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7
2018年4月19日,生态环境部在其网站公布了由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公告显示:将禁止进口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
这意味着去年7月传出的今年底开始禁止进口七类废铜的政策正式落地!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触觉灵敏的金属厂企已经率先布局国外市场,比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以期望能够借助国外较为宽松的再生金属回收环境,继续发展金属业务。
最热门的国家
东南亚最热门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为主。其中某金属企业表示,他们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马来西亚最适合他们,原因有二:
首先,综合比较下,泰国和越南的经商环境目前还不算很理想
其次,金属进出口必须临近港口,像柬埔寨这一类国家,海岸线较短,港口数量不多;巴基斯坦这类内陆国家,只能通过陆路运输,交通上较为不便。
综合来看,马来西亚首选,其次泰国也不错,所以最终选择在马来西亚落地。
什么类型的企业在海外设厂
据统计,目前在外设厂的多为中大型金属厂企,亦有小部分小型企业尝试抱团出海,但由于各方面资源相对薄弱,小型金属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
东南亚的人工成本高吗
劳工价格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重要一环。马来西亚和泰国均有明确的劳工保护规定,此外还有法定工作时间、休假制度,超过最高工作时间必须付给雇员补偿金以及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等。这些因素一并影响着工程项目的人工成本的核算。
金属企业A表示,由于马来西亚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加上当地拆解员工技术没有中国国内的娴熟,所以会导致效率下降。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工人每天工作做足8小时,即使货量还没达标,他们也会自动下班,明天再来,不会主动加班,亦不想加班。所以按国内的工作产出计算,马来西亚的综合人员成本费用会比中国高10%左右。
环保审查严格吗
马来西亚当地的环保规定已经相当完善,而且准入条件较高,也就是说只要你的企业符合条件了,并按此执行下去,就问题不大。
据说,马来西亚的环境部门每半年就会到工厂来审查排烟、污水处理情况,一旦不达标就直接封厂。而且,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品,也是要花钱处理,比如打铜米出来的胶粒,在当地需要支付一定处理费用。
在菲律宾保税区的叶生表示,保税区内所有的废水、废气必须要经专门的设备处理好,不允许随便排放。产出的废品打包好,当正常废品拉走就可以,不需要另外收费用。
政策环境和关税
关税问题和当地的营商环境,亦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但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选择不同地方设点,所需要的费用也不一样。所以,归根究底是您选择在哪里落地。灵通摘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金属厂企的意见,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策
对策一:以当地华裔身份建厂
很多企业反应,能在国外安顿下来,少不了找当地户籍的亲友、合作伙伴帮忙,就算是招工这件事情上,如果在当地没有认识的人帮忙管理,一年以难以招到多少个工人,再不就是找中介,成本又增加了。灵通综合各方消息,普遍认为以与本地人合作,最为保障。
据了解,在马来西亚设立公司的专业费用介于10000马币起。此外,还需要有2个以上马来西亚人担保,公司所得税为20%-26%。当然,找中介办理最快,符合一定注册资金,有权申请外国人过来工作,要注意的是开公司的人不能申请工作准正。
某五金厂商表示,最终还是决定找一个本地的马来西亚人做合伙人,因为有些地方是规定需要本地人一起经营的,而且会比较了解当地的一些规定。如果拿到营业职照就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工作准证了。管理人员有了工作准证,就可以申请商业签。一般是一年一次或者多次往返。
对策二:人手不足,机器来补
有金属拆解企业反映,由于当地的工人对分拣、拆解还不熟手,导致工期拖慢,而且当地有保护制度,想从中国派劳动力过去提高工作效率,是不可能的。以打铜米为例,我们只能增加机器以提高出货率,来弥补人手的不足。
所以,对于需要大量拆解人员的再生金属行业来说,劳工问题亦颇为棘手,但鉴于中国国内对废七类的禁止,企业不得不去适应外部环境而换取生存空间。
来源:网络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