铁公司包括美嘉钢铁公司、合营制钢公司、安塔拉轧钢公司等。首钢马来西亚东钢公司由中国首钢集团与马来西亚协德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首钢首个在海外投资建厂项目,也是东南亚目前唯一一座工序完整的综合性钢铁厂,涉及制氧、烧结、炼铁、炼钢到轧材等全流程,一期一步工程年产量70万吨,一期工程完工后年产量150万吨,项目全部建成后计划年产能可达300万吨。

泰国

受益于建筑业、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钢材需求旺盛,泰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越南。据世界钢协统计,2016年泰国人均成品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320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0千克。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人均钢材消费量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2014年和2015年泰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出现小幅下滑,但2016年泰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快速回升至2234万吨,同比增长15%。

主要受益于“国民住宅”计划带来的政府建设项目、住宅建筑及扩建,2016年泰国建筑钢材需求向好。除建筑业外,汽车及零部件钢材需求量占泰国钢材总需求量的18%—20%,仅次于建筑钢材。

据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泰国粗钢产量为383万吨,净进口量高达1615万吨,这说明泰国国内钢铁生产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大量依靠进口来满足自身需求。

近年来,泰国钢铁工业发展受到国内宏观经济、对外贸易等方面影响,粗钢产量波动较大。根据世界钢协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前,泰国是东盟地区仅次于马来西亚的第二大产钢国,粗钢产量曾达到历史最高的560万吨(2007年),之后逐步振荡下行,降至2016年的383万吨,产量排在越南、印度尼西亚之后。

泰国钢铁工业最初先发展下游产业,即生产钢筋、钢管等成品的加工厂;随后出现中游的冶炼产业,大部分为电炉炼钢工艺,主要以生产方坯和板坯为主;后期则多投资设立钢铁成品厂,生产镀锡钢板、镀铝锌钢板等。因此,泰国钢铁工业局限于对废钢的回收再生产,产业链不齐全,高度依赖原料、半成品进口。

目前泰国钢铁工业的上游高炉炼铁企业仅有塔塔钢铁(泰国)公司一家,还处于筹备阶段,规模较小,年产能约50万吨。中游产业有16家生产半成品(粗钢)的工厂,大多工厂的产品仅用于内部供应,极少出售给国内没有炼钢的钢铁厂,导致没有炼钢的厂家必须依靠进口半成品。下游产业中长材产品生产厂商约100家,产品多用于建筑业、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板材产品生产厂家约20家,产品多用于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建筑业、包装品制造业及电器制造业等。

D展望

东南亚地区各国经济起步相对较晚,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特别是钢铁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工业产业链分工的持续调整,东南亚地区廉价的人力资源等要素吸引了大批投资,使区域内工业化进程加快,带动钢材需求不断增长。

广发期货特约协办

东南亚地区虽然经济起步相对较晚,经济基础普遍薄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工业产业链分工的持续调整,东南亚加快工业化进程,钢材需求不断增长,这意味着东南亚各国未来钢材消费增长空间很大。

当前东南亚钢铁产业发展滞后,钢铁产业链结构失衡问题较为严重。为弥补国内产能不足的缺口,东南亚进口需求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未来钢铁需求增长空间巨大,其本土钢铁产能扩张强化了东南亚地区钢铁自给化的趋势,尤其是越南台塑河静产能的不断释放,将改变越南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钢铁生产布局。新建的高炉产能,一方面将导致全球铁矿石和炼焦煤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也将对我国的钢材出口造成冲击。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