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09月17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09月17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8-09-17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涨幅明显。主力9月合约,以50050元/吨收盘,上涨1810元,涨幅为3.7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307.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3,低于上一交易日7.94,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020874手,持仓量增加76124手至723376 手。主力合约成交513720手,持仓量增加3334手至213502手。

上海期铝价格收平。主力9月合约,以14510元/吨收平。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94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7,低于上一交易日7.58,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44684手,持仓量减少15312手至62899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1852手,持仓量减少20794手至282886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23265元/吨收盘,上涨165元,涨幅为0.7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81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26,高于上一交易日8.25,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32144手,持仓量减少4532手至551732 手。主力合约成交669146手,持仓量减少13434手至248876手。

上海期铅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17935元/吨收盘,上涨415元,涨幅为2.3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31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3,与上一交易日7.73持平,上海期铅涨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124954手,持仓量增加642手至69414 手。主力合约成交97296手,持仓量增加1120手至3832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3568元/吨收盘,上涨28元,涨幅为0.79%。

全部合约成交7940798手,持仓量减少146552手至4879106 手。主力合约成交6233630手,持仓量减少331032手至3421350手。

【股市行情】周一两市双双低开,市场人气低迷,三大指数一度跌超1%,深成指午后跌破8000点整数关口,深成指和创业板均创调整以来新低。超强台风“山竹”正式登陆,根据以往经验,每逢极端天气来袭,A股大多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抗灾防灾主题炒作,白糖、玻璃概念股均有所表现。此外,弱势炒妖股的套路再度上演,特力A两连板,海欣食品、煌上煌大涨。华大基因“举报门”事件周末升级,暴跌超9%。两市成交量对比上一交易日明显缩小。截止收盘,沪指报2651.79点,跌幅1.11%,深成指报7999.35点,跌幅1.41%;创指报1349.78点,跌幅1.23%。


二、国内焦点

布林中线受阻 铜价仍需等待关税计划

smm9月17日讯:上周五,美国方面传出特朗普指示助理制定2000亿关税计划,伦铜布林中线受阻,贸易战阴云依旧没有散去,收于5905美元/吨。沪铜主力收于48190元/吨,跌380元/吨。

继上周初铜价短线冲高后,布林中线关键位置受到阻力,盘面减仓上行暗示多空双方均无较强信心,铜价波幅趋于收敛,后续待关税计划落地,铜价有望走出方向性趋势。现货方面,全球显性库存继续下降,进口铜冲击有望减弱,市场逐渐对次月进行报价,预计今日对1810合约升水70-升水120元/吨。(smm孙子扬)

 

沪期锡多空集中减仓 盘中走势先扬后抑

smm9月17日讯:

伦锡走势:隔夜伦锡电子盘开盘19030美元/吨,最高19090美元/吨,最低19000美元/吨,收盘19045美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5美元/吨。全天成交140手,较前一日减少81手。持仓16535手,较前一日增加8手。库存2845吨,较前一日减少50吨。

上周五伦锡继续在5日均线附近窄幅盘整,收于19045美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5美元/吨。周五公布的美国8月零售销售月率仅增长0.1%,创下6个月以来最低增幅,但美市盘中美元指数持续反弹。分析人士指出,原因可能有两个:1)零售销售数据前值大幅上修,暗示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强劲;2)特朗普的拆台或使得市场对于中美贸易再次谈判的乐观预期遭到打压。另外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称,零售销售月度报告将成为噪音,通胀不会偏离轨道,美联储应当将利率上调至中性利率水平,渐进、耐心地加息。今日亚市伦锡低开震荡,关注宏观面动态,伦锡下方支撑18600美元/吨。

沪期锡走势:昨日夜盘沪期锡主力1901合约开盘144170元/吨,最高145190元/吨,最低143710元/吨,收盘144370元/吨,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450元/吨。成交10328手,持仓33760手减少1272手。

上周五夜盘沪期锡1901合约多空均大量减仓,走势先扬后抑,一度触及20日均线上方,但收盘时依然承压于所有均线阻力。沪期锡未突破震荡格局,短期料维持盘整,下方支撑143000元/吨,上方阻力145000元/吨。

 

沪铝延续震荡格局 原料端具有支撑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上周沪铝延续震荡回落走势,文华财经显示,沪铝周跌幅为0.48%,上周五夜盘依然延续跌势,跌0.21%,报14555元/吨。分析人士指出,上游原料氧化铝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电价上涨预期抬高了电解铝生产成本,这对铝价具有一定支撑。但终端需求偏弱使得价格近期表现疲弱。后市成本端支撑的逻辑仍在,铝价持续走低将令冶炼厂面临亏损境地,预计铝价将维持震荡走势,下跌空间有限。

原料端具有支撑

“当前铝价的支撑主要来自于原料成本上涨以及供给增量不及预期,而上行阻力则来源于终端需求偏弱。”宝城期货分析师鲜于开卷表示。

原料成本方面,据宝城期货数据,9月初国内氧化铝均价在3320元/吨,较6月底上涨近600元/吨,预焙阳极均价3700元/吨,较7月初上涨400元/吨。另外,随着国家自备电厂新政出台,电价上涨预期也抬高了电解铝生产成本。

smm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解铝完全平均成本在15000元/吨附近,对铝价形成支撑。

从供给方面看,鲜于开卷表示,受环保整治、落后产能退出等影响,今年1-8月中国电解铝产量2404.9万吨,同比减少1.8%,电解铝供应增长不及预期。随着下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继续实施秋冬季错峰生产,国内电解铝供给增量或将继续受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电解铝新增置换产能规模依旧在增长,电解铝产量并不会出现大幅收缩。如果取暖季的限产力度不及预期,届时供给增长将承压铝价。”鲜于开卷表示。

库存方面,混沌天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上期所铝库存下降19406吨,lme总库存下降14875吨,国内社会库存下降至167.6万吨,铝棒库存累增至13.35万吨。整体铝库存延续季节性去化。

“上期所铝库存和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延续着自二季度末以来下滑态势,国内现货铝贴水有所收窄,这或许受电解铝供给增量不及预期,政策主导需求预期略微改善有关。”鲜于开卷表示。

需求整体偏弱

需求方面,据中国海关数据,8月份中国未锻造的铝及相关铝材产品出口量增至51.7万吨,接近7月的52万吨,为近三年多的较高水平。1-8月,全国汽车产销1813万辆和18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和3.5%。

据smm调研显示,8月底国内铝板带、建筑铝型材及空调铝箔行业订单下滑明显,广东当地铝锭及铝棒出库量下降明显。

“下半年需求总体上还是偏弱,虽然基建轨道交通、电线电缆等行业订单有所回暖,但由于电解铝在这些领域消费中的占比较小,因此对增量需求拉动有限。”

鲜于开卷认为,总体上,在宏观经济面继续趋弱,电解铝供给增量阶段性收缩,原料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沪铝将继续在1.4-1.5万元/吨区间内震荡。

“由于采暖季限产不及市场此前预期,令近期铝价持续走弱,但当前受成本端支撑的逻辑仍在,铝价持续走低将令冶炼厂面临亏损境地,预计铝价将维持震荡走势,下跌空间有限。”混沌天成研究院表示。




三、有色金属

铜:

行情回顾:今日基本金属全线下挫,其中沪镍1811合约承压下滑1.7%,沪铜1811合约承压下滑,尾盘收跌至47930元/吨,日跌1.38%。现期铜运行于均线交织处,显示多空交投谨慎。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6:08,3个月伦铜报5897美元/吨,日微跌0.16%,下方支撑关注585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36.1万手,日增加19158手,为六个交易日来首次增加,其中沪铜指数增仓明显,增加13094手。净持仓方面,根据上期所公布的前20席位计算,今日沪铜合约多头总持仓增加3364手,空头增加691手,净空16772手,净空量减少2673手,看空情绪小幅下滑。伦铜持仓方面,截止9月13日,伦铜持仓量为28.6万,日增4074手,为四个交易日来首次增加,显示铜价下滑至低点多空分歧加大。

期现分析:目前沪铜的期限结构偶有出现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铜1810合约和1811合约维持负价差略扩至170元/吨。现货成交方面,据SMM报道,9月17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50元/吨-升水1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48200元/吨-48330元/吨。今日为1809合约最后交易日,自上周起隔月就呈倒基差格局,今日开盘后,倒基差自230元/吨扩至250-260元/吨,直至第二节交易时段,已扩至300-320元/吨。交割日下游拿货谨慎,仍多观望,但贸易商活跃度尚可,专注于压价好铜,价差扩大后,升水难再压,持货商拉回早市高升水报价,但贸易投机意愿相应受抑。供需双方在报价与成交上仍存分歧,抬高升水是持货商的意愿趋势,明日换月后升水大幅下降有难度,持货商在长假来临之前大多抱有持货待涨之心态。

行情研判:综述,今日期铜承压下滑,显示其下跌意愿有所扩大,因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担忧以及中美贸易升级仍令基本金属市场持续承压。操作上建议沪铜1811合约可背靠48800元之下逢高空,入场参考48500元附近,目标关注47000元。

铝:

行情回顾:今日基本金属全线下挫,其中沪镍1811合约承压下滑1.7%,沪铝1811合约承压重挫,跌幅进一步扩大,日内交投于14635-14430元/吨,尾盘收于14445元/吨,日跌0.96%。外盘方面,截止北京时间16:30,3个月伦铝报2025美元/吨,日微跌0.44%,上方反弹阻力关注2100美元/吨。

持仓分析:今日有色板块资金,持仓量报236.1万手,日增加19158手,为六个交易日来首次增加,其中沪铝指数增仓明显,增加11218手。净持仓方面,根据上期所公布的前20席位计算,今日沪铝合约多头总持仓增加2248手,空头增加1870手,净空8009手,净空量减少478手,看空情绪小幅下滑。伦铝持仓方面,截止9月13日,伦铝持仓量为68.6万,日减1654手,显示多空分歧加大。

期现分析:目前沪铝的期限结构维持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铝1810合约和1811合约正价差扩大至115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下跌意愿更强。现货成交方面,据SMM报道,上海成交集中14450-14470元/吨,对当月平水至升水10元/吨,对次月贴水20-1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中14450-1447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480-14500元/吨。持货商出货积极,仓单保持较大流通量,中间商持续谨慎操作,下游企业还未进入双节(中秋节+国庆节)的备货时间,暂按刚需采购,整体成交供大于求。

行情研判:综述,沪铝承压重挫,因中国8月一系列经济指标表现不佳,且8月原铝产量进一步扩大。操作上建议沪铝1811合约可背靠14600元之下逢高空,目标关注14300元/吨。

铅:

现货方面:9月17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800-1895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200元/吨。期盘接连下挫,持货商因货源不多,报价较少,同时下游畏跌慎采,加之再生铅维持深贴水,分流部分下游需求,散单市场交投清淡。

内盘走势:今日沪铅主力1810合约承压大跌,尾盘报收18665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1.3%,多头减仓下行。市场期限结构方面,沪铅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铅1810合约和1811合约的负价差缩窄至415元/吨。

行情研判:9月17日沪市有色金属普遍转绿,沪铅主力1810合约震荡大跌至18665元/吨。因美国经济数据向好,美元指数止跌反弹。此外受超大台风“山竹”影响,广东部分铅蓄电池企业停产,打压市场信心。操作上建议沪铅1810合约可背靠18800元/吨之下逢高空,入场参考18700元/吨,目标关注18500元/吨。

锌:

现货方面:9月17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1340-2144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150元/吨。炼厂惜售不出,早市贸易商报价高企,对1810合约报升水450-470元/吨,贸易商畏高谨慎观望,交投双方仍有分歧,成交偏弱。进入第二交易时段,市场出货改善,报价小幅下调至升水430-440元/吨左右,成交无明显改善,虽盘面走低,然升水高企仍施压下游备货积极性,入市以进口锌采购为主,日内进口锌较国产价差250-450元/吨左右,较上周五价差进一步扩大,日内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1811合约震荡续跌,尾盘报收20440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1.49%,空头增仓下行,仍于主要均线交织处运行。期限结构方面,沪锌延续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锌1810合约和1811合约的负价差扩至505元/吨。

行情研判:9月17日沪锌主力1811合约震荡续跌至20440元/吨,空头增仓下行。期间受美元指数止跌反弹打压,加之台风“山竹”影响下游企业,买采不佳。预计短期将延续弱势,操作上建议沪锌1811合约可背靠20700元/吨之下逢高,入场参考20600元/吨,目标关注20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伦敦金、伦敦银均止跌震荡走高,于均线组下方运行。截止北京时间15:55,伦敦金报收1196.48美元/盎司,微涨0.25%。伦敦银报收14.117美元/盎司,微涨0.51%,上方面临多重阻力。

内盘走势:今日沪金主力合约1812低开下挫,报收267.35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48%。市场减仓震荡,多空交投谨慎。沪银主力合约1812亦震荡下跌,尾盘报收3408元/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61%,多头平仓打压。

行情研判:9月17日沪金主力、沪银主力均震荡下滑,受美元指数止跌反弹打压,预计短期仍将震荡偏弱。操作上,建议沪金主力1812合约可于268-267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0.5元/克;沪银主力1812合约可于3430-3400元/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震荡偏强,RB1901合约开盘报4096元/吨,最高4156元/吨,最低4080元/吨,收盘报4100元/吨,涨25元/吨,日涨幅0.61%,成交量增加至390.14万手,持仓量减少54756手至264.01万手。

(1)现货市场:20mm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4610元/吨,涨30元/吨;广州报价475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4400元/吨,涨30元/吨;福州报价4580元/吨,涨90元/吨。

(2)钢厂调价:9月17日,山东莱钢永锋钢铁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如下:螺纹钢价格上调20元/吨,现Φ18-22mmHRB400螺纹钢执行价格为4620元/吨,12mm加价180元/吨,14mm加价120元/吨,28-32mm加价150元/吨。以上价格均为含税出厂价。

(3)消息面: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8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8月仅厦门一地房价环比下调。中原地产表示,截至2018年8月,本轮房地产市场上涨周期已经长达39个月,继续刷新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涨周期最长纪录。

周一RB1901合约震荡偏强。在上周末期货价格反弹情况下,市场心态转好,价格慢慢回暖,而前期环保利空调整后,市场趋于理性。技术面上,期价在4100附近多空博弈较为激烈,MACD指标绿柱持续缩小,不过上方20日均线阻力仍然存在,短期或将持续震荡。操作上建议在4080附近可以考虑择机短多,止损参考4030.


五、宏观经济

李扬:寻找经济稳定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

寻找经济稳定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

李扬

中国对杠杆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杠杆水平是很低的,有比较强的财政刺激政策和金融刺激政策,在2015年达到高峰。中央认识到这个问题后,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其中第三个“去”就是去杠杆。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风险的源头在于高杠杆。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管理金融风险,特别是去杠杆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

杠杆无处不在但要有度

杠杆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发展到商品社会、工业化阶段,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就是,农耕社会自给自足,人们通过分工协作,使劳动生产率大大地提高;在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之后,社会就出现了非常多的新现象,出现了储蓄和投资分开的情况。比如,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储蓄,你打算怎么处置这个储蓄呢?如果把储蓄交给一个更加专业的人去支配,由他来进行投资,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有了金融。

购买保险产品也是一种典型的使用杠杆的金融活动,因为保险的作用是今天为明天、多数人为少数人、健康人为有病的人、老人为小孩、父母为子女、晴天为阴天做提前打算的一个活动,这中间就有杠杆的操作。央行降准,它的准备金从17%降到16.5%,背后实际上是现代银行采取的部分准备制。为了放贷一百块,只需要在金库里存十六块五即可,这就是一个杠杆,金融部门就是一个典型的使用杠杆的部门。期货是典型的保证金交易,现实生活中支付的定金也是一个保证金交易,它保证了购买对象的优先购买权。杠杆无处不在,但是凡事皆有度,不可以无穷尽地这样做。

去杠杆的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确保个人债务用于生产。谁都有理由去借钱,但是借钱要干什么?这是问题的核心。如果借钱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一是不能借,二是借出去也可能还不了,如果借钱是去开发、去生产、去搞高科技,而且生产出来之后还会有更大的利润,不仅有能力还钱,自己还赚得盆满钵满,这个钱就可以借,这个杠杆就可以支持。借钱干什么或者说借钱之后是不是对应地形成了资产,这需要判断。

其次,要有稳定的现金流。借钱去投资或做其它事情,一般都要经历很长时间,这个时候要保证个人的财务操作不断地有现金流产生,而且这个现金流能够和还款的要求对称。今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现金流断裂的事情。

去杠杆六策

古典式的去杠杆非常简单,那就是银行倒闭、市场狂泄、企业倒闭、失业增加,所以去杠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关门,这样做没有资产、没有负债,也就没有杠杆了。但是关门之后,借钱的债主怎么办?企业没有就业了怎么办?所以这种古典去杠杆的办法是很野蛮的,为现代社会所不容。现在用货币政策来避免古典式的去杠杆。去杠杆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要保持经济稳定和去杠杆两个目标同时实现,因此它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我提出六个思路,供大家思考。

第一,偿还债务。借钱还钱,天经地义。既然借钱太多,导致杠杆很高,只要把借的钱还掉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正因为没有钱所以才搞杠杆,现在不可能有钱,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卖资产。一个人这么做没问题,两个人问题也不大,但是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会出现一个合成谬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卖掉资产还钱天经地义,而且还有道德。但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价格就会变低。甚至大家都卖,没有买主,卖不掉,价格又下降,宏观效果是极坏的。所以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在资产市场上的交易,有宏观、微观之别。

第二,债务减记。这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轻易债务减记,不能随便销账,如果你销,我销,大家都销,无视商业纪律,不遵守规则和法制,让那些老老实实搞经营的人何以生存?所以,减记是个办法但一般来说不要去减记,因为它打压市场信心,导致信用萎缩。

第三,通货膨胀。本来欠账一百块钱,通货膨胀率50%,第二年欠款就剩五十块钱,再经过50%就只剩二十五块钱,两三年之后那个债就基本没了。研究历史能看到,战后日本、德国在战争期间产生的高额政府债务,通过通货膨胀大概两三年之后就没了,那个通货膨胀有百分之二三百,所以债务根本就不当回事了。

第四,现有金融资产价值重估。把股票价格炒上去之后,持有股票的人资产马上就多了。把房地产搞上去,有房产的人就富了。当然,它的本质是用杠杆率替换资产的膨胀、资产的泡沫。如果要恰当地形容这件事情,就是前门拒狼,后门引虎,但狼和虎都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东西。

第五,杠杆转移。A企业转到B企业,居民转到企业,企业转到居民。这样做也是办法,但是谁愿意收呢?最后只好政府出手,财政部买。还有一条路就是央行承接。在现代的中央银行制度下,央行实际上是通过购买的方式放水。

第六,分母对策。上述讲到的都是分子对策,分子对策都是针对不良资产,针对债务在处理债务。但杠杆率是一个分子对分母的关系,分母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增长,也是可以去杠杆的,但是让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地增长并不容易。中央有一个决策,在2015年讲“三去一降一补”的时候,是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总题目下的。不用货币政策也不用财政政策,而用实体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投资、鼓励调整结构、鼓励使用新的技术来促进经济增长。整个宏观调控调到供应侧方面是非常英明的,这叫做分母对策。它不能立竿见影,但它是一个不危及经济健康状况的治本之策。

总而言之,第一,去杠杆是没有万全之策的。第二,去杠杆是紧缩政策。第三,去杠杆是经济恢复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在经济稳定和去杠杆之间一定要找出一个平衡。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榨菜方便面业绩向好 传递了什么信号?

榨菜方便面业绩向好,传递了什么信号?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付一夫

“榨菜泡面二锅头,骑上摩拜遛一遛”。这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日常消费生活缩影。

近日,各大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涪陵榨菜、康师傅方便面的业绩颇为亮眼。对此,不少人感叹居民又开始过苦日子了。

殊不知,他们只看到了现象的表面。要知道,畅销的榨菜,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榨菜,走俏的泡面,也不是当初那个泡面了,而这背后暗含的,是居民消费升级的走势。我们不妨从宏观数据开始分析。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在上升

在刻画居民消费景气状况上,有个常用的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这个指标上看,近几个月我国居民消费态势并不理想。

7月当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8.8%,为2018年以来次低水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速为6.5%,创下了近年来新低(参见图1)。从1月-7月累计增速看,名义与实际增幅分别为9.7%和8.06%,几乎都是近年来的最低。而这也被很多人视作消费不景气的一个重要论据。

然而,根据官方标准,该指标的统计过程并没有涵盖教育、医疗、文化、艺术、金融等服务性消费,故不可避免地低估了居民消费真实状况。于是,我们需要换个思路,从“最终消费支出”这一指标来追根溯源。

根据wind数据,近年来的GDP构成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程度始终居于“三驾马车”(指消费、投资、出口)之首。而进入2018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不降反升(参见图2),第二季度的贡献程度甚至高达78.5%。诚然,这与另外两驾马车乏力有一定关系,但也不能否认消费仍旧是宏观经济增长的头号动力。

进一步分析,考虑到最终消费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两部分,故仅凭上述论证就定论稍显片面。我们可以将最终消费支出加以解构。可以看到,2008年至2017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的比重始终在73%左右,虽然2017年略有下降,为72.91%,但比重的绝对数值仍然极高(参见图3)。这就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动力仍然强劲。

居民消费结构始终在升级

考察完“量”的维度,我们再来看“质”。

判断居民消费结构是否升级,有个很好的参考指标叫做恩格尔系数,具体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来讲,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会趋于下降,而用于其他高附加值领域的消费支出比例会增加,这表现为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也侧面反映出居民的消费升级。

Wind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但大体走势是下降的。尤其是自2012年起,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6.23%下降至2017年的28.6%,同期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由39.33%下降至31.2%(参见图4)。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直接挖掘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来予以判断。从图5与图6中可以看到,人们在食品烟酒、衣着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领域,所花的钱越来越少,而在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领域,花费越来越多。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的趋势之中。

榨菜泡面业绩向好背后的消费升级

即便是有上述种种证据,消费市场上一股“另类”的势力还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那便是不少廉价商品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了,比如榨菜和方便面。

根据涪陵榨菜和康师傅控股的2018半年报,二者的销售额纷纷实现大幅度增长。基于此,不少人开始对居民消费景气状况持不乐观态度。

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在这两种食品业绩向好的背后,藏着的是居民消费的升级。

先来看备受瞩目的涪陵榨菜。早在2016年,涪陵榨菜就曾宣布对主力产品进行涨价,2017年更是一口气将9个单品提价15%~17%,到了2018年,涪陵榨菜索性以缩减包装的形式,变相提价9%(参见表1)。不过,由于榨菜产品集中度高、异质性强,定价能力也不弱,近年来,作为龙头企业的涪陵榨菜,对产品的提价并未给销量带来影响。这或许从侧面反映出居民的消费仍在升级。

再来看方便面。一直以来,康师傅控股的业绩主要依赖方便面与饮品业务。根据其公司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占康师傅控股总营收的36%,方便面及饮品业务收益分别增长8.4%及9.19%。与此同时,方便食品、其他业务同比下滑3.2%、9.03%。而方便面业务的整体增长,归根结底要得益于容器面与高价袋面销售的拉动(参见表2)。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康师傅方便面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见底回升,源自于过去几年全面升级方便面品类。而老百姓的买账,也证明了所谓的便宜货受欢迎,实际上却是另一种“升级”的体现。

几个需要正视的问题

虽说上述数据佐证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升级,但仍然有几个指标的变化情况需要正视:

第一,居民杠杆率。从图7可知,1996年我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2008年也仅为18%,但是自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短短六年间翻了一倍,达到36.4%,到了2017年已经高达49%,较之2008年激增了近30个百分点,也高于国际上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来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初,我国居民杠杆率正式迈进50%的关卡。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我国只用了不到10年。

第二,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这是一个初次分配中的衡量指标,用以表征居民部门的收入状况。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来没有高于52%,2000年-2012年期间更是低于一半(参见图8);而这一数字在日本与美国,则是常年保持在55%的高位上。

第三,基尼系数。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自2000年首次超过警戒线0.4以来,总体上呈现出先攀升后稳定的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今,基尼系数从未低于0.46,而最近几年,更是逐年增大(参见图9)。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倘若上述三个指标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与改善,那么将会对人们消费支出的意愿造成抑制,国人消费升级的步伐也会因此而延缓。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六、全球观察

印度政府与日韩钢铁公司洽谈建立年产能500万吨的合资钢厂

钢铁行业作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据全印度GDP的2%.同时印度也是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

9月14日,在印度总理办公室(PMO)的推动下,印度钢铁部门开始与日本和韩国各大钢铁公司进行洽谈,商讨印度RashtriyaIspatNigam(RINL)钢厂与韩国、日本公司在维沙卡帕特南市合资建立一座500万吨钢厂的具体事宜。

拟建的合资企业投资额约为3,000亿卢比,将生产汽车和其他行业用高端钢材,旨在替代进口钢材。

据悉,在与包括韩国浦项制铁在内的日韩钢企代表进行的初次会谈中,印度钢铁部承诺,将保证拟建合资钢厂获得稳定的铁矿石供应,同时拟建钢厂建设用地也将是RINL公司的所属土地。

若合资企业投入建设,将大大提高印度炼钢产能,印度政府计划在2030-2013财年将本国的炼钢产能从目前的1.34亿吨增加至3亿吨。


美国提高关税土耳其钢铁出口因祸得福

据外媒报道,美国对土耳其钢铁产品征收关税加倍后,土耳其钢铁产品基本上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因此,土耳其钢铁产品不得不转向其他国家出口。然而,从数据来看,土耳其钢铁出口反而因祸得福。

土耳其钢铁去年出口的第一大户是美国,以色列和意大利分列二、三位。但是,受美国征收高额钢铁关税的影响,今年1月~5月份,土耳其钢铁对美出口不足50万吨,还不到去年的一半。相反,土耳其向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钢材出口则有所增加。

杰弗里斯国际的分析师塞思·罗森菲尔德(Seth Rosenfeld)指出,由于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被美国拒之门外的土耳其钢铁产品,能够被其他市场消化。

今年初以来,土耳其钢铁产品出口增长显著。钢铁产量居世界第6位的土耳其,今年1月~7月份的钢铁出口额达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预计全年出口额将大大超过去年的115亿美元。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