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12月22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12月22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7-12-22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54500元/吨收盘,上涨230元,涨幅为0.4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7071.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1,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12926手,持仓量增加10418手至723496 手。主力合约成交180564手,持仓量增加5044手至18666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2月合约,以14630元/吨收盘,下跌55元,跌幅为0.3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136.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6.85,低于上一交易日6.93,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38262手,持仓量增加818手至849260 手。主力合约成交282534手,持仓量减少1874手至353526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25565元/吨收盘,上涨40元,涨幅为0.16%。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242.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8,低于上一交易日7.91,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03424手,持仓量减少5630手至430066 手。主力合约成交354826手,持仓量减少5690手至199720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19235元/吨收盘,上涨70元,涨幅为0.3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506.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8,高于上一交易日7.61,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6050手,持仓量增加596手至74646 手。主力合约成交52008手,持仓量增加1964手至41314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3942元/吨收盘,上涨99元,涨幅为2.58%。

全部合约成交5268926手,持仓量增加172764手至3239874 手。主力合约成交4986930手,持仓量增加213510手至2658714手。

【股市行情】12月22日消息,今日两市开盘同时低开,但随即探底回升,无奈反弹力量不足,呈弱势整理态势,午后两市震荡走低,沪指临近尾盘失守3300点,创指也维持弱势。截至收盘,沪指报3297.06点,跌幅0.09%;创业板指报1779.34点,跌幅0.58%。

 

二、国内焦点

沪钢难现趋势下跌

目前,螺纹钢行情的焦点是现货供应偏紧和期货维持大幅贴水之间的矛盾。现货端来看,建材产能利用率持续受限,加之库存处于低位,螺纹钢供应仍偏紧,这将对现货价格形成强支撑。期货端来看,盘面维持超高贴水,现货供应偏紧下,沪钢难现趋势性下跌。

11月中旬后,“2+26”城市进入正式限产期,高炉产能利用率明显走低,螺纹钢去库异常迅畅,现货价格两旬强势拉涨1000元/吨。时间点进入12月下旬,随着冬季淡季效应的显现,现货价格呈现高位回调态势。后市来看,限产持续及低库存情形下,现货回调幅度将受限,期货高贴水,沪钢难现趋势性下跌。

现货高位回调,期现暂背离。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供给端高炉开工率大幅下滑对应需求端表现稳定,螺纹钢供应偏紧结构再度显现。华东及华南地区年底赶工潮亦对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终端线螺采购表现抢眼,处于同期高位。但进入12月中下旬后,随着天气的逐步转冷以及赶工潮的趋缓,终端全面进入季节性淡季,沪终端线螺采购环比处于持续下调中。对于当前接近5000元/吨的现货价格,终端接受程度普遍较差,也使得中间环节贸易补库意愿降低,现货呈现高位回调态势。期货端,远月合约贴水充分反映了2018年的宏观看空预期,当前达到历史极值,期现出现背离,近两周现货回调较为明显,期货相对抗跌。

库存出现拐头,但仍处于低位。时间点上来看,采暖季限产将延续到2018年3月,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1.32%,创出近三年的历史新低,全国建材钢厂产能利用率也降至66.2%的低位,供应偏紧还将延续。近期现货价格拉至绝对高位后,终端接受意愿转弱,使得最新一期螺纹钢库存出现了止跌拐头的迹象,厂库和社会库存环比均有小幅增加。但就整体水平来看,库存总量仍处于历年以来的同期低位,整体库存压力并不大。此外,考虑到上半年去除中频炉因素,今年地条钢作为隐性库存影响效应不再,当前低库存对价格的强支撑可能超出市场的评估。展望后市,考虑到严限产政策仍在,冬季部分钢厂开始加大检修以及可能的冬储,预计后期库存还将延续同比低位,进而对价格形成支撑。

钢价期货盘面高贴水,向上回归仍可期。高贴水往往为期货盘面做多带来一定安全边际。总结期货贴水的历史规律,以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为标的来看,2017年以前螺纹钢活跃合约的期现价差主要分布在-400—200元/吨的区间。2017年后,随着螺纹钢绝对价位的走高以及宏观预期的干扰,期现价差波动明显加剧,年初3月—4月,宏观预期的极度悲观,使得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一度达到-800元/吨区间,当前盘面超1000元/吨的贴水更是创下了历史极值。类比3—4月,随后出现的大幅拉涨行情源于去除中频炉后的铁水短缺、现货带动期货强势反弹。

由于当前采暖季供给端限产,供应偏紧结构明显,期现价差存在修复的基础。当前终端接受高价资源意愿较低影响下,现货价格从高位回调。不过,在限产持续情形下,钢价回调幅度亦受限。可以预测的是,后期一旦现货企稳,期货向上修复行情仍可期。

综合来看,螺纹钢现货价格处于拉涨后的高位回调阶段,当前供给端限产及低库存因素仍将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期货端螺纹钢1805合约贴水幅度达到历史极值,市场悲观预期充分反映在远月贴水结构中,期货难现趋势性下跌,后续可关注现货企稳后带来的期现价差修复行情。

 

铝价上涨压力重重 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

在采暖季限产不及预期的影响下,沪铝主力1802高位下滑,周K线上演“六连阴”。在天然气供应紧张,市场预期氧化铝产量可能进一步收窄的导火索刺激下,铝价在14000点一线展开技术性反弹。我们分析认为,氧化铝产量虽然下降趋势,但其库存稳步增长,需求端也同样走弱,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同时,电解铝库存依旧高位,下游需求暂无明显改善,沪铝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仍将维持低位振荡走势。

氧化铝维持供大于求格局

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略偏紧,部分氧化铝企业焙烧环节受到一定影响,氧化铝产量出现一定下滑。笔者认为,天然气供应偏紧对氧化铝供应的影响并不大,更多的是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从供应端来看,受采暖季错峰生产影响,氧化铝的月度产量不断走低。安泰科数据显示,11月氧化铝供应为595万吨,相对10月下降36万吨。但从需求端来看,受部分电解铝厂限产影响,市场对于氧化铝的需求也在减少,11月氧化铝总需求量共计585万吨,供应过剩10万吨。此外,氧化铝社会库存保持平稳增加态势,国内氧化铝供过于求格局依然存在。


从生产氧化铝原材料来看,近期铝土矿及烧碱价格均出现回落,氧化铝成本下移,价格不具备强势反弹基础。当前铝厂依然处于亏损局面,对于氧化铝价格走高接受意愿不强。

铝价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

整体看,沪铝基本面仍然处于偏弱格局。进入北方采暖季后,魏桥集团应关停产能得到“豁免权”,铝价自16300元/吨的高位大幅下滑。从库存来看,受下游低价补库带动,电解铝社会库存近期有所下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据我的有色网数据,截至12月21日,电解铝社会库存169.8万吨,较周一下降0.1万吨。下游需求表现依然平淡,房地产投资增速及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回落,电解铝供需双弱格局不改,库存拐点短期难以到来。

从沪铝周K线技术图形上来看,沪铝上半年长时间保持在14000—15000点区间窄幅振荡,进入6月下旬开始展开了一波为期6个月的上涨行情,最高触及17400点的高位。之后从年内高位持续回落,上演“六连阴”,最高跌幅达18.9%,重回上轮上涨行情的启动位置。综观近三年行情,14000点一线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支撑位。借助“气荒”的炒作,铝价在此处展开一波技术修正性的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但在缺乏基本面的支撑下,铝价上方15000点一线压力重重,不容小觑。

综合来看,氧化铝供应难以出现紧张局面,价格大幅反弹概率较小。铝锭库存仍处于高位,下游需求表现依然平淡,电解铝供需双弱格局不改,库存拐点短期难以到来。铝价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反弹难以为继,短期仍将在14200点一线振荡。操作上,建议逢反弹抛空为主。

 

基本面无亮点提振 铜价缺乏大幅反弹动力

一方面,国内供应依然保持充裕,需求端较为弱势,铜价受到一定的拖累。另一方面,净多持仓持续下降,市场做多意愿减弱。综合来看,预计铜价短期反弹幅度受限,将维持振荡运行。

近期,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商品市场利空情绪得到释放,同时,美国税改通过概率大增提振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从基本面来看,国内铜现货端维持小幅升水,反映出下游逢低接货,期铜受到支撑。鉴于基本面有所转弱,叠加净多持仓持续下降,预计短期铜价反弹幅度有限,维持振荡的概率较大。

宏观面压力犹存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短期市场焦点转向美国税改。税改议案已经顺利通过,将对投资者信心形成一定提振,进而提振商品市场。

近期,国内公布的诸多11月经济数据显示出宏观面压力犹存。房地产方面,数据显示,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00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5%,增速比1—10月回落0.3%。固定投资进一步下滑,1—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481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7%,增速比1—10月回落0.1%。此外,工业活动有所放缓,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已回落至三个月新低,11月发电量同比仅增长2.4%,较前月5.3%大幅回落。与此同时,伴随着美国继续加息,国内资金压力进一步凸显,在美国上调利率之后,中国央行上调OMO利率,为今年3月以来首度上调。总体而言,经济数据稳中趋弱,加之年末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调升利率,资金面逐步收紧,商品市场难有利多提振。

基本面无亮点提振

近期,上游矿山计划逐步复产,嘉能可表示将重启刚果的Katanga矿场,2018年增量将达到15万吨,2019年增量为30万吨,复产量高于市场预期。伴随着铜价走高,上游矿山供应呈现回升态势,后期供应趋紧预期有所弱化。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1月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8%至786000吨,为2014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国内上游端供应依然保持充裕。

现货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LME铜库存回升至19.6万吨,自12月初以来,LME现货端贴水持续扩大,近期现货贴水维持在30美元/吨附近,反映出需求端较为弱势。国内方面,近期库存小幅下降,上期所铜库存下降至14.2万吨。近期现货端升水转为贴水,临近年末,下游接货意愿下降,铜价反弹受到一定拖累。

CFTC净多持仓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COMEX1号铜非商业多头持仓为106244手,较前一周减少10628手,非商业空头持仓78490手,空头持仓较上一周减11729手。自11月初以来,净多头持仓从47593手持续下降至目前的27754手,反映出资金对铜价做多意愿有所减弱。从净持仓多空前8名占比数据来看,多空维持平衡,截至12月12日,净持仓多头前8名占比29.4%,较前一周增加1.9%。净持仓空头前8名占比39.2%,净空较前一周增加2.7%。国内方面,铜总持仓维持在70万手左右,近期整体变化不大。

综上所述,鉴于基本面无亮点,加之资金面CFTC净多持仓持续下降,短期来看,铜价缺乏大幅反弹的基础,在52000—55000元/吨区域附近振荡的概率较大。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振荡企稳,其中3个月伦铜交投于7034-7077美元/吨,现交投于7071美元/吨,日微跌0.23%,近期伦铜连涨两周,累计涨幅达7.5%,略强于沪铜。持仓方面,12月20日,伦铜持仓量为32.9万手,日增5373手,本周伦铜主要以减仓上涨为主,显示铜价走高引发多头逢高积极减仓离场。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2月22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270元/吨-贴水20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53780-53980元/吨。市场保持甩货特征,好铜一早就大于贴水200元/吨报价,延续一路扩大且乏人问津的特点,下游少量压价接平水铜,报价已低至贴水270元/吨左右。今日市场带票货源已初显价高货稀,价差已扩至30-50元/吨。今年大规模的交易量在本周末已基本落下帷幕,下周大部分的货源都将是明年票据,票据或显更为珍贵。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802延续反弹,日内探底回升,交投于54550-54020元/吨,尾盘收于54500元/吨,日涨0.5%,为过去六个交易日里第五次上涨。此轮反弹始于12月12日,累计涨幅达6.2%,目前铜价仍有效企稳于主要均线组之上,上方反弹阻力仍关注55000元/吨。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801合约和1802合约正价差扩大至170元/吨。

行情研判:12月22日沪铜1802强势反弹至54500元/吨,但伦铜出现大幅减仓,意味着多头逢高积极获利了结,铜价走高带来部分抛压,从而使得日内铜价自高位削减部分涨幅。操作上,建议沪铜1802合约短期追多需谨慎,可于54000-55000元间高抛低吸,止损各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振荡企稳,其中3个月伦铝交投于2148-2130美元/吨,现交投于2142美元/吨附近,日微跌0.37%,目前伦铝有效企稳于近期振荡整理平台上方,上方反弹阻力关注22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2月22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4210-14230元/吨,对当月贴水330-32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210-1423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240-14250元/吨。持货商维持出货积极态度,现货贴水进一步扩大,粤沪两地均有库存的企业于华东地区有一定收货意愿,但整体成交仍然较为清淡,粤沪价差扩至170元/吨附近。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802合约围绕14650元/吨弱势整理,日内交投于14745-14555元/吨,尾盘收于14630元/吨,日跌0.37%,表现远弱于铜镍,其上方反弹阻力关注14850元/吨。沪铝延续近低远高正向排列,其中沪铝1801合约和1802合约的正价差维持于120元/吨。

行情研判:12月22日沪铝1802弱势微跌至14630元/吨,有效巩固近期涨势。操作上,建议沪铝1802合约可背靠14500元之上继续持有短期多单,上方第一目标关注14800元。

锌: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3240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09%。

现货方面:12月22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5480-2558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10元/吨。据SMM报道, 受消费疲弱影响,炼厂出货有所抑制;贸易商长单带动市场交投,稍显活跃,加之下游逢低采购情绪较高,提振市场成交,好于昨日。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2556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16%,持仓量199720手,成交量354826手。

行情研判:日内在黑色系品种走高带动下沪锌主力合约震荡上行,但上涨幅度相对有限。消费端继续压制国内现货升水表现,伦锌现货同样也仍处小幅贴水格局,国内外消费淡季明显。预计锌价短期上行空间有限,整体延续高位震荡走势。

铅: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504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02%。

现货方面:12月22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9000-1910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50元/吨。据SMM报道,期盘偏弱震荡,持货商随行报价,但下游需求不旺,加之年末资金偏紧,仅少数按需补库,散单市场成交寡淡。

内盘走势: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923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37%,持仓量41314手,成交量52008手。

行情研判:日内受黑色系走高带动,文华商品指数止跌持稳。沪铅铅主力合约在触及下方100日均线后再度反弹,最终以小涨报收。短期而言国内精铅供应受限对铅价的支撑显现,限制铅价跌幅,但铅市消费端暂未随气温走低而出现回暖。预计铅价震荡态势延续,操作上建议观望。

黄金:
消息面: 1、美国三季度实际GDP终值下修为增长3.2%,仍为2015年一季度来最高增速。2、美国参议院已取得足够票数通过权宜性政府融资议案。参众两院均已同意通过该议案,政府机构将避免在周六遭遇停摆。3、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PP党首Albiol举行新闻发布会,祝贺Ciudadanos赢得当地大选胜利,称PP党曾经历艰难时刻、不能骄傲自满。

行情研判:隔夜公布的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和联邦政府关门危机使美元走势承压,但黄金涨势受限,一方面因圣诞假期临近,市场交投日益清淡。另一方面受税改利好影响,美国三大股指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震荡,整体市场风险情绪仍高。亚盘期间因美政府停摆危机暂获化解,美指小幅高开但走高受限。目前黄金延续震荡上行态势,维持中线看多金价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加泰罗尼亚危机的卷土重来或将为金价的上行埋下伏笔。操作上延续逢低做多思路对待。

 

四、宏观经济

传统行业去产能提速

“2017年是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攻坚之年。这一年我们解决了行业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取消‘地条钢’,这一事件将载入我国钢铁工业的史册。”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建国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地条钢”的取缔,改善了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恶性、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益,为钢铁行业下一步供给侧改革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共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630多家,涉及产能1.4亿吨至1.6亿吨,8月底已提前完成了钢铁行业2017年去产能5000万吨的目标。

去产能导致供给收缩,钢材产品价格出现上涨,行业盈利大幅改善。2017年相关钢铁综合指数从年初的135点,上涨至12月15日的174点。螺纹钢价格从年初的3300元/吨,涨到现在将近5000元/吨。截至2017年10月,全行业亏损企业仅1400家,相比2015年的2400家下降近50%。统计显示,截至12月21日,A股11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中已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只有一家预亏,其余全部预喜。

2017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也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截至今年8月末,全国已退出煤炭产能超过4亿吨,超额完成2016年、2017年去产能目标任务。2018年有望提前完成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

去产能使煤炭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国煤矿数量从2015年的1.08万处进一步减少到7000处左右。前10个月大型企业产量比重提高到71.2%,其中前十家企业产量比重接近43%。”姜智敏表示,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多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其中,建成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59处,产能超过8亿吨。

去产能导致煤炭价格上升,煤炭企业盈利得到大幅提升。今年以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均价611.5元/吨,比去年上升138元/吨,增长29.2%。姜智敏透露,今年前十个月,煤炭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含非煤)27295.5亿元,同比增长23.3%;利润总额(含非煤)为1183.5亿元,去年同期为181.7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12月21日,13家煤炭开采上市公司,除三家不确定,其他全部预喜。今年前三季度,煤炭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253%。

2017年电解铝行业去产能进程提速并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表示,目前已有537万吨电解铝违法违规建成产能停产,619万吨违法违规在建产能停建。

数据显示,1-9月份,8244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052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利润总额1730.2亿元,同比增长50.9%。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50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公布2017年业绩预告,近八成预喜。前三季度,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105.82%。

“与煤炭和钢铁行业通过行政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不同,化工细分子行业众多、产能较为分散,而且经营主体以民营企业居多,强制性行政手段无法取得显著效应,只有通过市场化来实现供给侧的自发性改革。”光大证券化工分析师裘孝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顶层设计下环保约束成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手。

新环保法的实施对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产生极大影响。截至9月15日,第四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举报,责令整改3260家,立案处罚9181家,罚款46583.84万元,立案侦查297件,行政和刑事拘留364人,约谈4210人,问责5763人。以农药、纯碱、氯碱等行业为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药、纯碱、氯碱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94.47%、354.34%和72.11%。截至12月21日,148家化工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近八成预喜。

 

供给侧改革步入新阶段

2018年,对于钢铁、煤炭来说,产能置换将成为重要手段,去杠杆将进入加速期。对于有色金属和化工来说,环保约束仍将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按照3年合计去化1.4亿钢铁产能,2018年仍有25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8年钢铁行业要做好重点地区的去产能工作,巩固好取缔“地条钢”的成果,防止产能反弹,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防止新增产能成为取缔‘地条钢’以后钢铁行业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性工作,而产能置换是控制新增产能行之有效的手段,新的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年将实施,产能置换将成为明年去产能的重要抓手。”

2018年煤炭去产能任务仍然艰巨。根据各省和中央企业陆续出台的去产能计划,2020年前各省合计去产能8.5亿吨。虽然两年时间产能已去掉4.6亿吨左右,但按照各省去产能计划,未来3年仍将去掉3.9亿吨的产能。

业内人士介绍,煤炭行业存在去产能加速而置换相对滞后情况,尽管置换进来的新矿获得发改委放行,但建设矿井到生产矿井仍需地方国土、安监部门审批,同时受建设周期影响,从批复到生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造成政策调控和效果显现存在一定的时滞。今年批复的新矿或在2018年至2019年逐步投产放量,供应压力或显现。2018年产能置换进度将加大,保障供应的稳定。

2017年,传统周期行业去产能效果明显,但去杠杆不尽如人意。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今年钢铁行业负债率有所好转,但距离中钢协期望的60%合理水平仍有不小差距。钢铁企业要实现健康高效运营,要将负债率降到50%左右才行。

据兴业研究统计,截至2017年9月底,申万发债钢企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9.08%,相比年初下降1.79个百分点,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为61.97%,相比年初下降2.19个百分点。兴业研究预计,未来2-3年,钢铁行业有望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加之资本支出规模较小,高自由现金流的状态有望持续,内生性去杠杆将呈现加速趋势。

姜智敏透露,前十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负债总额3.74万亿元,同比增长2%,资产负债率68.24%,处于较高水平,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0.7%。“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东北特钢和重庆钢铁破产重组方案将对于后续的破产重整形成指导,而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的合并也将形成示范。债转股方面,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已经形成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2018年更多的类似案例有望出现。

 

五、全球观察

伊朗下调部分钢材进口税

伊朗政府近日决定下调部分钢材进口税,并立即执行。钢坯等半成品钢材从15%下调至5%,热轧板材从20%下调至15%,厚度不超过3mm的热轧板卷从20%下调至10%。

下调钢材进口税对钢生产厂家不利,但受到用钢下游制造业的欢迎,不过下游制造业认为,此次下调幅度是不够的,仍不足以减少进口壁垒,尤其是制造业需要进口的厚度3mm以下的板材。

 

韩国10月份铸钢和锻钢出货量下降

韩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0月份,韩国铸钢和锻钢总出货量同比下降2.2%至78031吨,去年同期的出货量为79767吨。

10月份,韩国国内的铸钢和锻钢总产量为81057吨,较去年同期的83760吨下降32%;国内出货量下降7.4%至62914吨,去年同期为67922吨。不过,10月份,韩国铸钢和锻钢的出口量从去年的15117吨增长至11845吨,同比陡增27.4%。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初至10月份,消费行业的需求放缓,导致韩国国内铸钢和锻钢的产量和出货量持续下降,但由于海外消费的扩张,铸钢和锻钢的出口很强劲。”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