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20
2016年,制浆造纸行业拿到国家科学技术大奖;林浆纸产业链迎来新契机;山东、富阳造纸转型升级上了中央电视台;我国又有一家造纸企业走进美国……
2016年,可以说是造纸行业思想、行动的新拐点。这一年,造纸行业调整步伐再出发,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出去”解决原料、产能过剩等问题,而冷静投资、维护行业形象成了“新常态”。这一年,绿色健康发展,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造纸行业的共同誓言。
技术进步
实现强国梦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所有获奖项目中,制浆造纸行业“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两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造纸行业在国家科学技术奖上“出镜”的机会并不多见,消息甫一出,便令整个行业为之振奋。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以“林”为生的造纸行业,原料对外依存度高。因此,突破原料瓶颈的每一步都会获得纸业人雷鸣般的掌声。
“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发明了速生材高得率酶催化低能耗制浆技术。采用酶促磨浆技术,可节省磨浆能耗20%,提高纸浆得率3%。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齐鲁工业大学校长陈嘉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项目所进行的生物炼制研究旨在有效解决目前造纸工业所面临的原材料困境。目前生物技术在造纸方面的应用瓶颈主要是生物制浆及其应用,本次项目便在酶促磨浆、酶促消潜等方面较之前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创新。但我国造纸工业的生物炼制路子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多的研究要做。
随着造纸行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科技人才的不懈追求,必将推动造纸行业进入新的阶段。我国造纸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梦想还会远吗?
纸企“变形”
寻找新出路
2016年,从各消费指数及“双十一”的火热程度来看,市场带动了包装纸、生活用纸行业向好发展。但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大家都意识到印刷出版类等多种传统产品受到了消费趋势变化的影响,很难再有昔日的辉煌。
这一年,造纸企业的领军人物用睿智和果敢,做出了一个个让人为之称赞的决断。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突破传统盈利模式,寻找新的赢利点。
2016年1月17日,华泰集团10号机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开机,并一次性上浆成功出纸,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1.35亿元。这标志着华泰加快转调步伐,由新闻纸向文化纸战略转型迈出重要一步。而华泰为此累计投资近8.4亿元的改造项目从2015年便拉开帷幕,与福伊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造纸4.0”战略,升级改造华泰5条新闻纸生产线,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纸研发中心等。
2016年4月26日,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洪信与美国阿肯色州州长阿萨·哈钦森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备忘录,公司拟在阿肯色州投资建设年产能为70万吨的生物精炼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30个月,项目总投资约10亿美元至13亿美元,将为当地创造250个全职直接工作岗位,以及1000个间接工作岗位。美国阿肯色州将为太阳纸业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及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等,以确保生物精炼项目的稳步推进并最终投产运行。
太阳纸业此次在美国投资的生物精炼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太阳纸业在生物质精炼领域的产品生产能力,项目生产的绒毛浆产品将使太阳纸业进入快消品产业上游,为公司在个人护理用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扫描关注废纸价格微信小程序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