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30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2月合约,以52860元/吨收盘,下跌400元,跌幅为0.7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6765.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1,高于上一交易日7.78,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96148手,持仓量增加12526手至771698 手。主力合约成交118050手,持仓量增加9998手至158780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月合约,以14565元/吨收盘,下跌105元,跌幅为0.7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065.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05,高于上一交易日6.96,上海期铝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870446手,持仓量减少3562手至824970 手。主力合约成交434636手,持仓量减少43938手至266654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4960元/吨收盘,上涨100元,涨幅为0.40%。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3142.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4,高于上一交易日7.86,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880126手,持仓量减少11668手至477410 手。主力合约成交551274手,持仓量减少21740手至188694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18375元/吨收盘,上涨100元,涨幅为0.5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446.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1,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海伦敦市场涨跌幅度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72064手,持仓量减少568手至72122 手。主力合约成交57352手,持仓量减少1506手至4590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3990元/吨收盘,上涨91元,涨幅为2.33%。
全部合约成交6354680手,持仓量减少38220手至4225770 手。主力合约成交5024632手,持仓量增加29244手至2924900手。
【股市行情 】11月30日消息,沪深两市早盘集体低开,受到资源股高开低走的影响,沪指小幅冲高后回落震荡,创业板指数也维持弱势震荡走势,芯片概念盘中大幅拉升表现抢眼,其余板块表现平平。截至收盘,沪指报3317.19,跌0.62%;深成指报10944.10,跌1.25%;创指报1770.30,跌0.96%。
二、国内焦点
中钢协:钢价不存在泡沫
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1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至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6倍。
有人欢喜有人愁,钢价的上涨对于基建、汽车等下游企业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增加,因此市场中对于抑制钢价上涨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歇过。对于这一问题,中钢协常务副会长顾建国明确表示现有钢材价格并不存在泡沫,属于理性回归。
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特别是取缔“地条钢”,使市场的供需均衡定价体系得以恢复,竞争回归良性,价格恢复上涨。
一些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也因此实现了扭亏为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中钢协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18%,企业效益持续好转。
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大涨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
对于2018年钢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2016年钢材价格上涨70%,2017年钢铁价格又上涨30%,2018年涨幅将相对有限,钢铁价格将处在合理回归的区间。
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沪锌维持偏空思路
9月份以来,锌价进入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格局,沪锌一直在24000—26000元/吨之间振荡,伦锌在3000—3300美元/吨之间振荡。市场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一是供应紧张支撑锌价,二是国内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三是全球流动性收紧渐成趋势打压市场情绪。目前来看,第二第三因素还未改变,而供应偏紧或在冶炼厂年末增产的情况下有所缓解,基本面和宏观面都趋向利空锌走势
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10月份锌锭产量为56万吨,触及本年以来的高位,而且是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后的首升。无论从完成年度考核目标来看,还是从加工费丰厚来看,目前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都是较高的。预计11月份冶炼厂开工率较10月份增加0.19%,至81.4%,这意味着只要冶炼厂有利润空间,则年底前冶炼厂月度产量至少上升到56万吨。
从锌矿未来供应情况来看,今年国内由于环保因素影响,新增矿山产能投放受限。1—9月锌矿产量为303万吨,同比减少5.13%,预计四季度产量依旧难以提升。目前利润丰厚刺激一部分小矿山生产意愿,但也有一些大型矿山利润目标已经完成,这些矿山产量则会下降。整体上看,矿山产量在四季度也不会出现大幅下滑,那么国内锌精矿TC走势估计和去年相似。锌矿虽然紧张,但加工费不至于大幅下滑影响冶炼厂生产,预计未来锌锭供应小幅增加。
下游消费转淡趋势难挡
初级消费上,今年的环保因素对压铸锌企业和镀锌企业都有一定影响,压铸锌企业开工率在10月份已经开始恢复,而镀锌企业依旧受到影响。北方已经进入采暖季,环保限产对山东和河南地区镀锌生产形成抑制。
终端消费上,房地产行业和基建投资依旧是锌消费的软肋。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拿地热而销售及新开工冷的局面,在房地产市场由于限购而短周期走弱的背景下,预计新开工增速仍将下滑,对锌消费的拖累将持续。基建投资增速不断下台阶,10月份累计增速仅15.85%,相比年初21%的增速大幅下滑。在赤字率的约束下,年末财政支出增速应该仍然较弱,基建投资增速也会受到制约。因此,在两大终端消费走弱的背景下,锌消费转淡的趋势难挡。
全球货币政策日益趋紧
美国从今年10月份开始缩表,英国央行在11月2日把基准利率上调至0.5%,为10年来首次加息。欧洲经济复苏强劲,欧元区已有1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市场对欧元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逐渐升温。中国今年一直保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思路,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对资金面“削峰填谷”。全球流动性收紧趋势已成为共识,宏观因素对市场存在较强打压作用。
总体来说,供应紧张局面有所改善,需求转淡趋势难改,基本面压力逐渐凸显,在全球流动性收紧大背景下,锌价年末行情整体上偏空。但锌精矿依旧偏紧,对锌价不宜过分悲观。
贸易商惜售 沪钢重拾升势
上周沪钢重拾升势,截至11月28日收盘,螺纹钢主力1805合约收于3872元/吨,一周涨幅超过200元/吨。1801合约涨势更加凌厉,一周涨幅超过300元/吨。我们认为,随着供应持续收缩,现货缺口愈发明显,供需矛盾开始激化,上周钢材社会库存创历史新低,全国多地出现缺规格现象。由于库存极低,贸易商惜售情绪加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货难求局面。另外,目前1801合约仍贴水华东现货400元/吨以上,随着交割月临近,在现货如此紧张的背景下,螺纹钢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社会库存创历史新低
上周据Mysteel统计,全社会钢材库存为836.05万吨,环比大降51.39万吨,创自2013年有统计以来的新低,其中螺纹钢环比下降26.79万吨。同时,钢厂库存为420.25万吨,逼近2015年以来的历史低点416.22万吨。
库存持续大幅下降并创历史新低显示目前的供需矛盾已经有所激化,钢企大面积限产导致供应持续收缩,而需求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部分工地在环保限制解除后开始加速施工,11月下游需求出现了超预期释放,从而导致供应缺口开始放大。钢厂不断上调报价,对部分规格加大加价力度,贸易商由于库存极低,惜售情绪加重。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自11月20日以来累计上涨接近400元/吨,极低水平的库存使得现货价格具有较强的向上动力。
贴水修复空间仍存
虽然近期螺纹钢1801合约持续上涨,但涨幅不及现货,因而1801合约对现货贴水再度扩大。截至11月28日收盘,1801合约仍贴水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526元/吨。目前距离1801合约交割仅有1个多月,考虑到目前现货较为紧张,并且期货有如此高的贴水,空头交货意愿并不强,超过500元/吨以上的贴水使得1801合约有继续向上修复的动力。
原料价格持续上涨
前期市场对原料过分悲观的情绪已经得到修复,原料端铁矿石、焦煤、焦炭近期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前期由于钢企限产,市场对原料需求预期比较悲观,钢厂和贸易商均大量去库,导致现货出现一定程度的超卖。
近期,随着钢厂补库启动及市场情绪好转,原料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以铁矿石为例,钢厂从9月开始对铁矿石持续去库存,在11月上旬钢厂进口矿库存可用天数下降至24天,而近期钢厂加大补库力度,2周时间库存从24天上升至29天,焦煤焦炭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随着原料的止跌反弹,贸易商情绪也出现好转,现货交易逐渐开始活跃,主动拿货积极性提高。
原料持续反弹有助于改善前期螺纹钢一枝独秀的局面,产业链内部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向上共振,成材领涨、原料随涨的局面有望延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着供应持续收缩,现货缺口愈发明显,供需矛盾开始激化,上周钢材社会库存创历史新低。贸易商惜售情绪加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货难求的局面。另外,目前的1月合约仍贴水华东现货超过400元/吨,过高的贴水使得螺纹钢仍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反弹乏力,其中3个月伦铜交投于6779-6720美元/吨,现交投于6760美元/吨,日微涨0.16%,本周前三日累计跌幅逾3.66%,下方支撑关注6700美元/吨。持仓方面,11月28日,伦铜持仓量为32.1万手,日增1739手,近一周来伦铜增仓振荡整理,显示多空分歧加大。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1月30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00元/吨-平水,平水铜成交价格52420-52680元/吨。今日为月末,很多大企业正在月末结算中,交易关注度下降,但盘面跌幅大,沪伦比值继续下修,吸引部分下游及有资金的贸易商入市收货,好铜贴水快速收窄至贴水50-贴水40元/吨,10点以后已然出现贴水20元/吨的好铜报价,平水铜贴水60元/吨,继续呈现抢货状态,第二节交易时段,好铜已报平水,平水铜贴水50元/吨~贴水30元/吨,成交激情逐渐退烧。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801延续跌势,但日内探底回升,削减部分跌幅,交投区间为53050-52390元/吨,尾盘收于52840元/吨,日微跌0.58%,其表现稍抗跌于沪镍,目前跌至主要均线组之下,下跌风险犹存。期限结构方面,铜市转为近低远高,沪铜1801合约和1802合约正价差缩窄至20元/吨。
行情研判:11月30日沪铜1801合约承压续跌至52840元/吨,跌破主要均线支撑,显示上方抛压较重,因美元指数振荡反弹,同时整个有色金属市场抛压较重,尤其沪镍承压续跌,拖累铜价走低。操作上,建议沪铜可于52400-53100元区间高抛低吸,止损各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延续跌势,但跌幅略有缩窄,其中3个月伦铝交投于2066-2039元/吨,现交投于2044美元/吨附近,日跌0.37%,目前伦铝仍运行于近期振荡整理平台下方,短期下跌风险犹存。晚间关注下方2000美元/吨的支撑,技术形态弱于沪铝。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1月30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4110-14140元/吨,对当月贴水130-12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110-1414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130-14170元/吨。贴水小幅缩小持货商出货态度略有提升,期铝连续大跌,市场看空氛围浓厚,中间商和下游企业按需接货为主,整体成交保持低迷。现货成交难以支撑铝价。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801合约先抑后扬,日内交投于14745-14340元/吨,尾盘收于14565元/吨,日跌0.34%,收盘前最后五秒惊现大单抛压,导致沪铝1801合约和1802合约的正价差较昨日扩大150元/吨至250元/吨。
行情研判:11月30日沪铝1801振荡整理至14565元/吨,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下,技术形态偏弱,短期铝市空头气氛浓厚,但持续下挫后,铝价已跌至14600元附近,短期需关注该整数关口支撑,若出现企稳迹象,则空单注意减仓离场。同时还需关注铝市采暖季减产进展,因近期市场已大幅消化了减产不及预期的打压。沪铝1801合约可于14450-14750元区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
四、宏观经济
国资委六举措防控央企PPP风险
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央企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业务规模从严设定上限,以防止杠杆率过高,并明确提出对PPP业务重大决策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央企PPP项目将进入更重视项目落地与项目质量的新阶段。
据悉,《通知》从强化集团管控、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规模控制、优化合作安排、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责任追究等六方面来防范央企参与PPP的经营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要求央企高度关注PPP业务对企业财务结构平衡的影响,量力而行,并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通知》明确提出,纳入中央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范围的企业集团,累计对PPP项目的净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上一年度集团合并净资产的50%,不得因开展PPP业务推高资产负债率。此外,还将加强集团内部的风险隔离,即资产负债率高于85%或近两年连续亏损的子企业不得单独投资PPP项目。严禁非投资金融类子公司参与仅为项目提供融资、不参与建设或运营的项目。
控制杠杆率、防止高债务,是此次《通知》出台的重要目的之一。《通知》也明确了不少风险红线。根据《通知》的要求,央企要严格遵守国家重大项目资本金制度,合理控制杠杆比例,做好拟开展PPP项目的自有资金安排,落实项目股权投资资金,不得通过引入“名股实债”类股权资金或购买劣后级份额等方式承担过多风险。债权资金安排方面则要在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的同时,匹配好债务融资与项目生命周期。此外,《通知》对央企PPP项目运营安排、退出机制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
“下一步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去杠杆。”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记者。据了解,国资委已经探索建立了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实行“五控制”,即控行业标准、控财务杠杆、控投资规模、控风险业务、控财务风险。根据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截至9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6.5%,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总的判断是,中央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说。
根据明树数据的统计,截至11月29日国有企业的PPP项目达到3027个,占所有成交数量的53.31%,成交金额达62993.4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PPP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报期长,甚至部分项目操作也有待规范,加大了央企财务风险,此次《通知》的印发有助于进一步管控企业的债务风险、降低企业的杠杆率;而对央企PPP项目的规范要求,则意味着央企PPP或许会进入一个“精耕细作”由量转质的新阶段。
种种迹象都表明,PPP的监管正在趋严。事实上,财政部11月也发布通知规范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及时纠正PPP泛化滥用现象。此通知还对于属于“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的项目作出规定,例如不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不负有提供义务的,如商业地产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等;因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等,不适宜由社会资本承担的;仅涉及工程建设,无运营内容的等等情形。
在国资委加强央企PPP项目监管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则加大了对民营资本的扶持力度。例如江苏省财政厅28日下发文件,鼓励、支持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直接降低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条件的门槛,并在相关的补助标准上增加10%。“未来央企投资PPP的趋势可能会收紧,对PPP总体来讲,有助于PPP的规范,对于民营资本来说,机会更多了。”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表示。
统计局解读11月PMI: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发展态势
2017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稳中有升 11月份
制造业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年均值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本月主要特点:一是供需两端均衡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3%和53.6%,分别比上月上升0.9和0.7个百分点。在生产和市场需求扩张加快的同时,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3.5%,升至年内次高点。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9%、53.2%和53.1%,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三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回暖,进出口稳步增长。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8%和51.0%,均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外贸保持稳定回升。四是价格涨势继续趋缓。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9.8%和53.8%,均连续两个月高位回落。
调查结果显示,本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均位于收缩区间,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表明部分传统行业扩张动力有所减弱,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9%,比上月微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年均水平,继续在扩张区间内平稳运行。中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小型企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抵近临界点,表明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位运行
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且高于年均值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增速有所加快。
服务业保持稳定扩张。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53.5%以上的景气区间。随着制造业增速的加快,与实体经济高度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1.7%,为年内最高点。从行业情况看,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和“新零售”概念的推动下,以及“双十一”促销活动等影响,批发零售、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邮政快递、装卸搬运及仓储等行业业务总量实现快速增长,商务活动指数明显高于服务业总体水平。受运输结构调整和房地产调控等影响,道路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建筑业景气度明显提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4%,比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升到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1%和65.6%,分别高于上月1.0和2.4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稳步增长,生产增速加快,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向好。
五、全球观察
10月美国粗钢产量同比大幅上涨12%
世界钢铁协会覆盖全球66个国家的160家钢企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钢厂上月生产了700万吨粗钢。同期,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上涨5.8%至1.453亿吨。
10月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总量近半数,同比上涨6.1%,是美国粗钢月产量的10倍以上。
10月印度粗钢产量上涨5.3%至860万吨;土耳其粗钢产量上涨11.1%至330万吨;西班牙粗钢产量上涨11.9%至130万吨;法国粗钢产量上涨1.6%至140万吨;巴西粗钢产量上涨3%至300万吨;意大利粗钢产量上涨6.1%至230万吨。
10月日本粗钢产量同比下跌1%至900万吨,是唯一一个产量下跌的主要工业国家。
10月全球产能利用率为73%,同比去年10月提高了3个百分点。
2017年土耳其粗钢产量有望创新高
土耳其钢材制造商协会主席11月29日称,截止2017年末,土耳其粗钢产量或将打破记录。
“我们预测截止年末,土耳其粗钢产量将超过3600万吨,突破历史最高值。” Fuat Tosyalı对国营的阿纳多卢通讯社记者说。
Fuat Tosyalı表示中国市场趋强,加之国内基建投资项目综合作用下,钢材需求增强,拉动了土耳其粗钢产量。
据土耳其钢材制造商协会11月16日发表的最新报道,2017年1-10月土耳其粗钢产量同比上涨13.3%达3105万吨。
“政府仍是最主要的钢材消费方,基建投资需要耗费很多钢材,满足政府需求是我们的职责。” Tosyali称。
他还表示2018年政府仍有很多有助于就业、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的基建投资项目。
“我们相信2018年也将是蓬勃发展的一年。”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