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04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37620元/吨收盘,下跌430元,跌幅为1.13%。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84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7,高于上一交易日7.76,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52198手,持仓量减少11004手至563804 手。主力合约成交350780手,持仓量减少74手至234164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12065元/吨收盘,下跌55元,跌幅为0.4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33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39,低于上一交易日7.45,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73018手,持仓量增加1408手至508558 手。主力合约成交100416手,持仓量增加2708手至183016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下跌。主力9月合约,以13835元/吨收盘,下跌60元,跌幅为0.43%。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179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1,高于上一交易日7.65,上海期铅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8974手,持仓量减少98手至36118 手。主力合约成交5994手,持仓量减少278手至21174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2453元/吨收盘,下跌42元,跌幅为1.68%。
全部合约成交7331080手,持仓量增加87414手至3138020 手。主力合约成交5642740手,持仓量增加78152手至1922344手。
【股市行情】 8月4日消息,周四早盘,沪深两市微幅低开,开盘后沪指即加速下杀,黄金概念严重拖累大盘,10:00过后沪指止住跌势,在低位维持震荡整理。临近午盘,盘面热点逐渐复苏,两市跌幅收窄企稳回升,创业板翻红震荡冲高。午后开盘,沪指维持弱势震荡,盘中集成电路板块拉升,带动沪指震荡走高翻红。临近尾盘,沪指继续冲高剑指3000点。截至收盘,沪指报2982.43点,涨幅0.13%,深成指报10366.5点,涨幅0.83%,创业板报2129.65点,涨幅1.01%。
二、国内焦点
商务部:对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连续采取贸易保护行动表示遗憾
商务部就欧盟对中国冷轧钢板产品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发表谈话。
欧盟针对进口冷轧钢板产品采取保护措施,将会显著抬高其国内价格,影响市场供给,削弱欧盟相关下游制造业的竞争力。中方高度关注欧委会在本案中调高欧盟产业目标利润率以及实施追溯征税措施的做法。中方注意到,欧盟曾数次采取进口登记措施,但最终并未转化为追溯征税措施,本案成为近年来首个对进口商追溯征税的案例。此举增大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
8月4日,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冷轧钢板产品做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决定实施税率为19.7%-22.1%的最终反倾销措施,并采取追溯征税措施。
大商所:钢铁企业用好期货工具对稳定经营意义重大
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表示,在钢铁行业去产能深入推进、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逐步增加的新形势下,企业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作用,对实现自身稳定经营意义重大。
王凤海在致辞中表示,大商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焦煤、焦炭、油脂、塑料期货交易所和第二大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交易所。其中黑色产品系列品种影响力逐步扩大,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参与,多方积极参与也为实体企业套期保值提供了足够流动性。目前,大商所上市的焦煤、焦炭、铁矿石三个黑色品种交易量均远远超过国外同类品种。2016年上半年,以铁矿石为例,按可比口径(吨)计,日均持仓量达到了8910万吨,日均成交量达到了1.83亿吨。从参与情况来看,2013年10月上市的铁矿石期货的法人持仓比例在2016年上半年达到了32.7%,最高时超过45%,参与的现货企业达到了729家,其中钢铁企业达到了83家。
当前全球钢铁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尤其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上下游品种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为企业风险控制和稳定经营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一市场新形势,王凤海表示,企业要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作用,并利用其为企业服务。“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发现价格。”王凤海说,通过对铁矿石上市后的价格表现跟踪来看,与国内现货市场价格和国际普氏价格指数的相关性均保持在0.99以上。他提出,期货价格为行业获得话语权提供了一个有效渠道。比如某行业的企业预期未来利润不好,就会减少在原料端的买入量,压缩产能。当众多企业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方向相同的操作,原料的期货价格就会下跌,从而客观反映未来供求的预期,行业的话语权通过期货这一市场机制得到相当程度的实现。
对于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来说,制定合理的决策机制、构建高效的组织结构既是能否有效充分利用期货工具的关键,也是企业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针对此,王凤海提出,企业首先要把对期货的运用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调整的高度上来。企业要把追求生产规模调整为追求加工利润,以加工利润甚至是可锁定的加工利润作为一切生产经营行为的指挥棒,原有管理体制、考核目标也需要相应地修改,这需要企业主要领导重视并参与制度设计。
其次,企业经营目标的确认与期货的运用密不可分。期货更适用于追求稳定、合理加工利润的企业。随着未来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出现按照市场当期价格衡量,产品销售收入低于原料成本的情况。在此状态下,期货的运用更加关键。以我国油脂行业为例,由于竞争剧烈,全年2/3以上时间处于负利润状态,1/3时间处于微利状态,但它们仍然可以生存,依靠的就是在期货市场上抓住机会来及时锁定加工利润,锁定不了的就降低开工率,以此保证企业基本可以做到“小年能活,大年赚钱”。从期货市场现今服务到的各行业具体情况看,虽然行业间有差异,但一些相关经营模式仍值得钢铁企业借鉴。
“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管理经营风险,必须有正确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王凤海表示,期现统一是基本原则,把期货和现货部门放在一起,让期货成为现货部门采购和销售的一个普遍采用的工具,实现无缝对接,更容易抓住市场机会;还有部分行业采用了购销统一的原则,把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部门统一起来,可以更好捕捉锁定利润的价格机会。他认为,单独设立期货部门的协调成本比较高,较难融入企业的整体购销过程中。如果再把期货部门作为一个利润中心,那行为目标就会与企业目标背道而驰。
最后,企业必须建立严密而有效率的风险控制制度。严密是指必须通过制度把企业不能承担的风险控制住,把相关岗位上的所有角色都能控制住。效率是指快速把握市场交易机会。如果一个交易要审批几天,那企业参与期货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王凤海强调,期货市场对于企业具备非常大的价值,比如钢铁企业,上游可以对焦煤、铁矿石进行套保,下游可以对螺纹钢、热轧卷板进行套保,获得稳定的加工利润。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不利用期货实在可惜。
在交易所未来工作方面,王凤海透露,目前,大商所正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推进铁矿石国际化工作,有条件允许国外企业和机构客户直接参与铁矿石期货,只有国际上的大企业和大机构的参与价格发现过程,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才更有权威性,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套保提供服务,我国企业才可以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他表示,大商所始终坚持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创新,降低钢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成本,为钢铁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力争使大商所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亲密伙伴。
镍市连涨两月 市场信心大幅提升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8月份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镍CCI(大宗商品信心指数)为0.07。此前发布的2015年7月份镍的CCI为-0.25,镍CCI结束两连阴,市场信心开始回升,反映出市场人士对2016年8月份的电解镍市场看涨。
从CDRC本次调研的100家样本来看,对于镍市8月份走势27人看涨,20人看空,另有53人看平,从数字上来看,虽看平占主导,但对比7月份调研结果来看,市场信心已明显回升。镍CCI转阳更多的是得益于近两个月市场的连续上涨,据生意社数据显示,自6月初市场反弹以来,国内镍市已连涨两个月,从66837元/吨涨至81050元/吨,累计涨幅高达21%。市场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反复震荡局面,几乎是进入“疯长”模式,此前市场的不确定性被连续的上涨驱走,故而镍市CCI收阳也在情理之中。
7月份镍价大幅飙涨主要还是由于菲律宾新总统上台后严查矿山,引发后续镍矿供给减少,镍价因为镍矿的限产而表现强劲。对于8月份镍市的表现,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分析师吴振宇分析,菲律宾近期因环保原因关闭多处镍矿山,可能成为借机炒作电解镍的因素,但南非、澳洲等地的镍原料预期产量增加,会对此产生部分抵消作用;美联储表示联邦利率保持不变,未来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也较小,弱势的美元也对镍产生部分利好;国内上半年不锈钢产量同比增幅明显,对镍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但现有镍的高库存可能拖累镍价格进一步提升,前期做多获利的资金也有变现离场的意图,综合分析,吴振宇认为8月份的镍市可能继续保持高位震荡走势。
整体来看,7月份的有色市场仍保持强势局面,几乎所有商品均收涨,这也从很大程度上给了镍市场信心,但市场在非旺季出现大幅上涨似乎偏离了轨道,对此CDRC秘书长、核心专家刘心田指出8月份镍CCI收阳也说明市场对行情抱有预期,此前市场不确定因素也转变为7月份的上涨,镍走势路线开始清晰起来,但市场多少带有炒作成分,故8月份市场涨势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预计9月CCI或继续收阳,但幅度会收缩。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铜承压下滑,其中3个月伦铜下跌0.69%至4835美元/吨,日收盘价创下年内7月11日来的低点,目前伦铜运行于均线交织处,短期运行区间关注4950-4750美元/吨。持仓方面,8月2日,伦铜持仓量为36.1万手,较1日增加1568手,近一周来伦铜持仓时增时减,显示多空交投反复。现货方面:据SMM报道,今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30-升水17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7640-37760元/吨。现铜市场有持货商大抬升水,令各等级现铜价差维持在100元左右。开盘好铜报升水150元/吨。此时,好铜很快被市场消化,平水铜相对询价集中,低升水货源成交较好。尽管市场畏高情绪渐升,但部分持货商推高升水意愿不减,料后市高位空间受阻,成交愈加困难。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10合约连续第三日振荡下滑,尾盘跌至3762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0.45%,显示上方抛压较重。目前沪铜仍运行于近一周来的振荡整理平台,多空面临方向抉择。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9合约和1610合约正价差缩窄至50元/吨。 市场因素分析:今日早盘美元指数振荡企稳,基本维持住隔夜涨幅,现交投于95.4附近,但隔夜美原油期货合约止跌企稳,大幅反弹3.65%,给以基本金属部分支撑。今晚关注英国央行议息,预计进一步降息。资讯方面:日本三井物产表示智利Caserones铜矿目前产能利用率80%,料难完成2016/17财年的产量目标,公司将根据一项经营规划进一步改善该矿的竞争力。
铝: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铝振荡微涨,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06%至1642美元/吨,表现稍抗跌于沪铝和其他基本金属,目前伦铝仍有效企稳于M60之上,较近期创下的低点1588美元/吨回升1.89%。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8月5日华南地区现货主流成交价格集中在12730-12740元/吨,较华东市场升水220-270元/吨,粤沪升水基本持平昨日。由于昨日期铝大幅下挫,市场观望氛围较强,持货商出货积极,但市场接货较少,当地下游加工企业在订单不多的情况下,原材料采购动作已然较小,预计短期华南地区货源情况逐步宽松,市场升水逐渐下调。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10合约振荡整理至1206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上涨0.12%,目前沪铝跌回均线组之下运行,技术形态弱于伦铝和其他基本金属,显示其上方抛压较重。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09和1610合约负价差略扩至115元/吨,意味着远期合约下跌意愿增强。
市场因素分析:今日早盘美元指数振荡企稳,基本维持住隔夜涨幅,现交投于95.4附近,但隔夜美原油期货合约止跌企稳,大幅反弹3.65%,给以基本金属部分支撑。今晚关注英国央行议息,预计进一步降息。铝市行业资讯方面,甘肃省省环保厅近日公布了一批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涉及1600多个建设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省环保厅已制定清理整顿措施,并明确了完成时限。涉及钢铁、有色、农副产品加工、水泥、光伏发电、煤矿、交通等众多行业。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低,收报1808美元/吨,跌0.74%。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1797.5美元/吨,跌0.58%。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383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22%,持仓量21174手,成交量5994手。
现货方面:8月4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700-13800元/吨,均价跌25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沪市持货商供货减少,报价品牌无增加,市场需求继续回暖但期盘偏弱震荡,下游有一定观望情绪,整体交投稍差于昨。
行情研判:周边回落,沪铅攀高承压,加之铅市基本面弱,反弹基础不扎实,短期回撤压力加大。操作上建议沪铅1610合约保持观望。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探底回升,收报2280美元/吨,涨0.22%。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263.5美元/吨,跌0.72%。
现货方面:8月4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7240-17340元/吨,均价跌5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贴水收窄10元/吨;炼厂高位积极出货;贸易商正常报价,但市场交投平淡;下游畏高观望,按需采购;市场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731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06%,持仓量261154手,成交量306510手。
行情研判:沪锌主力合约触及上行轨道顶部回落,调整迹象愈加明显。不过考虑到趋势上仍未走弱,建议沪锌1610合约多单继续持有,新单观望,重新调整到万七附近再考虑做多。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震荡走低,收报1358.02美元/盎司,跌0.41%。隔夜伦敦白银震荡走低,收报20.414美元/盎司,跌1%。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震荡走低,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350.56元/盎司,跌0.55%;伦敦白银震荡走跌,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20.168美元/盎司,跌1.21%。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92.55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89.7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97%,成交量229126手,持仓量363464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549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4451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2.58%,成交量947548手,持仓量744762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8月3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69.65吨,日减0.32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0911.57吨,日增0吨。
行情总结:昨夜公布的小非农美国ADP就业数据乐观,预示周五即将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可能也将保持乐观态势,近期降温的加息预期有所升温。贵金属走势进入关键阶段,短期格局上仍将是震荡,操作以短线为宜。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291元/克抛空,动态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4470元/千克抛空,止损控制在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四螺纹钢期货承压下行,RB1610合约终盘报收2453元/吨,跌42元/吨,持仓量1922344,日增仓78152。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39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750元/吨,跌10元/吨;北京报价2320元/吨,跌40元/吨;福州报价253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8月4日四川德胜对成都建筑钢材指导价格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情况如下:对螺纹钢执行价格上调30元/吨;现Φ18-25mm螺纹钢执行价格为2670元/吨,Φ28-32mm螺纹钢执行价格为2780元/吨,Φ36-40mm螺纹钢执行价格为2880元/吨。 以上调整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8月4日起。
(3)消息面:印度反倾销和联合关税总局(DGAD)在调查后称,印度国内钢铁工业已遭受到上述国家倾销的损害,建议倾销幅度为25%-160%。其中,韩国现代钢铁的热卷倾销幅度最低为20%-30%,中国的倾销幅度最高,为70%-80%。此外,现代钢铁热轧中厚板的反倾销幅度最高为150%-160%,巴西中厚板最低25%-35%。
周四RB1610合约承压下行。河北钢坯现货报价下调,带动期价大幅回落,后市或出现期现联动回调。操作上建议,2470附近抛空,止损参考2500。
五、宏观经济
下半年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8月3日讯:今天结束的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再次强调,下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此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6年第二季度例会上,央行对此特别予以强调。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在降准降息预期上升之时,再度强调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有利于引导市场形成合理预期。
上半年,降准降息频次明显降低,仅在2月末降准一次。与此同时,央行建立了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多种工具,为市场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动性。从实施效果来看,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利率也维持在低位。即使是在跨季资金需求较大、容易出现资金面紧张状况的半年末时点,市场利率也较为平稳。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会议对下半年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展望。会议指出,下半年宏观调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从内部环境看,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要实现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货币政策需要继续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适度的流动性。
从外部环境来看,英国脱欧公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其后续影响仍然需要高度关注。与此同时,新一轮货币宽松继续发酵,近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一步加大了货币宽松力度。澳央行8月2日将利率降至1.5%,创下历史新低;上周,日本央行温和加码货币宽松,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年购买量增加了近一倍。此前,美联储延迟加息更推升了市场的宽松预期。
在内外部环境仍然较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下半年,货币政策仍要围绕稳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三个重点展开。会议指出,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尤其是在加强针对性方面,会议指出,将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民间投资的支持,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另一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是人民币汇率及汇改走向,央行重申了汇改的大方向不变,并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上半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弹性增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会议指出,下一步,央行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7月财新服务业pmi小幅回落至51.7 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3日发布的财新数据显示,7月中国服务业PMI为51.7,较上月回落1.0。服务业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分项数据中,就业指数时隔3个月,7月再次落入收缩区间;中国综合PMI指数录得51.9,较上月大涨1.6,为2014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7月综合PMI的好转源于制造业PMI大幅上行,但服务业增速放缓显示出二者间仍存在此消彼长现象。7月经济短暂的回升还需要政策呵护,财政继续发力的同时,服务业管制也需要进一步放宽。
此外,受到燃油价格上升影响,7月服务业平均投入成本轻微上升,升幅为一年半以来最弱。不过业界对经营前景继续保持乐观,乐观度微升至3个月来最高,尽管相比长期均值仍然偏弱。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玉伟表示,此前市场预期二季度、三季度服务业增长均在7.5%左右,目前来看,整个服务业三季度开局不算太好,下行压力仍存。因此,稳增长压力较大,还需在宏观政策上有所加力。鉴于财新调研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将前期确定的今年减免6000亿元税费等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预计会更有助于缓解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
六、全球观察
欧洲银行股重回黑暗 德银瑞信股价跳水
上周公布的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的良好结果,显然对欧洲银行业并没什么帮助。周二欧洲银行业持续低迷,欧股收跌逾1%,Stoxx银行股跌逾3%。
周二欧洲银行股持续走软。德银、瑞信分别收跌3.75%和4.67%,股价重回英国公投后的7月最低水平。意大利银行股普遍下挫,意大利综合银行类股指数收跌5.42%,报7274.27点。富时意大利综合股价银行指数收跌5.98%。西雅那股价跌16%,意大利裕信银行股价跌7.2%。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斯托克公司宣布本月将德意志银行和瑞士信贷从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中双双剔除。斯托克声明表示,将德银和瑞信剔除是基于“快速退出”规则,即如果一只成分股连续两个月在斯托克的月度甄选名单里排在第75位之后,就会被相关斯托克指数除名。
今年内,德银和瑞信股价下跌均超过50%,和2007年高点相比,股价跳水近90%。事实上,整个欧洲银行业都重新陷入“黑暗时期”。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上周五压力测试公布以来,各大银行股价均呈下跌,市值惨遭缩水。其中德国商业银行甚至缩水11.2%。
据报道,分析师预测今年欧洲银行业收入将下跌18%,主要受到负利率和意大利银行业问题的困扰。
美国7月“小非农”好于预期 但就业增速放缓
美国7月ADP新增就业17.9万人,好于预期的17万,前值从17.2万修正为17.6万。数据略好于预期,主要资产价格波动不大。
尽管7月ADP新增就业好于预期,但就业增速在行业间表现不平衡。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18.5万,但商品生产部门(包括建筑商和制造商)实际减少6000个工作岗位,其中,建筑业损失了6000个工作岗位,但制造业新增了4000个岗位。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6月损失了1.5万个工作岗位。
从公司规模看,小公司(员工少于50人)新增就业6.1万人,中型公司(员工50-499人)增加就业6.8万人,员工人数500及以上的大公司新增就业5万人。
“就业增速依然强劲,但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就业增速正在放缓。企业想要填补职位空缺正变得更加艰难,而空缺的职位已逼近纪录高点,”穆迪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称,“美国最大的经济问题将很快变成缺少可用的劳动力。”
美国ADP就业数据素有“小非农”之称,周五美国劳工部将公布7月的非农就业数据。经济学家预计,7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8万。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