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08月12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08月12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6-08-12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37560元/吨收盘,下跌40元,跌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823.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9,高于上一交易日7.77,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57364手,持仓量减少5802手至532278 手。主力合约成交175934手,持仓量减少1980手至236262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12350元/吨收盘,下跌55元,跌幅为0.4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48.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49,低于上一交易日7.52,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17308手,持仓量减少10422手至517724 手。主力合约成交75136手,持仓量减少930手至202034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下跌。主力9月合约,以13805元/吨收盘,下跌30元,跌幅为0.2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1829.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5,低于上一交易日7.57,上海期铅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0874手,持仓量增加508手至36934 手。主力合约成交4744手,持仓量增加112手至1987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2577元/吨收盘,上涨5元,涨幅为0.19%。
全部合约成交5286178手,持仓量减少77646手至3311222 手。主力合约成交3689742手,持仓量减少103840手至1859538手。

【股市行情】周五早盘,两市小幅低开,军工、量子通信、互联网彩票等题材开盘后表现活跃,题材股逐渐回暖,两市翻红;盘中银行股悄然走高,恒大概念股随后大涨,廊坊发展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后再度封死涨停;截至收盘,沪指报3050.67点,涨48.03点,涨1.60%;深指报10528.10点,涨137.15点,涨1.32%;创业板报2123.84点,涨20.45点,涨0.97%。

二、国内焦点

新日铁:日元走高 钢材需求复苏受阻

英国公投脱欧后出现的避险需求推动日元飙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国内钢材需求的复苏造成冲击。

新日铁住金执行副总裁Toshiharu Sakae表示,日元走高可能会迫使需要使用钢铁的日本制造业者(如汽车制造商)削减国内产量。

对从事出口市场的外汇交易者来说,日元走强意味着日本产品更加昂贵。

英国公投脱欧这一决定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惊天巨浪,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大增促使今年日元暴涨近14%。

Sakae在本周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自从英国公投脱欧推动日元飙升以来,我们一直处于不利局面中。我们原本预计本会计年度下半年国内钢材需求会有所回升,但我们现在看到黄灯亮起。”这也暗示他对今年10月到明年3月期间的钢材需求前景信心不足。

作为全球第三大钢铁生产商,新日铁上个月的报告显示四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并预期由于钢铁价格走低、日元不断上涨,其年利润总额或将下降35%。

Sakae进一步表示,为弥补今年日元走高导致近700亿日元(6.9亿美元)的损失,新日铁计划或采取降低成本等措施。

嘉能可或搁置出售智利铜矿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未能达到足够高的价格后,嘉能可搁置了出售智利一座铜矿的计划,此前该矿料将售得约5亿美元。

据上海有色网8月12日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该交易未能完成的部分原因是价格未达到嘉能可预期。此外,该消息人士称,嘉能可认为自己更加强大,不必被迫不惜任何代价完成这项交易。

消息人士称,虽然嘉能可仍可能改变想法,抑或会出现提出更高报价的潜在买家,该公司目前决定保留该铜矿。

嘉能可拒绝对此事置评。嘉能可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矿业和贸易公司,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布财报。

因投资者了结获利 伦敦期镍、期锌和期锡周四回落

LME期镍、期锌和期锡周四回落,自上一交易日触及的新高下跌,因投资者对今年以来强劲的涨势了结获利。上述三种金属周三升至2015年以来最高价,因美元走疲和风险偏好上升激发了买需,且基本面前景良好。

投行SPAngel的分析师SergeyRaevskiy表示,“今日宏观经济面消息较为平淡,而年初以来金属表现很好,因此今日出现获利了结不太令人意外。”“我们仍然非常看好锌价前景,这将使出现供不应求的一个品种,因此基本面推动价格走高。”

LME三个月期镍在公开喊价阶段未有交易,出价下滑1%至每吨10,745美元,周三触及一年最高价11,030美元,因担忧菲律宾可能关闭镍矿。LME市场全线的成交量较为稀疏。

菲律宾新政府的政策支撑期价自6月1日以来上涨超过20%。一位菲律宾政府官员周四称,由于在矿业审计过程中发现违背环保举措,又有两处菲律宾矿场被政府要求停产,其中一处生产镍。

三个月期锌出价下跌0.3%,报每吨2,279美元。周三期锌触及15个月高点的2,314.50美元。

三个月期锡出价下滑1.5%,至每吨18,280美元,上一交易日触及2015年2月以来最高价的18,650美元。

三个月期铜在公开喊价阶段下滑0.1%,报每吨4,816美元。周二期价跌至四周新低的4,761美元。

三个月期铝下滑0.3%,至每吨1,642美元;

三个月期铅上涨0.3%,至每吨1,824美元。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铜振荡微跌,削减隔夜部分涨幅,其中3个月伦铜微跌0.23%至4837美元/吨,目前伦铜运行于均线交织处,下方技术支撑关注M60即4750美元/吨。持仓方面,8月10日,伦铜持仓量为35.2万手,较9日减少4993手,本周伦铜减仓上涨为主,显示空单减仓离场积极性更高。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今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20-升水13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7370元/吨-37420元/吨。临近交割持货商因隔月基差收窄至100元/吨以内,而加快调降好铜升水。日内现铜升贴水高报低走,但湿法铜升贴水相对坚挺,贴水不扩反收。盘面的相对低位以及震荡看涨后市,令下游再度逢低买入湿法铜。下周一为交割前最后交易日,预计升水依然紧跟隔月基差变化。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10合约围绕37550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尾盘收于37560元/吨,日内运行区间为37690-37450元/吨,其下方M60的支撑位是36750元/吨,目前支撑仍旧有效。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9合约和1610合约正价差持平至60元/吨。

市场因素分析:今日亚市美元指数振荡微跌,交投于95.8附近,但基本维持隔夜涨幅。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6%,低于预期的增长6.1%。同时,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上涨8.1%,低于预期的增长8.8%,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重燃央行降息降准预期。资讯方面:据悉,在未能达到足够高的价格后,嘉能可搁置了出售智利一座铜矿的计划,此前该矿料将售得约5亿美元。

铝: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铝振荡微涨,表现抗跌于其他基本金属,其中3个月伦铝微涨0.15%至1654美元/吨,本周伦铝主要企稳于M60之上振荡整理,周内运行区间为1666-1634美元/吨,波动幅度明显缩窄,上方反弹阻力关注17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8月12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610-12620元/吨,对当月升水10-20元/吨。上海高价下,成交集中于下游企业的刚需,无锡持货商稳定出货,但略显挺价意愿,在期铝稳定,成交较好情况下,不愿下调价格促进成交,无锡现货对当月贴水,中间商接货意愿积极,期铝企稳,下游提高周末备货意愿,整体成交较昨回暖。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10合约反弹乏力,基本维持隔夜跌幅,整理至1235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0.32%,但目前沪铝仍企稳于均线组之上运行,技术形态明显偏强。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09和1610合约负价差略缩至80元/吨。

市场因素分析:今日亚市美元指数振荡微跌,交投于95.8附近,但基本维持隔夜涨幅。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6%,低于预期的增长6.1%。同时,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上涨8.1%,低于预期的增长8.8%,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重燃央行降息降准预期。铝市行业资讯方面,中国7月原铝产量降至266万吨,环比下滑3万吨或1.12%,同比亦下滑1.5%,为过去四个月里第三次下滑。今年1-7月中国原铝累计产量达1798万吨,同比下滑1.9%。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高,收报1834美元/吨,涨0.82%。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1830美元/吨,跌0.22%。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380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58%,持仓量19872手,成交量4744手。

现货方面:8月12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750-13850元/吨,均价涨25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沪市货源依旧偏紧,持货商正常报价,有一定挺价惜售情绪,下游多观望,期盘震荡维稳,市场整体交投情况无明显改善。

行情研判:沪铅主力合约继续震荡的格局,基本面变化甚微,宏观面影响也没有太大变化。多空双方交投平淡,行情难有起色。操作上建议沪铅1610合约离场观望为主。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低,收报2278.5美元/吨,跌0.24%。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269美元/吨,跌0.42%。

现货方面:8月12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7430-17530元/吨,均价跌100元/吨。据SMM报道,炼厂正常出货;贸易商积极报价,多数以长单交付为主,交投较活跃;下游仍按需采购,采购热情无回暖迹象;市场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74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91%,持仓量289760手,成交量297940手。

 行情研判:沪锌主力合约继续调整,但技术上尚未走弱。近期基本面利好频出,市场做多逻辑仍在。建议沪锌1610合约17450元/吨附近做多,止损控制在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震荡走低,收报1338.9美元/盎司,跌0.57%。隔夜伦敦白银震荡走低,收报19.973美元/盎司,跌0.89%。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小幅震荡,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339.2元/盎司,涨0.02%;伦敦白银冲高回落,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9.97美元/盎司,跌0.02%。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9.25元/克,盘中冲高回落,报收288.2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09%,成交量207452手,持仓量361684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439元/千克,盘中冲高回落,报收4418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23%,成交量613898手,持仓量699542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8月11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72.62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0941.12吨,日增0吨。

行情总结:美联储加息预期难料,昨夜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态势乐观,美联储官员继续释放加息信号。贵金属操作上依然是以短线为主,建议沪金1612合约289元/克短空,动态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4440元/千克短空,止损控制在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五螺纹钢期货高位整理,RB1610合约终盘报收2577元/吨,涨5元/吨,持仓量1859538,日减仓10384。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43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7630元/吨,跌30元/吨;北京报价2420元/吨,涨20元/吨;福州报价254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8月12日山西黎城太行调整建材价格政策,在“8月10日山西黎城太行钢厂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做出调整,具体如下:三级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现HRB400Φ18-25mm螺纹钢出厂价格为2660元/吨。盘螺价格上调30元/吨,现HR400Φ8-10mm盘螺出厂价格为2580元/吨。 以上价格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8月12日起。

(3)消息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5.5万吨,较6月份下降6.9%;钢材日均产量309.5万吨;生铁日均产量186.5万吨。 2016年7月我国粗钢产量6681万吨,同比增长2.6%;1-7月我国粗钢产量46652万吨,同比下降0.5%。

周五RB1610合约高位整理。由于钢厂普遍上调出厂价,钢坯报价继续上调,但7月粗钢产量整体维持高位。操作上建议,2600附近择机短空,止损参考2640。

五、宏观经济

统计局:固投增速回落有利于调结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8月12日(星期五)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6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记者: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数字并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民间投资给人感觉仍然比较疲软,请介绍相关情况,并帮助分析相关原因。PPI是近年来罕有的比较好的表现,有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通过这个数字看出来可能是在“L”型的筑底过程中,请问您怎么看?谢谢。

盛来运:首先,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幅度是收窄。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1%,回落了0.7个百分点,比1-6月回落幅度收窄0.4个百分点,这个角度来看,各地加大民间投资的工作还是有成效的。分析回落的原因:第一,与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有关系。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复苏疲软,出口压力比较大。国内传统产业和市场有效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虽然收窄,但还是在下行,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还是比较低,多数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不到3%。面临这样的市场环境,一些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与制度的准入有一定的关系。新兴产业和一些服务业,目前还处在上升期,发展空间比较大,民间资本还是愿意投的。但改革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些服务业,包括电信、油气,民间资本不容易进入,这也是影响民间投资的一个因素。

第三,与资金来源有一定关系。民间资本的来源渠道主要靠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这边尽管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是调研中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还是存在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上次国务院督导组反映的情况也表明,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政策落实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第四,洪涝灾害的影响。今年的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高0.9度,是自1961年来的第三高温天气,再加上洪涝灾害的影响,影响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这些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投资增速出现了一些波动。

固定资产投资的下行还是要全面地看。从中长期角度看,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结构在调整,传统行业投资的空间肯定在收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长期趋势角度来看下滑有一定合理性。这种增速回落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在投资增速回落过程中,投资结构在继续优化,高耗能投资1-7月份增长4.6%,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1-7月份增长14.2%,比1-6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这样一种变化是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并且一些短板领域的投资,农业、环境保护、水利、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都是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有利于民生改善。

从后期角度看,虽然有压力,但是也有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比如,民间投资,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各地在积极落实,政策效应在继续发挥。另外,基础设施投资在我国还有很大空间。基础设施投资在这个阶段是稳投资的重要“压舱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很快,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铁、高速公路网在过去十年发展很快,但人均公共设施资本存量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是西欧的38%,是北美国家的大概25%左右。所以,人均资本存量的投资空间还是很大的。在这方面有关部门继续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利于支撑经济投资稳定增长的。还有一个先行指标,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7月增长24%,这也为以后的投资企稳打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关于PPI的问题。7月份比较积极的变化是PPI降幅收窄,7月份是PPI下降1.7%,比6月收窄0.9个百分点,收窄幅度比较大。PPI的大幅收窄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企业加大制造业的投资,企业的利润在回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分析PPI为什么降幅继续收窄?从结构看有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去年同期PPI降幅非常大,对今年的翘尾影响比较大。7月份,PPI翘尾影响达到-2.7个百分点。二是,今年以来,尤其是7月钢铁、煤炭这些传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回升态势。6月份有所调整,7月又趋于上涨,这些产品价格带动了PPI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PPI的回升是一个积极信号,有利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它本身是市场供求关系改善的一个表现,有利于刺激生产和投资,更有利于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统计局:7月工业生产基本稳定 房地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8月12日(星期五)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6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盛来运:主持人好,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又见面。我先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基本运行情况,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7月份,受国内部分地区遭遇较重洪涝灾害和高温酷暑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疲弱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物价形势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力推进,新兴动力继续累积,国民经济形缓势稳,仍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工业生产基本稳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环比增长0.52%,比上月加快0.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集体企业下降1.5%,股份制企业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4%。工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0.7%,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0.6和1.9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998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9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1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8%,比上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6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9%,连续3个月下降。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1694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10147亿元,增长21.8%;民间投资191495亿元,增长2.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336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二产业投资122996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179362亿元,增长10.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7月份同比增长14.2%,比1-6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快6.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1-7月份同比增长19.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336169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1.1%,国内贷款增长10.9%,自筹资金增长1.5%,利用外资下降18.0%。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81593亿元,同比增长24.0%。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31%。

三、房地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361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5%。房屋新开工面积929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3.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6.7%。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7569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1.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11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382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34万平方米,连续5个月减少,累计减少2549万平方米。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9881亿元,同比增长15.3%。

四、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旺销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2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806亿元,增长7.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126亿元,同比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01亿元,增长10.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10.9%,商品零售23944亿元,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1058亿元,增长7.4%。同比增长较快的有:粮油、食品类增长10.6%,饮料类增长12.6%,日用品增长1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1.5%,家具增长13.6%,通讯器材增长11.6%,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5.0%。从环比看,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75%。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

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6268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239亿元,增长2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

五、进口下降,出口小幅回升

7月份,进出口总额20888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12158亿元,增长2.9%,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进口8730亿元,下降5.7%。进出口相抵,顺差3428亿元。1-7月份,进出口总额132087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出口76018亿元,下降1.6%;进口56069亿元,下降4.8%。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761亿元,同比增长1.3%;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4928亿元,同比下降0.4%。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8%,衣着上涨1.4%,居住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交通和通信下降1.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6%,医疗保健上涨4.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4%,猪肉价格上涨16.1%,鲜菜价格下降4.3%。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2%。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降幅收窄;环比上涨0.2%。1-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7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上涨0.3%;1-7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5%。

总的来看,尽管7月份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波动,但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释放增长潜力,着力培育新兴动能,促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六、全球观察

油价复苏困难重重 OPEC新冻产会议恐仍无果

国际油价8月初一度跌破40美元/每桶,让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开始坐立不安,OPEC轮值主席萨达本周宣布OPEC成员国将于9月在阿尔及利亚召开非正式会议,讨论维持石油市场稳定的问题。

可惜,OPEC最新月报显示出7月原油产量继续增加,沙特产量更创下新高。这份报告不禁令市场对OPEC的信誉产生怀疑,油价复苏的道路恐怕仍然布满荆棘。

OPEC月报传来利空

本周一,OPEC轮值主席兼卡塔尔能源大臣萨达表示,OPEC将在9月26-28日的国际能源论坛期间举行非正式会议。他还称,全球原油需求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回升,油价也将上涨。消息公布后,油价强势反弹3%。

但这反弹只是昙花一现。OPEC周三公布的月报显示,包括加蓬在内的整个OPEC组织7月产量上升4.6万桶/日,至3311万桶/日。沙特7月增产至1067万桶/日,创下纪录新高。OPEC还在月报中表示,原油价格低廉已促使全球炼油商生产更多精炼油品,从而加重了市场供应过剩的程度。

受此消息影响,再加上美国上调原油产量预期和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国际油价连续两日收跌。截至周三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48%,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7%。  

提议召开的产油国会议不太可能令供应明显收紧,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数据也打压市场人气。原油和油品供应过剩担忧依旧挥之不去,这些因素令油市承压。

冻产恐怕是一场空

市场对9月会议的质疑并非毫无根据。成员国7月产量创下新高,供应过剩的局面很可能持续到明年。

最大产油国沙特也并无减产的意向。根据沙特《萨巴格》网站报道,沙特向OPEC报告称,沙特石油政策更侧重于通过提高产量来达到占有市场份额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抑制产量来解决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

冻产协议的另一关键国家伊朗同样不愿轻易妥协。伊朗官方通讯社Fars周三援引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的发言称,伊朗的日原油产量最高为385万桶,这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俄罗斯的态度则更加无情。召开会议的消息刚出,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就表示,当前油价下没有进行新一轮冻产谈判的必要。如果油价将下跌,那么谈判的必要性可能会上升。

上次产油国召开会议已经是4月份的事情,OPEC成员国未能就任何措施达成协议。对9月会议,分析师大多预计不会取得更多成果。BMI Research石油与天然气分析师理查兹(Emma Richards)表示,市场和媒体可能对OPEC将召开的会议反应过度。这次会议令人怀疑,而且也并不能表明OPEC愿意冻产。他们做的只是利用口头干预支撑价格进入第三季度。

加拿大皇家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克罗夫特(Helima Croft)表示,OPEC通过释放他们将促成协议的信号来改变市场的情绪。这个手段就像是引开人视线的烟雾与镜子(故意给人错误印象)。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温伯格(Eugen Weinberg)称,人们认为OPEC试图通过9月会议稳定市场的可能性很低。这很可能进一步破坏市场对OPEC的信心,毕竟这个组织上演过一次“狼来了”。

国际能源署 下调明年需求预期 油价料年内走低明年企稳

北京时间8月1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一期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因英国公投退欧对全球经济前景产生负面影响,IEA将2017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由2016年的140万桶/日下调至120万桶/日。油价应声下挫。

本周原油市场利空消息不断。美国8月5日当周API原油库存意外增加208万桶。美国能源署又在近日上调美国原油产量预期,下调油价预期。8月10日,欧佩克组织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指出,因燃料需求减弱,原油市场趋缓可能持续。

而北京时间8月11日早晨,前几日传出的欧佩克可能达成稳定油价的协议也落空。据外媒报道,主要矛盾在于沙特和伊朗。一方面沙特依然在增产, 7月份将原油日产量提升至创纪录的1067万桶。而伊朗亦反对对其产量设限,希望夺回制裁前在OPEC总产量中的份额,然后才会参与产量冻结。

今年过去的八个月,国际油价已经历了一轮牛熊转化。年初大幅下挫后,油价强劲反弹,但在6月中旬达到高位后,油价一路震荡下行,目前在40-45美元/桶区间震荡。

而随着油价跌回熊市,市场中的投机力量也开始纷纷做空。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上周芝商所NYMEX WTI原油期货和期权空头头寸增加了38489张,至218623张,为2006年该品种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过去三周空头仓位几乎翻倍。多头仓位仅增加1.6%,净多头头寸锐减28%,至1月以来最低水平。

年内油价或将继续走低

对于6月份以来的油价下跌,IEA分析称,需求侧的原因是以中国、美国、印度为首的国家需求在二季度出现下滑。

供给侧方面,报告指出以精炼油产品为代表的供给过剩。6月OECD国家库存增长570万桶至30.93亿桶,刷新纪录高位。“大规模的库存也对油价形成了上涨的阻力,新产的原油和库存在毛利微薄的精炼市场中竞争加剧。”

近期,欧佩克石油产量处于8年高点,该组织成员国7月份的总产量环比上涨15万桶/日达3340万桶/日,主要是由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及伊朗的增产引起的。而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在7月份反弹了55万桶/日,其中大部分来自加拿大,该国此前遭遇了大面积的野火导致部分原油停产,现已逐渐恢复。

不过IEA报告指出,总体来看,非欧佩克石油产量的减产幅度超过了欧佩克的增产幅度,目前全球的总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5万桶/日。

IEA预计以美国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年内将以90万桶/日的速度下降,2017年预计将以30万/桶的速度增产。

“虽然我们看好明年的油价走势,不过对于年内走势还是持比较谨慎的看法。目前全球炼油毛利微薄,原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又将迎来季度性疲软,与此同时全球又面临着短期内无法快速扭转的高库存局面。鉴于缺少短期积极因素的基本面及地缘政治刺激,油价暂时还是极有可能继续走低。”法兴银行亚洲区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Mark Keena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供需或在今年底明年初恢复平衡

不过,IEA的月度报告预计,石油市场供需将逐步恢复平衡。报告分析,精炼厂对于原油需求的上涨,将吸收海外地区创纪录的原油产量,2016下半年基本无供应过剩,第三季库存将大幅减少。库存减少将加大炼厂对原油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减少原油库存。

此外,欧佩克组织预计未来几个月原油消费上升,将帮助缓解供应过剩。该组织预计2017年全球原油将供应过剩10万桶/日。

 “一季度时,全球的库存的增速为130万桶/日,而现如今,由于美国原油产量的稳定下降,全球大致上达到了供需平衡。这让我们相信全球油市的严重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上半年转变为大体的供需平衡。”Mark Keenan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此我们认为年内油价下行的空间有限,不太可能跌回一季度时的35美元、30美元甚至26-27美元每桶。预计油价在30美元每桶较靠上的区间筑底。”

截至北京时间晚7点45分,WTI原油9月期货报41.6美元/桶,微跌0.26%。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报44.16美元/桶,微涨0.09%。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