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3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37120元/吨收盘,下跌130元,跌幅为0.3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762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海期铜跌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233708手,持仓量减少2516手至511844 手。主力合约成交146416手,持仓量增加206手至23697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12440元/吨收盘,下跌55元,跌幅为0.4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69.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5,低于上一交易日7.47,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45724手,持仓量减少14412手至547536 手。主力合约成交95362手,持仓量减少9856手至19638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17565元/吨收盘,上涨85元,涨幅为0.49%。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29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5,低于上一交易日7.66,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72014手,持仓量增加14954手至54828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8446手,持仓量增加2212手至240336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13915元/吨收盘,下跌15元,跌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1860.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8,高于上一交易日7.43,上海期铅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1052手,持仓量减少232手至30816 手。主力合约成交8014手,持仓量增加700手至1695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596元/吨收盘,上涨24元,涨幅为0.93%。
全部合约成交6277640手,持仓量增加131918手至3773532 手。主力合约成交5406822手,持仓量增加196118手至2576768手。
【股市行情】
8月23日消息,周二早盘,沪深两市小幅低开,次新股集体大涨掀起涨停潮,沪指一度冲高上摸3100点,随后沪指维持窄幅震荡走势。10:20左右,券商股发力护盘,沪指震荡上行在3100点下方承压,没有形成有效突破。午后市场逐渐趋稳,整体呈现缩量震荡的态势,医疗改革和造纸板块午后走强,但是对市场提振作用并不明显。临近尾盘,沪指出现短暂跳水,但很快企稳回升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报3089.71点,涨幅0.16%,深成指报10750.29点,涨幅0.18%,创业板报2174.16点,涨幅0.31%。 二、国内焦点 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期价22日大部分下跌 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期货价格22日大部分下跌。 截至当天收盘,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4760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6美元,跌幅为0.75%。3个月期铝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66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美元,涨幅为0.06%。3个月期铅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85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5美元,跌幅为1.85%。3个月期锌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228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4美元,涨幅为0.18%。3个月期镍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024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17.5美元,跌幅为1.13%。3个月期锡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8400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75美元,跌幅为0.41%。 去产能不断强化 钢价有望延续偏强走势 日前,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再次密集部署,去产能加速预期不断强化,对期市“黑色系”特别是螺纹钢多头信心形成提振。业内人士表示,华东地区主导钢厂继续上调8月下旬出厂价格,对钢价走势也将形成支撑,预计螺纹钢期货将偏强整理。 8月19日沪市螺纹钢库存总量为23.5万吨,较上周末减少1.65万吨;线材6.5万吨,较上周末增加0.2万吨;盘螺7.7万吨,较上周末减少0.1万吨。 据相关现货人士介绍,沪市建筑钢材库存总规模为37.7万吨,较上周末减少1.55万吨。上周申城持续高温天气,成交依然维持低迷,西本新干线监测的沪线螺终端日均采购量数据环比下降2.63%。不过周边江苏地区三类钢厂受环保因素限产、减产较多,市场库存量依然出现下降。 数据显示,上周全国35个主要市场螺纹钢库存量为421.8万吨,增加16.3万吨,增幅为4.02%;线材库存量为110.4万吨,减少0.55万吨,降幅为0.5%。而从全国线材、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五大品种库存总量来看,全国综合库存总量为932.5万吨,较上周五增加13.9万吨,增幅为1.51%。 全国钢材市场库存连续第五周上升,目前的全国钢材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仍下降13.77%。上周全国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及暴雨天气,工地施工放缓,整体成交依然低迷,市场库存量继续上升。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发改委指出,从8月份开始对各地去产能工作月报进展情况进行报告通报,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到具体的企业、项目和责任人,把今年压减数量具体明确到每台设备、每个矿点,确保任务完整闭合。 随着各项去产能政策的不断强化和推进,下半年我国钢铁煤炭去产能进程有望明显加速,对钢价走势将形成持续利好。 据中钢协统计,8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69.86万吨,环比上一旬末增加7.78万吨,增幅4.8%。截至8月上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为1336.94万吨,比上一旬增加52.93万吨,增幅4.12%。可见随着盈利的持续改善,钢铁企业主观上仍有较强的增产动力。 不过,近日唐山市政府再次下发通知,8月16日0时-31日24时,钢企烧结机减排30%-50%,焦化企业出焦延长36-48小时,露天矿山企业停产治理,所有使用燃煤的轧钢企业停止排放污染物;长江流域江苏、上海、安徽等地不少钢厂也因G20会议即将召开执行减产、限产,后期国内粗钢产量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钢铁去产能政策不断得到强化和推进,叠加钢铁主产区唐山以及江苏地区环保限产因素,市场供应依然存在减少的预期。而华东地区主导钢厂继续上调出厂价格,对钢价走势也将形成提振。预计短期国内钢价有望延续偏强整理走势。 中国成美国铝箔市场最大供应国 10年内出口量增加了近九倍 根据美国铝业协会公布的数据,美国铝箔市场总规模大约为50亿美元,现在大约有36%来自进口,2007年这一比例仅为16%。 其中,最大的供应国是中国,在过去10年里,中国输往美国的铝箔增加了将近九倍,至2.65亿磅(约12万吨)。 随着一大批小型公司和美国铝业公司(AlcoaInc.,AA)、Novelis等大型铝企纷纷退出铝箔业务,南卡罗来纳州古斯克里克的JW Aluminum Co.成为了美国唯一一家主营双零铝箔的生产商。 分销商表示,包括Reynolds Consumer Products在内的一些公司仍在细分市场拥有较大的份额,但即便是以杂货品牌销售的厨房铝箔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从中国进口的铝箔为原料。Reynolds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生产厨房用铝箔。 受美国这样有资本潜力又开放的市场吸引,镇江鼎胜铝业等中国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出口美国以获取利润最大化。 对鼎胜铝业而言,美国市场已成为其业务的一个关键部分。鼎胜铝业一家子公司的经理说,美国市场十分具有吸引力,因为美国的买家往往是大中型企业,订单规模比中东或印度等其他市场要大得多。 据铝箔分销商和销售人员称,订单流向中国供应商的客户中不乏Wendy's Co.和Capri-Sun等美国知名品牌。 Wendy's的一位发言人表示,Wendy's汉堡连锁店的汉堡包装纸主要采购自北美市场,铝箔源于亚洲。拥有Capri-Sun果汁品牌的卡夫亨氏公司的一位代表不予置评。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铜交投清淡,围绕4760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其中3个月伦铜微涨0.08%至4762美元/吨,初步跌破下方M60即4775美元/吨的支撑,下方支撑下移至M200即4720美元/吨。持仓方面,8月19日,伦铜持仓量为33.4万手,较18日续减1330手,近一周来伦铜减仓振荡运行(累计减少2.5万手),显示多空积极减仓离场,铜市人气十分低迷。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8月23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贴水70-贴水2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7030-37080元/吨。开盘好铜报贴水30元/吨,平水铜报贴水60元/吨。当盘面接近37000元/吨,下游买货热情显现,但持货商继续对湿法铜惜售,报价坚挺在贴水80-贴水70元/吨。同时贸易商转向采买高性价比的PC类铜,市场难有压价空间,逢低成交尚可。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10合约延续近一周来的窄幅波动,尾盘整理至3712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微跌0.05%,其下方M60的支撑位是37022元/吨,目前支撑勉强有效。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9合约和1610合约正价差略缩至5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回调意愿下滑。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10合约振荡整理至37120元/吨,伴随着沪铜小幅增仓运行,显示多空出现分歧。鉴于目前期铜还未有效跌破下方技术支撑,且美元指数整体偏空与中国经济下行担忧相互作用,铜价走势仍振荡。建议沪铜1610合约仍以37000元为涨跌分界线,未跌破前多单谨慎持有。 铝: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铝延续近期跌势,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12%至1665美元/吨,较此轮高点1709美元/吨回落2.57%,但亚市其表现稍抗跌于其他基本金属,目前技术形态亦仍强于其他基本金属,下方技术支撑关注163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8月23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590-12630元/吨,对当月升水90-100元/吨。期铝触低回升,上海持货商挺价惜售心态再起,随期铝当月交易后期放量上行,持货商报价从12590-12600上调至12620-12630元/吨,市场难觅合适货源,无锡持货商挺价出售,随盘跟涨,中间商逢低补库存意愿积极,下游企业低价接货意愿积极,整体成交活跃。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10合约强势探底回升,尾盘涨至12440元/吨,较日内低点12230元/吨回升1.71%,较昨日收盘价反弹0.53%,短期沪铝大幅下挫被视为对上周四的大涨进行回抽确认,目前沪铝重回 M60即12300元/吨之上。同时,铝市期限结构转为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09和1610合约负价差持平至95元/吨。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1610合约探底回升至12440元/吨,显示短期铝价回调风险释放后,下跌意愿减弱。而且沪铝目前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上,短期不宜太过看空。建议沪铝1610合约可背靠12330元/吨之上谨慎持多,目标12600元/吨。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大幅下探,收报1852.5美元/吨,跌1.93%。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1860.5美元/吨,涨0.43%。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小幅震荡,报收1391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11%,持仓量16956手,成交量8014手。 现货方面:8月23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850-13950元/吨,均价涨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沪市贸易商积极报价,现货价格升水基本持平,下游高价减少拿货,市场成交相对清淡。 行情研判:周边反弹带动沪铅企稳在高位。相对其他基本金属,铅市基本面乏善可陈,资金炒作乏力,多空交投谨慎。操作上建议沪铅1610合约突破14000元/吨再考虑做多。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低,收报2285美元/吨,跌0.44%。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295美元/吨,涨0.44%。 现货方面:8月23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7540-17640元/吨,均价跌10元/吨。据SMM报道,锌价高位震荡,炼厂正常出货;贸易商积极报价,现货升水坚挺,市场交投清淡,以长单交付为主;下游按需采购,市场成交平平;整体市场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756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4%,持仓量240336手,成交量258446手。 行情研判:技术上沪锌主力合约保持在震荡重心上移的格局当中,基本面乐观提供基础,投资者多单继续持有。操作上建议沪锌1610合约5日线上方做多,动态止损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探底回升,收报1338.84美元/盎司,跌0.18%。隔夜伦敦白银震荡走低,收报18.915美元/盎司,跌2.03%。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探底回升,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339.08元/盎司,涨0.02%;伦敦白银震荡走高,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9.035美元/盎司,涨0.64%。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7.35元/克,盘中小幅震荡,报收287.2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19%,成交量105430手,持仓量358476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214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232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67%,成交量434706手,持仓量700504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8月22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58.37吨,日增2.38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159.74吨,日增103.4吨。 行情总结:美联储官员继续释放鹰派言论,为年内加息创造舆论基础。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在今年年内加息的预期逐渐升温,贵金属持续承压。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5日线下方偏空交易,动态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5日线下方偏空交易,止损控制在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周二螺纹钢期货增仓上行,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596元/吨,涨24元/吨,持仓量2576768,日增仓196118。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50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740元/吨,涨20元/吨;北京报价2470元/吨,涨10元/吨;福州报价255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8月23日,河钢集团出台建筑钢材产品8月下旬销售价格,相较“8月中旬政策”如下调整:唐、宣、承钢线螺产品:1、高线上调70元/吨:HPB300材质Φ6.5-10mm高线指导价格为2690元/ 吨。2、三级螺纹钢(检尺)上调70-90元/吨:HRB400E材质Φ18-25mm为2450元/吨,28-32mm为2520元/吨。执行日期8月21日-8月31日,以上均为含税。 (3)消息面: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7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34亿吨,同比增长1.4%。1-7月份全球粗钢累计产量为9.3亿吨,同比下降1.2%。 周二RB1701合约增仓上行。目前来看G20、环保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依旧存在,现货及钢厂继续上调价格。操作上建议,多单持有,跌破2550止盈。 五、宏观经济 降成本“国八条”出炉 供给侧改革强力攻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攻坚,“三去一降一补”再下一城。昨天,国务院发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具体措施,并分解到部委。 “这堪称降成本的‘国八条’。”业内专家说。这八条政策主要包括: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挖潜等。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贯彻执行供给侧改革在降成本方面的具体落实政策。随着各项政策落地,下半年工业企业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利润有望继续改善。 30项具体政策助力降成本 国务院昨日正式发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这是继2月初公布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两大意见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这些降成本的措施之前各部委都在做,但很零散,现在由国务院统一发布,更为系统和完善。且每项政策都明确了负责落实的部委,可操作性强。”黄群慧对此表示。 《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其中一些是市场较为关注的热点。 比如,降低企业税费方面,《方案》提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为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方案》明确,鼓励实体经济企业将符合条件的经营性资产证券化,或通过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方式盘活存量资源。 在各种成本中,融资成本是企业最为关心的,因此,《方案》中对于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也是最多的,共有6条。 就具体的降低融资成本政策,《方案》提出,通过差别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稳妥推进民营银行发展,成熟一家、设立一家;完善证券交易所市场股权融资功能,规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发展,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改革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合理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加快债券产品创新,发展股债结合品种,研究发展高风险高收益企业债、项目收益债、永续债、专项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等。 《方案》还明确了降成本的目标:经过1至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 事实上,记者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上半年一系列降成本的政策初显成效,很多企业成本有所降低,利润出现改善。 这一状况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也得以印证。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02元,同比下降0.11元,下降额比5月份加大0.08元;同期,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1%,增速比5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黄群慧表示,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逐渐收窄,而降成本的政策加快落地,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改善。 煤钢等10个行业降本增效方案 将陆续出台 早在《方案》发布前,国务院层面已经就减税降费等降成本举措进行了多次部署,地方层面的降成本方案也在密集出台。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以及资源错配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但在以前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外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被掩盖。而现在在经济下行以及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以前的高成本问题都开始暴露出来。国家推动出台各项降成本举措就是要帮助企业解决目前困境。 不过,他也强调:“必须意识到,这些高成本问题都源自中国经济内生的结构性问题,因此降成本措施不应该是临时性的举措,而应该结合中国经济改革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其实,这一点在《方案》中已有所体现。《方案》在落实降成本工作的配套措施中第一条就强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方案》提到,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形成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记者还注意到,未来将有10个行业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方案陆续出台。这些行业分别为煤炭、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汽车、电子信息、消费品、物流等。 不过,专家提醒,在推进降成本的过程中,去产能的问题不容忽视。黄群慧说:“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好了,会加大去产能的压力。” 全球央行放水 考验中国货币政策定力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新西兰央行8月11号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0%,创历史新低,这已经是金融危机8年以来,全球央行第667次降息。今年6月至今,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先后降息。在全球降息潮的大背景下,再加上7月稍低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使国内关于该不该降息降准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降与不降都有支持者。 多家机构预测下半年可能降息降准 摩根大通的预测认为:下半年会有一次降息和两次降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的预测相对更谨慎,他认为“降息空间相对有限”,但他也认为:“三季度降准必要性加大,下半年预计降准2次左右”。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也认为,降准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大货币政策调控目标,“M2(广义货币供应)增速13%”就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到7月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环比下降。 祝宝良:“如果M2要增长13%左右,降准是一定要降的。要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因为中国的M2增长一大块就是外汇占款引起的,如果外汇流出过多,就要降准来释放流动性。” 祝宝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交替使用 而对于降息,祝宝良的观点是,存在降息空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交替使用。 祝宝良:“很多人讲中国的财政政策还有一定的空间,因为财政收入还在增长,今年1-7月份就增长了8%。但是,后面几个月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速会大幅放缓,中国可以继续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张的力度和空间,也在缩小。适当地利用一下货币政策的空间,也就是降息降准,现在来看不失为一个办法。其实,只要财政扩张,相应地也需要货币政策来支撑,比如中国推行的PPP模式,希望政府掏一点钱,大量地让民间企业进入,民营企业的钱从哪里来?一定是通过银行贷款的资金。这就需要有一定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 连平:降息降准似乎都难 但反对降息降准的观点,同样理由充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撰文指出:“降息降准似乎都难”。首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降杠杆要求相悖。第二,当前降息面临负利率和人民币贬值两大制约因素。 连平:“一个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资产的价格泡沫在上升。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一年期利率大概1.5%左右,与2%左右的CPI相比,今年已经形成负利率的状况,可能未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包括房价等一系列资产的价格,比较容易推动产生泡沫。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非常大,需要加强管理。第二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和预期继续存在。从去年底一直到现在,我们运用了外汇储备、供求关系调节、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准备金制度等一系列的手段,促使人民币的汇率走到目前还比较平稳的状态。现在美国还要加息,在现在的档口,我们如果还要降息的话,可能会打破现在已经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的格局,可能会使人民币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降税优于降息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也认为:现阶段降税优于降息。因为利率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继续降利率效果未必好,比如日本安倍的负利率,反而导致企业不干活了,借钱投房地产或其他地方。盛松成认为,尤其是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降税更有力。 在全球降息潮的大背景下,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考验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定力,也考验着货币管理层的智慧。 六、全球观察 美国线材价格稳中趋弱 上周,美国线材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稳中趋弱,服务中心还是以购买急需资源为主,预计短期内服务中心维持低库存的状况不会改变。 另外,9月废钢价格走势及进口资源价格也对美国线材价格施加了下行压力,一方面受钢厂停产检修影响,市场预计9月废钢价格将下滑10美元/长吨;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对终端用户而言,进口资源与国内资源的价差较小,不足100美元/长吨,但预计1月到港的进口线材价格具有较强竞争力。 由于上述原因,美国钢厂为促成交易正准备下调报价。 目前,美国网用线材出厂价暂时稳定在510-540美元/短吨,交货期为4-6周。 7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1.4% 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7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34亿吨,同比增长1.4%。1-7月份全球粗钢累计产量为9.3亿吨,同比下降1.2%。 7月份欧盟28国粗钢产量为1300万吨,同比下降4.6%,1-7月份累计产量9575万吨,同比下降5.8%;独联体粗钢产量为877万吨,同比增长2.8%,1-7月份累计5996万吨,同比增长1.1%;北美粗钢产量为972万吨,同比下降0.4%,1-7月份累计6576万吨,同比下降0.2%;南美粗钢产量为344万吨,同比下降9.7%,1-7月份累计2260万吨,同比下降13.3%;亚洲粗钢产量为9224万吨,同比增长2.8%,1-7月份累计6.4亿吨,同比下降0.3%;中东产量223万吨,同比下降1.4%,1-7月份累计1600万吨,同比下降3.2%;非洲产量为93.6万吨,同比下降12.6%,1-7月份累计691万吨,同比下降15.6%。 7月份中国大陆粗钢产量为6681万吨,同比增长2.6%。扣除中国后,7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694万吨,同比增长0.2%。7月份全球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为68.3%,较6月份下降3.7个百分点,与去年7月份持平。 7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为432万吨,环比下降4.6%,主要是欧盟日均产量下降比较明显。8月份全球钢铁市场总体平稳,仍处于传统的需求和生产淡季,预计粗钢日均产量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