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1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2月合约,以37180元/吨收盘,下跌60元,跌幅为0.1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65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9,低于上一交易日8.00,上海期铜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59630手,持仓量增加1708手至443978 手。主力合约成交147892手,持仓量减少2176手至19181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2月合约,以12630元/吨收盘,上涨20元,涨幅为0.1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2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9,高于上一交易日7.75,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61570手,持仓量减少8584手至713020 手。主力合约成交143252手,持仓量减少7274手至230600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2月合约,以18200元/吨收盘,下跌20元,跌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28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5,高于上一交易日7.93,上海期锌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07990手,持仓量减少5712手至488504 手。主力合约成交289800手,持仓量减少3668手至215250手。
上海期铅价格上涨。主力12月合约,以15760元/吨收盘,上涨290元,涨幅为1.8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027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8,高于上一交易日7.74,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3172手,持仓量增加4766手至52568 手。主力合约成交25208手,持仓量增加4438手至27508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485元/吨收盘,上涨13元,涨幅为0.53%。
全部合约成交5054914手,持仓量减少34604手至3292862 手。主力合约成交4545124手,持仓量减少64920手至2433466手。
【股市行情】10月21日消息,今日,两市早盘冲高回落,午后窄幅震荡收窄振幅。沪指年线的压制使投资者观望情绪稍有升温。热点层面持续性较差,资金逢高出逃比较坚决。午后,两市振幅重归较低水平,沪指持续震荡回升尾盘翻红,创业板跌幅有所收窄,但依旧低迷。截止收盘,沪指报3090.94点,涨0.21%,深成指报10748.90点,跌0.33%,创业板报2181.00点,跌0.56%;两市个股跌多张少,1800余只个股下跌。
二、国内焦点
沪铜内强外弱格局将延续
受季节性弱势预期影响,国庆节之后,沪铜整体表现为冲高回落走势。一般来说,四季度铜价走势相对偏弱。回顾今年铜价走势可以看出,今年的运行区间在34000—39000元/吨,整体的波动在15%以内。笔者认为,从目前有色金属的整体情况及走势来看,四季度铜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
有色复苏虽不平衡,但整体市场回暖可期。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1—8月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9万吨,2015年全年过剩30.2万吨,过剩状态略有好转。同时,报告内容显示,其他有色金属均为短缺状态:镍市场供应短缺7.51万吨,锡市场供应短缺2.05万吨,锌市场供应短缺2.9万吨,铅市场供应短缺5.8万吨,原铝市场供应短缺65.8万吨。
众所周知,商品价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看供需状况,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之后,有色金属都回到了相对较低的价格,今年的走势有了明显的变化。以近期的价格作为参考,有色金属自去年年底的低点反弹幅度如下:锡反弹62%、锌反弹54%、铅反弹31%、铝反弹30%、镍反弹28%、铜反弹14%。应该可以总结出三点:首先,有色金属的整体趋势一致;其次,今年均以反弹为主;最后,基本面相对差一点的铜价反弹幅度最小,仅14%。
从铜价自身走势来看,今年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相较于前几年走势来说,是表现最强的一年。回顾此轮铜价走势可以看出,铜价自2011年开始回落,2013年基本确认转为熊市,2013年、2014年、2015年连创新低。2016年以来,铜价整体表现为区间振荡走势,并没有再创新低。笔者认为,今年的这种变化是较为重要的,对铜价后期走势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金融及货币因素或支撑沪铜持续抗跌的走势。金属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基本金属,其走势受金融市场及货币市场的影响也较大。而展望四季度的市场热点不难看出,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三个因素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对于铜价的阶段性走势有较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美国大选对于铜价的影响应该有限,从短期来看,当选者对于经济变化的影响应该不大。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影响相对会大一些,市场的反应或者会更加敏感。但从美联储利率与铜价走势关系来看,利率与铜价的走势为正相关。美联储11月议息会加息的可能性不大,12月中旬的议息会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如果在11月市场预期12月加息的概率增加的话,那么铜价在12月中旬议息会之前探底反弹的概率将较大,行情走势或将类似于2015年12月议息会之前的走势,但创新低的可能性相对不大。
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度增强,金属铜内外盘比价也振荡走高。整体来看,今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为3.85%。近期沪铜主力合约的内外盘比价回升到8.0附近,进口盈利约600元/吨,加之现货近200元/吨的升水,应该说进口盈利的状态较为明显,内强外弱格局仍在延续。笔者认为,虽然人民币贬值不能成为铜价上涨的动力,但至少对于沪铜起到一定幅度的支撑。如果后期贬值持续,那么沪铜的持续抗跌走势将限制铜价的回落幅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年有色金属的基本面有了一定的好转,整体反弹的走势对于铜价形成较大的支撑。美联储加息预期及人民币贬值对于铜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预计四季度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整体区间振荡或探底反弹的概率较大。
成本支撑是沪铝空头最大障碍
受多数地区运力紧张有所缓和及现货市场成交下降的影响,节后强势上攻的铝价承压回落。当前市场分歧较大,一面是低库存和成本上扬刺激多头,另一面则是产出加大和运力松动将造成供应增加。我们认为,供需由紧张向宽松倾斜是影响中期铝价的主要矛盾。
多重利好的持续性存疑
运力紧张影响到货及9月氧化铝价格跳涨一度激发铝市多头热情。交通部自9月21日强制性执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以来,运力出现紧张局面,导致在途铝锭数量激增,发货周期延长。调查显示,全国主要铝锭供应商在途铝锭数量在10万吨之上,且有数万吨铝锭积压在发货站台。然而,现货铝价从运输新规执行时的12500元/吨上涨至13500元/吨,涨幅已远覆盖运输成本的上涨,铝企变现的意愿将激励他们接受运费上涨,目前多地区运输已现缓和。运输的堰塞湖缺口一旦打开,库存将会明显回升,现货供应偏紧的格局也随之受到冲击。
氧化铝和电力占电解铝成本的70%以上。氧化铝价格国庆节前后持续上涨,主要由于8月两家氧化铝厂意外停产及进口氧化铝数量大幅缩减,造成市场阶段性供应紧张。但是9月两家企业已复产,另外今年初减产的中铝山西近期也选择复产,10月产量预计大幅增加。随着供应增长,氧化铝价格上涨空间受抑。动力煤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着铝企自备电厂的发电成本,以吨铝耗电13000千瓦时粗略计算,动力煤每吨价格上涨100元,则吨铝用电成本约上升550元。现货煤价已涨至600元/吨之上,供给侧改革的持续及冬季用煤需求会支撑动力煤价格维持高位,用电成本很难松动。成本推动铝价的热潮随着氧化铝加大产出将消散,但成本的支撑依旧是目前空头绕不过的障碍。
电解铝产出加大,房地产板块需求受挫
近期,铝厂生产积极性随着铝价走高而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电解铝产量增加至270.5万吨,同比增加1.27%,告别连续3个月以来的同比负增长。主要体现在山东魏桥、山东信发、新疆希望、广西百矿等新增产能释放,加上甘肃连城、山西兆丰、焦作万方(000612,股吧)、四川启明星等铝企进一步复产,带动整体运行产能提升。进入10月以后,仍有太原东铝等铝企新增复产,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仍有约30万吨提升空间。SMM预计,10月电解铝产量达281.1万吨,供应压力再度增加。
今年房地产和汽车这两个用铝板块保障着铝消费的增长。从前9个月的房地数据看,1—9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22655万平方米,增长6.8%,增速回落5.4个百分点。房产调控前一二线城市房产火热的销售已在加速的9月销售面积中反映,但国庆期间密集调控后市场成交回落,10月的销售数据将面临下滑,进而通过投资——新开工——施工链条影响到该板块对铝的消费拉动。自去年10月1日以来,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减半征收购置税,这一“红包”政策令车市销售升温。1—9月,汽车产销1942.20万辆和1936.04万辆,同比增长13.25%和13.17%。购置税减半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政策会支撑年末车市。
从内部格局看,目前低库存和电解铝成本上移是多头最大的筹码,但电解铝供应增多隐患会逐步显现。操作上,可借当前商品市场整体偏多氛围带动铝价往上的过程布局空单。但在运输滞留的铝锭流入市场造成库存回升之前,铝价受成本支因素撑难迅速向下,空单以波段性操作为主。
黄金短期反弹有望维持
经过国庆假期价格大幅下跌之后,黄金价格进入了调整期。虽然美元依旧维持了强势,但金价始终围绕200日均线附近振荡,并未进一步下挫,反映出逢低买盘较强。美元依旧是当前影响金价的主导因素。考虑到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11月按兵不动预期强烈,且美元指数临近98.2附近技术阻力,在四季度欧美政治风险的推动下,我们预计短时金价会维持10月初快速下跌之后的反弹趋势。
逢低买盘支撑金价
国庆假期金价大幅下跌,不仅没有降低投资者对黄金ETF的兴趣,反而激发出市场更高的热情。截至10月20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持有的黄金量升至967.21吨,基本回到了8月中旬的持仓水平。作为衡量避险情绪强弱的ETF市场,投资者连续增持,反映出市场长期看涨意愿强烈。
印度节日需求在即,随着珠宝需求增长,预计10月的黄金进口量可能会出现回升。通过我们的市场调研发现,自9月底以来,国内金条需求上涨,原因或是中国主要城市相继推出楼市限令,令一些投资人感到不安,寻求其他投资选项。同时,人民币近期的贬值趋向,令投资者开始转向传统的避险保值资产——黄金。中印实物需求将增强国内外逢低买盘力量,这无疑会对未来金价产生支撑。
欧美政治风险或引发金市剧烈波动
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举行,美国大选影响全球投资者神经,任何一次民意调查结果都可能会引起市场的大幅波动。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总统大选对黄金的影响是短期的,在美国大选的周期中黄金表现前后差别较大。考虑到本届竞选的两位候选人争议性都比较大,预计11月总统大选将给市场提供额外不确定性。短时大选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冲击金融市场,预计对黄金构成利好。
意大利修宪公投可能成为继英国公投退欧后又一个引爆市场的风险点。意大利2016年12月4日举行全民公投,如果公投通过改革法案,意大利政界形势会更稳定。如果公投否决改革法案,当届政府将下台,意大利或将重现政治乱局。目前反对的声音正在壮大,其中五星运动党正逐步取代民主党,成为意大利最受民众欢迎的党派。该党希望就意大利的欧元区成员国身份问题举行公投,这成为金融市场中一个不能忽略的黑天鹅事件。在此背景下,预计黄金规避风险功能将凸显。
美联储12月加息或限制金价涨幅
美联储用来暗示政策前景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期今年加息25个基点。由于11月的FOMC会议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不到一个星期,并且主席耶伦届时不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可能在12月会议上加息。近期美联储高官频频讲话为加息铺路,美联储大概率将在年内采取加息行动。市场需要警惕的是,美联储紧缩程度可能会超出预期。作为压制贵金属价格的最重要因素,美联储加息预期预计将限制未来金价的反弹幅度。
从技术形态角度看,黄金国庆假期高位三角破位后,回归到二季度波动范围,近期金价围绕年均线附近振荡的概率较高。从指标来看,日线MACD呈金叉趋向,4小时均线系统张口向上,利于短时金价维持反弹趋势。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连续第六日处于均线组之下不断走低,其中3个月伦铜下滑0.18%至4643美元/吨,其技术形态弱于沪铜,短期下跌风险犹存,下方支撑关注4600美元/吨。持仓方面,10月19日,伦铜持仓量为31.5万手,日增2293手,但其持仓仍处于年内较低水平,显示铜价走低后,多空积极减仓离场,铜市人气十分低迷。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0月21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170-升水23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7300-37370元/吨。开盘时持货商试探报价,第一节休市前,平水铜报价已达升水170元/吨,与好铜一度报价持平。当平水铜报升水180元后,好铜报价变被动推涨为主动调价,在轻松越过升水200元/吨后,投机盘热情更高涨,一路推至升水220元/吨。下游虽大多谨慎看待升水大涨,但在看涨升水的氛围中仍被迫接受高价湿法铜。在投机热情不减的背景下,下周现铜升水或仍将走高。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612合约振荡下滑,日内交投于37270-37000元/吨,尾盘收于37180元/吨,日跌0.35%,目前沪铜跌回均线交织处运行,下方支撑关注37000元/吨的整数关口。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611合约和1612合约为负价差20元/吨。
行情研判:10月21日沪铜1612合约振荡下滑,因美元指数强势攀升,及中国9月铜出口进一步攀升,加大国内铜需求担忧和国外铜市供应压力,但沪铜表现相对抗跌。操作上,建议沪铜1612合约可于37700-37000元间高抛低吸,止损各35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冲高回落,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09%至1618美元/吨,跌至近一个月来的低点,显示上方抛压较重,且短期伦铝跌势多在沪铝收市后,显示外盘表现明显偏软,主要受美元走强打压,其下方技术支撑关注16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10月21日上海现货成交13360-13380元/吨,对期铝当月升水420~440元/吨,无锡成交13360~13370元/吨,杭州成交13330~13350元/吨,华东地区整体市场成交趋于活跃,日内市场放货相对较少,而下游周末前补库需求提升,市场内接货情绪较浓,从而推升现货升水在昨日基础上再次上调。
内盘走势:沪铝1612合约振荡走高,尾盘反弹至12630元/吨,日涨0.44%,目前沪铝仍有效企稳于主要均线组之上,技术形态强于其他有色金属。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1和1612合约负价差维持至265元/吨。
行情研判:10月21日沪铝1612合约振荡反弹至12630元/吨,表现稍抗跌于其他基本金属,本周沪铝以高位振荡整理为主,显示短期铝市多空操作谨慎。操作上,建议沪铝1612合约可于12750-12500元间的高抛低吸机会,止损各1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 隔夜伦锌震荡走低,报收2284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02%。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289美元/吨,上涨0.2%。
现货方面:10月21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8330-18430元/吨,均价涨2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升水与昨日持平;炼厂正常出货;贸易商积极报价,现货升水持平,市场交投一般,以长单交付为主;下游维持观望,少数按需采购,成交一般;市场整体成交平平。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8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11%,持仓量215250手,成交量289800手。
行情研判:昨夜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按兵不动,欧元巨震,美元走高,对基本金属走势构成压制。但受供给短缺影响,锌市基本面仍然偏强。操作上建议沪锌1612合约回调买入,跌破18000元/吨止损。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金震荡走平,报收1266.01美金/盎司;伦敦银震荡走低,报收17.532美金/盎司,跌0.05%。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低,收跌0.17%,3点报于1263.84美金/盎司;伦敦银震荡走低,跌幅0.31%,3点报17.486美金/盎司。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77.25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76.3元/克,较上一交易日跌0.27%,成交量165012手,持仓量284304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043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4000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跌1.11%,成交量527866手,持仓量553626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10月20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70.17吨,日增2.96吨;截至10月20日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94.92吨,日增0吨。
行情研判:受欧洲央行宣布利率和购债规模不变影响,欧元走低,美元指数走强,贵金属冲高回落,黄金缺少上涨动能,预计短期保持偏弱盘整态势。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275-278元/克区间交易,各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3975-4060元/千克高抛低吸,各止损30元/千克。
四、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失速论已不攻自破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第三季度增长6.7%,延续了此前两个季度的良好势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不仅总体平稳,而且一些反映经济运行趋势、增长结构及发展质量的关键数据的表现也好于预期,整个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明显。同时,这些事实也意味着,此前一些渲染中国经济将“硬着陆”“陷入衰退”等的“失速论”论调已不攻自破。
关键数据好于预期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身高增长可能是判断其成长发育的最直观标准;但成年后,衡量指标就会逐步扩大至认知、思维、情感等更多维度。其实,看待任何一个经济体的成长也是同理。
尽管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表现不俗,但今年以来一些国际机构仍不时抛出中国经济“即将失速”的论调,认为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二季度及随后的季度急剧放缓,并断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消失“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这次,“失速论”再一次被“打脸”。
工业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指标均明显好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4%;全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民间投资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在中国经济的最新答卷中,不仅GDP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不少关键性指标都好于预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的表现令人鼓舞,已经让“失速论”“硬着陆”等论调不攻自破。“尽管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还是6.7%,但不要忘了去年中国经济每季度环比也是增长的,因此今年三季度增长的基数实际上比一二季度要大,绝对增量也就更多。与此同时,我们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也比以前更高了。”徐洪才强调。
而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等多位学者看来,在全球经济环境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且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表现和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依然非常亮眼,保持6.7%的GDP增速难能可贵。
结构调整成效实在
事实上,与经济增速本身相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相关数据的变化显然对判断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更具参考意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的动能在加快成长,因此“稳”的基础有所加强。具体来看:一是“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例如,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企业成本和资产负债率都有所下降。二是产业结构继续升级。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三是需求结构继续升级。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占比在提高,同时高耗能行业占比在下降。
在10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前8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则在20%以上。不难看出,这与“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家”等看似细微的变化一样,不仅有力地印证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取得的实效,更反映出新经济动力的日益强大。
“过剩产能出现下降、房地产库存有所减少、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基础设施投资及时补位……可以说,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步成效已经在宏观经济数据中得以体现。”徐洪才表示,取得成绩并不代表没有问题,未来各界还需要脚踏实地地落实中央各项改革措施,积极推动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去产能并实现转型升级。
改革坚定预期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中国经济一次又一次地用事实说话,“失速论”在海内外愈发没有市场,而理性分析并给予未来中国经济积极预期的声音则越来越多。
亚洲开发银行在其9月底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今明两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初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亦在全面下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的同时,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维持在6.6%和6.2%不变;彭博社则在报道中称,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完全“触手可及”。
有阿根廷学者进一步指出,在第三季度GDP发布之前,有部分经济学家曾担心中国经济可能持续减速,但6.7%的增幅无疑有力回击了这些质疑。“中国最新经济数据让近期饱受利空消息打击的世界经济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该学者说。
专家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依旧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未来依然会面临一些外部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我们持续坚定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积极培育新生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新一轮强劲增长并为全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并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将越来越强;徐洪才则预计,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不会改变,四季度GDP增速或为6.6%,明年经济增速应该不会低于6.5%。
工信部: 工业经济有望继续平稳运行
10月20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在2016年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指出,总体来看,工业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半年企稳向好的势头,一些指标好于预期,这为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这个趋势来看,四季度有望继续保持或者延续前三季度平稳运行的态势。
黄利斌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针对性稳增长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一些可喜的积极变化。和上半年比较,“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稳的力量在增加,好的迹象在增多,趋稳向好的态势正在确立。
“稳”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工业总体稳,主要行业稳,多数地区稳。“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效益回升、市场信心回暖和企业基本面向好。“进”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发挥积极作用,高技术制造业的运行态势良好,去产能补短板成效初步显现。
黄利斌还介绍,目前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12.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0%以上。前8个月利润增长19.6%,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20%以上。
五、全球观察
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七提中国 钢铁“躺枪”
据英国BBC网站报道: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19日举行第三次电视辩论,两人在经济和钢铁议题上集中火力提中国。本场共提及中国7次,多于第二场的4次,少于首场的12次。本场辩论还提到“中国钢铁”3次和“中国钢铁工人”1次。
中国的“出镜”主要归功于希拉里。希拉里用中国钢铁和中国的钢铁工人抢走美国人工作攻击特朗普。希拉里称,特朗普提及中国的经济增速为7%。但美国与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还在于中国的钢铁和铝在美国“非法倾销”。她说特朗普买进中国的钢铁和铝。希拉里称特朗普谈论美国的就业流失是“鳄鱼泪”,因为他同时让中国的钢材倾销到美国市场。
特朗普回应称:“我们将有自己执行的贸易协定。我也将设置美国歷史上第一个贸易检察官。我们将贯彻实施那些协定,并寻找销售美国产品的商机。”
BHP称终于见到矿业复苏迹象
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BHP Billiton表示,五年来首次,其终于在大宗商品市场中见到了明确的反转迹象。
在宣布截止9月30日的营业业绩时,首席执行官Andrew Mackenzie表示市场出现了“再平衡得早期迹象”。
“基本面显示原油和天然气市场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改善。铁矿石和冶金煤价格已经强于预期,但我们继续预期供应在近期比需求增长更快”,他表示,同时指出BHP在最近几个月自身的产量大体上比一年前同期要低。
作为仅次于巴西VALE和澳大利亚的Rio Tinto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BHP称其正处于将产量提升至2亿6500万-2亿7500万吨目标的途中, 去年其铁矿产量在2亿5700万吨。虽然该公司在三季度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至6700万吨,但积极的展望并没有受到侵损。
根据The Metal Bulletin提供的数据,铁矿石现货价格周三达到逾一个月新高58.37美金/吨,而炼焦煤价格今年已翻倍至230美金/吨。
BHP还提醒说由于之前南澳大利亚的供电中断导致其Olympic Dam铜铀矿停止运营,公司可能被迫削减其产量目标。
BHP最近将石油和天然气列为主攻领域。其在5月决定在不等价格复苏便启动其扩张计划。自那时起,BHP一直积极搜寻可能的收购交易,特别是铜和石油资产,但目前为止没有达成主要交易。
BHP并不是矿产业内唯一显现复苏迹象的公司。世界最大的重机械制造商Caterpillar上月表示其在最近几个月进行的有关潜在销售的商谈比过去两到三年合起来还要多。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