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9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1月合约,以36620元/吨收盘,下跌40元,跌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652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7,低于上一交易日7.88,上海期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40476手,持仓量减少9224手至495782 手。主力合约成交149500手,持仓量减少3662手至215504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1月合约,以12050元/吨收盘,上涨65元,涨幅为0.5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588.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9,高于上一交易日7.54,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79094手,持仓量减少13132手至586296 手。主力合约成交97082手,持仓量减少6390手至230914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1月合约,以18155元/吨收盘,上涨15元,涨幅为0.08%。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31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6,高于上一交易日7.79,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09018手,持仓量减少2312手至622056 手。主力合约成交347410手,持仓量增加454手至308740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14145元/吨收盘,下跌60元,跌幅为0.4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191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0,与上一交易日7.40持平,上海期铅跌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15982手,持仓量增加1122手至39910 手。主力合约成交7464手,持仓量增加2手至18800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343元/吨收盘,上涨5元,涨幅为0.21%。
全部合约成交6095934手,持仓量减少40896手至3860374 手。主力合约成交5757430手,持仓量减少34154手至3175186手。
【股市行情】 9月9日消息,今日早盘,两市总体维持窄幅震荡,盘面波动较小,人气依旧低迷。PPP概念继续调整,题材股持续走弱,而仍有石墨烯、高铁等部分题材较为活跃。午后开盘,核电股有所异动,但次新股、PPP等近期热点持续走低,两市相继翻绿;临近尾盘时,环保板块急挫,股指跌幅再度扩大,创业板跌幅扩大至1%。截至收盘,沪指报3078.86点,跌17.10点,跌0.55%;深指报10762.79点,跌88.40点,跌0.81%;创业板报2202.97点,跌20.50点,跌0.92%。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820.56亿元,深市成交2991.27亿元,两市共成交4811.8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量近300亿元。
二、国内焦点
产能释放或是铜价最后一轮压力
近期LME铜库存连续大幅增加,牵动市场,铜价格也随之下滑。铜价格下降主要是产能释放所致,这或是铜价遭遇的最后一轮压力。
目前来看,矿山压力不再是主导因素。2016年预期的较大型新增产能基本上已经投产,后期增长的动力仅仅来自于达产速度,铜精矿供应的压力已经开始舒缓。当前的铜精矿供应压力已经在加工费中得到体现,后续短期基本上没有新的大型矿山拟投产,因此新增矿山产能带来的压力对于铜价格而言已经过去。另外,当前价格对新增矿山投产并不具有吸引力,在缺乏新增大型矿山连续投产的情况下,现有矿山的增产潜力是受到限制的,所以铜精矿供应带来的压力已经比较小。
精炼产能释放是关键。中国冶炼产能的压力开始逐步显现,2016-2017年,全球范围内精炼铜产能投放量高达160万吨,并且主要集中在中国。2016年国外投放的精炼产能或至43万吨,国外精炼产能投放力度仍然相对较为缓慢。不过,如果考虑到中国2016-2017年将要投放的110万吨产能,2017全球新增精炼产能已经至153万吨,基本上能够消化掉新增的铜精矿产能,因此铜精矿加工费预期很难再过度走高。
2016-2017年中国精炼铜预计新增产能为120万吨,基本上随着此前产能的投放,2016年精炼产能投放压力已经释放大半,后期压力主要集中在2017年,料有近80万吨的产能投放压力。届时,铜精矿加工费预计将会有所下降,并且中国拟投冶炼产能也比较大。
随着,中国新增冶炼产能的投放,新增产能的消化成为主导逻辑。从国内的需求来看,无法在不改变其他分项的情况下消耗掉新增冶炼产能,因此只能通过排挤精炼铜进口和增加精炼铜出口的途径来进行消化。7月精炼铜出口数据已经显现出这种可能性。若中国逐步减少精炼铜进口和增加精炼铜出口,则等于中国精炼产能的压力从国内传导至国际市场。而当前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经济体,虽然这部分经济体增速高,但是体量较小,依然无法消纳这些增量。
展望未来,铜产业链或迎来分化。中国新增产能以及产能弹性开始导入市场,由于国内无法全额消化,只能通过排挤进口精炼铜和废旧铜的份额。不过,由于国际精炼产能开工率较高,向下存在弹性,因此精炼供应压力存在被消化的可能性,铜价格向下空间拓展比较困难。
全球需求总体波动较低,供应是变化关键,核心在于消化中国新增产能和原有产能弹性,消化途径则直接影响铜价格表现。如果是通过国外的精炼开工率下降来吸收中国冶炼产能的话,铜价格则以偏弱震荡为主,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如果国外冶炼产能减持不降低开工率,而中国产能弹性也要释放的话,则铜价格或超出铜矿山的接受范围,矿山或迎来减产,铜价格则会见底。无论哪种情形,对于铜冶炼企业而言,市场竞争或将加剧,加工费预估将会下降,影响利润。不过对于铜资源企业而言,若扛过最后的黑暗,铜价格见底之后,估值或将抬升。
工信部拟规范再生铅行业秩序
记者获悉,工信部制订的《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再生铅准入企业的项目建设条件和企业布局、生产规模、质量、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规范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
在再生铅行业,现行的制度是《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在此基础上,修订形成了《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
对此,工信部人士表示,“由准入条件变为规范条件,体现了政府管理思路由原来的强制审批转变为规范引导,正面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方向努力,满足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能够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倾斜。”
这位人士说,“通过此次修订,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将再生铅行业带入绿色发展的队伍中,使其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又不增加环境负担。”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铅价格下跌及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价格居高不下,再生铅企业面临生产成本高、利润逐步压缩的局面,绝大多数再生铅企业经营困难。其中,蓄电池回收价格高的直接原因是小冶炼厂的无序竞争。
根据介绍,目前国内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有三大主体:社会群体回收量占总量的85%以上,再生铅企业的回收量约占8%。蓄电池分销商的回收量约为7%。这三大主体从源头开始争抢废铅酸蓄电池资源,使得回收价格虚高不下。
豫光金铅(600531,股吧)人士表示:“尽管公司具有国内最大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能力,可是豫光金铅的再生铅系统却一直处于"饥饿"状态。”
为了保障生产,豫光金铅规划投资9.08亿元,建设全国性的规范回收网络体系。即便如此,正规再生铅企业依然被无序竞争困扰。
根据介绍,非法小冶炼企业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往往屡禁不止。
“投资十几万元就能建成一个日处理量40吨的加工厂,吨利润达到400元左右。而一家规范的再生铅处理企业,年产量8万吨就需要投资两亿元,吨利润只有60元-70元,基本没有可比性。”豫光金铅人士表示。
豫光金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正规企业与非法小冶炼企业在环保投入上的差距达到671元/吨。
据介绍,正规企业采用全密闭的破损分离装置,产生的污酸污水全部进行处理,并采用预脱硫低温熔炼工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而小冶炼通常采用人工破碎分离的方式,生产过程中污酸污水横流,不仅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铅资源再生率严重偏低,在铅总量中的占比不到40%,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70%。这与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不健全、流向无序等问题密切相关。
“《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扶持企业规范化,引导再生铅行业向绿色化发展。”业内人士说。
多锌空铝套利正当时
下半年以来,锌铝比价从1.3左右上行至目前的1.45左右,创出新高。下半年整体精炼锌供给趋于减少仍将支撑锌价上涨。电解铝产能呈增加态势,对价格有压制作用。因此,我们对下半年锌铝比价上行持乐观态度。
精炼锌供给继续收缩支撑锌价
整体锌价上涨仍然在延续,全球锌矿产量收缩将逐步传导至精炼锌产量减少上,从而支持锌价走高。下半年,精炼锌进口量的减少将使得供给量同比下滑幅度更大,进一步支持锌价。
下面我们将从锌矿、冶炼和需求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锌矿方面,国际市场锌精矿如期减产。目前来看,锌精矿缺口仍难弥补。大型国际锌企半年报均显示减产如期进行,包括市场最为关注的嘉能可半年报也维持了全年的产量计划,今年锌矿收缩确定性增强。受环保检查影响,国内矿山出现减产停产,这进一步加剧了锌矿的短缺预期。
精炼锌方面,精炼锌1—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收窄至2%,且7月同比开始出现回落,预计下半年产量难有增幅。从精炼锌进口来看,2—8月期间无进口套利空间。因此,预计下半年精炼锌进口同比将大幅下滑。
需求方面,近期是需求淡季,下游开工环比下滑。即使淡季开工下滑,但同比去年有所好转,且订单量较稳定。由于前期下游企业保持零库存或低库存居多,当需求回升时,下游按需采购有利于支持锌价。
电解铝产量逐渐释放限制铝价
从基本面来看,电解铝产能产量将陆续释放,供给方面将对价格施压。下半年的消费预期不及上半年,电解铝消费走弱将延续到8月底。因此,仅从供需角度看,电解铝价格大概率走弱,均价将低于上半年。虽然目前仍有低库存和成本预计走高等因素支撑,但库存回升、供给增加对价格压制作用逐渐显现。
下面从上游供给、电解铝产能供给和库存三个方面来探讨。
上游方面,铝的上游供给充足,较金属锌来说是一个优势。由于国内铝企前期在海外市场的铝土矿布局和前期储备了大量铝土矿库存,今年铝土矿供给仍然充足。氧化铝方面,前期氧化铝已先于电解铝企业复产。根据SMM,预期2016年中国氧化铝产量5750万吨,同比增长1.99%。后期氧化铝进口量或将回升,电解铝企业的氧化铝库存较高。上游供给充足,可以满足电解铝生产的需要。
电解铝方面,由于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复产和新投产计划增多。根据产量计划,主要产能产量增加压力集中在下半年。据百川资讯数据推断,2016年最后四个月电解铝产能或增加260万吨左右至4300万吨左右,增加量占全年比重近50%,后期产量增加压力明显。
今年电解铝库存大幅下滑,是支持铝价上行的一大动力。低库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上半年供给端收缩,需求向好,库存大幅下滑。二是铝企偏向于生产铝水,铝锭供给量和库存均将处于低位,铝锭库存难以反映实际供需。三是前期强降雨影响物流,导致大量铝产品积压在路上。
我们对下半年的锌价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预计下半年精炼锌供给端减少,需求端维稳可能性较大,将支撑锌价持续偏强。但是电解铝由于供给端在后期的集中释放,价格上行空间有限且回落压力较大。因此,预计多锌空铝套利行情有望延续。具体到套利的配置方面,可以考虑从波动率和货值方面配比。我们算下来的月均值约在1.41—1.43之间,因此可以考虑5:7的配比,即买5手锌空7手铝。
三、有色金属 铜: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铜震荡下滑,其中3个月伦铜微跌0.31%至4650美元/吨,目前伦铜仍运行于近两周来的震荡整理平台,下方技术支撑关注4600美元/吨。持仓方面,9月7日,伦铜持仓量为33.1万手,较6日减少148手,持仓仍处于较低水平,显示多头逢低做多动能仍明显不足。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9月9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70-升水11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6690-36750元/吨,开盘好铜报升水90~升水100元/吨,贸易商在预期下游备库回归的情况下,逢低买货积极。持货商见状上调报价,下游依旧零星备货,令贸易商看好下周节前备货预期不改。下周仅有3个交易日就要交割,投机买盘始显冷静。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11合约振荡微跌,尾盘收于3662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14%,为连续第十一日处于低位震荡,目前勉强位于M200之上,其技术形态略强于伦铜。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10合约和1611合约转为负价差10元/吨。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11合约振荡下滑至36620元/吨,显示上方抛压仍较重,因8月中国铜进口量环比继续下滑。但短期美元指数走软,且中国通胀指标向好,部分抵消伦铜库存攀升对铜价的打压,令铜价走势震荡,建议沪铜操作可由偏空转为振荡,1611合约可于36500-37200元/吨间高抛低吸,止损各4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铝反弹乏力,交投十分清淡,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31%至1588美元/吨,令伦铝有效运行于M60之下,但短期伦铝RSI指标跌至超卖区域,需警惕技术修正需求,下方支撑关注1550美元/吨,上方反弹阻力165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9月9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630-12640元/吨,对当月升水70-80元/吨。今日上海地区成交仍然不及无锡地区,无锡当地稍早成交价格尚较坚挺,随着甩货量的增加,市场价格随之下调,杭州当地货源较少,因此保持高升水,下游保持按需采购。下周面临交割,隔月基差仍有300元/吨,又逢下周是中秋节前的交易短周,持货商换现意愿增强,升水恐将继续下调。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11合约震荡走强,小幅扩大隔夜涨幅,表现强于伦铝和期铜,尾盘收于1205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上涨0.5%,但目前沪铝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下,短期下跌风险犹存。同时,铝市期限结构转为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0和1611合约负价差略扩至23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下跌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1611合约振荡反弹至12050元/吨,表现强于其他基本金属,但鉴于沪铝偏空格局未改,建议沪铝1611合约可继续关注反弹至12100元附近建空机会,目标参考11850元/吨。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探底回升,收报1921.5美元/吨,涨0.13%。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1911美元/吨,跌0.55%。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小幅震荡,报收141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07%,持仓量18800手,成交量7464手。
现货方面:9月9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4100-14250元/吨,均价增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沪市贸易商积极报价,期盘维稳,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下游以提长单为主,交投极其清淡。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探底回升,收报2313美元/吨,跌0.28%。今日亚市伦锌冲高回落,沪市收盘时报2311.5美元/吨,跌0.06%。
现货方面:9月9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8170-18270元/吨,均价涨3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升水基本持平;炼厂正常报价;贸易商积极出货,市场交投清淡,以长单交付为;下游按需采购,成交一般;市场整体成交平平。
行情研判:连续下挫后沪锌主力合约获得小幅支撑,不过近期市场风向仍然处于调整阶段,主力合约继续于5日线下方运行。操作上建议沪锌1611合约暂时观望,重新回落考虑介入空单。
黄金: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震荡走跌,收报1337.78美元/盎司,跌0.53%。隔夜伦敦白银震荡走跌,收报19.618美元/盎司,跌0.89%。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小幅走跌,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336.03元/盎司,跌0.13%;伦敦白银震荡走低,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9.535美元/盎司,跌0.43%。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90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88.6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62%,成交量179550手,持仓量317912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404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4351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1.38%,成交量603648手,持仓量619888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9月8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50.62吨,日减1.19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81.84吨,日增0吨。
行情总结:隔夜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一扫近期对于美国经济走势的悲观预期。技术上沪市贵金属走低,跌回5日线附近,投资者谨防调整卷土重来。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5日线下方偏空交易,动态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5日线下方偏空交易,动态止损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五螺纹钢期货探低回升,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343元/吨,涨5元/吨,持仓量3175186,日减仓34154。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41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710元/吨,跌10元/吨;北京报价247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253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2016年9月8日,裕丰在“9月5日广州裕丰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进行如下调整:HRB400螺纹钢出厂价下调20元/吨,现Φ18-25mm(HRB400/HRB400E)执行价格为2700元/吨。 以上调整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9月8日12:00执行
(3)消息面:2016年8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增长,同比增速较为明显。1-8月,汽车产销增速双双超过10%,与1-7月相比,增幅保持稳步提升。
周五RB1701合约探低回升。现货市场整体销售一般,实际成交价仍有调低,不过盘中随着期螺小幅回升,下游采购积极性有所提高。操作上建议,5日线下维持偏空交易。
央企重组整合提速 专家批驳“强强联合垄断”论
应该要有全球化视野以及长远的眼光
今年以来,央企重组整合大戏不断上演,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数量已由196家降至104家。不仅如此,据国资委透露,年内仍有几组央企重组的案例正在酝酿中,预计央企总数在今年年底前有望减至100家以内。
“央企间重组整合有利于国有资本进行积极布局。”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可以为未来打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可以加快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点产业与项目集中;三是可以借助交叉持股的方式加快推进改革,进而强化国有企业间的资本纽带关系,同时优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与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目前已经实施重组整合的案例中,因不少重组企业如南北车、中远、中海等央企,不仅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而且体量巨大、涉及面广,因而这类企业在重组整合过程中会造成新的垄断问题。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央企重组整合会造成垄断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具体来看,虽然有的央企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进行了整合,但重组后的企业在市场规模上仍有其他可以竞争的对手,如宝钢武钢重组案例。虽然这两家企业在整合后会在体量上有所增加,但市场中仍有其他对手可以与其竞争;另一方面,虽然有的企业重组后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对手较少,但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仍有很多。因此,在看待这类重组案例时,应该要有全球化视野以及长远的眼光。
刘兴国也表示认同。他认为,过去在开放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央企主要是与国内企业竞争,市场也基本上都是国内市场,因而判断垄断与否的标准只是国内市场;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已显著提高,许多中国企业已走出国门,且大量跨国公司也进入到中国市场,所以在这一阶段,判断央企是否造成垄断,需要放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来衡量。比如中车集团,在国内市场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完全垄断的企业,但若放在国际市场中来看,它只不过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一员。
统计局局长:积极推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
9月7-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在广州出席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之余,先后到广州、深圳调研统计调查工作和经济形势。宁吉喆指出,要积极推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研发支出计入GDP工作。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广州多种所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在粤期间,宁吉喆考察了广州市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UC优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腾邦集团等企业。每到一个企业,宁吉喆都认真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仔细询问企业的营销收入、投资规模、转型升级等情况。宁吉喆特别关心企业在经济业态、生产工艺、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情况,详细了解了企业科学研究和发展(R&D)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科研人员数量和薪资待遇水平。宁吉喆深有感触地说,创新驱动是解决经济发展困难的“金钥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许多以创新为精神内核的新经济企业异军突起,以卓越的市场前瞻力和技术创新力不断引领企业强劲发展,展现出很强的活力和生命力。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一定要加大对经济发展新现象、新特征的研究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努力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新动力。
宁吉喆来到广东省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深圳市统计局、深圳调查队亲切看望慰问了局队干部职工,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统计工作和经济形势的汇报。宁吉喆要求,要以经济分析、预测预判、舆论引导为重点,扎实做好统计服务。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多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交织影响的情况下,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分析工作,精益求精、细致钻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精准研判经济形势,把问题分析细、分析透。要认真监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举措推动进展情况,就政策落实、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开展预测预判和预警,加强对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敏锐把握全局性趋势性变化,为宏观调控、经济调节提供扎实的统计支撑。要做好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和解读,讲清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增强社会各界推动改革发展的信心。
宁吉喆强调,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事关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事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统计部门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增强使命担当,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钉钉子的精神,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要牢固树立统计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苏区调查精神,将确保数据质量作为职业操守和天职使命。要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改善政绩考核方法,从机制制度上防范统计数据失真。要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统计数据生产全流程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增强统计执法督查能力,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工作力度,严格依据统计法规护卫统计数据质量。
宁吉喆要求,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助力,加快变革统计生产方式。现代信息、网络和数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改变。统计部门一定要适应这一趋势,积极推进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要面向统计工作需求选择技术方法和路径,加快以统计云为核心的统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的网络化、智能化和云端化。要积极推动大数据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明确发展思路,梳理应用领域,开发技术工具,培养人才队伍,助力统计调查,促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的提高。要完善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拓展直报范围,优化报送程序,提高数据报送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要积极推进调查队系统的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调查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宁吉喆指出,创新是统计事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要以“三新”统计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统计调查工作改革创新。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统计工作要强化改革创新,积极反映、服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要大力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敢于探索、勇于求实,深入基层、总结提高,引领统计创新发展之先。要面向迅速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抓紧建立“三新”统计调查制度,为逐步构建新经济统计积累经验。要积极推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研发支出计入GDP工作。要以“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完善统计工作流程,创新统计工作机制。要推进服务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劳动力调查统计等重要领域改革力度,以改革创新促进统计发展。
六、全球观察商务部:美国对华碳合金钢定尺板作出反补贴初裁
中国商务部9日消息,华盛顿时间9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碳合金钢定尺板作出反补贴初裁,认定所有中国企业的反补贴税率为210.5%。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对此发表谈话。
该负责人表示,美方在初裁中将该畸高税率归咎于中国应诉企业未全力配合调查,但其根源是美调查机关要求中国应诉企业提供大量无关信息,导致企业根本无法完成答卷,不能享有公平的抗辩机会。
该负责人强调,在刚刚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重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并将减少及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底。而美商务部在本案中的裁决与G20领导人的这一承诺背道而驰。中方认为,解决当前全球钢铁产业面临困境的最佳办法是各国协同应对,而不是频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希望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和G20峰会领导人共识,为促进全球钢铁产业复苏和改善全球整体贸易环境做出表率,承担应有责任。
2016年4月29日,根据此前美国ArcelorMittal USA等3家钢铁企业向美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韩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巴西、中国等国的碳合金钢定尺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同时对原产于巴西、中国和韩国的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2016年美国对我钢铁产品发起的第二起双反调查。据美方统计,2015年中国对美出口涉案产品6.6万吨、7026万美元,占美该产品进口总量和总金额的6.14%和8.3%。
美国钢材市场未有起色
薄板市场,继续下行。本周美国热卷及冷卷价格下滑,主要是因9月废钢价格看跌且市场整体需求偏低,电炉钢厂下调报价所致。有市场人士表示有电炉钢厂的热卷成交价下滑至540-560美元/短吨,千吨级别交易能够获得540美元/短吨的低价;冷卷市场的成交价普遍为790-800美元/短吨,少数交易价能突破800美元/短吨。电炉钢厂的降价也迫使部分综合钢厂回调价格,因此预计短期内薄板价格将继续下行。
总体而言,美国中西部钢厂(印第安纳州)的热卷出厂基价为550-570美元/短吨,冷卷出厂基价为790-800美元/短吨,均环比下滑10美元/短吨
螺纹钢市场,保持疲软。虽然,近期美国螺纹钢价格下跌,但因市场供给充足,买主并不急于采购,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有贸易商表示新一波进口资源即将到港,螺纹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进口资源报价下滑增加了国内螺纹钢市场的下行压力,且前期的高价库存尚未消化完毕,因此买主对采购持谨慎态度。对于后市,市场人士预计螺纹钢钢价格仍有下探空间,但因需求相对平稳,下探空间应该有限。
目前,美国东南部钢厂的螺纹钢出厂价为490-520美元/短吨。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