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09月13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09月13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6-09-13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1月合约,以36600元/吨收盘,上涨240元,涨幅为0.6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654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6,低于上一交易日7.87,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10750手,持仓量减少37680手至486196 手。主力合约成交192602手,持仓量减少27010手至216048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1月合约,以12025元/吨收盘,上涨50元,涨幅为0.4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570.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6,高于上一交易日7.63,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88256手,持仓量减少23656手至559948 手。主力合约成交101988手,持仓量减少18158手至215834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1月合约,以17770元/吨收盘,下跌110元,跌幅为0.62%。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267.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4,与上一交易日7.84持平,上海期锌跌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454786手,持仓量减少17128手至557654 手。主力合约成交292798手,持仓量减少7530手至276084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14040元/吨收盘,上涨65元,涨幅为0.4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188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6,高于上一交易日7.40,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6298手,持仓量减少2262手至35340 手。主力合约成交7420手,持仓量减少2458手至15328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主力1月合约,以2256元/吨收盘,下跌51元,跌幅为2.21%。
全部合约成交5258778手,持仓量增加72084手至3903058 手。主力合约成交4971790手,持仓量增加71760手至3229964手。

【股市行情】9月13日消息,沪指全天走势震荡,早盘小幅高开后一直维持低位盘整,缺乏上行动力,午后开盘,沪指小幅下行,逼近3000点整数关口,尾盘逐步企稳回升。市场全天人气不足,交投低迷,金融等权重板块走低,成交大幅缩量。盘面上,二八分化明显,热点虽集中,但缺乏轮动,石墨烯、高送转、苹果概念、电子制造、深圳国资改革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券商、物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报3023.51点,涨幅0.05%,成交1528亿元;深成指报10514.58点,涨幅0.51%,成交2442亿元;创业板指报2145.87点,涨幅0.01%,成交662亿元。

二、国内焦点

淡季库存罕见连升钢市“金九”行情或被提前透支

进入“金九”首周,国内钢材市场却出现小幅回调。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夏天钢铁行业淡季快速上涨,提前透支了钢市“金九银十”的行情,钢市可能迎来阶段性调整。

旺季跌价

9月11日,华东地区主导钢厂出台9月中旬价格政策,整体以大幅下调为主。其中,沙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80元/吨,这是沙钢自6月11日以来首次下调螺纹钢出厂价格。

唐山地区型材、带钢等品种价格近两日也普遍下跌,钢坯价格下跌40元/吨。西本新干线高级分析师邱跃成认为,这说明成品材市场悲观氛围有所显现。

9月12日,首钢、贵州呈钢等大部分钢厂跟随沙钢下调钢价,但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逆势将高线、螺纹、盘螺上调30元/吨。

虽然现货市场9月中旬才开始降价,但期货市场已经提前反映。昨天,螺纹主力合约下跌2%,从8月中旬以来累计下跌15%。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刘秋平认为,最近期货市场心态不稳,抛压较大。

需求下降

钢市的调整压力或来自库存。截至上周末,全国钢材综合库存总量为967万吨,环比增幅为1.5%。这是全国钢材市场库存连续第八周上升。库存在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后依然上升,对市场信心将形成一定打击。

分析师徐向春告诉上证报记者,钢厂一般在淡季减产从而导致库存下降,但今年淡季库存不降反升,这是很少见的,仅2009年出现过。个中原因,有市场对秋季行情期望过高主动囤货因素。

邱跃成分析,终端需求趋弱和钢材出口量下降,是导致近期国内钢材库存量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

据其分析,首先,商品房销售增速似有回落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低增长。5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连续3个月下跌。

其次,钢企在盈利效应面前,挖潜生产积极性高涨。据中钢协统计,8月份重点钢铁企业累计粗钢日均产量为169.87万吨,接近产量的历史高点。

此外,“市场对于四季度流动性是否会延续宽松、宏观调控是否收紧开始出现较大分歧,这影响了市场心态。”期货高级分析师刘秋平说。

警惕“中间层”钢企回归旧途

告别持续亏损,钢铁行业开始复苏,此刻,去产能会继续吗?

今年上半年,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仍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与上期相比明显收窄。从长江证券统计的36家钢铁上市公司看,上半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73%,其中二季度同比上升4.55%。数据也显示,申银万国分类下钢铁板块35家钢企利润多达42.7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40.94亿元。

作为重资产属性的钢铁行业,现金流对钢企持续稳定的经营起到重要作用。长江证券数据显示,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2.71%,盈利好转之下,钢企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也有所改善。

钢企盈利一方面来源于2016年上半年钢材价格的回暖,也离不开全行业去产能政策的有序推进。

8月31日,已服役56年的包钢集团炼铁厂2号高炉开始正式拆除。这座容积达1800立方米、年产能133万吨的炼铁高炉,是中国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拆除的最大一座高炉。

有分析人士表示,此举正值中国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关键时期,彰显中国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决心。

产能过剩背景下,过去几年国家持续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但进度缓慢。根据安排,2016年压减粗钢产能目标为4500万吨,但今年前7个月去产能仅完成全年任务的47%。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近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各地工作进展不够均衡,有少数地区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启动相对较慢,进度有待加快。

事实上,钢铁行业因就业占比、产值和税收贡献等方面影响突出,地方功能属性相对较强,导致最终实际改革与去产能力度仍相对有限。

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所副所长苏航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拉锯战是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此前也曾经向记者透露,地方政府总希望别的地方加快削减产能淘汰企业,而自己享受去产能带来价格上涨的好处。

目前来看,钢铁企业的转型具有“中间塌陷”的可能。

从钢铁行业转型的意愿来看,盈利能力持续弱势的上市钢企重组转型预期往往最为强烈,如近年持续亏损的*ST韶钢、*ST八钢作为壳资源,在宝武重组的背景下,难免引发较强资产重组预期;盈利同样疲弱的重庆钢铁和华菱钢铁,均发布公告称将置出钢铁资产并转型优质金融领域。这一类钢企多为地方国企,经营状况的好坏关乎地方税收和就业情况,因此地方政府会调用资源予以纾困。

作为经营状况较好的大型钢铁企业正不断进行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尝试。过去一年多,宝钢和武钢一直在央企重组和产能迁移方面努力。

虽然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不乏亮点,但是经营状况不上不下的“中间层”钢企却面临创新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以钢铁企业债转股为例,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由于企业自身转型意愿偏弱,地方政府倒逼意识不强,很可能会错失转型升级的黄金期。

随着经营状况的好转,处于“中间层”位置的钢铁企业很有可能回归旧途,怠于转型升级,从而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短板。

前7月国企利润降幅收窄 钢铁等行业继续亏损

财政部今天发布数据显示,前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趋稳向好,收入实现增长。同时,利润同比继续下降,降幅比上月收窄2个百分点;钢铁和有色等行业继续亏损。

统计显示,1至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48835.5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中央企业150688.3亿元,同比下降0.9%;地方国有企业98147.2亿元,同比增长1.8%。营业成本总体上有所下降。1至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42046.1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4.9%、增长6.2%和下降0.8%。在实现利润方面,1至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3128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中央企业9159.7亿元,同比下降9%;地方国有企业3968.3亿元,同比下降0.3%。

统计还显示,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265107.4亿元,同比增长15.2%;负债总额837417.8亿元,同比增长17.6%;所有者权益合计427689.6亿元,同比增长10.7%。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1至7月,煤炭、交通、施工房地产和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石化和烟草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钢铁和有色等行业亏损。

三、有色金属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低,收报1897.5美元/吨,跌1.25%。今日亚市伦铅冲高回落,沪市收盘时报1883美元/吨,涨0.00%。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40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48%,持仓量15328手,成交量7420手。
 
现货方面:9月13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4050-14150元/吨,均价涨5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沪市贸易商积极报价,现货价格相对坚挺,下游仍以观望以及提长单为主,按需拿货,整体成交较昨天略有改善。
 
行情研判:沪铅主力合约调整到前期低点附近获得支撑,后市或将重新步入区间震荡的格局当中。操作上建议日内震荡操作,沪铅1610合约13950-14150元/吨区间交易,止损各1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低,收报2292美元/吨,跌0.91%。今日亚市伦锌冲高回落,沪市收盘时报2267.5美元/吨,涨0.18%。
 
现货方面:9月13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7890-17990元/吨,均价涨100元/吨。据SMM报道,炼厂正常出货;贸易商积极出货,市场交投一般,以长单交付为主;下游端午节小长假前适当采购备货;市场整体成交较活跃。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77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28%,持仓量276084手,成交量292798手。

行情研判:短期技术上沪锌转为弱势,不过基本面仍支撑行情走在反弹格局当中。操作上建议采用短多长空的策略,建议沪锌1611合约5日线下方暂时轻仓日内震荡交易,操作区间17650-17850元/吨,止损上下各参考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探底回升,收报1327.71美元/盎司,跌0.03%。隔夜伦敦白银探底回升,收报19.104美元/盎司,涨0.25%。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冲高回落,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329.05元/盎司,涨0.1%;伦敦白银冲高回落,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9.152美元/盎司,涨0.25%。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6.65元/克,盘中探底回升,报收287.4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02%,成交量190612手,持仓量318016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240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280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75%,成交量660334手,持仓量586594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9月12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39.94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31.64吨,日减50.2吨。
  
行情总结:市场的焦点仍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上,昨夜美联储官员发表鸽派言论,使得加息概率有所降温,贵金属小幅反弹。不过年内加息的概率仍较高,中长线偏空运行。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5日线下方偏空交易,动态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5日线下方偏空交易,止损控制在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二螺纹钢期货继续下挫,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256元/吨,跌51元/吨,持仓量3229964,日增仓71760。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380元/吨,跌40元/吨;广州报价270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2440元/吨,跌10元/吨;福州报价2470元/吨,跌40元/吨。
 
(2)钢厂调价:9月13日山西黎城太行调整建材价格政策,在“9月12日山西黎城太行钢厂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做出调整,具体如下:1.三级螺纹钢价格下调30元/吨,现HRB400Φ18-25mm螺纹钢出厂价格为2660元/吨。2.盘螺价格下调30元/吨,现HR400Φ8-10mm盘螺出厂价格为2580元/吨。 以上价格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9月13日起。
 
(3)消息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8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21.2万吨,较7月份增长2.6%;钢材日均产量315.8万吨;生铁日均产量194.2万吨。 2016年8月我国粗钢产量6857万吨,同比增长3.0%;1-8月我国粗钢产量53632万吨,同比下降0.1%。
 
周二RB1701合约继续下挫。中秋节之前无明显放量,市场对需求预期骤然转差,另外8月份粗钢产量维持高位。操作上建议,5日线下维持偏空交易。

五、宏观经济

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格局:5大自贸区贯穿其中

近期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基本形成陆海统筹、双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也提到,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统筹沿海内陆开放,扩大沿边开放,更好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看来,《纲要》强调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沿海区域主要是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和引领优势,中西部地区则是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多方集合实现陆海统筹和东西双向开放。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四川五大自贸区也将在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贸区战略贯穿其中

《纲要》提出,将立足上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不同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其中,上中下游的不同城市各自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主要发挥引领作用,云南要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中西部则要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对于这一布局,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指出,自贸区战略贯穿对外开放整个格局,新获批的7个自贸区中,浙江、湖北、四川、重庆4个都在长江经济带范围之内。

湖北自贸区的定位就是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四川和重庆则是要加大西部门户城市的开放力度。

《纲要》提出,要加快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将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服务贸易创新政策先行区。

同时,《纲要》鼓励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高端产业、高增值环节和总部经济,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率先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推动长三角与中上游地区共同构建航运、加工贸易和金融合作链条。率先构建引领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发展的规则体系。

9月12日,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浦东和自贸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培育现代航运服务的开放和发展,将结合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政策扩大航运服务业的开放,包括航运金融培育、航运和保险结合、航运和融资租赁结合等都是重要的内容。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玉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贸区对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性在于,自贸区是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够通过制度改革实现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

沈玉良举例说,自贸区内试验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能够大幅度提升开放水平和开放程度,打通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现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不仅会有国际货物中转,也会有国内货物流通的问题,各地之间制度可能会有割裂,自贸区能够有助于打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割的局面。

此外,构建引领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发展的规则体系,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依靠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徐长乐指出,政府职能转变和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打破藩篱和原有的各种行政障碍,实现跨境投资贸易自由化。

各地开放定位功能不同不同区域,在《纲要》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按照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一轴”和“三极”都需要提升开放水平和合作。

其中,云南将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而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云南的定位是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纲要》提出,加快推进云南与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跨境运输便利化。以昆明为中心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进出口集散网络,促进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业务发展。加快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推进相关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对此,沈玉良表示,云南的功能在于面向东盟,同时对接海上丝绸之路,云南在金融、贸易、结算和投资方面有较大潜力,也有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但云南面临的主要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徐长乐也认为,对云南的定位有所提高,但要实现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云南的基础比较低,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产品类型和产品规模会受影响和限制,需要云南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

《纲要》还提出,要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完善中上游口岸支点布局,支持在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沿线主要站点和重要内河港口合理设立直接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的查验场所,支持内陆航空口岸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航班。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长江经济带,南昌、合肥、武汉、长沙等城市,同样也出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名单中。

分析人士指出,这也与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融合相关,例如重庆、昆明等城市,同样承担着“一带一路”的相关战略任务,这些战略节点能够使两者进行更好地对接与融合。两者的融合还需要解决制度割裂和流域市场一体化的问题。

统计局: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有十大亮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6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其中有十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是工业企稳回升。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6.3%,比上个月回升了0.3个百分点,而且与工业发展相关的一些指标表现都还可以,发电量、用电量、铁路货运量指标都有所回升。8月份,发电量增速比上个月加快0.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速由负转正,8月份铁路货运量增长1%,上个月下降5.8%,1日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50.4%,重新回到扩张区间。工业增长速度连续6个月在6%以上,呈现出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

第二大亮点是投资增速呈现企稳迹象。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与1-7月份持平,而且8月份当月增长8.2%,比7月份加快4.3个百分点,加快更趋明显。其中大家关注的民间投资指标1—8月份增长2.1%,也是与1-7月份持平的,从当月的情况来看,8月份的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是2.3%,上个月是下降1.2%。从这些指标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确实呈现趋稳的态势。

第三大亮点是消费和出口出现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份增长10.6%,扣除物价实际增长10.2%,无论是名义的还是实际的都比上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中主要是汽车增长加快,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汽车销售增加13.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这个月表现不错,无论是进口和出口都出现了回升,出口加快了4.2个百分点,进口这个月表现非常强劲,进口增长10.8%,上个月进口还是负的5.7%,进口由负转正,这说明国内市场需求确实出现了回升。

第四大亮点是就业总体稳定。根据人社部数据,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1-8月份累计达到948万人,占全年目标的将近9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尽管略有回升,但是基本稳定在5.1%左右,总体上就业还是比较稳定。

第五大亮点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大幅收窄。8月份PPI下降0.8%,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收窄意味着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有所改善,因为价格最终是供求关系的客观表现。

第六大亮点是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升。正是因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改善,加之政府非常重视降成本,包括营改增以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7月份增长6.9%,7月份当月增长11%,比6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

第七大亮点是“三去一降一补”继续取得新成效。“三去一降一补”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从8月份的情况来看相关数据表现还是可以的。从去产能情况来看,1-8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2%,库存下降12.2%;1-8月份粗钢产量下降0.1%。从去杠杆看,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4%,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从去库存看,房地产库存继续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减少,8月末比7月末减少512万平方米,1-8月份累计减少超过3000万平方米,成绩是不小的。从降成本看,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5元。最后从补短板看,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第八大亮点是新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培养新经济、新动能是这两年政府结构改革中尤为重视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产品、新技术、新主体、新服务层出不穷。从新主体看,1-8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增长28.9%,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家,有明显的增长。从新产业看,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8%。从新业态看,1-8月份网上零售额虽比1-7月份有所回落,还是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从新服务看,包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约车在内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继续延续今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

第九大亮点是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推进,取得新的进展。从服务业和工业的关系看,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还是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这就意味着一二三产的结构关系继续向协调化方向发展。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整个工业比重继续提高,1-8月份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2%,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同时装备制造业的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工业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十大亮点是需求结构有明显改善。在投资、消费以及净出口三大需求的结构中,消费继续保持相对比较稳健的作用,而且投资和消费的内部结构也在优化。从投资来看,高技术产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在加快,高耗能投资在下降;1-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与去年同期比,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另外高耗能投资占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消费来看,内部结构也是在改善的,尤其跟居民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像住房、汽车、教育、文化等服务,增长较快,这就意味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也是在加快的。

六、全球观察

韩国钢厂采取行动应对美国反倾销措施

与中国一样,韩国也是美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今年1-7月份,韩国对美国钢材出口总计238万吨,同比增21.1%。

面对美国对韩国反倾销案日益增多,韩国商会联手美国法律公司和当地一家YulchonLLC律师公司召开研讨会,为韩国中小钢企如何应对美国的反倾销措施提供免费指导,此会吸引约120名参加者。

此研讨会旨在为中小钢厂提供美国贸易案的最新状况,以及当他们的出口产品受到审查时,对他们提供可能采取的策略及过程的建议。

并建议参会者一定要熟悉美国贸易法案,如该法案允许美国商务部对不提供支持文件的被调查企业征收被指控的最高反倾销税。

目前,韩国国内的大型钢厂已经建立了内部合规团队,面对国外的贸易调查能够有效地采取法律行动,但这对于中小型钢厂有一定的困难,甚至不知道如何应对。

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目前美国对自韩国进口的13种钢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此外,美国商务部正在调查的还有3种。

去年美国发起的三大薄板双反案都涉及韩国,由于去年韩国对美热卷出口为被指控国家中最大,其最终反补贴税率最高,浦项和大宇国际高达57.04%,现代钢铁和其它韩国公司为3.89%。

现代钢铁的反倾销税率9.49%,浦项3.89%。

从下表中可看出,相比中国,美国对韩国钢材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明显低很多。

受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影响,韩国钢厂已努力从美国这样的传统市场转向可替代的市场,如东南亚,今年1-7月份,韩国对东南亚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卷出口明显增长。

塔塔钢铁季度净亏损4.76亿美元 同比扩大十倍

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印度塔塔钢铁公司(Tata Steel Ltd.)12日公布财报称,该公司第一财季的净亏损同比扩大十倍,原因是受到需求下降以及英国业务利润率受损等因素的影响。

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这一财季,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至2633.2亿印度卢比,主要由于受到需求下降的影响。

净亏损为318.3亿印度卢比(约合4.7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1.7亿印度卢比,出乎分析师意料之外。

汤森路透调显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这一财季的净利润为18.8亿印度卢比。

第一财季来自于非持续运营业务的净亏损为335.5亿印度卢比,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33.9亿印度卢比。

这项亏损来自于公司剥离了旗下一部分的英国钢铁业务,该公司在4月份称其想要紧急出售旗下英国钢厂,其中包括位于威尔士塔尔伯特港(PortTalbot)的最大钢厂。

塔塔钢铁有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于欧洲市场,但钢铁需求的下降和成本的升高导致其欧洲部门成为了公司整体业绩表现的拖累。

与此同时,塔塔钢铁在印度本土市场上的表现则较好一些,其印度业务的第一财季净利润为57.5亿印度卢比,比去年同期的42.5亿印度卢比增长35%。

财报公布以前,塔塔钢铁股价在印度国内市场上收盘下跌5.3%,报373.60印度卢比。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