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2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51240元/吨收盘,上涨400元,涨幅为0.79%。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831.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0,低于上一交易日7.51,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22250手,持仓量增加1886手至893996 手。主力合约成交311050手,持仓量减少6686手至30052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13970元/吨收盘,上涨50元,涨幅为0.3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096.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6.67,低于上一交易日6.69,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62640手,持仓量减少10126手至784940 手。主力合约成交225712手,持仓量减少12928手至339604手。
上海期铅价格涨幅明显。主力5月合约,以18855元/吨收盘,上涨565元,涨幅为3.09%。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418.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0,高于上一交易日7.76,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10022手,持仓量增加11846手至87804 手。主力合约成交92420手,持仓量增加10028手至55834手。
上海期锌价格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24845元/吨收盘,上涨395元,涨幅为1.62%。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260.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2,低于上一交易日7.63,上海伦敦市场涨跌幅度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810856手,持仓量增加5818手至486348 手。主力合约成交587844手,持仓量减少16510手至24118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下跌。主力5月合约,以3619元/吨收盘,下跌27元,跌幅为0.74%。
全部合约成交4353644手,持仓量增加54370手至4096688 手。主力合约成交3353098手,持仓量减少30466手至2288630手。
【股市行情】3月22日消息,沪深两市股指均小幅高开,沪指早盘快速杀跌探底,盘中一度跌逾1%,午后有小幅反弹行情,尾盘再度回落;创指全天围绕平盘线上下震荡,截止收盘,沪指报3263.48,跌0.53%,创指报1817.23,跌0.69%,深成指报10877.25,跌0.94%。
二、国内焦点
电解铝成本支撑趋弱 沪铝静待库存或政策指引
采暖季结束,多空因素交织,沪铝将延续弱势振荡,继续寻找方向。
电解铝成本支撑趋弱
随着采暖季结束,氧化铝可复产产能接近400万吨,但受铝土矿供应紧张、氧化铝厂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复产速度低于预期。
目前,山西省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非法采矿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超层越界、以各种名义变相违法开采、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等四类违法行为。山西地区铝土矿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加剧,当地铝土矿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加上烧碱价格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氧化铝成本预期上行。在当前氧化铝价格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氧化铝企业利润面临进一步压缩,复产进度有待观察。目前氧化铝供需紧平衡状态暂未打破,氧化铝价格虽有下跌空间,但已接近底部区域。
此外,预焙阳极供应从2018年开始已经转为过剩,价格已连续三个月下跌。供暖季限产令解除后,阳极企业复产较为积极,叠加新增产能投放,阳极产能增速将远高于电解铝产能,阳极市场持续保持供应过剩状态,价格将运行于下行通道。而煤炭价格亦处于弱势,动力煤主力合约已跌破600元/吨。综合来看,短期内电解铝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库存拐点有待验证
从供应端来看,由于铝价持续维持低位,企业盈利水平较低,一季度我国电解铝新增和复产产能投产量仅在60万吨左右,不及预期的一半。电解铝运行产能约3615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产量同比亦维持负增长。采暖季结束,河南地区电解铝成本较高,虽有复产计划,但暂时仍未启动,将视铝价和政策择机而动,短期内国内电解铝日均产量将延续缓慢增长态势。
从库存数据来看,截至3月19日,我国铝锭社会库存为228.6万吨,继续刷新历史高点,但增速明显放缓,这与前一周买方逢低采购有关。近期我国主要仓库出库量环比持续回升,华东、华南、河南地区消费有回暖迹象,旺季消费启动预期渐强,但能否连续去库存还有待验证,库存拐点确认将对铝市场情绪带来较大提振。
综合来看,现阶段电解铝成本下降,供应增速缓慢,消费有复苏迹象,社会库存高企,多空因素纠结。短期沪铝多空将继续在14000元/吨关口拉锯,等待库存走势或政策的指引,寻求新的突破方向。
持仓分析:沪镍空头增持幅度更大
21日,沪镍主力1807合约高开后在空头增仓和多头减仓的双重影响下,期价振荡下挫。其间,部分空头获利离场,令期价得以反抽,但多头并未借机发力,期价延续弱势振荡。
交易所多空持仓前20席位数据显示,1807合约出现多、空同增态势。其中,多头增持1403张,空头增持3654张,空头增持幅度更大。
具体来看,1807合约前20席位多头中,增持多单的席位有12个,但仅国海良时席位和创元期货席位增持幅度超过1000张,且最高不超过1500张,其余部分席位仅做小幅度调整。减持多单的8个席位中,永安期货席位和海通期货席位减持幅度相对较大,但最高不超过2000张。
在前20席位空头中,增持空单的席位虽达到14个,但仅永安期货席位增持幅度超过1000张,其余席位中有5个席位仅做100张以内的小幅调整。减持空单的6个席位中,整体调整幅度亦偏小,减持幅度最高不超过600张。
值得注意的是,位居多、空排行榜首的国泰君安席位,当日在减持90张多单的同时,增持480张空单,持仓由净多转为净空219张;永安期货席位在大幅减持1774张多单的同时,大幅增持1798张空单,净多单减少为5668张;海通期货席位在大幅减持1224张多单的同时,增持730张空单,持仓由净多转为净空114张;中信期货席位在减持158张多单的同时,增持432张空单,净空单增加至3510张。数据显示,这部分席位对后市悲观情绪浓厚。相反,新湖期货席位当日则做出增多、减空操作,虽然调整幅度相对较小,但其对后市乐观情绪可见一斑。
另外,当日一德期货席位、南华期货席位和浙商期货席位,均在各自持仓上做出多、空同增操作。其中,一德期货席位在增持541张多单的同时,仅增持1张空单,净多单增加至1715张;南华期货席位在增持521张多单的同时,仅增持88张空单,净多单增加至1353张;浙商期货席位当日多头持仓的增持幅度亦大于空头持仓的增持幅度。数据显示,这部分席位对后市更倾向于乐观。
通过观察主力持仓动向,笔者发现,当日前20名排行榜中,空头增持幅度明显大于多头增持幅度。且从席位多、空调整的方向和力度上看,主力减多、增空力量明显胜于增多、减空力量。虽然部分席位在多、空同增操作上,多头持仓增持幅度高于空头持仓增持幅度,但整体调整幅度相对较小。在此情况下,空头力量或将主导后市期价走势。
铜期弱现强 基差有望修复
观点:隔夜有色金属集体上涨,隔夜铜现货下游逢低入市采购,成交量明显放大,市场活跃度改善,市场再次显现期弱现强特征,基差有望修复。锌下游因环保关停的企业陆续复产,成交小幅转暖。仓单流出令市场货源持续宽松,锌价大幅走软带动下游入市采购积极性,成交量略有增加,隔夜突破五日均线,震荡为主。
产业资讯:
赞比亚矿业部高级官员近日表示,赞比亚预计今年铜产量将超过100万吨,因为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将助力铜矿生产。矿业部还修正了2017年的铜产量,实际产量2017年达到了80万吨。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的月报中称,去年12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1.7万吨,11月为短缺4.1万吨。去年全年,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16.3万吨,上年同期为短缺15万吨。
国际铝业协会(IAI)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全球(不含中国)原铝产量降至200.9万吨,1月修正后为222.1万吨。2月全球(不含中国)日均原铝产量增至71,800吨,1月为71,600吨。
三、有色金属
铅: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418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83%。
现货方面:3月22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650-1880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250元/吨。据SMM报道,期盘高位盘整,持货商挺价渐弱,报价升水继续下降,同时因进口窗口打开,市场陆续有进口铅报价,而下游普遍畏高观望,补库极为谨慎,市场成交清淡。
内盘走势: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88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3.09%,持仓量55834手,成交量92420手。
行情研判:日内沪铅主力合约大幅反弹,领涨基本金属,其主要受到美元走软刺激。基本面上现货市场供需僵持,业内观望情绪较浓。另外鉴于往后迎来铅市消费淡季,预计铅价整体上行空间相对有限,操作上逢低短多为主。中长线交易者可寻求高抛机会。
锌: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3260.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05%。
现货方面:3月22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4770-2487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350元/吨。据SMM报道, 炼厂低价出货意愿不佳;贸易商开盘拉涨后交投活跃,市场成交较好,贸易商周内长单已基本完成,早市后期交投转淡,市场多接少出,升水持稳;而锌价走强施压下游采购热情,叠加昨日锌价低位多已按需采购,日内少有入市,成交货量较昨日微增。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248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1.62%,持仓量241186手,成交量587844手。
行情研判:日内沪锌主力合约止跌反弹,昨夜美联储如期在三月议息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但点阵图显示今年依旧维持加息三次预期,其立场并不如市场此前预期的四次鹰派。美元指数受此影响大幅下挫,对基本金属普遍构成支撑。但在两市库存增加而消费复苏暂未能兑现前,建议对锌价上行空间持谨慎态度。操作上逢低短多参与为主,谨慎追高。
黄金:
消息面: 1、美国2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 554万,预期 540万,前值 538万。美国2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环比 3%,预期 0.4%,前值 -3.2%。2、隔夜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显示加息次数并未达到此前预计的4此加息,而是维持此前3此加息。3、美联储利率预期点阵图暗示,2019-20年和更长周期的利率路径会更加陡峭。4、鲍威尔并不担心通胀,称数据并没有让人觉得物价会猛涨。5、新西兰联储维持官方现金利率(OCR)在1.7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行情研判:隔夜金银价格大幅反弹,期间美联储利率决议如期加息25个基点,但点阵图显示美联储维持今年加息三次的预期,不及市场此前所预期的四次。受此影响隔夜美元指数大幅下挫,同样因利率决议走低还有美国三大股指,而贵金属则在加息利空释放后大幅走强。预计金银短线或延续偏多走势,操作上建议多单介入。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四螺纹钢期货弱势整理,RB1805合约终盘报收3619元/吨,较上一日结算价跌27元/吨,持仓量2288630,日减仓30466。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3730元/吨,跌20元/吨;广州报价4130元/吨,跌40元/吨;北京报价3870元/吨,跌30元/吨;福州报价381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22日首钢长治钢厂出台棒材产品订货价格政策,在“3月14日首钢长治钢厂出台棒材产品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做调整,具体如下:HRB400螺纹钢价下调30元/吨:Φ16mm规格螺纹钢执行出厂价格为4520元/吨;Φ18mm-22mm规格螺纹钢执行出厂价格为4490元/吨;Φ25mm规格螺纹钢执行出厂价格为4520元/吨;螺纹钢9米与12米同价。以上价格均为理计含税,执行日期自2018年3月22日09:30起。
(3)消息面:北京时间22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5%至1.75%的水平。数小时后,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上调7天品种利率5个基点至2.55%,上调幅度较小,基本符合市场此前预期。鉴于今日有1600亿元资金到期,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
周四RB1805合约弱势整理。现货市场成交清淡,价格出现松动,期价则处在3600附近弱势整理。操作上建议,短线于3600-3720区间低买高抛,止损40点。
五、宏观经济
“加息”!央行上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5BP至2.55%
3月22日消息,中国央行上调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至2.55%,此前为2.50%,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
隔夜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暗示2018年还将加息两次,但2019-20年加息速度将加快。
此次央行上调中标利率的幅度小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期。分析师此前认为,这一次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可能在10BP。
国债期货直线拉升,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806涨幅扩大至0.25%。
随后,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近期虽有所收窄但仍有不小的利差,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也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对稳定宏观杠杆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相结合,有利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美国欲挥舞贸易保护大棒 专家建议早备针对性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初宣布,由于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将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关税,关税措施将于本月23日正式生效。此外,美国还拟对中国产铝箔采取进一步关税行动,市场普遍担忧这可能触发贸易战,进而波及全球经济。
中国外交部19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希望各方以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规则的方式合作解决有关问题,共同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权威专家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大规模贸易战可能性偏小,即便爆发贸易战,中国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会高。
美国关税新政对华影响有限
有观点认为,美国发布的钢铁和铝新关税措施对全球经济影响应相当有限。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从美国本土来看,受到保护的美国国内生产商,如钢和铝企业将明显从中受益,而以此为原材料的下游生产企业会相对受损,如汽车、资本品、啤酒等。从其他国家来看,那些对美国出口敞口较大的国家或经济体会因此受损,如韩国、巴西等。对中国来说,贸易战对中国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
瑞银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出口国,2017年总出口的7500万吨钢铁中仅有100万吨出口到美国。按照2017年各国对美出口占本国名义GDP比重的排名来看,中国排名第15。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会受影响,但是受影响的程度不高,再加上目前中国整个GDP构成中,消费比重在不断上升。”景川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也对记者表示,中国受到重税政策影响的钢铁产品数量有限。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商务部19日宣布,从当日起,美国企业可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豁免即将开征的钢铝关税。除美国国内企业可以提出豁免申请外,其他国家也可申请豁免钢铝关税,具体谈判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但目前美国政府没有透露谈判进展。
“从美国方面目前的态度来看,其实也留了尾巴,没有完全关上大门。”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冰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美国主要从中国进口钢管、板材、金属制品等钢铁产品。
陈洪冰向记者介绍,根据以往上诉“双反”案件的经验,江苏钢铁企业应诉态度都比较积极并有多起胜诉案例。建议商务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及时了解涉案企业,相关企业也应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提出关税豁免申请,协会方面也会协助企业应诉。中国的钢铁生产企业和行业组织坚决反对美国滥用不符合WTO规则的贸易措施。
颇具意味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9日裁定,决定终止原告美国钢铁公司对中国钢铁的337 反垄断调查,至此,对中国钢铁的“337调查”宣告终止。中方在“337调查”中的反垄断、盗窃商业秘密、虚构原产地三个诉点全部胜诉。
大规模贸易战可能性偏小
瑞银报告认为,在特朗普主政期间,未来可能会陆续出现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但不至于急剧恶化。
景川也对记者表示,预计贸易谈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紧锣密鼓进行,此次以特朗普发起的所谓贸易冲突演变成为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偏小,政治作秀加上贸易再平衡的特征将会显现。在相对悲观的情形假设下,如果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进而引发较大规模贸易战的话,则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因此,高估值板块可能受到冲击较大,防御性板块、黄金或起到一定避险效果,但债券在进口价格上行、通胀预期抬升的背景下未必受益。
“贸易战对当今全球贸易的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伤害。中国尽最大努力避免贸易战,在与各国友好合作中把世界经济蛋糕做大,但中国也不会害怕贸易战。中国会针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战苗头,未雨绸缪,有所防范,以便积极应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上证报记者如是表示。
白明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旦发生贸易战,外向型经济、出口型产业受到的冲击将会比较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未来的贸易战中压力比较大。
对于如何避免贸易战,白明认为,最主要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中国对国际市场虽然有依存度,但依存不等于依赖。当国际市场变化的时候,中国企业除了有国内市场可以支撑,还应该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上下功夫,让国际市场不能轻易放弃中国商品。此外,中国应在WTO等国际平台上据理力争,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战保持警惕,必要时及时作出反应,以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确保公平竞争。
六、全球观察
全球钢铁行业因碳转型面临不断变化的信用风险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在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炼钢生产线以及整个行业的监管环境各异,全球钢铁行业从高碳排放工艺流程向低碳转型的举措对各发行人造成的信用风险各异。
“全球经济脱碳可能令钢铁行业的能源和碳排放强度审查趋严,该行业在全球碳排放量的占比为6%-7%,” 穆迪副总裁 John Thieroff 称,在需求强劲增长时降低碳排放强度将是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各地的排放法规因地区而异。穆迪认为减排挑战最大的是中国等积极承诺减排的发展中市场。相比之下,大多数发达国家已制定了强有力的政策,且钢铁企业亦已就此进行调整。然而,未来收紧这些政策将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对未使用现代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公司而言。
尽管各司法管辖地的减排措施在监管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显然有些钢铁行业企业的调整比其他公司轻松。例如,行业盈利能力较差将影响许多钢铁生产企业在清洁技术和工艺流程方面的投入。行业盈利能力较差亦反映为此行业受评公司的评级向高收益级倾斜 (截至2018年2月,36家受评钢铁企业中有25家为高收益级) ,凸显了企业在未来有效排放投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生产线的差异也将决定各公司在全球钢铁行业向低碳转型中的成败。高炉炼钢企业将承担大部分风险,而使用电弧炉的钢铁生产企业可能更容易实现目标。
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类型组合也将是另一大重要考虑因素。对非交通运输类终端市场 (尤其是构成全球钢铁市场需求一半的建造行业) 份额占比较大的公司,其被替代风险相对更低。随着汽车的电动化进程,汽车制造商寻求减轻车身重量以容纳重型电池的举动,比如对铝和碳纤维等轻质材料的应用,将会扩大钢铁企业现存较高的替代风险。
该报告指出,该行业近期内没有实现行业大规模碳减排的技术解决方案。穆迪高级副总裁Carol Cowan表示:“可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新炼钢技术仍处于开发初期,缺乏商业或技术可行性,并且在未来10年内被广泛采用的可能性不大。”
英媒:中国钢铁业无惧美国关税 潜在连锁效应更值得忧虑
英媒称,对美国钢铁出口份额较少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使中国相对不受美国贸易行动的直接影响。贸易壁垒所带来的潜在连锁效应更值得忧虑。
据网站3月20日报道称,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声称将对全球输美的铝和钢铁征收关税时,中国似乎并不是太在意。
报道称,甚至在美国正式宣布消息之前,中国钢铁制造商就表示,他们并不担心关税问题。多年来中国对美国钢铁出口量较少以及新市场的开辟,使中国相对不受美国贸易行动的直接影响。
报道称,专家表示,中国会受影响的钢铁产品数量有限,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将遭受更大损失。中国钢铁制造商表示,真正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关税带来的潜在连锁效应,因为中国生产的钢铁正在流入全球市场其他地区,而在其他国家竞争在加剧。
“在贸易壁垒中构筑一道全球壕沟的二次影响才是更大的威胁,”行业刊物《卡拉尼什商业》的亚洲编辑托马斯·古铁雷斯表示,“美国抬高贸易成本,其他国家也会如法炮制。贸易成本越高,就有越多的贸易变得本地化,尤其是在大宗商品领域。”
报道称,美国官方贸易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仅占美国钢铁进口总量的约2%。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