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7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4月合约,以53370元/吨收盘,下跌60元,跌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7126.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9,高于上一交易日7.48,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43740手,持仓量增加7294手至831046 手。主力合约成交174578手,持仓量减少2088手至22433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4月合约,以14285元/吨收盘,下跌5元,跌幅为0.03%。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155.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6.63,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海伦敦市场涨跌幅度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507834手,持仓量增加17584手至795522 手。主力合约成交268224手,持仓量增加2700手至28002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4月合约,以26660元/吨收盘,上涨85元,涨幅为0.32%。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535.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4,低于上一交易日7.56,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25150手,持仓量增加7000手至43493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2854手,持仓量减少2222手至171266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上涨。主力4月合约,以19500元/吨收盘,上涨145元,涨幅为0.7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582.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5,低于上一交易日7.58,上海期铅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5274手,持仓量增加910手至68972 手。主力合约成交33472手,持仓量增加1234手至39120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4035元/吨收盘,上涨35元,涨幅为0.88%。
全部合约成交2589554手,持仓量减少52822手至3022722 手。主力合约成交2380880手,持仓量减少46918手至2509598手。
【股市行情】2月27日消息,两市平开后全天分化显著。上午,在区块链、芯片等板块虽然持续走高,但因银行、煤炭、钢铁为首的蓝筹板块持续单边走弱,沪指持续走低,深成指也呈现单边下挫格局,创指持续单边走高。临近上午收盘,市场整体分化仍在加剧,国防军工板块集体冲高,创业板持续上行涨逾1%,相较之下沪指、深成指难掩颓势,沪指持续下挫跌幅超1%并且失守3300点关口。午后开盘,市场指数波澜不惊,题材概念此起彼伏,沪指持续低位震荡,创指涨幅有所收窄。尾盘,两市分化依旧,沪指跌幅超1%,深成指持续震荡走低,创指持续高位震荡。上午冲高的区块链、芯片板块临近中午收盘有所回落。截止收盘,沪指报3292.07,跌1.13%;深成指报10807.53,跌0.81%;创指报1743.54,涨0.83%。
二、国内焦点
沪镍期价短期存在支撑
春节后,沪镍期货整体延续节前强势。在上周五录得2.05%的涨幅之后,昨日沪镍期货继续走强,沪镍1805合约收报105470元/吨,涨幅0.72%。
现货价高位运行
从春节后首周表现来看,市场分析人士介绍,镍市现货成交较节前略有好转,少数下游企业按需采购,贸易商亦有补货。
现货市场上,镍价高位运行,上周现货镍对期货1805合约贴水走扩,对1805合约俄镍贴水扩大至1160元/吨,金川贴水910元/吨。镍生铁冶炼利润走扩,主因镍矿报价持平而高镍生铁报价上调。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镍价高位运行主要是由于硫酸镍需求的支撑,且LME库存已连续多周下滑,其中以镍豆库存下滑为主,至上周五,镍豆库存较1月底下滑近1.9万吨(LME库存下滑2.1万吨)。
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港口镍矿库存报854万吨,其中低镍高铁镍矿总量307万吨,中高镍矿总量547万吨;精炼镍显性库存继续回落,LME库存报33.7万吨,较节前降5196吨,SHFE库存报5.57万吨,较节前降431吨。
沪伦比值方面,上周,沪伦现货比值运行在7.56左右,进口亏损维持在2500元/吨以上。消息方面,WBMS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球镍市场供应短缺10.2万吨;近日印尼再批600万吨镍矿配额至3240万吨,并且冶炼利润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短期由于印尼部分大型铁厂炉龄到期检修,导致产出有所下降,对镍价形成了支撑,但是随着检修结束,在高利润刺激下,镍铁供应有望恢复,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75%左右,全年镍铁产量预计增长16%至50万金属吨,将减少不锈钢对精炼镍的使用,进而缓解精炼镍缺口。”金瑞期货分析师涂礼成分析。
短期价格存在支撑
展望后市,基本金属中期整体面临宏观压力。涂礼成分析,在美国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中,美联储重申循序渐进加息的立场,叠加近期通胀数据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好转,使得美元指数反弹至90一线波动,基本金属承压。
“节内基本面消息平平,宏观面上由于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市场对于未来美国加息预期的担忧使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回落。”中财期货分析师季常青表示。
不过短期来看,季常青预计,镍价将依旧维持强势格局,但需要警惕的是,新能源补贴新政落地之后,电池行业的洗牌影响可能超出市场预期,结合去年新能源汽车大卖之后的需求回落预期,今年纯镍需求会受到较大影响。操作上,沪镍1805合约本周关注101000元/吨-105000元/吨区间。
“短期精炼镍供需缺口情况难以缓解,库存持续去化,支撑镍价维持高位运行,预计本周核心波动区间在100000元/吨-108000元/吨。比值方面,建议逢低进行反套操作。”涂礼成建议。
沪铜调整提供做多机会
春节期间,伦铜冲高回落,但在40日线附近遇到较强支撑。我们认为,后期铜价将继续保持多头格局,短期回落将为投资者提供买入机会,主要逻辑是全球经济企稳回升,铜需求将持续增加,但铜原料供应处于偏紧状态。
全球经济企稳回升
美国通胀指标表现良好,1月名义CPI和核心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超预期。1月名义CPI环比上涨0.5%,高于预期的上涨0.3%;同比上涨2.1%,高于预期的上涨1.9%。排除食品和能源后,1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3%,高于预期的上涨0.2%;同比上涨1.8%,高于预期的上涨1.7%。在通胀持续上升和经济持续增长情况下,美联储年内加息三次的预期增强。欧元区经济增长符合预期,欧元区2017年四季度GDP同比增幅初值为2.7%,符合预期。欧委会预计201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2.3%,高于此前预期。同时,欧元区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为29.3,高于市场预估值28.4。中国制造业运行持续改善,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5,持平前值,其中新订单总量连续19个月增长,产出指数创2016年12月以来最强劲增速。
铜原料供应偏紧
铜精矿原料供应持续偏紧,2018年中国进口铜精矿长单加工费Benchmark为82.25美元/吨,低于2017年的92.5美元/吨。从市场的消息看,包括自由港和安托法加斯塔在内的铜矿商已大幅削减铜精矿产量,并在某些情况下改变附加条款,如付款条件等,反映了2018年铜矿供应偏紧的预期。2017年智利铜矿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滑0.9%,我们认为罢工将影响2018年智利铜矿供应。2018年智利预计将有30家左右的劳动合同谈判,涉及该国75%的铜矿产能,市场判断劳资谈判有可能触发全球40%的供应扰动。受此影响,智利国家铜业委员会将2018年铜均价预估为每磅3.06美元(每吨6746美元),连续两次上调该预估值。
此外,中国废铜进口政策亦将对铜供应产生影响。截至2月9日,第六批限制类进口货物名单已经公示,但其中废七类核定进口实物量为18.4万吨,仅仅为2017年前六批核定进口量的7.1%。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废七类进口量较2017年减少43.15万—47.24万金属吨。
需求缓慢恢复
农历春节之后,天气逐渐转暖,相关的工程项目将逐渐开工。基建方面,中国基建增速为13%—14%,基建领域PPP项目落地率将维持高位。房地产方面,从市场调研结果看,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明显,房价上涨幅度较大,2018年房地产面临补库预期。
汽车方面,“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提升。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3.59万辆,同比增长5倍,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量延续高增长的态势。
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铜供应短缺21.26万吨,高于2016年的短缺10.20万吨。我们认为铜的供需矛盾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存在,预计2018年铜的供应缺口为14.8万吨,铜价亦将保持高位运行。从技术上看,沪铜1804合约51000元/吨支撑较强,建议投资者参照此位置建立多单。
供需两端推动钢价普涨 “双焦”有望受益
钢铁市场最近一片红火。26日,黑色产业链期现货联手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受钢价强势支撑,近期现货价格仍处僵持的焦煤、焦炭品种看涨预期明显,有望共同分享产业链的丰厚利润。
供需两端助钢材市场普涨
继25日唐山、昌黎普方坯出厂价上涨后,被誉为“钢铁华尔街”的唐山钢铁现货交易市场26日报价显示,当日普方坯再度上涨30元/吨,部分钢坯出厂价已达到3740元/吨(现金含税)。钢材现货方面,26日午后上海市场建材整体上涨20元/吨,螺纹钢现货价格每吨达到4060元至4090元。
截至昨日日盘收盘,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1805上涨3.34%,收于4028元/吨;热卷期货主力合约1805上涨3.87%,收于4080元/吨。
据悉,这波上涨与近日数个钢铁生产重地发布的消息有较大关联。一份名为《唐山市钢铁行业2018年非采暖季错峰生产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文件显示,唐山市拟在2018年3月16日至11月14日非采暖季期间共244天继续实施错峰限产,总限产任务987.5万吨。
2月24日起,唐山、邯郸两市又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钢铁焦化企业短期内生产将受到一定影响。这加强了市场对于供给端收缩的预期。
“唐山拟出台钢铁行业非采暖季限产方案,对市场心理冲击较大,对实际供给影响较小。”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3月15日北方采暖季结束,钢铁产量供应将有所增加,同时季节回暖市场需求也将增长,两者总体能保持平衡,对钢价有一定支撑。另外,相关部门目前对“地条钢”继续加强监管,防止其死灰复燃,这个高压态势没有放松。从政策层面来看,对钢市供需形势颇为有利。
西本新干线首席研究员邱跃成表示,来自需求端的消息更值得关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透出,目前已入库了90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概算总投资4万亿元。这些都令市场对即将启动的大规模基建充满了期待。
1月份,大范围的冷冻天气导致多地提前停工。记者获悉,目前许多工地年后计划提前开工,对钢材的备货比往年更早,令钢厂提价积极性高涨。近期钢材社会库存大增而钢厂库存较低,表明供应商对于钢价的信心比较高。
“不过需求预期能否变成现实,要看3月初的库存数据是否下降。”邱跃成表示。目前钢材存在涨价过快、套现成本过高的隐忧。
焦煤、焦炭有望接棒上涨
钢价强势带动了焦煤、焦炭等品种的价格上涨。春节前夕焦炭价格接连遭遇打压,现在钢厂利润回升,加上3月15日采暖季结束存在钢厂补库预期,焦炭有望接过钢铁的接力棒上涨。期货已先行一步。26日日盘收盘,焦炭主力合约1805大涨4.11%,报于2279元/吨。
相较于上周钢厂未响应焦炭提价要求,贸易商率先接受焦化企业提价的局面,26日有个别钢厂接受了焦炭提价100元/吨的要求。邱跃成告诉记者,焦企已在酝酿新一轮的提价,从钢厂方面来看提价的接受度较高。
在市场人士看来,更上游的原料焦煤提价空间或大于焦炭。26日日盘收盘,焦煤主力合约1805报收于1412元/吨,涨幅为2.28%。现货方面,据中宇资讯市场分析师王秋力透露,当日陕西榆阳地区配煤资源价格小幅上行,河南、山西方向下游客户及贸易商采购增多,加上坑口煤企库存处于低位,煤企顺势调涨15元/吨。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围绕7124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其中3个月伦铜日内交投于7143-7110美元/吨,现交投于7112美元/吨,较昨日基本持平,目前伦铜运行于主要均线组之上,技术形态强于沪铜。持仓方面,2月23日,伦铜持仓量为31.5万手,日减3217手,显示空头积极回补推动铜价走高。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2月27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90元/吨-贴水11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52820-52940元/吨,沪期铜隔月价差超200元/吨,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收窄,现货贴水收窄是市场走势的趋势所向,早市好铜持货商急切挺价意愿凸显,报价贴水120元/吨-100元/吨,但成交终究仍是受压于贴水120元/吨一线,部分贸易商愿意收货好铜贴水140元/吨左右,但成交不易。国产大部分平水铜挺价于贴水160元/吨,但部分进口铜仍显现有贴水180元/吨左右的报价,仍有一定吸引力,且成交较为活跃。今日整个市场挺价气氛浓郁,但国产平水铜与进口铜之间仍存价格分歧,依然有40元/吨左右的价差。继昨日下游较大量的补货后,下游接货量较昨降低,但贸易投机的热情仍在复苏回暖中。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804承压下滑,日内交投于53580-53100元/吨,尾盘收于53370元/吨,日下滑0.43%,目前铜价仍陷入均线交织处运行,凸显多空交投谨慎。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804合约和1805合约正价差维持至19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上涨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2月27日沪铜1804合约承压下滑至53370元/吨。短期铜市交投反复,显示多空操作仍谨慎,但整体反弹格局仍未改变,建议沪铜1804合约可背靠53000元之上持有短多,目标关注540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冲高回落,显示上方抛压较重,其中3个月伦铝交投于2155-2141美元/吨,现报收2145美元/吨,日微涨0.28%,目前运行于主要均线组之下,显示上方抛压较重,下方支撑关注21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2月27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3970-14020元/吨,对当月贴水200-18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3970-14020元/吨,市场主流成交价格为13970-13990元,而在11点之后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至高位14020元/吨,而盘末价格有所回落;杭州成交集中13950-13970元/吨。持货商认为价差有进一步缩窄的空间,故而表现一定的惜售氛围,市场流通货源维持偏紧状态,大型贸易商收货,从而促进现货贴水的进一步收窄,杭州地区持货商在期铝上行后停止出售,成交价格停止在较低位置,整体成交较活跃。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804合约探底回升,部分削减日内跌幅,日内交投于14160-14320元/吨,尾盘收于14285元/吨,日微跌0.07%,表现弱于其他基本金属,凸显铝价内在上涨动力不足。沪铝延续近低远高正向排列,其中沪铝1804合约和1805合约的正价差维持至85元/吨。
行情研判:2月27日沪铝1804振荡整理至14285元/吨。短期铝价持续走低之后,面临超跌反弹需求,但因国内库存持续创新高,供应压力增加,铝价反弹高度受限制,建议沪铝1804合约可于14300-14600元区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353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13%。
现货方面:2月27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6520-2662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70元/吨。据SMM报道, 冶炼厂节后存在变现周转需求,沪市到货量增加,贸易商积极出货,早市前期长单交投较为活跃,市场成交尚可,然已复工下游畏高锌价以刚需采购为主,早市后期贸易商调价出货,然市场多出少接,成交未有改善,整体成交货量较昨日基本持平。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266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0.32%,持仓量171266手,成交量252854手。
行情研判:日内沪锌主力合约涨势放缓表现小幅承压,节后国内库存累积限制沪锌涨幅,但外盘库存续降料将继续给予锌价强支撑,预计沪锌短期延续高位调整走势。
铅: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582.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21%。
现货方面:2月27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9450-1955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150元/吨。据SMM报道,期盘高位震荡,持货商报价积极,且较坚挺,而下游多畏高观望,散单市场成交欠佳。
内盘走势: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9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75%,持仓量39120手,成交量33472手。
行情研判:日内沪铅主力合约继续走高收获五连阳,但上方在触及19547一线压力后回吐部分涨幅。目前铅价已经重返均线组上方,节后国内社会库存偏低及下游刚需补库或继续对铅价构成一定支撑,预计其短期或延续偏强震荡走势,但上方空间不宜过分乐观。
黄金:
消息面: 1、美国1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为59.3万户,低于前值和预期。2、美国1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 0.12,预期0.2,前值 0.27修正为 0.14。3、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2019年有投票权):美联储若大幅加息,将导致政策可能过紧。美联储当前的政策大体是合适的。生产率疲软、全球对安全资产的需求都是压低中性利率的原因之一。中性利率水平处于低位,且不大可能改变。美联储的前瞻指引描绘出的应该是相对平坦的利率路径。
行情研判:昨夜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好坏掺半,期间金银价格表现冲高回落因美元指数小幅反弹。当前市场聚焦晚间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发表的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预计在此之前贵金属市场多以调整为主。近几日美元指数主力合约虽受40日均线压制走势有所调整,但其仍收于短线关键支撑89.418上方,且有缓慢筑底迹象,后市需进一步关注其企稳可能性。短线金银价格走势再陷震荡,单边交易建议维持观望,操作上可参与空金多银跨品种对冲。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二螺纹钢期货下探回升,RB1805合约终盘报收4035元/吨,较上一日结算价涨35元/吨,持仓量2509598,日减仓46918。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4060元/吨,下跌10元/吨;广州报价4450元/吨,上升20元/吨;北京报价413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424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2月27日,首钢长治对建材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如下: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Φ12mmHRB400E执行价格为4200元/吨,Φ14mmHRB400E执行价格为4200元/吨,Φ18-22mmHRB400E执行价格为4080元/吨,Φ25mmHRB400E执行价格为4110元/吨,HRB500材质加价200元。
(3)消息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截至2月22日,土地出让额居前的5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合计5644.6亿元,同比上涨63.2%。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热点城市土地成交额上涨明显,而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但总体溢价率保持平稳态势。
周二RB1805合约宽幅震荡。近日环保限产对市场影响持续发力,但现货市场实际需求仍较清淡,行情波动剧烈。操作上建议,4000下方短多,止损参考3940。
五、宏观经济
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或提速
财税体制改革尤其是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最近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财税体制改革三大任务之首,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项改革被认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一直进展缓慢。按照财税体制改革既定方案和时间表的安排,央地财政关系调整已箭在弦上。
今年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怎么推进?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财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步伐肯定会加快,尤其是在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等关键领域或将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体系中的税种预计不会有大变化,而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还会逐步扩大。
共同财政事权划分等关键领域进一步突破
事权分不清楚一直是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的难点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中央与地方财政虽然“分灶吃饭”,但是因为事权分不清楚造成了“权责不对等”的情况出现。
有专家曾举例,有一些县自有财力达不到每年财政支出总额的5%,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99%都靠上级转移支付。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取得突破的标志,是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下称《方案》)。
“按照《方案》的要求,下一步将是制订具体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础标准,这对提高百姓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表示,中央政府制定国家基础标准,既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又要兼顾财力可能,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程度逐步调整和提高国家保障的基础标准,所需资金按中央确定的支出责任分担方式和比例负担。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确保国家基础标准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根据地方财力状况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保障标准,地方保障标准可以适当高于国家基本标准,高出部分所需资金自行负担。
上述《方案》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等八大类基本公共服务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专家认为,接下来其他未被纳入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也将逐步突破。同时,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也有望扩大,实现“打酱油的钱也能买醋”的改革目标。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共同财政事权划分还会有进一步的突破。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化,才能真正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能。在此前提下,央地财政关系才能进一步厘清。
今年税种变化或不会太大
营改增之后,如何增加地方主体税收来源也是业内一直讨论的问题。财政部的思路是形成“以共享税为主、专享税为辅”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体系。
在杨志勇看来,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新认识地方税的问题。纯粹为地方提供税收收入的税种是地方税,属于地方支配部分的共享税之具体税种也是地方税。
张依群表示,地方主体税收一方面是在税种的设计上,主要体现为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遗产税等方面;另一方面在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享上,主要体现为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方面。
“对于地方来说,共享税最重要。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提供了约四分之三的税收收入,只有对这些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共享,才可以保证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不过分享的比例不能经常变,事先确定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比例,才能保证体制的激励效果。”杨志勇表示。
人民日报海外版:境外投资要找准节奏 避免盲目冒进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除了消费之外的剩余财富构成了人们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在微观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在宏观上则表现为各类资本。在同一个市场之内,资本总是会流向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来实现最大价值。开放带来的市场边界扩大,则推升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实现的巨大经济成就恰恰得益于此。一方面,中国有着庞大的劳动力、消费市场及资源要素;另一方面,外国企业则有着中国亟需的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经验。中国打开开放之门,有力地推动了中外经济主体实现优势互补。
经历了4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不仅跃居世界第二,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企业。这些企业中,有的在对外开放中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了强大的研发体系与技术竞争力;有的得益于国内市场的迅猛增长,积累了举世瞩目的工程建造经验;还有的在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千锤百炼,成为全球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如今,拓展海外业务、投资海外市场,则成为了它们谋求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共同诉求。
那么,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2018年版)》等规范是否与企业这一共同诉求相悖呢?
事实上,正如当年开放外资来华采取了规范有序的节奏一样,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也不能盲目冒进,而是需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上述规范的施行恰恰有助于中国企业找准境外投资的节奏,避免盲目冒进带来的个体损失及全局风险。
首先,找准节奏有助于避免投资损失。境外投资,归根到底是追求更优厚的回报。由于投资往往涉及相关国家法律、税收、监管等多重环节,因此一旦因筹划不周陷入停滞,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麻烦甚至投资损失。在此方面,国内监管部门完善境外投资全程监管,促进境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有助于避免盲目冒进带来的损失。
其次,找准节奏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往往伴随着巨额外汇需求,从而对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金融、货币政策执行等方面形成重要影响。如果境外投资没有一个清晰完善的规范,投机资金甚至洗钱行为就可能假借境外投资之名行聚集风险之实,从而影响我国金融安全。
最后,找准节奏有助于提升发展质量。近年来,一些企业赴海外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较多。这些领域不仅整体估值存在虚高可能,其创新承载能力也相对有限,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契合度不高,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力不足。因此,及时规范、引导,有助于中国企业将有限的境外投资资源聚焦于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标靶上来。
审时度势把握方向,稳步开放利国利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积聚,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将会进一步增多。在规范有序的引导之下,未来中国的境外投资将会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贡献更多高质量发展动力。
六、全球观察
日本铁钢连盟会长希望日本不在美国钢铁进口限制之列
据外媒报道,日本铁钢连盟会长进腾孝生周二称,日本钢铁行业希望该国不在美国任何进口限制之列,因进口自日本的钢铁并不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日本钢铁行业上周称,美国商务部建议总统特朗普对钢铁进口实施限制的做法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并呼吁美国政府做出谨慎和合适的决定。
2018年1月份全球粗钢产量1.394亿吨
2018年1月,全球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394亿吨,同比增长0.8%。
2018年1月中国的粗钢产量为6700万吨,同比下降0.9%。日本1月粗钢产量为900万吨,同比微增0.3%。印度1月的粗钢产量为900万吨,同比增长2.5%。
在欧盟国家中,意大利2018年1月粗钢产量为200万吨,同比增长5.3%。法国1月粗钢产量为140万吨,同比增长3.0%。西班牙1月粗钢产量为110万吨,同比下降1.0%。
土耳其2018年1月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增长7.6%。
美国2018年1月粗钢产量为680万吨,同比下降2.2%。
巴西2018年1月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增长1.3%。
2018年1月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0.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个百分点。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