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5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7月合约,以51490元/吨收盘,上涨140元,涨幅为0.2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883.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8,低于上一交易日7.49,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01100手,持仓量增加1710手至715470 手。主力合约成交161524手,持仓量减少4832手至190732手。
上海期铝价格上涨。主力7月合约,以14825元/吨收盘,上涨150元,涨幅为1.0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286.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6.49,低于上一交易日6.52,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96524手,持仓量减少8406手至644856 手。主力合约成交176656手,持仓量减少910手至267544手。
上海期锌价格上涨。主力7月合约,以23690元/吨收盘,上涨280元,涨幅为1.20%。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049.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7,高于上一交易日7.76,上海伦敦市场涨跌幅度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440176手,持仓量减少3200手至479470 手。主力合约成交314782手,持仓量减少5360手至246308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上涨。主力7月合约,以19995元/吨收盘,上涨105元,涨幅为0.53%。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489.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3,高于上一交易日8.02,上海伦敦市场涨跌幅度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136324手,持仓量减少3612手至129488 手。主力合约成交103500手,持仓量增加3392手至7810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3565元/吨收盘,上涨17元,涨幅为0.48%。
全部合约成交3841538手,持仓量减少49320手至3454958 手。主力合约成交3675128手,持仓量减少52366手至3058798手。
【股市行情】5月25日消息,沪深创三大股指均小幅低开,沪指盘中震荡下挫,少有翻红表现,创指弹性较大,盘中跌幅也比较大盘中一度试探1800点整数关口,跌幅接近2%,创业板成交量放大,截止收盘,沪指报3141.30,跌0.42%,创指报1804.55,跌1.84%。沪指周跌1.63%创近5周最大周跌幅。
二、国内焦点
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推出人民币计价金属期货产品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首席执行官张柏廉(Matthew Chamberlain)已经证实,该交易所计划推出人民币计价的金属产品。就在短短几个星期以前,中国才刚刚推出了自己的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合约。伦敦金属交易所此举表明,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自中国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以来,投资者对这种产品的兴趣就一直都在激增。人民币合约在全球交易中所占比例已经大幅上升到了12%,相比之下3月份为8%;在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的交易量中所占比例也已达到14%,远高于4月份的2%。
“(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合约正在以雷霆之势强力来袭。”新加坡期货经纪商OANDA的亚太交易主管史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说道。
张柏廉在中国香港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投资者正在对我们以美元计价的产品进行交易,而我们肯定想要探索推出以离岸人民币计价之产品的可能性。”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所有者是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也就是香港交易所),此前该交易所已经允许交易商使用人民币作为担保。在去年7月份,香港交易所也已经推出了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合约。
张柏廉并未透露伦敦金属交易所将于何时推出人民币计价的金属产品,但他确信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将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原因是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中的使用已经变得更加广泛。
“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中国投资者绝对是非常活跃的。现在,他们正在通过身为伦敦金属交易所成员的内地经纪商或西方公司来进行交易。”他说道。“我们认为,随着我们市场上中国交易的数量的增加,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想要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
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张为国则表示:“允许中国内地的制造商和投资者用人民币而非美元进行交易将可降低其汇兑风险。如果伦敦金属交易所想要吸引更多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进入其市场,那么推出人民币计价的金属合约就是极有意义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面临着“改朝换代”的风险呢?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就连世界银行的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想要用一种单一的全球“超级货币”来取代美元,称其认为这将创造出一个更加稳定的全球金融体系。
“美元占据主导地位是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林毅夫向布鲁塞尔的政策研究智库Bruegel说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则是,用一种全球性的货币来取代(美元)这种国家货币。”
沪镍偏强运行,刷新三年高位
伦镍亚盘开于14605美元/吨。盘初伦镍小幅下探后重回日均线上方。午间,伦镍重心于14605美元/吨横盘整理。午后,伦镍呈阶梯状下调,下探14530美元/吨,回踩十日均线,获得支撑。进入欧洲时段,美元冲高回落,伦镍极速拉涨,摸高14685美元/吨,随后重心于日均线附近上下波动。晚间九点以后,伦镍急剧拉升,探高14685美元/吨,收盘报于14885美元/吨。成交量减2155手至6277手,持仓量增3792手至25.2万手,库存减774吨至296898吨。
隔夜沪镍1807开于108100元/吨。盘初沪镍沿日均线不断上升。夜间十点半以后,受外盘带动,多头发力,连续增仓,沪镍小幅急剧拉升,摸高110640元/吨,刷新三年高位。随后重心于110400元/吨附近盘整。收于110310元/吨,成交量增31.5万手至50.7万手,持仓量增5万手至36.9万手。
隔夜美元高位震荡,于93.7关口盘整,基本金属承压运行。但LME和国内镍库存不断减少,下游消费增长带动,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等利好市场情绪。料今日伦镍偏强震荡,沪镍主力合约1807运行区间108400~110000元/吨,现货价格107900~109500元/吨。
螺纹钢价格或进一步下探
年初国内基建预算大幅削减,4月又迎来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和PPP项目的清理,预示着未来钢市下游需求将由强转弱。高利润仍将是钢厂加大生产的内在动力。目前环保限产对钢材产量的限制作用十分有限,供强需弱的局面仍将持续。由于当前较大的螺纹钢社会库存基数,预计库存消耗将随雨季的到来有所放缓,螺纹钢上涨受限,下行仍有空间。
下游需求抑制钢价上行
2018年基建预算大幅削减,4月以后再次迎来了PPP项目的清理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预计未来螺纹钢需求并不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房屋新开工面积、土地成交价总额增速相较于1—3月数据纷纷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1%。从当前国家政策来看,大量提供商品房用地的时代已经结束,房地产投入即将进入下行区间,螺纹钢需求也将受到重大冲击。根据财政部消息,全国各地开展了PPP项目集中清理工作。截至4月23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投资额达1.8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投资额达3.1万亿元。预计螺纹钢下游需求将大幅削减,长远来看,也会压制钢价上涨。
高利润驱动高生产
自国家严厉查处“地条钢”以来,钢厂盈利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大生产力度、以量取胜无疑是钢厂抢占“改革红利”的最佳选择。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以来,国内盈利钢厂占比长时间维持在85.28%左右。截至5月18日,该数值虽相较于年初小幅下滑,但与钢价持续低迷的3月下旬相比,已经有所回升,连续两个月保持在84.66%。
全国高炉开工率虽因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长期被限制在60%水平附近,但该值仍保持小幅上升的态势。截至5月18日,全国高炉开工率回升至70.17%,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也回升至74.39%。虽然环保限产持续发力,但政策只是约束产能释放,对产量约束力度却不强,高炉使用高品铁矿石以及转炉添加废钢都会变相增加产量。据西本新干线数据统计,截至5月10日,国内日均粗钢产量为246.88万吨/天,重点钢企日均粗钢产量194.33万吨/天,均保持持续上涨之势。所以,限制产能对钢材现货价格很难形成重大支撑。电炉相对于高炉有与生俱来的环保优势,又有政策扶持和鼓励引导,产能释放也将削弱高炉限产停产对供给端的压力,但前提是钢材利润继续维持高位。
库存基数消化困难
2018年春节至今,螺纹钢社会库存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有消息称,螺纹钢终端需求回升,社会库存消化速率提升。但从目前的库存基数来看,库存总量仍然远超往年,螺纹钢去库存效果并不理想。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螺纹钢社会库存已下降至565.88万吨,但仍高于2017年同期将近40%。螺纹钢去库存仍任重而道远,库存消化减速更是雪上加霜。如今钢厂部分高炉产能复产与电炉投产,即使在环保限产反复的环境下,螺纹钢减产的概率也不大。钢厂利润较高,价格下调的空间较大,钢厂出货对贸易商去库存仍具有挤出效应。 综上所述,钢厂高利润驱动高生产的逻辑仍然没有改变,但需求受产业链下游和季节性的影响将有所下滑。供强需弱的局势抑制钢价上涨,加上目前社会库存仍然充裕,消化仍需时间,预计短期内钢材仍有下行空间。
三、有色金属
锌: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午后发力上扬,沪市收盘时报3049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
现货方面:5月25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3830-2393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160元/吨。据SMM报道,今日部分炼厂仍惜售不出,市场交投氛围较淡,日内结算,长单执行完毕,市场以出货为主,下月票货源陆续流出,报价较本月票略低10元/吨左右,而下游逢涨观望,询价为主,适量采购,整体成交氛围较淡,成交货量较昨日小降。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止跌反弹,报收2369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1.2%,持仓量246308手,成交量314782手。
行情研判:今日沪市有色金属普遍偏红,沪锌主力1807合约跟随市场上扬止跌反弹,目前位于均线组下方运行,锌库存供应盈余继续打压,上行阻力仍在。操作上建议沪锌1807合约可于23400-239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200元/吨。
铅: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铅早盘震荡走低,午后发力上扬,沪市收盘时报2490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12%。
现货方面:5月25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20400-2050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0元/吨。据SMM报道,期盘冲高回落,持货商随行报价,而下游成本压力上升,多谨慎观望,散单市场成交偏淡。
内盘走势:今日沪铅主力1807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99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53%,持仓量78102手,成交量103500手。
行情研判:今日沪铅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最高触及20225元/吨,多空交投明显。这周以来,沪铅已连涨6日,涨势迅猛,受库存供应偏紧提振,需谨防多头获利了结。操作上建议沪铅1807合约可于19800-203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2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亚洲盘伦敦金、伦敦银均震荡走低。伦敦金截止北京时间15:00报1303.39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79%,延续横向盘整;伦敦银截止北京15:00报16.603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95%,上行阻力较大。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冲高震荡、沪银主力高开震荡。沪金报收269.4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67%,成交量12052手,持仓量18344手;沪银主力报收3655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66%,成交量32616手,持仓量125060手。
行情研判:今日沪金、沪银主力均震荡上涨。期间特朗普宣布取消与金正恩的会晤,而且表示考虑将对韩国实施制裁,使得地缘政治忧虑情绪袭来,美债收益率下跌提振金价。但美元指数昨日下挫后今日仍震荡走高维稳打压。建议沪金主力1806合约可背靠268元/克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268.5元/克。目标关注271元/克。沪银主力1806合约可于3640-3680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20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五螺纹钢期货震荡走弱,RB1810合约开盘报3580元/吨,最高3615元/吨,最低3542元/吨,收盘报3565元/吨,涨17元/吨,日涨幅0.48%,成交量增加至367.51万手,持仓量减少52366手至305.88万手。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3850元/吨,涨20元/吨;广州报价4260元/吨,涨10元/吨;北京报价3890元/吨,涨30元/吨;福州报价4050元/吨,涨20元/吨。
(2)钢厂调价:5月25日,首钢长治出台部分产品订货价格政策如下:HRB400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Φ12mm规格螺纹钢执行出厂价格为4510元/吨;Φ18mm-22mm规格螺纹钢执行出厂价格为4400元/吨;以上调整均为含税,自2018年5月25日起执行。
(3)消息面:近日徐州市有关部门出台《徐州市钢铁、焦化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方案》,文件中对于当地停产许久的每一家钢铁、焦化企业都给出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大致分为几类,其中全市19家钢铁企业,7家推进整体退出,9家引导实施转移并技改升级,3家落实环保后可复产;全市11家焦化企业,7家鼓励实施转移或整体退出,3家落实环保后可复产,1家加快升级环保设备。
周五RB1810合约震荡走弱。库存的继续下降对螺纹钢价格形成支撑,但终端需求预期的减少以及高炉开工率进一步增加,导致螺纹钢上涨阻力增大。操作上建议在3600附近可以考虑抛空,止损参考3630。
五、宏观经济
国资委密集调研央企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或有新动作
有迹象显示,国资布局或正酝酿新的结构调整。据上证报记者最新统计,今年4月份以来,包括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副主任等的多位负责人分头对20余家央企进行了调研,核心围绕“自主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央企调研年年有,往年关注点多在国企改革进度和企业经营情况,而本轮调研中,除继续关注改革进展外,国资委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有资深国资研究人士此前曾对上证报记者透露:“在中兴事件后,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肯定会更大。”记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是,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或有新的国资平台正在酝酿。
在本轮央企调研中,国资委频繁提出的要求就是: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抓紧突破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其信号意义值得重视。
那么,国资委调研中对核心技术的关注到底意味着什么?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分析认为:“随着技术与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不仅有减还会有增,尤其是围绕核心技术产能方面。例如,前期就进行了中国航发和铁塔公司式的增量重组。”
早在去年9月底,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曾提示:“未来5年,央企数量可能有减也有增。更重要的是,央企重组要与改革、开放相结合,是技术与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倒逼央企进行结构调整。”
今年4月19日,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赴电信科研院调研技术创新进展,详细了解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情况和市场前景。他强调,电信科研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抓紧突破网络发展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打造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5月9日,郝鹏到东风汽车调研时,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了解了东风猛士、东风天龙、东风纯电动厢式物流车、东风氢燃料物流车、东风风神E70、东风风神AX7、东风自动驾驶2.0、东风启辰T90等自主创新成果,还体验了无人驾驶汽车。他指出,东风公司要推动创新发展,紧抓汽车行业“五化”趋势,加快关键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同时,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断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
此外,郝鹏在调研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武钢集团的改革发展创新成果时也要求,企业要抓紧突破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月16日至18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实地考察哈电集团的汽轮机公司、锅炉公司和电机公司,了解企业改革发展、科研开发等情况。他强调,哈电集团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转变企业内部体制机制,勇于承担“大国重器”的使命责任。
“预计未来我国对大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些措施。”有券商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例如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数据处理等领域或有组建新的国资平台的可能。未来的央企整合数量有增有减,减的思路主要是产能兼并,增的部分则是针对战略性重要技术的攻关。”
国务院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昨日,国新办举行深化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及经验复制推广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在会上表示,《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三个方案近日已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方案指出,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进一步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方案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改革关键环节,在多个领域深入开展改革探索。三省市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根据自身特点,还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任务。
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提出了建设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等18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天津自贸试验区围绕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出了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推动前沿新兴技术孵化和完善服务协同发展机制等16个方面的具体举措。福建自贸试验区围绕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提出了打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透明化和加强闽台金融合作等21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任鸿斌表示,11个自贸试验区30条改革经验体现了差别化探索。这些试点经验是各自自贸试验区根据发展定位,结合地方发展特点,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当地特色。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上海自贸试验区围绕加强与建设科技创新联动,率先探索推广了“低风险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行政许可审批改革”;广东自贸试验区聚焦促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先行试点了“扩大内地与港澳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设立范围”;福建自贸试验区着力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在国际航运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此次推广“船舶证书三合一办理”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船舶领域改革试点经验。
任鸿斌指出,辽宁等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虽然设立时间只有一年,但这次复制推广的30条改革经验当中,这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就占了17条,达到一半以上。如辽宁自贸试验区围绕建设东北亚国家航运中心开展创新试点,复制推广了“保税混矿监管创新”模式;浙江自贸试验区围绕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积极探索,复制推广了“保税燃料油企业信用监管新模式”等5项保税燃料油供应方面的政策措施;陕西自贸试验区围绕提高中欧班列的辐射能力,大胆探索,复制推广了“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等新模式,显著提升了中欧班列的通关效率。
去年,辽宁等7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自贸试验区的数量达到了11个,形成“1+3+7”的试点格局。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点的不断深入,又推出了一批效果好、风险可控的制度创新成果。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对这些新制度创新成果进行了总结评估,又提炼形成了新一批30项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包括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27项,和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3项,一共30项。近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印发。
六、全球观察
浦项制铁不锈钢业绩持续反弹
今年第一季度,浦项制铁的不锈钢产品产量为96.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3.9万吨增长了50.4%。但是,同期不锈钢销售额下降了2.9%,降至2.53万亿韩元。其中,韩国国内不锈钢销售额为6043亿韩元;海外销售额增长了1.6%,为1.92万亿韩元。今年第一季度,浦项制铁不锈钢生产原材料采购额达到1.3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了13.8%,占该公司炼钢原料采购总额的21.0%,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去年,浦项制铁的不锈钢业绩大幅增长,不锈钢产量达到269.7万吨,同比增长4.9%;销售额达到9.9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6%。
2017年,浦项制铁不锈钢国内销售额为2.47万亿韩元,比2016年增长了9.1%;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达到7.48万亿韩元。浦项制铁对镍、铬铁、废不锈钢等不锈钢生产原材料的采购额比2016年的4.94万亿韩元增长了13.8%,增至5.62万亿韩元。
商务部:望欧方慎重采取相关限制措施
针对欧委会24日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热轧钢板桩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24日发表谈话,希望欧盟认真评估其整体利益,慎重采取相关限制措施。
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表示,近年来欧盟已连续对中国多种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今年3月欧盟又对进口钢铁产品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欧盟不断在钢铁领域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实际上对欧盟钢铁产业形成过度保护,不利于欧盟钢铁产业的长远发展和升级,也损害了欧盟钢铁用户的利益,严重干扰了中欧钢铁正常贸易。
王贺军强调,世界经济下行导致需求萎缩,是造成全球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根本原因。解决钢铁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各国共同行动,使全球经济尽快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轻率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王贺军说,中方希望欧方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通过加强各国间合作,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巩固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以扩大整体需求,解决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困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