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0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53680元/吨收盘,上涨130元,涨幅为0.2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938.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4,低于上一交易日7.77,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67456手,持仓量增加7478手至704570 手。主力合约成交152574手,持仓量增加4842手至180464手。
上海期铝价格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14685元/吨收盘,上涨200元,涨幅为1.3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094.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01,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海伦敦市场涨跌幅度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534848手,持仓量增加2612手至851746 手。主力合约成交345940手,持仓量增加4566手至36941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25525元/吨收盘,上涨105元,涨幅为0.4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217.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3,低于上一交易日7.97,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82320手,持仓量增加6920手至442060 手。主力合约成交350186手,持仓量增加5276手至208868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下跌。主力2月合约,以19335元/吨收盘,下跌15元,跌幅为0.0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558.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6,低于上一交易日7.57,上海期铅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0600手,持仓量增加1078手至77520 手。主力合约成交40670手,持仓量增加4542手至4076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下跌。主力5月合约,以3804元/吨收盘,下跌19元,跌幅为0.50%。
全部合约成交4482736手,持仓量减少59970手至3305160 手。主力合约成交4264388手,持仓量减少31304手至2648114手。
【股市行情】12月20日消息,沪指早盘低开,随后攀升态势,一路震荡走高,最高触碰3300点。下午开盘后沪指震荡下降,临近收盘沪指有所拉升,截止收盘,沪指报3287.61,跌0.27%,创指报1782.41,跌0.89%。
二、国内焦点
短期铝市基本面难言好转 铝价偏弱振荡运行
采暖季去产能不及预期
7月24日,山东省发改委等十部委印发《山东省2017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魏桥集团5条生产线共计268万吨产能均属违规产能,并勒令其在7月底之前关停。随后9月29日,山东省滨州市政府依据环保政策印发《滨州市2017—2018年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魏桥集团需要在采暖季限产约253万吨,而在政策市预期下,库存却迟迟未降。而11月20日根据记者了解,在今年7月山东省要求该企业关停部分违规产能之后,魏桥集团在采暖季的限产得到豁免。此消息一出,电解铝采暖季限产看涨预期再度落空。根据12月14日调研数据,魏桥实际关停的数量仅为191.1万吨,相比政府之前要求的限产量减少62万吨,关停后运行产能为650万吨,减产不及预期。
电解铝成本支撑减弱
由于近期北方铝土矿价格下跌以及烧碱价格高位回落,国内氧化铝现货呈现大幅下跌走势。另外,随着电解铝价格快速下跌,成本亏损使得冶炼厂继续压低氧化铝采购价格。据百川统计,2017年11月,我国国产氧化铝按运行产能加权平均成本为2707元/吨,较10月上涨20元/吨。目前各地氧化铝均价仍在3000元/吨上方,即当前价格下多数氧化铝厂仍有利可图,亦不支持氧化铝厂主动减产,因此预计未来氧化铝仍有下跌空间。氧化铝价格下行将直接导致电解铝成本重心下移,进而令市场对高成本铝厂被动大幅减产预期减弱,短期铝价成本支撑弱化。据测算,11月电解铝行业平均完全成本为15799元/吨,截至12月15日,电解铝行业平均完全成本跌至14545元/吨。
库存难以出现拐点
11月国内经济短期维持边际转弱趋势,11月工业增加值为6.1%,不及前值。1—11月房地产投资再度走弱,同比增长7.5%,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此外,12月14日凌晨美联储如期加息,符合市场预期,而中国央行紧接着上调OMO利率,为今年3月以来首度上调。在经济数据稳中趋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调升利率、年末资金维持收紧以及环保限产多重压力之下,下游需求难有改善。
根据统计数据,12月18日,国内电解铝库存为167万吨,由于政策层面上难觅支撑以及下游需求缺乏亮点,铝锭库存由今年年初的36万吨攀升至167万吨。本周一环比上周四减少3000吨,但是库存下滑数量相比国内铝锭的高库存压力依然杯水车薪。随着下游需求下滑,预计12月铝锭库存易增难减。而从12月10日起,伦敦库存亦在低位缓慢回升,上周库存累计增加1.1万吨至110.5万吨。
综上所述,预估短期内铝市基本面难言好转,铝价仍将偏弱振荡运行,建议关注14000—14500元/吨关口的支撑力度。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是,氧化铝价跌破3000元/吨关口可能引发上游护盘情况出现,12月减产力度重新加强。
镍价或因情绪性因素提振 暂缺乏突破前高的能量
镍价12月上旬阶段见底反弹,随着美联储加息兑现市场情绪转暖,及产业链相关商品进出口政策调整利多,叠加镍基本面中下游供需收紧,共振提振镍价反弹。不过,情绪性因素提振可能大过实际供需改善的程度,因此对反弹的高度需持谨慎。
一、宏观偏暖,政策提振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加息兑现,符合市场早已有的预期,因此出台之后市场当利空兑现对待,反而出现普遍的反弹。而且欧美经济复苏稳健,我国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市场忧虑的情绪略有放缓,近期有色类已经缓慢呈现了反弹,修复前期的跌幅。
而在周末财政部宣布2018年关税调整方案,继2017年12月1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后,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国还对其他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普钢锭、普钢坯出口暂定关税由15%下调到10%;其中包括将取消钢材、绿泥石等产品的出口关税;作为钢铁最大产出国,关税的取消势必推动钢材出口消费。黑色系全线走升。其中200系热轧不锈钢卷、不锈钢锭、不锈钢半制成品,出口暂定关税由10%下调到5%;300系钢种出口本身就不征收关税,所以此次变化无影响。以当前200系不锈钢而言,出口关税由以前的10%下降到5%,确实有一定的利好,因为在东南亚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其实对200系的需求很大,或有利于提振出口。不过,由于之前这块的量并不大(1-10月仅60),因此实际影响并不大。但整体跟随黑色系情绪在释放,因此跟涨效应带动或超过对于本身的提振。
此外,我国上调了2018年镍板进口关税,从1%增加到2%,增加了俄镍进口到中国的成本,使得金川与俄镍价差收窄,内外比值将有所回升,略利多国内电解镍价。
二、镍当前主要影响因素-利空消化利多不明显
1、传统的矿石供给下降季
菲律宾镍矿石供应下降,因雨季导致出矿量下降,镍矿石出口供应收缩。不过今年因为印尼松绑了镍矿石出口政策,因此令季节性供应收缩的利好大打折扣,镍矿石价格维持了相对平稳。国内镍矿石库存也有所止跌企稳略有回升,国内矿石整体并不显紧张。
2、国内电解镍库存持续下降—利多因素
国内电解镍库存持续下降,国内跌至3.1万吨以内持续收缩,对镍价有所支持,而LME镍库存继续保持在38万吨附近整体偏高。电解镍供应内紧外松倾向继续显著。
3、镍铁供需变化多空交织
镍铁市场价格上行,低镍铁涨幅较大,周内累计上涨150元/吨。镍铁行情上涨支撑的主要因素,受镍价影响,镍矿原料进口连续大降,环保收紧,加上内蒙地区限电,山西等地限产。而低镍铁行情,受焦炭价格上涨,工厂生产成本高启,而数家工厂转产炼钢铁,低镍铁产量下降,供货收紧影响较显著。
4、不锈钢价格企稳反弹
12月份较11月预计不锈钢厂转产普碳钢在16-18.5万吨,不锈钢相应减少7-8万吨,主要影响的是200系不锈钢,300系相对较小,400系甚至是部分转产流向。由于200系含镍量较小约在1.5%,因此转产对镍需求影响相对较小。
不锈钢价格先于镍价企稳对镍价影响正面,而且除了转产以外,因环保雾霾等原因,华北某钢厂暂停304冷轧生产,近期不锈钢库存继续显著回落为主。
当前镍价修复反弹,叠加宏微改利好共振较为显著,但由于基本面而言,是源于产业链整体的供应收缩变化,以及情绪性跟随黑色上涨的提振,而下游需求仍相对处于淡季,因此整体仍趋于震荡为主,较难突破前期高点,不宜过度追涨。
贵金属短期步入反弹模式
上周,伦敦金报收于1254.81美元/盎司,周涨幅为0.3%;伦敦银报收于16美元/盎司,周涨幅为1%;金银比价由周初的79略有下滑至78.35;黄金和白银内外盘价差分别出现不同程度地回落,但价差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截至上周五,全球最大的黄金ETF持有量为844.29吨,上周增加1.48吨;最大的白银ETF持仓量为10150.22吨,较上周增加61.64吨。
明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或放缓
短期来看,金银市场面临的利空因素相对较少,且2018年加息三次的预期有所弱化,金银大概率向上反弹,本周将迎来瑞士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利率决议,密切关注主要经济体利率动态。预计本周金银走势以反弹为主,关注伦敦金阻力位1260美元/盎司,伦敦银阻力位16.5美元/盎司。
上周美元整体维持在93.93一线,期间公布的11月通胀数据不及预期,美元指数大幅下滑,此后零售数据好转以及税改好消息使得美元指数有所反弹,整体来看,波动不大。其中,美联储加息是对市场影响最为重大的事件,本次加息已被市场广泛预期,但加息点阵图显示,2018年加息的次数或将减少一次,且本次有两位委员投了反对票,加息透露出来的这些迹象令市场对美联储2018年加息预期产生疑虑,因而美元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而通胀数据的不佳更是加重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疑虑。我们维持此前的观点,2018年美联储焦点或将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美联储升息节奏可能放缓,但财政政策可能有更多的消息释放,2018美国经济走势大概率维持温和复苏态势,美元仍有上涨空间。
欧央行、英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上周四,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利率不变,从2018年1月起将每月购买300亿欧元的资产,持续9个月,如果有需要的话将延长。与此同时,因欧元区经济普遍复苏势头增强,欧洲央行上调了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将2017年GDP增速自2.2%上调至2.4%,2018年GDP增速自1.8%上调至2.3%,2019年增速自1.7%上调至1.9%,并维持2017年通胀预期为1.5%不变,明年通胀预期自1.2%上调至1.4%,维持2019年通胀预期为1.5%不变。随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在记者会上表示,量化宽松将会继续实施,直至欧洲央行出现持续的通胀调整,并没有讨论资产购债项目结束的时间。同时,从来没有讨论过突然中止资产购债项目。德拉吉对欧元区经济的乐观态度一度使得欧元兑美元反弹至1.1862的位置,但随后德拉基表示通胀可能放缓,欧元又出现了明显回撤。我们认为,欧央行在2018年退出宽松的可能性较高,但欧元走势还要结合美国进一步判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短期金银走势以反弹为主,关注伦敦金阻力位1260美元/盎司,伦敦银阻力位16.5美元/盎司。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延续反弹,但涨速趋缓,其中3个月伦铜交投于6985-6914美元/吨,现交投于6954美元/吨,日微涨0.25%。持仓方面,12月18日,伦铜持仓量为33.4万手,日减1263手,近期伦铜增仓上涨,显示多空分歧加大,以多头胜出为主。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2月20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240元/吨-贴水16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53300-5336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53320元/吨-53400元/吨。下游买兴低迷,持货商则因年末结算而加大清库存的力度,早市报价即显现甩货特征,报价贴水220-170元/吨开始一路扩大至贴水230-190元/吨,甚至已显现下月票的平水铜贴水250-240元/吨,好铜的贴水200元/吨。少量贸易商适量收便宜货,市场完全显现供大于求以及年末清算的特征。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802振荡反弹,日内交投于53380-53930元/吨,尾盘收于53680元/吨,日涨0.54%,仍有效企稳于主要均线组之上,其反弹阻力仍关注54000元/吨。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801合约和1802合约正价差维持于110元/吨。
行情研判:12月20日沪铜1802振荡反弹至53680元/吨,明日美国税改能否通过即将揭晓。近期伦铜增仓上涨,显示资金积极入市推涨,铜价技术形态好转。建议沪铜1802合约可背靠53000元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53500元附近,目标关注54500元。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围绕2100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其中3个月伦铝交投于2100-2090美元/吨,现交投于2098美元/吨附近,日微跌0.17%,目前伦铝仍运行于近期振荡整理平台下方,上方面临均线压制,反弹阻力关注212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2月20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4280-14300元/吨,对当月贴水270-25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280-1430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280-14320元/吨。年底,持货商逢高换现意愿非常积极,市场出现个别持货商报价14260元/吨的价格,现货贴水持续扩大,中间商接货意愿谨慎,下游企业高价采取闭市态度,整体成交显供大于求。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802合约强势反弹,表现强于伦铝,日内交投于14450-14720元/吨,尾盘收于14685元/吨,日涨1.42%,较此轮回调低点14110元/吨反弹4%,表现强于其他有色金属。沪铝延续近低远高正向排列,其中沪铝1801合约和1802合约的正价差维持于100元/吨。
行情研判:12月20日沪铝1802强势反弹至14680元/吨,有效巩固近期涨势。操作上,建议沪铝1802合约可背靠14500元之上继续持有短期多单,上方第一目标关注14800元。
四、宏观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召开:国企改革料成来年重要部分
国企混改加速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望再奏强音
在社会资本的进入和国企效率的提升预期下,资本市场将进一步为国改、混改提供空间,而国企改革也有望在资本市场中酝酿更多投资机会。
作为资本市场的关注重点,国企改革的脚步远未休止。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推进央企股份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对于正在召开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不少卖方机构也预期国企改革仍将成为来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分。
事实上,近期国资改革的速度已在悄然加快。12月18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正在加紧制定当中。
分析人士指出,在社会资本的进入和国企效率的提升预期下,资本市场将进一步为国改、混改提供空间,而国企改革也有望在资本市场中酝酿更多投资机会。
国改持续推进之逻辑
不断落地的国企改革正在取得更多阶段性进展。
12月19日,人民日报援引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央企层面的公司制改革方案已全部批复完成,而各省国资企业的改制率已达95.8%。
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稳妥实施,其中中央企业中已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户数占比68.9%。此外,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共31家,其中中央企业子企业10家,地方国有企业21家。
多重信号频出下,业内人士预期国企改革仍将成为2018年经济工作的一部分。
“国企改革仍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申万宏源证券表示,“预计2018年国企混改有望进一步拓展至石油、交运等领域,此外电力、煤炭、钢铁等领域的重组也值得关注。”
12月19日,一位接近山西国资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本市场正在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对央企和地方国企而言,其利用资本市场完成改革的路径也有所差别。
“央企的国资改革更多是引入社会资本来实现效率提升,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联通。”上述接近山西国资人士表示,“地方国资则表现为集团公司、关联公司的资产注入,以进一步提高地方国资的证券化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北京、山西、四川等不少于7个省市地区今年至今出台的国有企业改革文件中,均有涉及提高地方国有企业证券化率的目标。例如四川国资委就表示力争2020年底,国有企业证券化率不低于3成。
“提高证券化率一方面能够实现国有资产的公允价值浮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能够利用资本市场规范治理结构,提升效率改善经营。”上海一位投行保代表示。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当下经济去杠杆需求仍然存在,而作为杠杆率较高的领域,国企改革持续推动符合预期。
据国泰君安证券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68.1%,高于地方国企的63.7%,而民企资产负债率最低则为51.4%。
“混改是国改的重要方式,国企一方面存在机制改革、股权结构改革需要,但在降杠杆的目标下,混改同样重要;引入权益资本能够降低国企财务杠杆,平抑金融风险。”华东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
投资机会再现
“一些国有企业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股权层级,提高决策效率。”上述投行保代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的改革目标已被部分国企重组项目所体现。
以刚刚过会不久的北京国资旗下王府井并购母公司王府井国际为例,该项目就成为了通过控股公司注入,实现决策层级优化的典型样本。
在此次重组前,王府井的股东决策长达四层,即上级股东依次为王府井国际、王府井东安集团、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和北京国资委;而重组完成后,上述层级缩减为三层。
“收购母公司将进一步减少北京国资委与公司之间的决策层级,提升股东的决策权限和决策效率,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王府井方面坦言。
今年以来与王府井类似的地方国资整体上市也并不鲜见,例如今年安徽水利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光股份吸收合并控股股东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均是国有企业在减少股东层级上所开展的运作。
另一方面,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央企混改运作也被业内所预期。
“除了中国联通外,不排除会有更多央企混改项目也处于酝酿状态。”前述策略分析师表示。
“从中国联通的案例看,可以提前押注一些有可能引入社会资本的央企标的,但在方案确定之后再投资就会比较被动。”北京一家中小私募机构合伙人表示,“央企的盘子比较大,市场利好容易被消化;从长线角度看,仍然要关注央企的混改能够产生怎样的业务协同效果,是否真的有助于公司业绩提升等因素。”
中国联通发布混改方案以来,其股价在两个涨停后便震荡下行。截至12月19日,中国联通股价较混改停牌日已累计下跌达10.17%。
除国资重组预期本身外,国有企业潜在承担的高分红等可能性同样被卖方机构所关注。
“我们认为后续高分红或将成为监管层的关注重点之一,而国企或将率先承担重任,通过完善分红机制为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利好。”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表示。
专家:去杠杆带来金融反哺 2018年有望迎来实业复兴
12月15日,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业研究”)在上海举办“2018年策略发布会暨媒体沙龙”,兴业研究总裁黄煜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博士、首席策略师乔永远博士等来自兴业研究的各位明星分析师以及兴业研究特邀嘉宾徐寒飞博士,就未来一年的宏观经济走势、策略展望、固定收益市场展望等领域与20多家主流财经媒体记者展开积极而深入的分享交流。
重质新时代与调控新组合
鲁政委在会上就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2018年减速提质,政策重点是去杠杆、扶贫和污染治理。
鲁政委进一步分析称,2018年出口将略有放缓,租赁房成房地产热点,基建减速,制造业投资震荡,消费加快。财政扶贫、环保支出上升;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去杠杆,宏观上力求债务与名义GDP比值不上升,微观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统一监管下大资管去空转、去套利、控杠杆、破刚兑落地。
“2020年的新目标,不是GDP的增速,而是要全脱贫。”鲁政委表示,在当前时点上看,经济并没有迎来所谓的新周期,只有L型,未来中国经济将迎来重质新时代,要提高质量就要调结构,只有不为短期的经济波动左右政策,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鲁政委还判断称,2018年人民币总体将保持平稳,没有方向性,但是双向波动的幅度将加大。关于金融监管的推进,鲁政委分析到,明年市场将看到“统一监管进、货币政策稳”这样的调控新组合。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下,保证金融监管政策的平稳落地。
“失朱则太赤,浮粉则太白,对于金融监管,我们一直用的是‘审慎’这一说法。”谈到银行资本的问题,鲁政委认为,杠杆并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
“新底部”框架下的实业复兴
乔永远在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以来的政策核心去产能在2017年逐步转变为去杠杆,去产能加去杠杆将带来实业复兴。
“2016年年底,我们提出了‘新底部’的看法,并提出了经济、利率底部的观点。”乔永远认为,2018年的核心变量是建立在‘新底部’框架下的实业复兴,去产能带来产能收缩,去杠杆带来金融反哺。
乔永远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超过七成的企业都出现了盈利的改善。“对于2017年传统行业迎来的盈利转暖,有人认为是短暂现象,而我们认为企业这种盈利转暖在2018年仍将持续。”
乔永远认为,2018年一个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实业的复兴,以及实业复兴带来的大类资产配置方向上的调整。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投资机会凸显,而刚兑类资产价格泡沫将逐步被打破。
他分析称,伴随着实体的复苏,预计未来可能会将迎来加息周期。如果2018年实体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实体融资渠道继续回归传统融资,那么2018年上半年可能会迎来一次加息窗口,对整体的利率环境维持4.0%~4.2%区间的判断。
关于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乔永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来看,2018年房地产价格的企稳大概率还会延续,城镇化的推进,可能会在房产价格更加温和的环境下进行。
“金融要反哺什么样的实体经济?我们认为金融要把更多的资金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中去。”乔永远表示,金融服务于实体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未来金融业也要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特点,随着未来银行对各个行业的分析和理解的加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更多地将金融服务提供给更有资金需求的、风险相对可控的中小企业中。
打造国内首家金融资产专业定价机构
在此次发布会上,徐寒飞以及兴业研究各位明星分析师分别围绕固定收益、外汇商品、绿色金融、大类资产配置、钢铁有色行业、交运行业、环保行业、医药行业等不同领域,同与会的媒体记者探讨未来的发展。
黄煜琛在会议上表示,兴业研究努力提升对银行配置不同类别的资产风险收益识别能力,旨在成为为银行业提供商业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兴业研究始终秉承“开放创新、与客户共成长”的发展理念,积极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投资解决方案,在宏观经济、绿色金融、汇率商品、固定收益、策略研究、海外研究、行业与信用等方面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服务支持。
值得肯定的是,兴业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蓄势和发展,实力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先后获得2017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的“最佳创新金融服务机构”奖项,及华尔街见闻2017金融领军者评选“年度最具影响力金融研究机构”奖项。兴业研究在市场的影响力已逐步获得众多机构的认可。
未来,兴业研究将继续立足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实践,深耕专业研究领域,为兴业银行集团各成员提供专业支持的同时,为金融同业转型提供专业优质的商业研究服务,打造成为国内首家、优秀的金融资产定价机构。
五、全球观察
澳大利亚对涉华热轧钢板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
2017年12月19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17/183号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热轧钢板(Hot Rolled Plate Steel)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即将于2018年12月19日到期。根据澳大利亚《1901年海关法》第269ZHB(1)款的规定,利益相关方可最晚于2018年2月17日提交涉案产品反倾销措施的续期申请。若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相关申请,该案反倾销措施自2018年12月20日起将不再适用。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208.40.00、7208.51.00、7208.52.00、7225.40.00。
2013年2月12日,应澳大利亚本国企业BlueScope Steel Limited提交的申请,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署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热轧钢板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热轧钢板进行反补贴调查。2013年7月19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的热轧钢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2013年9月10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热轧钢板作出反倾销否定性终裁并结束调查。2013年12月19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的热轧钢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并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钢板作出反补贴肯定性终裁。
越钢再增资5亿美元 台塑集团加码
配合台塑河静钢铁厂规划明年3月启动第二阶段5亿美元现金增资案,台塑四宝及福懋昨(19)日同步公告将依既有持股加码投资越钢。其中,台塑四宝持股各11.432%,将分别加码河静钢铁厂5,716.83万美元;福懋则依3.847%持股投资1,923.32万美元。
台塑河静钢铁厂表示,明年伴随第二支高炉运作,全年產出可望达500万吨;对照当前钢价市况持平,粗估年营收可达25亿美元,营运审慎推进。
第二阶段5亿美元现金增资案预计明年初知会各股东,提供台塑集团及中钢、日本JF,甚至有意新加盟之国际策略伙伴评估,期在明年3月完成现金增资计画。 据悉,台塑河静钢铁今年7月完成第一阶段5亿美元增资,资本额从45亿美元提高至50亿美元;其中,台塑四宝、福懋、台塑重工等依持股进行投资,而中钢、 日本JFE并未参与的增资额度则由台塑美国加码认购。
如此一来,台塑集团对河静越钢厂合计持股从70%提高至73%;其中,台塑美国持股也因此达一成水准。至于中钢、日本JFE原先持股25%、5%,则分别降至22.5%及4.5%。
台塑河静钢铁厂自产热轧钢卷產量成功达100万吨,对明年上半年第2座高炉投入生產增添信心。第二阶段5亿美元增资,拟将资本额推升至55亿美元;如能争取到如越捷航空等越南在地大企业加盟入股合作,有利强化深耕在地化发展。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