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12月04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12月04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7-12-04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53650元/吨收盘,上涨770元,涨幅为1.4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857.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2,高于上一交易日7.81,上海期铜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32498手,持仓量减少19772手至744918 手。主力合约成交140490手,持仓量减少4172手至157590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2月合约,以14645元/吨收盘,下跌50元,跌幅为0.3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067.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08,低于上一交易日7.15,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808168手,持仓量增加5172手至837348 手。主力合约成交323628手,持仓量增加9148手至311542手。

上海期锌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25495元/吨收盘,上涨520元,涨幅为2.08%。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21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2,低于上一交易日7.95,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42828手,持仓量减少40598手至418052 手。主力合约成交317832手,持仓量减少8212手至155046手。

上海期铅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18950元/吨收盘,上涨390元,涨幅为2.10%。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531.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9,低于上一交易日7.56,上海期铅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07984手,持仓量增加4530手至76394 手。主力合约成交83666手,持仓量增加1534手至4602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4056元/吨收盘,上涨79元,涨幅为1.99%。

全部合约成交5509764手,持仓量增加74274手至4204636 手。主力合约成交4711716手,持仓量增加111590手至3005296手。

【股市行情】12月4日消息,上午沪深两市早盘双双低开,随后沪深两市整体指数今早小幅低开后整体在平盘线周围窄幅震动。在石油、钢铁等板块拉升的影响下沪指盘中一度翻红随后回落。深成指大体维持震荡上扬态势,创指也在盘中维持震荡格局由红翻绿。截止收盘,沪指报3309.62,跌0.24%;深成指报11014.55,涨0.01%;创指报1797.77,跌0.38%。

 

二、国内焦点

钢价疯涨!“风口上的猪”能飞多久?

上周,钢材价格涨声一片,螺纹钢现货价格涨幅达到500元/吨。与此同时,黑色品种合约、钢铁股也在商品、A股市场表现抢眼。

目前疯涨还在继续。根据我的钢铁网消息,有“钢市华尔街”之称的唐山市场近两日钢坯报价累计上涨50元/吨至3940元/吨。钢厂上游焦企也大幅上调了出厂价。

有业内人士将螺纹钢和板卷PS成了黄金的颜色,以“钢筋”变“钢金”来感叹眼下钢厂的暴利。对于暴利能否持续、原料价格能否收益存在不同的观点。

“时隔6年多,今天西本钢材指数首次重返5000点上方,创2011年6月13日以来的新高。”西本新干线首席研究员、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钢铁PMI研究中心主任邱跃成1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需关系是取决价格的核心。近期唐山地区带钢企业开工率保持在66%左右,型材调坯企业开工率上升10%至36%左右,建材调坯企业开工率下降2%至25%左右,钢坯外卖量只能满足当地6至7成的需求量,资源供应依旧偏紧。在低产量、低库存的局面下,近期国内钢材市场持续大幅上涨。

中泰钢铁新材料最新研究报告认为,钢价暴涨离不开市场情绪,现货上涨配合高成交量和低库存,高涨情绪一触即发。如果后期重点城市严格执行环保限产,低库存下预计钢价短期或仍保持强势。

业内人士根据目前的各项原料及加工成本推算,螺纹钢的生产成本在2167元/吨左右。在经历疯涨后,上周五螺纹钢价格已突破了4800元/吨。南华期货高级分析师王铁山告诉记者,因此前原料价格下跌,9月以来钢厂吨钢成本已经下降了500元。10月以后,钢厂吨钢毛利率则由30%飙升至50%以上。

邱跃成告诉记者,在国内钢价上演史上罕见涨幅后,市场心态趋于纠结。一方面是资源规格短缺,钢厂价格大幅拉升。另一方面,钢价短期内暴涨导致终端用户普遍转入观望,成交量日渐萎缩,或有商家因手中资源利润可观考虑短期获利套现,引起价格松动。预计西本指数新一周将在4980元至5080元/吨区间震荡下行。

“出于行业经验,很多人并不认为钢铁行业的暴利神话能够持续。目前业内对后市判断存在分歧。”王铁山表示,目前核心在于限产政策执行力度,无论钢价多高,钢厂利润多厚,如果钢产量出不来,供小于求还将持续。虽然钢材原料需求有所下降,但在钢厂暴利情况下现货难跌,期货则在做空钢厂利润的指导思想下将借势大涨。

此前有不少观点认为,在冬季限产政策执行后,钢铁原料需求减少,价格将持续低迷。而据汾渭能源冶金煤分析师最新透露,受近日焦炭提涨及冬储补库行情带动,产地资源趋紧,带动煤价企稳探涨,临汾、吕梁、晋中等地焦煤矿也出现了20元至70元/吨涨幅。

某焦煤生产企业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包括部分市场研究人士在内对于采暖季错峰限产的影响判断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例如近日太原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实际对当地煤企采煤、洗煤、装运各个环节都有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在钢厂利润极高的情况下,限产量或少于预期,认为焦煤、焦炭等原料价格同样具有较强支撑。

 

国内钢价大幅上涨 铁矿石价格小幅盘整

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64.22点,一周大涨5.21%。在黑色系期货市场的强势大涨带动下,钢材现货价格也是涨幅较大,螺纹钢每吨均价一周上涨近400元;钢坯价格也涨至阶段性高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供给收缩、库存大降、市场资源紧俏等因素的推动。周初价格大涨后,市场成交也有所释放,但连续大涨后,终端观望情绪加剧,市场成交尽显疲态。目前,钢材期市继续上冲的能力有所减弱,后续钢市的需求也将走弱,叠加年底资金面偏紧的压力,钢市风险正在积累中。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大涨。上海、杭州、济南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80元至550元。从上海等地可以看到,周初价格便出现明显上涨,终端采购的情绪一度也比较高涨。在库存偏低、资源偏紧、加之华东主导钢厂开出最新的出厂价“涨盘”的情况下,现货钢价得到较为强劲的支撑。目前,建筑钢材库存逼近历史的低位,后续到货虽有增加,但仍难扭转局部供给紧张的局面。

在板材市场上,涨幅也有所扩大。热轧板卷价格大幅上涨,上海、广州、京津冀等地吨价一周上涨70元至190元。市场价格维持上冲的节奏,但市场整体的认可度并不太高,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只是库存相对偏少,短期内对于市场的支撑力度依然存在。中厚板价格大幅上涨,上海、济南、武汉等地吨价一周上涨30元至210元。市场补库积极性一度有所提高,但在价格持续拉涨的情况下,成交出现萎缩。

铁矿石市场处小幅盘整的状态。据“西本新干线”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维持平稳。当前北方钢厂采暖季限产执行较为严格,钢厂高炉开工率降至历史低位,对铁精粉资源采购量减少。不过,环保限产也使矿山企业的出产有所减少。进口矿价格小幅上涨,截至11月底,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为每吨69.3美元,一周上涨0.85美元。目前,港口铁矿石库存再次攀升至历史高位,这多少限制了进口矿价反弹的空间。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国内钢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可能导致终端用户普遍转入观望状态,成交量将会有所萎缩。在手中资源利润已经非常高的情况下,部分商家将会逐步考虑获利套现,价格将在高位有所松动。

 

为何明年钢材市场指标增长放缓?

在钢材市场继续扩大的同时,市场指标增速将全面放缓,这是2018年中国钢材市场的第二个“关键词”。比如新一年内中国钢材表观消费增速回落至1位数、粗钢与钢材产量增速可能“腰斩”、铁矿石进口量减速、销售价格涨幅回落、钢铁企业实现利润难现“倍数”增长等。也就是说,除钢材直接出口外,其余所有钢材市场重要指标增长水平都呈现放缓态势。

新一年内钢材市场重要指标增长水平所以出现全面放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

首先是宏观经济数据回落压制需求。以前在分析市场中讲过,在钢材市场指标中,消费需求是龙头性指标,或者是基础性指标,它决定着所有其它指标。“重要的事情说3遍”,所以我一再强调,2016年2季度以来,中国钢材价格所以出现回升,最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是首要因素是需求增长,而非去产能,去产能只是次要因素,因为2017年中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增长提速。正是因为需求的超预期增长,才消化了比上一年更高水平的钢材供应。而在缺乏需求的情况下,去产能并不能够实现价格回升。比如所谓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大萧条中,成千上万企业破产倒闭,生产能力断崖式萎缩,去产能力度极大,有时候产能下降超过50%,但因为缺乏消费需求,供应依然过剩,价格照样大跌。同样,因为已经实现了2亿多吨的钢铁去产能(包括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压力大为减轻,2018年钢材市场产能环境比较2017年将要好很多,但就是因为需求增速的回落,所以2018年钢材价格涨幅亦会大大回落,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增速也会“断崖式”萎缩,有些企业甚至还会出现负增长。

2018年钢材需求增速放缓,主要来自于宏观经济指标增速的回落。今年10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货物贸易出口等重要指标增速都呈现持续放缓态势,预计2018年还会继续放缓,这就引发了钢材需求,主要是国内需求增幅的回落。

其次是去产能边际效应衰减。虽然不是最主要因素,不是第一位因素,但去过剩产能,尤其是全面取缔“地条钢”,对于促进2017年钢材供求关系平衡,推动价格回升,同样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项政策效应却会边际递减。比如取缔地条钢,刚开始时抑制了大量落后资源供应,无论对于供求关系,还是价格行情,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翻过年来,对比去年同期,2018年市场供给会“少”掉2017年前6个月产出的“地条钢”,钢材供应量继续减少的空间就不如先前那么大,所以政策的边际效应会逐步衰减。

最后是对比基数提高。2017年,钢材市场各项指标获得了恢复性增长,对比基数都有了很大提高。比如,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已经达到3800元/吨,甚至4000元/吨,比较前期低点涨幅超过3成,而在新一年内,螺纹钢期货价格不可能再一次上涨30%;同样,因为对比基数大为增加,2018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也不可能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也不可能再次成倍、成数倍增长。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振荡走高,其中3个月伦铜交投于6863-6833美元/吨,现交投于6856美元/吨,日微涨0.58%,为连续第三日反弹,上方反弹阻力关注6900美元/吨。持仓方面,11月30日,伦铜持仓量为32.4万手,日减283手,上周伦铜增仓承压下滑,显示多空分歧加大之际,空头占据优势。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2月4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平水-升水7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53300-53400元/吨。早市持货商报价好铜升水60-70元/吨,平水铜报价升水20-30元/吨,但市场乏人问津,少有成交,无奈只能调降报价至好铜升水50元/吨,依然少有青睐者,平水铜持货商为求成交低调降至平水左右可有部分成交。铜价返升后,下游驻足,现货挺升水,但隔月价差在60-80元/吨,压制贸易商投机窗口,市场成交受抑。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801强势走高,日内交投于53690-52690元/吨,尾盘收涨至53550元/吨,日涨1.23%,重回均线交织处运行,显示其下跌意愿明显减弱,其表现强于沪铝而弱于沪锌、沪铅和沪镍。期限结构方面,铜市转为近低远高,沪铜1801合约和1802合约正价差略扩至10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反弹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12月4日沪铜1801合约强势上涨至53550元/吨,因沪锌和沪铅强势攀升,带动有色金属市场投资气氛改善,同时美国税改方案通过,令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短期铜价重回区间振荡。操作上,建议沪铜可于53000-54000元区间高抛低吸,止损各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围绕2070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其中3个月伦铝交投于2075-2063美元/吨,现交投于2070美元/吨附近,日微跌0.24%,目前伦铝仍运行于近期振荡整理平台下方,短期下跌风险犹存,晚间关注下方2030美元/吨的支撑。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2月4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4200-14240元/吨,对当月贴水180-17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200-1424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270-14290元/吨。期铝周五大涨,周一大跌,持货商出货积极,中间商利用价差稍作库存,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滋生,整体成交显谨慎观望状态。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802合约延续低位振荡,日内呈现冲高回落,表现弱于其他有色金属,交投区间为14985-14500元/吨,尾盘收于14645元/吨,日跌0.41%。沪铝延续近低远高正向排列,其中沪铝1801合约和1802合约的正价差维持于105元/吨。

行情研判:12月4日沪铝1802振荡整理至14645元/吨,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下,技术形态偏弱,短期铝市空头气氛浓厚,但持续下挫后,铝价已跌至14600元附近,短期需关注该整数关口支撑,若出现企稳迹象,则空单注意减仓离场。建议沪铝1802合约可于14550-14850元区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3219.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69%。

现货方面:12月04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5730-2583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500元/吨。据SMM报道, 锌价高位运行,炼厂出货意愿较强,部分贸易商保值盘被套,升水较为坚挺,仅以正常交投为主;下游上周已补部分库存,日内畏高少拿。整体成交不及上周五。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255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2.02%,持仓量139242手,成交量520936手。

行情研判:目前锌价走高的主要限制因素还是在于消费端,在消费受限的情况下预计锌价暂难有太大上行空间,但下方受原料矿供应偏紧和低库存的支撑同样不存在大幅下行空间。预计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建议趋势性操作暂时观望。

铅: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531.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37%。

现货方面:12月04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950-1905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涨550元/吨。据SMM报道,期盘高开低走,持货商积极报价出货,但下游多对后市不抱过分乐观态度,普遍观望慎采,散单市场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89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2.10%,持仓量46026手,成交量83666手。

行情研判:上周铅价在供应端偏紧及黑色系走强市场情绪偏多的提振下表现触底反弹。下游方面虽然随着冬季温度逐渐下降,汽车电池置换需求仍存回暖预期。但目前铅市现货价格仍处于贴水格局,消费端暂未见实质性改善。建议在下游需求出现明显回暖前,不宜过分看涨铅价。预计在供应端偏紧而消费仍较弱的背景下,铅价会延续剧烈震荡态势。预计波动区间为18195-19448元/吨。操作上维持震荡思路对待,高抛低吸。

黄金:
消息面: 1、加拿大三季度GDP年化季环比1.7%,预期1.6%, 前值4.5%修正为4.3%。2、美国共和党参议员Ron Johnson转为支持税改方案,因在税赋转嫁企业(pass-through businesses)方面的抗争取得胜利。3、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3.9,预期 54,初值 53.8;10月终值54.6。4、美国11月ISM制造业指数 58.2,预期 58.3,前值 58.7。美国11月ISM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 65.5,预期 67,前值 68.5。美国11月ISM制造业就业指数 59.7,前值 59.8。美国11月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 64,前值 63.4。

行情研判:上周公布的美GDP、market PMI数据表现向好,叠加12月加息预期居高不下以及特朗普税改计划获参议院投票通过。短期来看金银基本面环境再度转空,若无地缘政治方面的提振,本周金价或将整体表现承压。但就中期来看随着美联储12月加息靴子落地,利空尽出后金价有望迎来反弹。就长期而言随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美德利差收敛、美债期限价差继续走低,且在加息周期中美国的减税政策未来将给经常帐带来巨大赤字,因此美元指数长期走势或难转疲弱格局。操作上就本周而言短线交易者可尝试逢高短空参与,中长线交易者则可逢低布局多单。

 

四、宏观经济

海外并购前三季度同比下滑近4成 民营企业表现积极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十几年来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无论是资源、技术、网络和品牌等,已经逐步由中国需求为中心的资产收购转变为全球性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正在逐步由盲目扩张、非理性收购转变为更注重并购逻辑的产业整合和更注重战略协同、文化融合、并购后整合的理性投资。”中国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11月30日在由民生银行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

普华永道于11月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共572宗,金额达977亿美元,接近2014年及2015全年的总和,但同比2016年前三季度则分别下降14.8%和38.9%。相较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明显降温,逐步回归理性增长。

境外并购监管加强 民营企业表现积极

普华永道中国本土客户及海外购并服务主管合伙人李明此前表示,2017年对于内地海外并购来说,是调整期。近一年来随着国内监管政策的引导和规范的推出,以及受到海外审查和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海外并购较2016年有所回落,但是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海外并购仍然保持稳定,并受到市场欢迎和政府鼓励。他预计从2018年起,中国内地的跨境并购市场将会变得更加合理和有序。

2017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走出去”税收指引》,从税收政策、税收协定、管理规定及服务举措四个方面,详细列举了企业“走出去”涉及的90个事项。此外,2017年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将境内企业和自然人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境外投资纳入监管、取消“小路条”制度等。

尉立东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保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境外并购朝着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军中,民营企业始终呈现更积极的态势,2017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359宗,数量接近国有企业总数的5倍,在总共572宗交易中占63%,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持续成为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主力军。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占比超过58%。由于海外上市公司相比内地上市公司具有外汇融资优势,海外上市企业交易数量占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总数的39%,较去年同期的25%进一步上升。

境外并购发展机遇多

安永与中国并购公会联合发布的《战略协同,包容共赢——中企海外业务管理洞察》中显示,中国资本实力后劲十足,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首超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全球第二。安永预计,十年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或将超越美国。

渤海华美总裁李祥生表示,从政治角度来看上,各个国家对跨境并购都有各自的需求,跨境并购的大门不会关上。从商业角度而言,跨境并购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中国目前可以迅速走出去的核心原因是资本市场的优势。

“只要人民币在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撑下,还保持着相对稳定,或者说是坚挺,这个水就是会从高处向低处流,资本走出去是不可改变的一个趋势。另外,随着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强盛,产品以及服务逐渐完善同样起推动作用。”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司颖称。

尉立东认为,尽管从数据的结构和趋势上来讲,中欧、中美的并购金额占比最高,是最大的跨境并购地区,但当前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将带来更多并购潜在机会。“数据上来看,‘一带一路’ 沿线47个经济国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大约是66亿美元,未来的发展潜力较大。 结合并购发展来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其中80%左右都处于经济中高速发展水平。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的负荷增长率也远高于全球平均。”

此外,尉立东提到中国企业在境外并购时应打造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团队,真正实现并购业务规范以及增长,其中包括战略规划、财务规划,包括聘请专业法律和会计机构,“中国的跨境并购就如婚姻一样,真正一个好的并购就像一个好的家庭,一定是文化的整合,一定有稳定、和谐的感觉,这才是一个好的并购。”

 

财科院院长刘尚希:中国下一步税改大方向也是减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12月3日在凤凰网财经峰会上表示,尽管美国通过税改法案,将企业所得税从35%降至20%,但对中国来说,这几年也一直在降税,最典型的就是营改增,目前减税规模超一万多亿元。下一步,企业所得税还在进行改革,个人所得税业正在改革,并且这些方面的改革肯定包含着减税的因素。

刘尚希说,下一步中国的税改肯定是一个减税的改革,是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绝对性作用,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刘尚希称,中国的税制跟美国的税制不一样,美国是以直接税为主,我国以间接税为主。所以美国降企业所得税,我们则应在间接税上做预案,尤其是增值税是最大的一个税种,营改增后,现在增值率的税率档次比较多,下一步可考虑在减并增值税的税率方面做一些调整。通过减并税率的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在所得税上面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

在个人税收方面,刘尚希表示,像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房产税的改革,可能是有的做减法、有的做加法,但当然做加法可能不是主要的,更多的还是要促进税负的公平。税负的公平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市场层面,税负的公平有利于公平竞争;再一个社会层面,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五、全球观察

10月份中东粗钢产量增长较快

根据世界钢协的月度报告,10月份,纳入世界钢协统计的中东地区4国的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了18%,达到297万吨。前10个月,中东地区粗钢产量累计达到2717万吨,同比增长13.3%。全球范围内,中东地区粗钢产量增速仅次于非洲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伊朗10月份的产钢量高达198万吨,同比增加24.2%;前10个月累计产钢1791万吨,同比增加20.9%。伊朗的产钢量增加主要受出口增加所拉动,其国内钢厂主要包括霍泽斯坦钢铁公司和伊斯法罕钢铁公司。

卡塔尔继续无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对其实施的贸易禁运,10月份的粗钢产量增加了27.8%,达到23.9万吨。卡塔尔前10个月的粗钢产量增长了4.9%至224万吨。据悉,卡塔尔钢铁公司最近几个月已至少达成了两笔大型出口交易,以缓解与邻国之间贸易中断带来的压力。

沙特阿拉伯最大钢铁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10月份的产钢量增长了7.3%,估计达到47万吨,但是,前10个月的产钢量累计下降了5.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粗钢产量在10月份下降了5.1%,为28.4万吨。

 

美媒称中国拒绝单方面钢铁减产 呼吁各国共同行动

12月2日报道 美媒称,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11月30日在国际会议中摊牌,中国拒绝采取单方面行动以缓解全球供应过剩,中美之间日益扩大的分歧未能得到解决。

据美国网站12月1日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其产量几乎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
中国称,国内钢铁行业正在经历艰难的改革,其他钢铁生产国也应降低产能。

报道称,共有33个国家参加本次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部长级会议。首次会议后,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的办公室主任、代表美国参会的贾米森·格里尔称,本次论坛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格里尔称,美国依然对国际对话持开放态度,但为了切实回应造成钢铁产能过剩的根源及后果,美国会毫不犹豫地运用相关法律认可的工具。

格里尔对于单方面征收新钢铁关税的时间表或方案不予置评,但此次柏林会谈未能取得成果或将导致特朗普政府在国内面临压力,落实早已承诺的进口钢铁限制措施。这些措施迟迟未实施的部分原因正是美国希望等待本周论坛的结果。

代表们认为,供应过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需要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需要建立一个供应和政府补贴的数据库。

针对进展不足的责难,中国代表称,已进行了艰难的改革。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会后表示,中国需要重新安置数十万工人,中国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中国呼吁全世界国家一道努力,不要出现只要求中国采取措施而其他国家旁观的情形。

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净进口国。眼下,特朗普政府寻求对中国施压,限制中国过剩的工业产能对全球市场的冲击。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