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3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上涨。主力4月合约,以53590元/吨收盘,上涨820元,涨幅为1.5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7141.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0,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77956手,持仓量增加26324手至806984 手。主力合约成交261144手,持仓量增加2092手至226444手。
上海期铝价格上涨。主力4月合约,以14365元/吨收盘,上涨215元,涨幅为1.5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194.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6.55,高于上一交易日6.50,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71052手,持仓量减少4938手至788420 手。主力合约成交253138手,持仓量减少6806手至292158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3949元/吨收盘,上涨68元,涨幅为1.75%。
全部合约成交3882936手,持仓量增加97570手至2997396 手。主力合约成交3569646手,持仓量增加33340手至2472076手。
【股市行情】 2月23日消息,早盘沪指小幅高开,冲击3300点整数关口后小幅回落,午后翻绿后在权重股推动下小幅反弹,创业板指低开低走,午后探底回升,维持绿盘震荡,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4071.089, 18.36, 0.45%)(4071.0889, 18.36, 0.45%)维持窄幅震荡走势,尾盘翻红。截止收盘,沪指报3289.02,涨0.63%;深成指报10662.79,涨0.04%;创指报1668.83,跌0.53%。
二、国内焦点
沪铜期货中期存在支撑
春节期间,原油反弹提振商品市场情绪,昨日国内商品期货多品种收涨,沪铜期货主力合约高开低走,收盘价较春节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持平。
分析人士表示,春节假期期间,外盘铜价先扬后抑、整体偏强的表现为节后首个交易日铜价带来提振,但节前现货市场疲弱的基本面限制了铜价短线向上空间。展望后市,消费旺季的来临或为中期铜价表现提供支撑。
外盘表现提振国内铜价
国内春节假期期间,外盘油价反弹一度提振商品多头情绪,有色金属期货上扬,不过此后,受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初值创四个月新低,加之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元反弹,外盘铜价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截至2月22日,伦敦金属交易所3月期铜报7030.5美元/吨,日内下跌1.44%。
从节前市场表现来看,信达期货分析师陈敏华分析指出,春节假期前夕,原料端铜精矿现货加工费TC维持在74美元/吨-86美元/吨,精矿紧张程度缓解;供应端,产量环比略有减少,但同比维持正增长;需求端,节前下游开工大幅下降,需求季节性走弱。
库存方面,节前,上期所增加0.8万吨至17.3万吨,保税区增至45.17万吨,国内库存季节性累库,但幅度有限。
“铜市供需近期维持稳定,市场焦点在于国内春节前后需求淡季的实际影响。而从目前阶段来看,库存维持在合理水平,累积幅度十分有限。”陈敏华预计,中期而言,铜精矿供应偏紧以及国内废铜进口限制将使得整体精铜供应偏紧,铜价中期维持上升势头。建议操作上短期观望,依旧采用逢低买入策略。
消费旺季为铜价带来支撑
消息面上,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4万吨,前11个月短缺19.5万吨,全球铜供需结构继续改善。
从基本面来看,开源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李文静展望称,春节后铜市开始步入国内消费旺季,下游企业纷纷开工备货,现货需求将开始稳步上行;短期内针对废铜政策的持续收紧限制再生铜供应,叠加市场对美元再度贬值的预期,有望支撑铜价上行。“而国外看,美国白宫日前提交的基建计划也有望提振市场。”
李文静表示,长期看,自2017年开始,全球铜精矿供应处于新一轮供应收缩周期,在2020年之前,全球铜精矿供应增速将放缓至不足2%。
从证券投资角度而言,李文静认为,“行业投资主线为:节后消费旺季带来的需求上行,行业龙头业绩将受到提振。因此,看多铜。”
钢价走势陷入焦灼 警惕螺纹钢库存快速上升风险
近期钢价走势重新陷入焦灼,钢厂限产依然严格,开工和产量总体难有起色,而终端需求也进入停滞,唯一的市场焦点集中在库存之上。因为对春季需求抱有乐观预期,且对限产政策依然持有信心,贸易商囤货积极性比较好,冬储库存显著上升,现货价格因此也受到支撑。但目前库存快速上升,积聚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首先,环保限产依然严格。截至2月9日,Mysteel调研163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72.42%,剔除淘汰产能的利用率为78.59%,相比限产前高峰,依然有12%-13%的降幅,即环保限产依然对整体供应施加严格的限制。并且,2月华北部分地区雾霾天气仍然严重,限产再度收紧。而唐山市为了摘掉空气质量“倒十”的帽子,打算将限产进行“常态化”、“精准化”。供应收紧对价格形成进一步支撑,也强化了贸易商的信心。
其次,春季需求依然值得期待。“采暖季”钢厂环保限产要执行到3月15日或3月下旬,但与此对应,传统上,春季终端建筑用钢需求会在3月初开始复苏,这一时间窗口的错配,会造成3月上中旬钢材供不应求的预期,这也是贸易商看好后市、积极冬储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螺纹钢社会库存快速回升,风险也在积累。根据Mysteel统计数据估计,截至2月21日,全国35个主要城市螺纹库存预估总量为810.6万吨,较节前增加189.5万吨。35城螺纹钢社会库存水平已逼近去年峰值860万吨,且节后两周库存一般仍将维持上升,最终该库存会回升到900万吨左右。2017年钢材库存最终快速去化,实则因为打击“地条钢”,导致4月后钢材供求存在明显缺口。而今年虽然有近一个月的钢厂限产,需求复苏的错配期,但目前的库存积累水平理论上足可以弥补供求缺口。随后钢厂复产将带动供应明显回升,因此,在此预期下,钢价上方依然面临巨大压力。
最后,地产投资在2017年末已出现明显回落,今年这种趋势仍将延续。伴随金融去杠杆,利率维持高位,多地购房贷款利率上调,因此,2018年商品房销售端不容乐观。而基建受到监管政策压制,也将有明显的走弱,尤其是政策对地方违规融资的检查严格,PPP项目库存面临清理整顿,基建投资将受到进一步打击。因此,地产基建投资的走弱也将拖累建筑用钢需求。
综上,螺纹钢累库速度超出预期,预估至3月末,整体库存大概率增至与去年相当的偏高水平。虽然有年后终端需求恢复之初叠加限产,库存有阶段性加速下降预期,支撑钢价和利润反弹,但3月下旬之后将面临复产压力,因此当前的库存压力更值得警惕。此外,终端投资增速放缓的长期风险,也不容忽视。
黄金仍会偏弱振荡 千三关口支撑明显
春节假日期间,金价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主要还是受到美元及美债收益率走势的影响。2月16日美元触底反弹,伦金从1360美元/盎司附近高位回落。2月22日凌晨,美联储鹰派会议纪要继续提振美元,伦金“四连跌”创逾一周新低。短期看,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金价仍会维持偏弱振荡的走势。但受到地缘政治避险及逢低买盘的影响,预计黄金在千三关口有重要支撑。
美联储加息预期压制金价走势
2月14日,美国1月核心CPI月率上涨0.3%,高于预期的0.2%。通胀数据表现良好,进一步加强市场对于通胀的信心,利于美联储渐进加息的步伐。数据公布后,伦金一度跌至1318美元/盎司附近低位。不过,被称作“恐怖数据”的美国1月零售销售数据意外录得负值,金价转而冲高至1355美元/盎司附近。
2月2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月会议纪要。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上调了近期增长预期,几乎所有官员仍预计通胀中期会达到目标,少数人担心长期通胀预期下跌。大多数官员预计,经济走强增加了未来加息可能性。更加鹰派的纪要公布后,美联储年内加息3次、4次的概率均有所增加。部分投资者认为美联储或会更激进加息,高盛更是放出豪言,称美联储今年可能加息5次。叠加美联储3月会议的临近,加息预期仍会压制金价走势。后市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官员讲话及美国薪资、通胀数据的表现,若数据继续利好,美联储年内加息次数将有所提高。
黄金ETF持仓显示逢低买盘增加
黄金ETF从1月24日开始高达28.61吨的减仓后,2月13日出现2.95吨的增仓。虽然2月15日减仓2.36吨,但16日、20日共增仓6.49吨。截至2月22日,持仓为827.79吨。尽管黄金的价格疲软反映了对当前金融市场缺乏信心,但是黄金ETF短期兴趣激增。从持仓角度看,逢低买盘的介入说明市场看涨金价情绪有所升温。
印度公布黄金年度预算,黄金需求长期趋增。首先,印度政府提出将重点放在农村收入和基础设施的增长上。该国大部分黄金需求是由农村居民购买的。其次是制定全面黄金政策的举措。2017年印度的黄金需求量从2016年的666.1低点回升到726.9吨,预计印度的黄金需求将继续恢复,2018年达到760吨,2019年达到800吨。新兴市场的重新增长也将有助于推动金价走高。由于新兴市场的黄金需求,黄金能够承受不断上升的债券收益率。新兴市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6%,这意味投资者将会有更多的钱购买黄金,新兴市场的黄金需求将在四季度开展。
近日金价的走势,还受到美股、美债收益率及数字货币等因素的影响。美股虽然近日有所反弹,但下行风险依然很大,若出现崩盘将会对黄金造成重大影响。近日美债收益率仍处于高位振荡,本周美国国债拍卖规模创下2500亿美元的天量,可能会继续拉升收益率,压制金价走势。技术上,美元呈现日线级别的弱双底结构,或会继续反弹。伦金预计仍会偏弱振荡,下方支撑1316美元/盎司附近。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承压微跌,其中3个月伦铜日内交投于7167-7129美元/吨,现交投于7133美元/吨,日微跌0.5%,目前伦铜运行于主要均线组之上,技术形态强于沪铜。持仓方面,2月21日,伦铜持仓量为31.9万手,日减1222手,显示空头积极回补推动铜价走高。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2月23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260-贴水18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52930-53040元/吨。沪铜隔月价差扩至250元/吨,近月与远月价差自原来的750元/吨左右收窄至600多元/吨,持货商坚挺报价,收窄贴水,早市好铜报价维持昨日水平贴水210-200元/吨,吸引贸易投机商收货,第二交易时段好铜报价上调至贴水180元/吨左右,今日有个别下游企业入市补货,对期铜的看多信心及对下周下游的入市补货量的大好预期,令持货商挺价意愿强烈,市场打破僵持观望格局,成交正在逐步转暖中。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804强势上涨,日内交投于53840-52840元/吨,尾盘收于53590元/吨,日涨1.59%,目前重新回到均线交织处运行,短期关注M60的阻力压制。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804合约和1805合约正价差扩大至23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上涨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2月23日沪铜1804合约强势收涨至53590元/吨,因市场预计春节后中国铜市消费预期好转,以及废铜进口量下滑提振。短期铜市投资气氛偏多,建议沪铜1804合约可背靠52800元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53300元附近,目标关注540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冲高回落,显示上方存在较强抛压,其中3个月伦铝交投于2196-2175美元/吨,现报收2180美元/吨,日微跌0.25%,目前仍运行于主要均线交织处,显示多空交投谨慎,运行区间关注2150-22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2月23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3970-13980元/吨,对当月贴水230-22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3970-1398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3950-13970元/吨。期铝上行,现货贴水仍有收窄空间,持货商出货力度仍有所收敛,但较昨日出货意愿提升,中间商为下游接货,以及价差有利润空间,接货意愿积极,现货价格低位回升,下游企业接货意愿提升,整体成交较积极,且表现货源紧俏。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804合约强势反弹,日内交投于14390-14130元/吨,尾盘收涨至14365元/吨,日涨1.7%,较昨日创下的此轮回调低点14030元/吨反弹逾2.39%,显示短期铝价下跌风险释放之后,上涨意愿攀升。沪铝延续近低远高正向排列,其中沪铝1804合约和1805合约的正价差维持至90元/吨。
行情研判:2月23日沪铝1804强势收涨至14365元/吨。短期铝价持续走低之后,面临超跌反弹需求,但因国内库存持续创新高,供应压力增加,铝价反弹高度受限制,建议沪铝1804合约可于14250-14600元区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五螺纹钢期货震荡上行,RB1805合约终盘报收3949元/吨,较上一日结算价涨68元/吨,持仓量2472076,日增仓33340。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3980元/吨,涨80元/吨;广州报价433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404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410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2月23日潞城市兴宝钢铁有限公司建筑钢材价格政策,具体如下:三级螺纹钢累计上调80元/吨,现HRB400EΦ16-25mm螺纹钢出厂价格为4080元/吨;以上价格均为过磅含税,执行自2018年2月23日14:30起。
(3)消息面: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唐山市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钢铁企业所处区域和气象条件,对全市钢铁企业实施非采暖季精准化、差异化错峰生产。错峰生产时间为2018年3月16日至2018年11月14日,共244天。
周五RB1805合约震荡上行,主要受唐山将于2018年3月16日至2018年11月14日,共244天进行非采暖季错峰生产影响。操作上建议,3850附近多单持有,跌破3900止盈。
五、宏观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2月11日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发改委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落实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并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另据记者了解,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发改委也在梳理总结各地经验,预计也会有一批政策出台。
新动能正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据有关机构测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70%。正因此,在当日发布会上,孟玮开门见山,透露了发改委还将对经济新动能持续给予 “政策”助力的打算。
实际上,发改委相关部门近期已开始在频频调研,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就是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接近发改委的专家向记者表示,今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改委一定会有更多政策助力。
孟玮所谓“更有力的措施”,概括起来,是四个“加快”。首先是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落实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重大工程。“我们要运行好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拓宽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加强政府资金与金融资本的合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孟玮说。
其次是加快推动创新创业上水平。即,推动北京、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引领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我们要汇聚国际一流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型的协同创新集群,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创新创业上水平,更好与实体经济融合。”
第三是加快推进形成有利于“四新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探索构建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相结合的管理格局,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这其中,包括“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文件”、“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形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等。
最后一个“加快”,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孟玮表示,发改委将持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打造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升级。出台“互联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去杠杆需慎之又慎 客观上要严格管控舆情
有序去杠杆是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关键。过去一年多来,我国金融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同业资产负债规模首次出现收缩,金融机构主动“缩表”意愿增强,金融去杠杆有序进行。随着金融去杠杆继续向纵深推进,未来去杠杆的难度和复杂性将会上升,需要注重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创造有序去杠杆的适宜舆情环境。
应该看到,金融去杠杆是一个险象环生的过程,操作上需要慎之又慎。金融加杠杆和金融去杠杆,虽说是金融杠杆运作相反的两个方向,但过程并不可逆。通常而言,金融加杠杆较易而金融去杠杆极难。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加杠杆是对债权债务关系的创造,而金融去杠杆则是主动消灭特定债权债务关系,极易受到债务风险干扰,且易引发连锁反应。
在金融去杠杆进程中,金融同业债权债务期限较短,能够到期自动结清,一般不会触发较大风险,是金融去杠杆较易的部分。但随着金融去杠杆继续向纵深推进,尤其是涉及企业降杠杆层面,去杠杆的难度和复杂性将会急剧上升。众所周知,这些企业经营天然存在脆弱性,其现金流高度依赖外部融资,且通过复杂的商品服务交易网络,以及关联和担保的链条,已经形成了特定生态圈。而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则是对特定经营生态圈的重塑,其影响和冲击都带有传染性特征,客观上需要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足以抵抗去杠杆措施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流已成长为金融市场上影响甚至左右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爆发过程中形成的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局面,并非金融市场真正的流动性缺失,而是没人愿意对外融出资金。在金融加杠杆过程中,因为不当信息扩散,催生金融市场投资者非理性的“羊群效应”。而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也可能因为不当信息传播,导致金融市场投资者发生“踩踏”,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货币市场利率飙升,信用市场风险外溢扩散等,反过来又极大地干扰了金融去杠杆进程,大大增加了金融去杠杆成本。可见,稳定金融市场预期,防止金融舆情剧烈波动,是有序去杠杆的必要前提。
当前,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创造有序去杠杆的金融舆情环境,需要着手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舆情严格管控和适度公开的关系。考虑到金融舆情往往会对金融市场心理形成巨大冲击,客观上要严格管控,以免金融市场产生非预期反应。但同时适度公开又有助于引导金融市场预期,逐步消化政策层面或风险事件的冲击;二是金融市场热点及时回应和保持静默的关系。有些时候需要及时对金融市场热点进行权威和有力回应,以免产生“以讹传讹”或虚假信息大行其道的情况。但有些时候需要任由金融市场热点发酵,吸引金融市场投资者广泛参与讨论,逐步凝聚金融市场共识;三是金融舆情动态监测与稳妥处置的关系。加强金融舆情动态监测分析已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在做好日常动态监测同时,需要对相关舆情进行深入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和趋势性变化,并采取稳妥有效的应对和处置措施,以免舆情失控导致金融风险外溢扩散。
综合来看,我们所处的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一个24小时运作、高度关联、极其复杂的网络,信息充斥着网络的各个节点,引导着网络中的各种资金流向。考虑到防控金融风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金融去杠杆已经向纵深推进,创造一个适宜的金融舆情环境,可以相当程度避免金融去杠杆和金融市场心理波动产生的共振,推动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顺利终结,减少金融风险处置的成本,实现泡沫软着陆的初衷。为此,需要金融当局、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媒体、金融市场参与者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稳定的金融市场舆情环境。
六、全球观察
美国钢铁公司新增连续镀锌生产线
美国钢铁公司投资4亿美元在其与神户制钢公司合资的PRO-TEC涂镀公司新建一条连续镀锌生产线(CGL),用以生产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AHSS)。新生产线位于俄亥俄州利普西克(Leipsic),设计年产能为50万短吨,已于去年四季度动工建设,计划于2019年7月投产。新镀锌线生产的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将主要用于生产经济型乘用车,以使这些经济型车在满足更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
美国钢铁公司目前是美国市场领先的第三代汽车用钢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具备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能,将作为镀锌基板供应给PRO-TEC涂镀公司。因此,新的连续镀锌生产线建成之后,PRO-TEC涂镀公司将可以生产第三代汽车用热镀锌钢板。美国钢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热镀锌高强钢板将帮助汽车生产企业提高车身安全性,降低燃油消耗并降低冲压加工成本。与替代材料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生产的第三代汽车用钢不仅强度更高
印度钢企增加投资不断扩大产能
受印度经济增速加快、该国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城镇化及当地汽车业钢材需求增长推动,印度钢铁企业积极增加投资扩大产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增加1500万吨的钢材产量。
2017年以来,多家印度钢铁企业宣布投资新增产能。塔塔钢铁公司在奥里萨邦(Odisha)新投产的卡林加纳加钢厂(Kalinganagar plant)一期工程已达到300万吨的设计产能,该公司宣布将开始建设二期工程,使卡林加纳加钢厂新增500万吨产能。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JSW Steel)则计划将其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Dolvi钢厂年产能增加一倍至1000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为Dolvi钢厂订购了两台板坯连铸机(年产能合计450万吨)以及一条热轧生产线(年产能500万吨)。京德勒钢和能源公司(JSPL)位于奥里萨邦的阿努古尔钢厂(Angul)投资新建内容积4554立方米的高炉,高炉投产后使阿努古尔钢厂粗钢年产能达到600万吨。此外,印度政府还宣布,计划与该国国有矿业开发公司(NMDC)合资在特仑甘纳州(Telangana)Paloncha新建年产能150万吨的短流程钢厂。NMDC公司原计划在当地建设年产能60万吨的海绵铁生产企业,后来该项目以失败告终。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