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9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涨幅明显。主力9月合约,以50050元/吨收盘,上涨1810元,涨幅为3.7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307.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3,低于上一交易日7.94,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020874手,持仓量增加76124手至723376 手。主力合约成交513720手,持仓量增加3334手至213502手。
上海期铝价格收平。主力9月合约,以14510元/吨收平。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94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7,低于上一交易日7.58,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44684手,持仓量减少15312手至62899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1852手,持仓量减少20794手至282886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23265元/吨收盘,上涨165元,涨幅为0.7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81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26,高于上一交易日8.25,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32144手,持仓量减少4532手至551732 手。主力合约成交669146手,持仓量减少13434手至248876手。
上海期铅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17935元/吨收盘,上涨415元,涨幅为2.3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31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3,与上一交易日7.73持平,上海期铅涨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124954手,持仓量增加642手至69414 手。主力合约成交97296手,持仓量增加1120手至3832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3568元/吨收盘,上涨28元,涨幅为0.79%。
全部合约成交7940798手,持仓量减少146552手至4879106 手。主力合约成交6233630手,持仓量减少331032手至3421350手。
【股市行情】周一两市双双低开,受消费、金融板块回调影响,沪指逐渐走低,大跌超2%;创业板指走势独立于沪指,盘初小幅调整,随后快速拉升至平盘线附近展开红绿震荡,午后跌幅扩大。
二、国内焦点
一图一逻辑:钢厂补库周期领先于焦化厂的库存周期
焦化厂在上下游中的被动地位导致了其生产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厂的补库周期。当钢厂处于补库周期中,采购欲望强烈,价格跟随上涨,焦化厂利润增加,刺激产能释放。而由于惯性作用,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库存周期天数错配。当钢厂补库接近尾声的时候,焦化厂依然维持前期较大的生产力度,导致焦化厂的库存累积。反之亦然!因此,钢厂的补库周期领先于焦化厂的库存周期。
2019春季ficc论坛 | 弘则弥道·扑见未来
火热报名中,扫码了解详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国际铜精矿市场的均衡问题分析
国际铜精矿市场博弈激烈,尤其是年度长期合同,谈判时间历时数月之久。尽管博弈各方的地位不同,短期博弈的结果与今后的事实有偏差,但长期的博弈结果与事实相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国际铜精矿市场贸易情况复杂,博弈过程激烈。第一,参与者众多,按铜精矿的来源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矿山企业、贸易商和冶炼企业。第二,贸易方式多样,主要有,冶炼企业与矿山企业和贸易商的年度长期合同、冶炼企业与矿山企业和贸易商的现货合同、贸易商和矿山企业的年度长期合同、矿山企业的招标合同等等。第三,贸易过程复杂,从合同签订到最终结算完成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博弈中,以年度长期合同谈判的博弈最为激烈,因为绝大多数的冶炼和矿山企业有将近一年80%的数量是按这种方式成交的,对双方的利益影响巨大,双方都极为重视。笔者就国际铜精矿市场贸易中的博弈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相关人士参考。
1
博弈各方地位的优劣势分析
在实际的博弈中,各方的地位优势是不同的,所以从长期的结果来看,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往往能获得合理的、相对更大的利益,国际铜精矿市场的博弈情况也是如此。其中矿山方面,由于其控制着铜精矿的供应源头,而资源又具有稀缺性,所以长期获得偏高的利益是正常的,但在铜精矿供需平衡的不同阶段,其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在供过于求的阶段,获得的利益最小,因为此时不仅加工费较高,而且铜价也处于相对低位,如果供求关系继续恶化,铜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也较大,但此时矿山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产量等措施维护自身利益,使供求关系向铜价上涨和加工费下降的方向转换。在供求关系处于供需平衡或者并不明朗的阶段,博弈过程最为激烈,结果也难以预料,谈判期间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谈判的结果与后来的市场真实情况产生较大偏差。在供求关系处于供不应求和供应缺口越来越大的阶段,其获得的利益最大,因为此时不仅加工费较低,而且铜价也处于相对高位,且远高于矿山的生产成本,如果供应缺口继续扩大,铜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也较大。贸易商方面,表面上看,其只是赚取买卖价差,在博弈中处于中间的位置,但实际上其至少有几点优势地位是确定的:第一,除了加工费是透明的之外,其余的诸如作价期、回收率和计价的其它元素的贸易条款基本是不透明的,贸易商在这方面能赚取收益是大概率事件。第二,贸易商在卖出铜精矿的时候有选择作价期的权利,可以赚到不同作价期之间的差价,这一点可以从贸易商经常低加工费买进、而以高加工费卖出的贸易方式中得到结论。第三,贸易商可以将买到的不同品质的铜精矿进行混合,以大幅提高铜精矿的市场价值。冶炼企业方面,长期来看,总体处于劣势地位,因为,第一,冶炼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低,长期处于80%以下,导致对铜精矿的需求相对过大,采购竞争激烈,大部分时间处于卖方市场状态。第二,铜精矿的需求方比较集中,中国的铜精矿对外依存度过大,超过70%,进口量占全球除中国产量之外的总产量的30%左右,一些国际上的铜业巨头经常以此为谈判的资本,漫天要价,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往往迫于国内需求压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尽量做出让步和妥协,甚至接受过0或者负加工费这样极其荒谬的报价。但在极少数的铜价处于矿山成本以下的时候,加工费较高,冶炼企业能获得短暂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会被矿山企业“及时”出现的所谓“减产”、“罢工”之类的供应减少的情况很快削弱甚至逆转。
2
博弈中的均衡分析
矿山的底线:矿山的成本相对固定,而铜价波动剧烈,所以铜价的高低对矿山的利润影响最大,但资源的稀缺性,铜价上涨时的供应弹性小(因为新矿山从地质勘查开始到达产达标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而跌破全球平均成本前后的供应弹性大(因为此时矿山将从成本最高者开始,依此迅速减产使供应减少)等主要原因使铜价在全球平均成本以下运行的时间很短,而在铜价处于绝对高位的时候,投机的因素又会使铜价在此价格水平运行的时间过长。另外从整个铜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只有该行业长期处于盈利状态,才能使该行业持续发展以满足全球经济增长的需要。所以从长期的统计结果来看,铜价是围绕完全成本1.2倍左右的水平波动的,矿山企业是国际铜精矿市场的最大赢家,取消价格分享条款之后更是如此。
贸易商方面:其两头在外,赚取的是买卖价差,并且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成本,表面上看,只有高加工费买进、低加工费卖出,才能获得利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低加工费买进、高加工费卖出的情况比比皆是,其中的奥秘主要在铜价的价格结构里:贸易商可以通过买进作价期在前、卖出作价期在后的方式赚取铜价为远期高、近期低的价格结构时的价差收益:以贸易商从矿山企业招标的tc/rc为60/6.0、作价期为m+1,卖给冶炼企业作价期宣布为m+4为例,不考虑价格的投机因素,来计算贸易商盈亏平衡时加工费和铜价近远期价差的关系,假设铜精矿的有效品位(即扣除回收率之后的实际结算品位)为25%,忽略资金成本,计算得出tc/rc增加1/0.1时铜价必须增加到其盈亏平衡时的量为1/25%+0.1×22.04=6.204美元/吨,由于贸易商的买卖作价期相差3个月,所以当lme的铜现货价格比3个月低6.204美元/吨时,贸易商以tc/rc为60/6.0买进、61/6.1卖出,该贸易都没有亏损。假设当前lme的铜现货价格比3个月低36美元/吨,则贸易商以tc/rc为60/6.0买进时的最高加工费卖出价差为36÷6.024=5.976,即卖出最高的加工费不超过tc/rc为66/6.6时都不会亏损,再考虑到贸易商买进时的合同回收率可能低于卖出、其他计价元素的买卖收益等,贸易商卖出的加工费还可以更高。反过来,如果铜价是近高远低的结构,即使贸易商将卖给冶炼企业作价期也宣布为m+1,但考虑到从矿山运输到码头的时间,贸易商从矿山企业招标的作价期必须为m+1以上才能在买卖加工费不变的情况下不出现亏损,而贸易商想高加工费招标买进、低加工费卖出在现货市场上也不太可能,因为如果这样,冶炼企业就可以直接从矿山企业招标买进,而不从贸易商手里买进了。这也是为什么铜价出现近低远高结构的时间远远高于相反结构的重要原因。近1年以来,lme铜库存在下降到某一个临界点时,会连续几天大幅增加,使得现货贴水缩小的趋势嘎然而止,也多和贸易商通过交货来打压现货价格、从而在铜精矿贸易中获得更大的价差收益有关。
冶炼企业方面:底线就是加工成本,由于近年来铜冶炼技术发展迅速,加工成本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所以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国际市场铜精矿的加工费都高于加工成本,冶炼企业是有利可图的,即使在出现极端情况下,0或者负加工费时,冶炼企业也会因为提高了计价元素的综合回收率、不计价元素的综合回收收益等部分或者完全弥补损失。另外,冶炼是整个铜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铜精矿只有首先冶炼成电解铜之后才能被下游企业作为生产原料,和废杂铜可以直接被下游企业利用、绕开冶炼环节不同,所以在国际市场铜精矿加工费极端不合理的情况下会刺激废杂铜供应增加,从而相应减少对铜精矿的需求,导致加工费合理回归。但在年度长期合同谈判出现巨大分歧的时候,个别国家的冶炼企业在海外铜矿山占有的股份比例折算成的铜精矿量超过自身冶炼所需,往往会率先与矿山企业在很低的加工费成交,进而影响基准(benchmark)加工费,虽然其冶炼收益会下降,但整体收益会增加,这种做法严重危害了其他冶炼企业的应得利益,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综合来看,在国际铜精矿市场博弈过程中,虽然矿山企业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但其也受到铜价高低、铜精矿的供求关系和其他铜原料供应替代等的制约,其利益也只能在合理的区间波动。贸易商有资金、作价期选择权和某些优先购买权等优势,且铜精矿贸易只是其贸易业务中的一部分,这些贸易相互影响和补充,进而拓展了其整体贸易业务的盈利空间,使其成为国际铜精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冶炼企业是铜精矿的最终买家,尽管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与矿山企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矿山企业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一味地通过牺牲冶炼企业的利益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显然不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且冶炼企业也可以通过前向一体化等战略来降低对矿山企业的依赖,进而反制矿山企业。整个国际铜精矿市场只有做到参与各方长期利益共沾的均衡,而不是某一方利用短期的优势地位刻意打击对方,才能维护国际铜精矿市场的正常贸易秩序,协调发展,最终达到长期共赢。
3
结束语
不均衡是偶然的,难以长期存在。短期利益分配不均衡主要是由国际铜精矿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供过于求时,买方处于优势地位,反之则是卖方处于优势地位,但从供求关系变化的周期来看,整个周期中各方的所得利益是相应均衡合理的。
均衡的转换不可避免,均衡的必然性难以被某一方的力量打破。任何一方在从优势地位向劣势地位转换的时候都试图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徒劳,也许顺势而为是更好的选择。
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辩证关系。短期均衡主要受到博弈时点的供求关系以及预期影响,往往与今后的事实有偏差,但长期均衡是由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决定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博弈中的任何一方处于绝对优势或者劣势地位都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注:已发表于《中国有色金属》2018年1月1日第1期,并被《中国铜业》2018年1月16日和《资源再生》2018年3月15日转载
11月15~16日在扑克财经主办的ficc论坛上
徐长宁将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家发言
具体论坛信息以及报名方式可点击下方图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铜价四季度反弹逻辑犹存
从二季度末至三季度末,从单边逻辑来看,全球悲观情绪蔓延令需求预期蒙阴,铜价迅速做出反应,自年内高点大幅下跌26%。通过价格的下跌来削减供应与预期需求匹配,但需求并没有立即走弱,预期与现实的矛盾逐渐扩大,对铜价形成底部支撑。随着悲观情绪的缓和以及国内政策加码,需求预期迎来修复,铜价兑现反弹,符合逻辑推演。四季度投资边际改善存在预期,铜价反弹逻辑仍在,但考虑到政策的传导有时滞,铜价反弹高度不作过分期待。
投资性消费存在增长空间
从相关数据来看,国内方面,投资性消费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中短期并不悲观、基建回升的可能性较高及持稳的制造业。
房地产投资的不悲观主要来自对建安这部分投资的期待,从当前数据来看,虽然地产销售表现低迷,但低地产竣工与高新开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加上相关调研显示房企在加快工期,支撑建安环节。
从地产投资角度来看,三成来自拿地,土地购置的增长空间已是十分有限,但投资占比七成来自施工,建安的企稳将对整体地产投资形成支撑。制造业方面,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得益于供给侧改革提升较快,而投资因供给侧及环保受到一定压制,但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开始连续回升。基建方面,政府明显加快了地方债的发行,出台农村基建计划等,因此基建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
全球仍未出现持续性增库拐点
10月以来,国内消费较为颓势,库存转降为升、现货转为贴水且贴水幅度逐渐扩大。因此,有两个问题将至关重要,一是国内是否迎来了持续增库的格局?二是全球库存是否共振出现持续增加的拐点?
我们先来看国内库存10月陡增的原因,一是下游消费节后确实出现转弱迹象,空调环比大幅回落、汽车和线缆维持偏弱表现。二是供应的边际增量明显,价格回升后,废铜流出及进口铜流入较多。预计今年年末这段时间,终端消费虽弱、刺激政策下还没有太多亮点出现,但也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消费趋缓将是渐进的。另外,从供应来看,废铜的既有库存量并不高,当下废铜进口量受加税影响已经开始凸显,供应边际增加的动能在趋缓,国内库存继续大增的可能性在降低。
而国外方面,库存在减产的带动下仍有下降趋势。因此,全球库存仍未出现持续增库的动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太过于悲观,从现在到明年三季度的较短周期内,铜价并不会继续糟糕,还可能会有一些反弹。铜下游消费终端将出现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并不会出现断层式回落,而供应端短期边际并不会大增,市场担忧的铜库存持续增加的拐点也并未到来。铜价自三季度末以来形成的多头逻辑并没有被证伪,只是反弹高度由于宏观和微观没有形成共振而有所压制。
三、有色金属
铜:
行情回顾:今日基本金属普遍下跌,其中沪铜反弹受阻,cu1812合约交投区间为49610-50210元/吨,尾盘收于49770元/吨,日下跌0.54%。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5:22,3个月伦铜报6164.0美元/吨,日下跌0.29%,其下方支撑位关注610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23.74万手,日减少11578手,其中沪铜指数减少1350手。沪铜主力合约cu1812持仓减少2268手,显示铜价回落,部分多头资金流出;伦铜持仓方面,截止10月26日,伦铜电3持仓量为31.12万手,日增加2230手,显示铜价震荡,多空交投谨慎。
现货分析: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30元/吨-贴水8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49800元/吨-4990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49820元/吨-49920元/吨。沪期铜围绕5万偏弱走势,铜价保持低位震荡,临近月末现货市场买盘依旧无力。现货报价自贴水100-80元/吨一路扩至贴水120-100元/吨,才逐渐有成交,现货贴水下扩并未吸引下游入市补货。第二节交易时段,在下游消费仍显无力,连贸易商入市都甚少的情况下,平水铜调降至贴水140-130元/吨,好铜报价贴水110-100元/吨,市场出货者众多,湿法铜自贴水190元/吨左右扩至贴水230元/吨左右,货源仍有压价空间。现货贴水降幅持续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库存增多,市场消费乏力,贸易市场活跃度也难以提升,持货商临近月末换现意愿强烈,继续扩大贴水以求换现或将是市场的主要趋势。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反弹受阻,当前美元指数高位震荡,基本金属普遍出现上涨乏力。现货市场上贴水降幅持续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库存增多,市场消费乏力,贸易市场活跃度也难以提升。技术面上,MACD指标呈现下滑态势,绿柱进一步扩大,短期走弱概率较大。操作上建议cu1812合约前期空单可以继续持有,止损参考50500元/吨。
铝:
行情回顾:今日基本金属普遍下跌,其中沪铝冲高回落,日内交投于14100-14265元/吨,尾盘收于14190元/吨,日下跌0.04%。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5:22,3个月伦铝报1999.5美元/吨,日下跌0.32%,下方支撑位关注197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23.74万手,日减少11578手,其中沪铝指数增加1038手。沪铝1812合约持仓减少1744手,显示铝价低位震荡,多空交投谨慎。伦铝持仓方面,截止10月26日,伦铝电3持仓量为65.40万,日增加3227手,显示铝价小幅回升,铝市场人气有所回暖。
现货分析:上海铝现货价格成交集中在14100-14120元/吨,对当月贴水70-贴6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100-1412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130-14150元/吨。今日中间商收货积极,部分贸易商认为基差合适出货转收货,下游基本按需采购,并无太大亮点。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冲高回落,较其他有色金属来看,当前铝表现较为抗跌。现货市场方面,中间商收货积极,部分贸易商认为基差合适出货转收货,下游基本按需采购,并无太大亮点。技术面上,MACD指标低位交叉,期价上方抛空压力仍然较大,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操作上建议沪铝1812合约在14100-1435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参考各100元/吨。
铅:
现货方面:10月29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600-1870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50元/吨。SMM报道,期盘探低回升,持货商因成本因素多维持挺价出货,同时下游按需采购,部分仍偏向再生,散单市场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今日沪铅主力1812合约延续反弹,四连阳,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上方。尾盘报收18560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涨0.22%。市场期限结构方面,沪铅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铅1812合约和1901合约的负价差为305元/吨。
行情研判:10月29日沪市有色金属普遍飘绿,沪铅主力1812合约震荡续涨至18560元/吨,逆市领涨有色金属。期间部分美元指数高位震荡打压,基本面上伦铅库存连降7天至2009年8月4日以来新低,沪铅库存亦下降至近两年以来新低构成有力支撑。操作上建议沪铅1812合约可于18600-183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0元/吨。
锌:
现货方面:10月29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2490-2259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60元/吨。炼厂正常出货,月末时期,市场需求明显弱化,报价表现较为紊乱,市场成交于升水30-60元/吨区间内,而进口锌基本已消化殆尽,今日仅听闻少量西班牙流通,与国产价差仅90元/吨左右,成交偏弱后期积极调价促成交,而下游维持刚需性采购,今日整体成交一般,市场活跃度偏低。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1812合约冲高回落,尾盘报收22030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涨0.23%,市场减仓震荡,多空交投谨慎。期限结构方面,沪锌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锌1812合约和1901合约的负价差微缩至315元/吨。
行情研判:10月29日沪锌主力1812合约冲高回落至22030元/吨。期间受美元指数延续高位运行打压,此外世纪锌矿重启后,首批锌矿已运往中国,国外锌矿供给增加预期开始显示,或将使锌价承压。操作上建议沪锌1812合约可背靠22300元/吨之下逢高空,入场参考22100元/吨,目标关注217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伦敦金、伦敦银均震荡走弱。截止北京时间15:37,伦敦金报收1231.16美元/盎司,日跌0.17%,延续高位横向震荡;伦敦银报收14.63美元/盎司,日跌0.34%,延续区间整理。
内盘走势:今日沪金主力合约1812冲高回落,触及4月12日来新高280.45元/克,尾盘报收277.85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16%,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上方。沪银主力合约1812亦冲高回落,尾盘报收3579元/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14%,多头减仓打压。
行情研判:10月29日沪金、沪银主力均冲高回落,延续高位震荡。期间部分受美股暴跌,市场恐慌情绪提振,但美元指数冲高亦造成打压。目前MACD红柱缩短,涨势或将有所缩小,但金价多头情绪仍占主导,预计将于高位震荡。操作上建议沪金主力1812合约可于277-279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元/克;沪银主力1812合约可于3560-3600元/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2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减仓下挫,RB1901合约报收4150元/吨,跌69元/吨,日跌幅1.64%,持仓量2827438手,日减仓129506手。
(1)现货市场:20mm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470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5000元/吨,涨10元/吨;北京报价4500元/吨,涨20元/吨;福州报价5080元/吨,涨10元/吨。
(2)钢厂调价:29日山西立恒钢厂出台线盘产品销售价格政策,在“10月26日山西立恒钢厂出台建筑钢材产品价格调价信息”基础上调整,具体如下:Q235高线价格累计上调30元/吨:HPB300材质Φ6.5mm规格高线执行出厂价格为4550元/吨;Φ8mm-10mm规格高线执行出厂价格为4450元/吨。HRB400E螺纹钢价格累计上调20元/吨:Φ18-25mm规格螺纹钢执行价格为4600元/吨。
(3)消息面:百城住宅库存45个月以来首次显著攀升,环比9个月来首次反弹。市场机构预计四季度将重返上行通道。近日,易居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受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348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9%,同比减少5.5%。
周一RB1901合约减仓下挫。周末河北钢坯现货报价下调及今日股市下挫影响市场情绪,短线行情或有反复。操作上建议,短线可于4090-4200区间低买高抛,止损30元/吨。
五、宏观经济
统计局:前三季度钢铁行业利润增长71.1%
国家统计局27日数据,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713.4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1-8月份放缓1.5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55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8月份放缓5.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钢铁行业利润增长71.1%,建材行业增长44.9%,石油开采行业增长4倍,石油加工行业增长30.8%,化工行业增长24.5%。5个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2.4%
生态环境部称“一刀切”对生态环保工作造成干扰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26日至27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工作座谈会上透露,生态环境部将组织两个环保“一刀切”专项检查组,结合正在进行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强化监督,把环保“一刀切”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开展专项检查。
李干杰指出,一些地方出现的环保“一刀切”问题,既损害了党和国家形象和合法合规企业权益、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违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更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干扰,必须态度鲜明、坚决反对,严格禁止。
他透露,生态环境部将采取措施深入扎实推进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其中包括出台一个更加详尽的坚决禁止环保“一刀切”的文件,针对可能产生“一刀切”现象的环保领域和监管措施,逐一提出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在既查不作为又查乱作为、信息公开、信访举报、量化问责、规范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制定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将查处通报一些典型案例,要求和督促地方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发挥警示作用。
李干杰要求,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切实将严格禁止“一刀切”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突出位置加以推进。针对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任务,按照污染排放绩效和环境管理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实施管控措施。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中,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对于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对工程施工、生活服务业、养殖业、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以及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要出台细化防止“一刀切”的有效措施,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应按要求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加强政策配套,根据具体问题明确整改阶段目标,禁止层层加码,避免级级提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假借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名义开展违法违规活动,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
六、全球观察
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初见雏形
日前,由中国十九冶承建的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棒线材、型材工程初见雏形。
此项工程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产业园,占地385亩,拟建设年产230万吨螺纹钢、圆钢、线材的轧钢项目及配套设施。中国十九冶独立承建棒线材、型材单元工程。其中,2号棒线材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投产,1号棒线材项目预计在明年4月份完工。
日本大阪制铁11月国内型材价格开平盘
日本第一大型材生产商大阪制铁上周五确认,11月合同期的国内型材表列价格将保持不变。
大阪制铁10月合同价格提涨了3000日元/吨,合27美元/吨。在此之前,该公司上一次提价2000日元/吨已经是二月份的事情了。
大阪制铁并未给出调价后的具体表列价格,但当前东京及大阪地区100×50mm槽钢价格为87,000-88,000日元/吨(合775-784美元/吨),月环比不变;(6×50mm)角钢价格为86,000-87,000日元/吨,月环比略微上调了1000日元/吨。
一家大阪分销商称,现货价格仍在缓慢上涨中,但钢厂前期累计提涨的幅度仍有待市场的充分消化。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