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30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2月合约,以37710元/吨收盘,下跌70元,跌幅为0.19%。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827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1,高于上一交易日7.79,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36394手,持仓量减少4364手至439784 手。主力合约成交82256手,持仓量增加8632手至174124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2月合约,以12270元/吨收盘,下跌90元,跌幅为0.73%。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62.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38,低于上一交易日7.41,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95518手,持仓量减少9294手至608362 手。主力合约成交54748手,持仓量增加538手至17286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2月合约,以18275元/吨收盘,上涨90元,涨幅为0.49%。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35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7,低于上一交易日7.79,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98168手,持仓量减少2710手至498736 手。主力合约成交139456手,持仓量增加3626手至181474手。
上海期铅价格涨幅明显。主力11月合约,以15445元/吨收盘,上涨485元,涨幅为3.2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07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6,低于上一交易日7.47,上海期铅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5316手,持仓量增加5922手至51132 手。主力合约成交32486手,持仓量增加3542手至28074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主力1月合约,以2253元/吨收盘,下跌53元,跌幅为2.30%。
全部合约成交3903330手,持仓量减少133406手至3176552 手。主力合约成交3710948手,持仓量减少126496手至2570142手。
【股市行情】9月30日消息,周五早盘,沪深两市小幅低开,盘中军工股和白酒股集体拉升,带动沪指震荡上扬收复3000点,随后沪指围绕3000点维持震荡整理。午后开盘,深圳国资改革概念的优异表现短暂刺激了市场人气,但是大盘总体还是呈现缩量盘整。今天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投资者参与意愿不强,成交量的持续萎缩使大盘反弹动力不足。截至收盘,沪指报3004.7点,涨幅0.21%,深成指报10567.58点,涨幅0.53%,创业板报2149.9点,涨幅0.17%。
二、国内焦点
英媒:中国钢铁业兼并重组开启“第一波行动”
9月29日报道英媒称,现在,中国精心设计了一项计划,以打造一个更高效、少负债的钢铁行业。该计划的“第一波行动”正在进行之中。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27日报道,与较早前的做法相似,中国希望采用破产、债务重组和兼并策略,到2025年成立10个钢铁集团,生产该国60%至70%的钢铁产品。
普氏能源资讯公司分析师李红梅说:“如果能与其他企业合并,那么就会进行合并。如果不能,它们就会请求银行能否进行债转股。如果债转股失败,那么就会选择最后的方式——破产。”
报道称,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对全球造成影响。去年,中国钢铁制造商未能减少产量以应对需求下降局面,导致大量中国钢铁涌入全球市场,大幅拉低了国际钢铁价格,使全球钢铁产业陷入危机。
国际钢铁制造商正在与中国扩大钢铁出口做斗争,反倾销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但中国称钢铁出口量持续上升仅仅反映出中国钢铁产品的竞争力。
报道称,为进一步扩大出口,中国在推动钢铁行业进行自上而下的整合。两周前,两家中国国有钢铁集团的合并工作已正式启动。
这项雄心勃勃的钢铁行业重组计划能否完成,将取决于北京能否让地方政府与其保持一致。由于担心失业率和税收问题,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补贴和贷款让亏损企业免于破产。
分析人士称,中国领导人的影响力可能会提升钢铁行业重组的概率,但他们警告称,上周宣布的这些协议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可能有限。
报道称,这些重组协议旨在通过成立一个债务负担较轻的独立实体来维持盈利能力,以便其能继续生产。对渤海钢铁集团而言,这意味着成立一个由该公司主要资产组成的子公司,它将仅承担1920亿元人民币总债务中的500亿元。
分析人士称,对东北特殊钢集团而言,其下属的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将被剥离并继续生产。
贯穿于整个中国钢铁行业重组计划的是保留并升级沿海的高端产能,同时砍掉内地低端的产能,其中包括宝钢与武钢的合并。
【期金收盘】股市下跌提振黄金避险需求 金价反弹收阳
汇通网9月30日讯——周四(9月29日),美国12月COMEX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上涨2.30美元,涨幅0.2%,收报1326美元/盎司,盘中金价一度跌至1320美元/盎司关口下方,之前两个交易日黄金期货价格累计下跌约1.6%。周四黄金价格盘中承压是因为近期美联储官员讲话较为强硬,这在美联储9月按兵不动的情况下无疑将推升未来加息市场预期,金价因此而承压,此外美国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终值的上修也在支撑美元的同时施压金价持续下挫,但尾盘因受美指一度回落以及美国股市下跌影响,黄金期货价格最终反弹收涨。
黄金在创下40年来最佳上半年表现、且投资者以2009年来最快速度买入黄金之后,自六月底以来黄金价格涨势严重放缓。过去两个月超过80%的时间,市场成交量都低于90天平均水平。
本周早些时候,黄金价格六日波动指数跌至2015年8月来最低。此外,60日波幅接近一年多来最低,交易所交易基金增持黄金的速度也放缓。交易所交易基金本季度的黄金持仓量增加4.1%,而今年前三个月劲增了21%,第二季增长了11%。
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因受欧洲银行“危机”之忧影响,盘中一度大跌,这促使黄金期货价格在收盘前最后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果断又跌转升。但是,从第三季度总体来看,美国三大股指均录得一定涨幅,且欧洲股市也出现一定上涨。
在美国上市的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股价周四大跌对美国股市构成拖累,在美国三大股指跌势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再次转向黄金市场。
Forex.com技术分析师Fawad Razaqzada表示,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已经为美国股市提供支撑,因此在油价高位回落之时,多数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这一定程度上为美国股市构成下行压力。黄金因此最终得以反弹。
从本周迄今为止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来看,大多数美联储官员均指出,将于12月加息,但是同样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
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其支持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且威廉姆斯同时指出,美联储加息并未威胁到美国经济增长。
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则在周三表示,美国可能见会在低利率情况下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录得上修且好于预期的消息盘中也曾一度打压金价。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上升1.4%,升幅高于预期值1.3%和初值1.1%;主要因为出口增长远大于进口,而企业大幅增加建筑和设备方面的投资,这整体提振了美国经济增长及经济前景;此前美联储一度担忧美国经济放缓,但此次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重新获得势头。
CMC Markets首席市场分析师Colin Cieszynski表示,鉴于美联储不太可能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贸然加息,且预计下次加息时机将会是在12月份,因此黄金价格短期内仍然看涨,即使承压也预计力度有限。
位于柏林的GoldCore公司主管Mark O’Byrne表示,黄金价格本季度有望录得上涨,但是如果黄金价格一旦本季度收跌,那么可能将会触发对冲基金以及交易商的止损订单,或者是促使其做空黄金,因而这最终或将增添黄金价格在短期内的下行压力。
但是,O’Byrne同时指出,鉴于地缘政治以及经济增长风险的增加,预计一旦黄金在第三季度收涨,那么第四季度黄金价格则有望继续攀升。
周四,美国12月COMEX白银期货价格收盘上涨0.067元,涨幅0.4%,收报19.188美元/盎司。
至于其它工业金属,12月期铜收盘上涨不足0.01美元,收报2.19美元/磅。1月钯金则上涨10.20美元,涨幅1%,收报1037.20美元/盎司,而12月钯金则上涨5.10美元,涨幅0.7%,收报719.50美元/盎司。
供应过剩状态不变 铜价震荡难掩弱势格局
目前期铜整个供过于求格局没有改变,下游需求料将不会出现爆发式反弹,铜价整体弱势格局没有改变,年底仍有继续看跌空间。
美指“上蹿下跳” 沪铜“岿然不动”
美元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计价货币,体现了金属铜的金融属性,是影响铜价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8月底以来,美国非农数据,欧洲央行利率决议,主要经济体的PMI数据等,重要事件和宏观数据接踵而至,美元指数也上演了一番“过山车”式的行情。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全球央行年会上鹰派言论推动,美指大幅走高;而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虽不及预期,但在加息预期下美指不降反升;美国8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双双走弱成为打断加息预期的重要推手,美指大幅下挫;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的中性表态又遏制了美指下滑的势头。不过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并没有传导到基金属市场,沪铜价格只是窄幅波动。虽然美元指数仍然是影响铜价的一个重要的变量,但是这种影响力逐步消退。伴随着金属铜的金融属性的不断降低,铜价回归基本面趋势越发明显。
下游需求增长受限 库存反弹卷土重来
在经历上半年下游需求的短暂回升之后,下半年“金九银十”的下游需求迟迟没有打开。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过热的担忧,许多房价大幅上涨的区域纷纷收紧楼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同时在电力电缆行业上,尽管电网投资完成额继续维持30%左右的同比增长,但是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不是很高,或许是上半年已经透支了全年的需求。总体来说,我们预期下半年金属铜的需求增长有限,维持去年同期的低速增长的概率较大。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金属铜库存总体维持增长,综合融资铜和交易所显性库存来看,8月份总库存达到110万吨,较今年1月份上涨超过10%。特别是保税区融资铜库存,已经上涨超过了17万吨,主要是沪伦比价上升导致贸易需求改善,但显然并不能真正反映现货市场的客观需求。交易所显性库存较年初有所回落,不过上海和伦敦市场的库存一直维持此消彼长的状态。
产出与进口双双走高 供应过剩格局不变
在需求端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供应端过剩格局没有改变。上半年铜精矿供应依然维持增长,8月份累计增幅预计继续维持在35%以上,秘鲁产量的激增是主要原因。目前铜加工费用依然维持在100-105美元/吨的区间范围内,对冶炼企业仍然有较大的吸引力,或许这种压力还将延续到2018年左右。8月份国内冶炼企业基本完成检修,精炼铜产出料将进一步走高。根据卓创资讯的调查统计,总产能达860万吨的29家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3.5%,环比增长0.7%。同时8月份精炼铜进口在沪伦比价的支撑下,也会继续维持增长,在需求端迟迟没有打开的情况下,供应端过剩的格局没有改变。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延续近一周来的高位窄幅波动,其中3个月伦铜持平至4825美元/吨,目前伦铜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之上,其反弹格局维持良好,上方反弹阻力关注5000美元/吨。持仓方面,9月28日,伦铜持仓量为32.6万手,日减2455手,短期伦铜持仓时增时减,显示节前多空操作较反复。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9月30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90-升水16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7720-37780元/吨。现铜日内升水一路回落。下游基本完成节前备货,令国庆前最后交易日成交冷清。此外,今日也为季末月末,贸易商因银行结算而大多选择提早关账盘点,日内市场只闻报价甩货,但乏人响应,料午后市场将完全进入节日状态。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612合约陷入高位振荡,尾盘收于37720元/吨,日内交投于37870-37540元/吨,同时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16%,目前沪铜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之上,上涨趋势明显。期限结构方面,铜市转为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铜1611合约和1612合约负价差为10元/吨。
行情研判:9月30日沪铜1612合约振荡企稳至37720元/吨,因中国9月制造业PMI继续处于50荣枯线之上,部分抵消伦铜库存增加的打压。但由于沪铜反弹格局维持良好,且美原油期货强势上涨,或对铜价构成支撑。建议沪铜1612合约可背靠37250元之上谨慎持多,目标380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弱势下行,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42%至1661美元/吨,有效维持住本周涨幅,令伦铝企稳于均线组之上,但短期伦铝RSI指标涨至超买区域,需警惕技术修正需求,短期运行区间关注1700-165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9月30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3430-13450元/吨,对当月升水590-60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3470-1349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3480-13500元/吨。假期前最后一天,由于库存较低,持货商表现淡定,现货升水维持高位,假期较长,风险未明,中间商不主动备货过节,下游企业备货接近尾声,整体成交活跃度下降,显节日特征。
内盘走势:沪铝1612合约承压下滑,表现弱于伦铝,尾盘跌至1246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0.99%,但目前沪铝仍有效企稳于均线组之上。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1和1612合约负价差缩窄至195元/吨,显示远期合约高位回调风险下滑。
行情研判:9月30日沪铝1612合约承压下滑至12270元/吨,显示上方存在一定抛压,但其反弹格局维持良好,同时配合上期所库存近期持续下滑,显示现货趋紧,或令沪铝保持相对强势。节后沪铝1612合约或仍可持偏多思路,以12000为涨跌分界线。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高,收报2354.5美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02%。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353.5美元/吨,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06%。
现货方面:9月30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8190-18290元/吨,均价涨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升水基本维持;临近假期,炼厂正常出货,接货者减少,贸易商报价减少,下游畏高观望;市场整体成交差。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82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1%,持仓量167862手,成交量202684手。
行情研判:中国9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1,仍在经济扩张区间内,基本面上利好锌市。但今天为国庆长假前一天,获利头寸离场及多空双方轻仓过节,沪锌主力合约收出十字星形态,成交量明显缩小,预计短期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操作上继续建议沪锌1611合约多单适当减持,新单暂时观望。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金震荡走低,与昨日收盘价持平,报收1320.77美金/盎司;隔夜伦敦银震荡走低,跌幅0.01%,报收19.101美金/盎司。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高,收跌0.18%,3点报于1323.12美金/盎司;伦敦银震荡走高,涨幅0.1%,3点报19.118美金/盎司。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3.9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285.30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19%,成交量125074手,持仓量292310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251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266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07%,成交量466044手,持仓量524172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9月29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49.14吨,日减0吨;截至9月29日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87.75吨,日减0吨。
行情研判:美国司法部对德银开出的天价罚单加剧了投资者对其偿还能力的担忧,加上欧洲通缩状况持续恶化,银行坏账率居高不下。市场恐慌情绪上升,黄金和国债等避险资产得到支撑。但是国庆长假期间恰逢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节前尽量空仓或减仓。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和沪银1612合约多头适当减持,新仓暂时观望。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五螺纹钢期货减仓下行,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253元/吨,跌53元/吨,持仓量2570142,日减仓126496。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32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690元/吨,涨20元/吨;北京报价238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236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9月30日,河钢集团出台建筑钢材产品10月上旬销售价格,相较“河钢集团建筑钢材产品9月下旬政策”如下调整:唐、宣、承钢线螺产品:1、高线稳:HPB300材质Φ6.5-10mm高线指导价格为2660元/吨。2、三级螺纹钢(检尺)稳:HRB400E材质Φ12-14mm三级螺纹钢价格为2530元/吨,16mm为2470元/吨,Φ18-25mm为2430元/吨,28-32mm为2510元/吨。执行日期10月1日-10月10日。 以上均为含税,具体价格以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文件为准。
(3)消息面:2016年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①(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趋稳向好。收入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利润同比继续下降,降幅比上月收窄5.2个百分点;钢铁和有色等行业继续亏损。
周五RB1701合约减仓下行。节前减仓明显,另外国庆假期期间,多数商家离市休息,市场将处于半停滞状态,关注长假期间相关信息。
五、宏观经济
节后央行货币政策或收紧
国庆节长假前一周,市场可谓一片惨淡,上证指数回调至3000点下方,交易量明显萎缩,资金观望情绪浓厚。按照历年国庆长假的规律,绝大多数情况下,节后归来,市场都会出现回温。据分析,此次节前资金谨慎主要是情绪在主导,机构担心长假期间会有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发生。
从资金面上看,节前这一周由于央行的“抽水”,市场资金比平时紧张,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很多品种持续处于上涨态势。多数分析认为,导致资金面紧张的因素节后就会消失,包括过节资金需求、跨季资金需求以及MPA考核等因素,因此这也支持市场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长假归来后,人民币加入SDR就已经生效,美联储加息预期效应也会逐渐显现,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再起,这将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更大的约束。不少机构认为,节后,央行的货币政策存在变数。那么最有可能是朝哪个方向变动呢?
太和智库研究员、新声代经济学者张超对记者称,预计接下来货币政策会有所收紧。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但是很明显能看出经济的好转依然是靠传统模式在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缓慢,央行有必要收紧货币政策倒逼改革进展。
人民币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约束作用,国泰君安董事总经理周文渊对记者表示,节后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在缩窄。加入SDR的实际效果有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已经让步于维持人民币稳定,汇率可能会适当增加弹性。而在此前的人民币加入SDR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易纲就表示过,在目前的过渡阶段,在汇率波幅过大及外汇资金出现异动情况下,央行还是会果断干预。
事实上,去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就表现出很明显的博弈色彩,常态化操作短期工具,并不断地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种类,正是这种博弈下的折中选择。尽管始终没有降准降息,但是央行对维持流动性稳定的决心十分明显。如果央行更倾向于维持汇率稳定,接下来就很可能在运用这些短期工具上更为谨慎。事实上,这种谨慎在节前就已经有所体现:拉长逆回购资金的投放期限,提高资金成本,并且在节前季末的关键时间点从市场“抽水”以收紧流动性。
蓝石资管研究总监赵博文对记者表示,节后央行对资金的态度主要是取决于汇率,如果汇率贬值压力比较大,可能节前大量投放的逆回购资金节后到期后,就不再继续对冲,或者减小对冲力度。但是如果汇率稳定的话,由于经济和通胀表现尚可,所以央行主动收紧货币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只可能是自然收紧。
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美联储加息,在加息预期一再落空之后,市场目前对于年底的最后一次窗口的加息预期非常高。张超认为,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超过90%,因为这并不是经济数据在支撑,而是美联储为了履行承诺。节后到11月底,市场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反应。周文渊表示,如果美国加息,未来一个季度任何资产都不太安全,相对来说债券可能会跌得更少一些。
十一”起有条件有序释放部分煤炭先进产能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尽快改善当前部分用煤企业存煤偏低的状况,满足冬储煤的实际需要,有效保障冬季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要求,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9月27日召开的保障冬季煤炭稳定供应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此次产能释放的主体包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发挥先进产能作用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发改电〔2016〕360号)规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其中不包括规模小、煤与瓦斯“双突”、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安全风险大、安全无把握的煤矿;考虑到煤种的实际需要和特定用户运输距离的限制,以上主体难以有效承担产能调节任务的,部分产煤省(区、市)可从2015年度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再择优确定少数煤矿,经备案后,纳入产能调节的企业范围。符合上述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另外,通过抓紧推进增减挂钩,引导建成煤矿依法依规有序投产。有关地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实施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602号)和《关于做好建设煤矿产能减量置换有关工作的补充通知》(发改能源〔2016〕1897号)要求,推动建设煤矿抓紧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签订增减挂钩协议。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新建煤矿(含未批先建煤矿补办手续),适度放宽退出煤矿的关闭时间要求,新建煤矿可以在产能置换煤矿关闭前投入生产。
该负责人指出,为有效保障今冬明春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需要,产能释放期限暂定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执行中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释放实施和停止日期。有关地区可根据本地煤炭供需形势,对上述日期进行具体安排。有关产煤省(区、市)要根据本地平衡市场的需要,抓紧制定产能释放方案,明确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名称和调控产能、产量的数量,于9月30日前启动实施。
该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煤炭供需实际出发,煤炭企业可以在“十一”放假期间实行弹性工作制,组织生产,同时按规定向地市有关部门做好备案。保证放假期间必要的装车资源,避免停装和运力落空。
六、全球观察
标普: 欧洲钢铁企业盈利基础更加稳固
标准普尔在其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在表现强劲的二季度之后,欧洲钢铁企业未来有望获得更高的利润。标准普尔称,近几个月,去库存周期可能趋于结束已经对欧洲钢材价格和钢铁企业盈利形成支撑,并且还有其他三个方面的因素将推动欧洲钢铁生产商经营继续改善:补库存的长期效应和钢材需求增速不断提升;欧盟和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于长期钢铁产能将实现合理化的预期。
标准普尔指出,在持续聚焦于降低成本、削减债务和提高效率之后,欧洲钢铁企业目前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市场波动问题。尽管如此,钢材市场供应过剩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标准普尔对大多数欧洲大型钢铁企业的展望仍然负面,并且存在三分之一的机会下调评级。
标准普尔在报告中称,在今年余下时间及明年,欧洲、中东和非洲经济增长的脆弱性以及可能的利润下滑将使得欧洲钢铁企业信用评级和流动性受到削弱。今年,中国预计将生产粗钢8亿吨左右,而中国钢材消费量将同比出现低个位数下滑,并且明年全球钢铁产能还将继续增长。
标准普尔指出,在供应过剩的市场环境中,征收反倾销税能够短暂缓解欧洲钢铁企业遇到的困境,并且采取其他措施主要是针对消除市场扭曲行为,包括对产能扩张进行补贴、延迟关闭亏损钢厂,而各国为实现贸易和投资壁垒合理化也表明钢铁产业非常急需进行重组。
OECD: 钢铁产能过剩需求复苏乏力
在经合组织(OECD)钢铁委员会日前召开的第81届会议上,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主席Risaburo Nezu称,目前全球钢铁市场的复苏仍不确定,并且十分紧迫的结构性挑战仍未得到解决。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在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称,钢铁委员会探讨了全球钢铁市场有限的复苏迹象,强调关注钢铁企业财务的脆弱性,并且尚未解决钢铁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问题;钢铁委员会重申解决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挑战的紧迫性及其原因和对钢铁产业与工人的影响;钢铁委员会欢迎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成果,以及G20成员国和OECD成员国9月9日在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的讨论;钢铁委员会强调关注钢铁贸易壁垒和贸易扭曲及其潜在原因;钢铁委员会交换了发展原料市场的观点和原料出口限制的影响。
钢材市场复苏有限 产业重大结构性挑战依然未解决
目前对全球经济的展望仍是疲软,在许多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近几个月OECD国家需求和生产增速也一直十分低迷。据OECD在2016年1月发布的经济展望,尽管预计2016-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步回升,从2016年的增长3%提高到2017年的增长3.3%,但全球经济增速仍然疲软。
自今年初以来,全球钢材市场形势稍有改善。2015-2017年期间,全球钢材需求增速预计将呈现逐渐探底趋势。世界钢铁协会有关钢材需求最新展望的初步观点表明,相比一年前的展望,2016年和2017年全球钢材需求要好于早先预期,主要是受到亚洲钢材需求将会有更好的展望支撑,但中国钢材需求将有小幅萎缩。
不过,全球钢材需求增长仍然持续低迷,并且预计不会很快发生转向。发达经济体钢材需求将有比较稳定但较低的增长,而新兴经济体钢材需求将呈现不同走势。尽管目前处于低利率环境,但由于投资持续疲软,全球钢材需求增长主要是由消费驱动。与此同时,对全球钢材需求展望的风险因素包括:一些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地缘政治不确定、企业债务增加和石油价格上涨动力匮乏。
2016年前几个月,全球粗钢产量持续下滑,但此后粗钢产量同比降幅收窄,而7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同比稍有增长。虽然全球粗钢产量逐渐增加,但2016年前七个月全球粗钢产量仍同比下降1.2%。
2015年,全球炼钢产能估计为23.677亿吨,自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5.7%。然而,2014-2015年全球炼钢产能年均增速仅有2%左右,并且2016-2018年年均增速预计还将进一步下滑。在过去十年,全球炼钢产能增加主要出现在非OECD国家,2015年非OECD国家炼钢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72%。
由于未来几年全球钢材需求仍将相对疲软,全球钢铁产业投资预计将会放缓。2018年OECD国家炼钢产能预计将基本保持不变,新建产能将会被关闭产能所抵消。2016-2018年全球预计将新增5800万吨炼钢产能,因此到2018年全球炼钢产能将达到24.255亿吨。OECD钢铁委员会一致同意进一步关注钢铁产能数据,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全面收集信息及时通告产能发展情况。
由于全球多数地区钢材需求复苏幅度非常小,2016年全球钢材需求预计仅有15亿吨左右,这表明全球钢材市场处于不可持续的供应过剩状态,即钢铁产能过剩8亿吨。部分产能关闭和炼钢设备封存使得供应出现小幅调整,表明全球钢材市场可能已经见底。
然而,这种积极势头是保持强劲增长还是维持在一定的可持续水平仍不确定。钢铁企业财务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和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还将进一步影响对全球钢材需求展望。因此,各国工作重点应放在必要的钢铁产业结构、供应以及政策调整,包括取消各种类型的壁垒,关注产业重组对工人的影响。OECD钢铁委员会欢迎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成果以及G20成员国和OECD成员国9月9日在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的讨论。
市场扭曲尚未解决 贸易保护措施持续增加
由于产能过剩、全球钢材需求疲软和不断增加的贸易紧张形势,全球钢铁产业继续面临艰难环境。虽然政府层面的钢材贸易保护行动急剧增加,但全球钢材贸易仍相对强劲,自2014年以来全球钢材年均出口量超过3亿吨。同时各国贸易行动应当遵从国际义务。
炼钢原料市场应尽可能开放
OECD钢铁委员会讨论了炼钢原料市场及相关出口政策的演变。尽管近几年许多炼钢原料市场供需偏紧的状态已经减缓,并且原料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政策限制原料出口的情况仍非常严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更开放的原料出口政策可以对整个钢铁供应链产生更积极地影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OECD钢铁委员会已经对此进行探讨。OECD钢铁委员会还探讨了原料出口限制与采矿业创新之间可能的联系,这对于确保长期获得充足原料供应至关重要,但同时也指出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有特别例外。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