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4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38640元/吨收盘,上涨290元,涨幅为0.7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96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8,低于上一交易日7.79,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66484手,持仓量增加16400手至654666 手。主力合约成交448580手,持仓量增加11562手至306792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上涨。主力9月合约,以12700元/吨收盘,上涨75元,涨幅为0.59%。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82.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5,高于上一交易日7.53,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26742手,持仓量减少17718手至557674 手。主力合约成交148452手,持仓量减少6292手至21556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下跌。主力9月合约,以16990元/吨收盘,下跌35元,跌幅为0.2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196.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4,高于上一交易日7.72,上海期锌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32486手,持仓量减少4976手至467996 手。主力合约成交327256手,持仓量减少8312手至243374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2524元/吨收盘,下跌26元,跌幅为1.02%。
全部合约成交6250768手,持仓量增加16946手至3464468 手。主力合约成交5581728手,持仓量减少752手至2493862手。
【股市行情】7月14日消息,周四早盘,沪深两市小幅低开,近来势头良好的资源股出现大面积回调,沪指受到拖累表现低迷,在低位维持震荡整理,创业板出现宽幅震荡。午后开盘,沪指继续保持低位震荡,盘中一度跌幅扩大,临近尾盘逐渐企稳回升,深成指、创业板双双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报3054.02点,跌幅0.22%;深成指报10854.14点,涨幅0.01%;创业板指报2293.08,涨幅0.34%。盘面上,量子通信、互联网彩票、虚拟现实等板块表现抢眼,有色金属、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2089亿元,深市成交3790亿元,两市今日共成交5879亿元,较前一日有所减少。
二、国内焦点
菲律宾供给下滑风险增大 镍有望进一步抬升
今年以来,菲律宾镍矿供给问题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焦点。3月份该国镍矿商协会就2016年产量及出口量最多削减20%达成一致,引发市场对菲律宾今年矿石供给的担忧。6月份新当选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要求菲国内矿山停止破坏环境,否则将面临关闭的命运。这一主张随后得到了环保人士及地方反矿组织的支持,政府与矿山的对抗开始升级。7月8日,菲政府宣布暂时关闭三描礼士地区Benguet与Zambales Diversified Metals两家矿山,同时对国内所有矿山进行为期一月的审查,期间暂停新项目申请,政府开始进入执法阶段,市场情绪骤然升温。
本次菲律宾政府叫停的两家矿山在2015年已进入实际停产状态,此前同样收到法院临时环保令及传票的Eramen与LNL却没有被宣布暂停。这可能说明中央政府在执法上遇到强大阻力,目前仅能从已停产的矿山开始,抑或是这种执法本身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不管怎样,目前三描礼士地区正值雨季,即便政府未来宣布该地区其他矿山暂停,短期内对菲律宾镍矿总产量的影响仍然较小。
7月8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对国内所有矿山进行为期一月的审查。由于亚洲镍业(NAC)高管此前发言称,大型矿山环保设施符合规定。同时,考虑到执法难度,这次整治从中小矿山开始的可能性更大。据菲律宾地矿局统计,去年大型矿业公司的镍矿年产量合计约2889.4万吨(实物吨),占比89.4%,而中小型矿业公司的镍矿年产量合计约341.0万吨(实物吨),占比10.6%。假设未来审查结果出来,菲律宾政府对中小矿山进行全面整顿,最多可能导致今年的产量同比下滑10.6%,但是,如果中小矿山被暂停,大型矿山可能会选择增产以抢占市场份额,这样实际影响就会更小。
与菲律宾政府加强环保执法相比,天气因素对矿山生产及发运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据NOAA最新一期报告,从气象模型来看,2016年秋季至2017年冬季发生拉尼娜的概率目前为75%。而日本气象厅最新的报告称,拉尼娜可能在今年夏季孕育,秋季到来。
菲律宾镍矿生产与发运受降雨等影响很大,今年秋季拉尼娜如果降临,尤其是强拉尼娜,将造成菲律宾主产区Surigao及Palawan雨季跨度延长,这就意味着整个地区镍矿生产及发运的停运期将延长1-3个月。灾情严重的话,预计菲律宾镍矿产量或下滑逾30%。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目前菲律宾政府已进行的环保执法对镍矿生产及发运的影响较小,但考虑到菲律宾镍矿供给下滑的潜在风险增大,镍价震荡区间的上限有望进一步提高,伦镍主力震荡区间或为8300-11000美元/吨,沪镍主力震荡区间或为64800-85800元/吨。投资者可密切关注菲律宾镍矿供给风险的变化,一旦风险爆发,镍价涨势可期。
黄金价格上涨的三重奏
黄金价格上涨的动力主要是全球货币的持续宽松,自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量化宽松的同时,还不断下调利率,欧盟与日本都步入负利率时代,美国号称要加息,却总是刚打雷不下雨。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远超GDP增速,通俗地说,就是钱不值钱了。
目前自底部上涨以来,黄金价格的涨幅已经接近30%,以货币宽松为动力的第一阶段上涨过程并未结束。第二阶段的上涨或将以人民币贬值为动力,因为中国的货币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到2018年M2将突波200万亿,故人民币贬值会对全球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但人民币贬值将是一个渐进且有五年以上的过程,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居民为了应对本币贬值,增持黄金是有效的手段。同时,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估计中国央行今后还会加速增加外汇储备,从而进一步引导市场扩大对黄金的需求。不仅中国央行会增持,全球各国央行也会继续增持。
但在黄金供给方面,将出现很大缺口,一是全球黄金的开采估计只能维持17年左右;二是中国目前已经过度开采,2015年中国黄金产量450吨,已经比2014年下降。但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目前的黄金年产量已经占到已探明储量的23.7%,而全球其他国家平均水平大只有4.5%左右。这说明今后中国的黄金供给量将非常有限,一旦黄金开采完毕,则对进口的依赖度会更大。
黄金价格上涨的第三阶段动力将是通胀,或会带动金价突波历史新高。中国的M2在2011年的时候为85万亿,如今已经达到146万亿,是2011年的172%;但目前黄金价格只是2011年最高时70%。当然你会说,目前很多大宗商品价格也比2011年最高时低很多啊。但后者与产能过剩相关,只具有商品属性,后者则不一样,更具有货币属性。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在时间上很可能交织在一起,即在贬值的同时,又出现通胀,但就上涨的驱动力而言,还是属于两类。
从国家统计局5月份的零售数据看,金银珠宝的销售额还是负增长,而在2011年的时候,金银珠宝的销售增长在50%左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家对通胀的预期还不高,中国大妈还没有开始买黄金。在2001-2011年这十年的黄金牛市中,中国大妈也是到了牛市后期才开始买黄金的,因此,这一轮黄金上涨的过程,只要中国大妈还没有汹涌而入买黄金,则上涨过程难言结束。换言之,只要通胀还不起来,黄金的上涨进程就会继续下去。
从历史看,尽管黄金价格的走势是牛短熊长,但牛市的涨幅远大于熊市的跌幅,如1972年至1979年那一波牛市涨了1781.48%,之后20年下跌了69.51%,再之后的10年又上涨了644.3%。最近一轮下跌是在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跌幅达到42%。从持续时间看,尽管牛市较短,但从历史看,五年以上应该是有的。假如目前确实是经历一场黄金牛市的话,那么,迄今才持续了半年多。假如说每一轮黄金牛市的涨幅都超过五倍,那么,这轮黄金价格的上涨幅度,恐怕也是需要想象力的。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轨迹看,差不多每隔十年就会有一场拖累全球的危机发生。当今世界,金融资产的泡沫显而易见,与其怀着侥幸心理在充满泡沫的领域配置资产,不如在低估值的领域去寻求避险,选择收益风险比较高的投资品。黄金等贵金属无疑是一种理想选择。
对未来的价格走势预测要准确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只是发挥一下想象力,对未来的价格驱动因素作一番分类和阶段划分,事实结果与本人描述可能会差异很大。不过,若能在趋势判断上选择正确,就算不错了。
上半年带钢震荡上扬 下半年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6年上半年带钢市场震荡上扬。来自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以唐山带钢为例,145带钢价格为2290元/吨含税送到本地,232—355系列带钢为2350元/吨含税出厂,价格半年累计上涨500元/吨,涨幅28.74%,较去年同期涨330元/吨,涨幅16.34%。上半年市场运行特点是:1月到2月,运行平稳;3月,价格大幅上扬后急速回落;4月,再次大幅上涨;5月到6月,处于整理阶段。
李颖认为,上半年带钢市场的运行特点有其驱动原因。
首先,从钢厂来讲,上半年整体供给量偏低,这主要是受唐山园艺博览会影响,钢厂阶段性受限较多,影响钢厂供给,造成阶段性带钢资源紧缺,拉动带钢价格震荡上行。
其次,从贸易商库存来讲,自2015年冬季以来,市场库存处于低位,在受到其他因素带动价格拉涨时,市场敏感度较高。
再次,从资本市场以及期货市场来看,上半年对钢市现货的带动作用较强。
最后,尽管供给面和成本面均给予带钢市场利好支撑,但下游订单持续性并不强,同时下游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因此造成市场阶段性上涨后出现大幅回落情况。
从钢厂盈利情况来看,上半年带钢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据卓创资讯统计,上半年非调坯带钢平均吨钢盈利187元/吨,而同比去年上半年平均亏损15元/吨,增加了202元/吨的盈利,盈利最高点达到940元/吨。调坯带钢平均盈利16元/吨,较去年同期2元/吨的盈利水平增长14元/吨,盈利最高点达到192元/吨。
李颖认为,下半年带钢市场的运行仍将受到前述因素的制约。
首先,唐山园艺会仍将持续到10月份。受空气质量阶段性影响以及阶段性大事件影响,唐山限产、限行将会间断进行,带钢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从上半年的产量来看,同比减少5.71%,这是带钢产量的首次下滑,同时也是支撑带钢价格的主要因素。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尽管7月份到8月份是需求淡季,但从7月份来看,在期货和供给两方面的带动下,带钢价格仍存趋强空间。9月份到10月份钢厂开工预期增加,同时迎来下半年需求旺季。在前期整体供应压力不大的前提下,整个市场的运行情况将较为乐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最近表示,上半年铁路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今年铁路建设仍要保持8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要在促开工、保在建两头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加快前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今年9月底前全部批复45个新开工项目可研。
不过,李颖认为,带钢企业当前的盈利水平较高,在200元/吨以上,并且带钢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在规划去产能方面难以实施,很多僵尸企业的产能产线难以有效根除。在利润乐观的情况下,很可能带动一批僵尸企业复活,从而挤占行业利润,增加市场供应,进而打破供需平衡的局势。
“综合来讲,下半年带钢行业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我们应看到,下半年的行情不会过分悲观,整体运行会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改善,预计下半年带钢价格的运行区间会参考在含税2000元/吨到3000元/吨。”李颖说。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铜延续反弹,为连续第四日走高,但涨幅明显趋缓,其中3个月伦铜微涨0.47%至4959美元/吨,创下年内4月29日来的新高,目前伦铜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之上,下方支撑关注4900美元/吨。持仓方面,7月12日,伦铜持仓量为34.5万手,较11日增加6244手,本周伦铜以增仓上行为主,显示多头占据主动,铜市人气明显上升。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7月14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贴水80-升水3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8240-38440元/吨。供应方面,持货商逢高纷纷加大出货力度,主动调降升贴水,下游虽畏高铜价,但迫于补库需求,少量入市按需采买。明日为交割前最后交易日,料现铜贴水完全紧贴基差。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09合约探底回升,尾盘收于38640元/吨,较盘中低点38190元/吨回升1.18%,且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16%,其日收盘价创下年内3月18日来的高点。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8合约和1609合约正价差扩大至9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上涨意愿。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09合约振荡企稳至38640元/吨,因短期铜市所处宏观环境明显改善,且市场对中国政府存在经济刺激预期。目前沪铜选择上攻,短期或延续偏强走势,建议逢回调积极买入为主,1609合约可背靠38300元之上多,目标关注39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今日亚市伦铝振荡走强,其中3个月伦铝续涨0.48%至1682美元/吨,已突破前期高点,创下去年7月20日来的新高,表现较其他基本金属滞涨抗跌,在过去六周时间里伦铝已实现五周上涨,短期仍需警惕技术回调需求,上方反弹阻力关注17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7月14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980-12990元/吨,对当月平水至升水10元/吨。隔月当月价差有所缩窄,但价差仍差150元/吨以上,持货商出货换现意愿维持积极,上海部分甘铝因其存放仓库位置原因,报价低至12940元/吨,中间商低价稍有补货,下游按需采购,日内期铝当月较昨日稳定,整体成交较昨日稳中有升。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09合约被动跟涨,表现继续强于沪锌,尾盘涨至1270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上涨0.36%,日收盘价创下近一年来新高,短期持续上涨之后需警惕技术回调,下方支撑关注12500元/吨。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08和1609合约负价差缩窄至135元/吨。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1609合约振荡走强至12700元/吨,其表现较其他基本金属继续滞涨抗跌,且弱于伦铝。因市场担忧国内铝企增产,加大供应压力。建议操作仍需谨慎。建议沪铝1609合约可于12550-12750元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小幅震荡,收报1875美元/吨,跌0.11%。今日亚市伦铅探底回升,沪市收盘时报1879.5美元/吨,涨0.24%。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探底回升,报收132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15%,持仓量18442手,成交量7476手。
现货方面:7月14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2900-13000元/吨,均价跌5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沪市恒邦厂出货,贸易商正常报价,但市场成交非常不活跃,期盘小幅下跌,现货报价稍显坚挺,观望气氛依旧浓烈,整体交投清淡。
行情研判:沪铅主力合约继续保持反弹格局,但交投相对清淡,尚难以展开大幅度的反弹。操作上建议沪铅1609合约观望为主,或可轻仓于5日线上方做多,止损控制在1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低,收报2179.5美元/吨,跌0.62%。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193.5美元/吨,涨0.64%。
现货方面:7月14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6730-16830元/吨,均价跌18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价格下跌,现货贴水基本与昨日持平;炼厂惜售,贸易商积极报价,但市场成交并不活跃;少数下游按需采购,多数持观望态度;市场整体成交清淡。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探底回升,报收1699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5%,持仓量243374手,成交量327256手。
行情研判:沪锌主力合约继续保持强势,上涨态势未改。短期操作上持惯性做多思维,操作上建议沪锌1609合约5日线上方偏多交易,日内动态止损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震荡走高,收报1342.55美元/盎司,涨0.72%。隔夜伦敦白银震荡走高,收报20.355美元/盎司,涨0.97%。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震荡走高,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331.63元/盎司,跌0.81%;伦敦白银震荡走低,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20.239美元/盎司,跌0.57%。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90.55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88.8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67%,成交量304580手,持仓量367140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518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4491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71%,成交量1328388手,持仓量771988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7月13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65.22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0842.07吨,日增162.57吨。
行情总结:全球各大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增强,仍有利于贵金属。建议短期调整观望后再适当持有多单,沪金1612合约调整至286元/克做多,动态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4440元/千克做多,动态止损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四螺纹钢期货探低回升,RB1610合约终盘报收2524元/吨,跌26元/吨,持仓量24943862,日减仓752。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300元/吨,涨10元/吨;广州报价272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2540元/吨,跌30元/吨;福州报价250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7月14日山西黎城太行调整建材价格政策,在“7月13日山西黎城太行钢厂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做出调整,具体如下:三级螺纹钢价格上调20元/吨,现Φ16mm、Φ28mm螺纹钢的9米出厂价格为2650元/吨。盘螺价格上调20元/吨,现HR400Φ8-10mm盘螺出厂价格为2560元/吨。 以上螺纹钢价格为含税理计,盘螺价格为含税过磅,执行自2016年7月14日起。
(3)消息面:发改委: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2.7%,分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开展经济形势调研的情况、上半年发用电量情况、投资工作情况、价格运行和价格监管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情况,以及交通领域发展有关情况。
周四RB1610合约探低回升。就目前市场来看,虽然高温淡季需求不佳,但是由于在通胀大背景下,仍对大宗商品构成支撑。操作上建议,5日线上维持偏多交易。
五、宏观经济
发改委: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走势仍然分化
发改委汇总超80份调研报告:经济运行基本平稳走势仍然分化
近期发改委组织了50多个调研组,调研区域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形成超过80份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包括上半年GDP在内的主要经济数据。对于这份尚未揭开的年中成绩单,业界预期较为趋同,普遍估计GDP增速将在6.6%~6.7%左右。
而在本周四,国家发改委也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了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从经济运行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会上赵辰昕特别介绍了发改委开展经济形势调研的情况,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发改委组织了50多个调研组,所有委领导亲自带队,调研区域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形成超过80份调研报告。
调研汇总:经济运行符合中央判断
赵辰昕介绍说,发改委要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情况提出建议,开展宏观调控等各项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据介绍,为深入了解上半年经济运行和政策落实情况,准确研判经济发展态势、走势、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近一段时间以来,发改委组织了50多个调研组,调研区域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形成超过80份调研报告。
公开消息显示,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最近两个月的调研足迹涵盖浙江、河南、江西等地,调研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放管服”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大数据以及化解过剩产能等。
7月初,徐绍史在江西调研时提到,江西企业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汇总近一段时间调研情况我们发现,上半年,各地的发展有亮点有希望,而且这些亮点和希望正在不断拓展、不断扩大;各地发展也存在困难、面临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赵辰昕表示,调研所反映出的情况反复印证,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
赵辰昕说:“为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委和各部门各地方还将不断调整充实政策工具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适度扩大总需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及时推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执行和落实,引导好发展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去产能:年底要一一盘点交账
去产能被排在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钢铁和煤炭行业尤其是关键。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量同比下降8.4%,加上库存、需求、预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
7月初,钢铁协会监测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67.83点,比年初上涨11点;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每吨400元,每吨比年初回升30元。赵辰昕介绍说,钢铁、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提升,货款回收有所好转,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但伴随价格提升,地方是否会有复产冲动?赵辰昕回答说,确实一些人有这样的担忧。“总的来看,钢材、煤炭价格不同程度回升,有利于钢铁煤炭企业扭亏增盈,当然这种变化与积极推进去产能工作是分不开的。但同时,也确实会对一些地方和企业去产能的决心产生影响,已经减产、停产的企业也有意复产,增加了化解过剩产能的难度。”
不过赵辰昕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将长期保持中高速水平,钢材消费会在峰值平台区持续较长时间,钢铁总供给过剩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钢材价格持续上涨态势缺乏足够支撑;煤炭由于清洁能源替代等因素,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可以判断,倒逼钢铁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短期内不会因价格一时涨跌而出现根本性变化。
今年国务院文件已经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任务目标,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坚的要求,今年、明年、后年应完成大部分任务。从各地和中央企业确定的进度安排看,2016年压减粗钢产能要完成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要达到2.5亿吨以上。
“国务院领导多次明确指出,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必须完成。各省区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年底要一一盘点交账。没有完成全年任务的,都将被严肃问责。”赵辰昕说道。
发布会上,围绕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赵辰昕提到,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特别是重要经济体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对中国经济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对此,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内的各个政府部门都会认真研究、密切关注。
央行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2590亿MLF操作
1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3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与上期持平。当天公开市场有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自此周三公开市场实现了资金均衡,结束了此前连续8个交易日的净回笼。
与此同时,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590亿元,其中3个月1010亿元、6个月1015亿元、1年期56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央行对MLF进行续做符合自己的预期。”13日,有市场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企业缴税和MLF到期,会增添短期流动性供求压力,加上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的累积效果,资金面宽松程度可能会逐步有所收敛。5、6月,在面对月内MLF到期时,央行均提前开展了超额续做,较好地稳定了市场预期。而7月MLF到期规模明显高于前两月,且时点上与月度企业缴税有重叠。“央行对MLF进行续做是大概率事件,只是这次在形式上对13家金融机构采用定向开展。”该市场人士说。
上周公开市场净回笼6450亿,单周净回笼规模创4个月新高。事实上,7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资金,但净回笼量却逐步减小,周二仅净回笼资金100亿元。这主要是因为央行逆回购操作量的减少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增加有关。Wind资讯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有1950亿逆回购到期,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
而就整个7月来看,市场上将有1838亿元3年期央票到期,其中7月16日到期1103亿元,7月30日到期735亿元;7月将有5290亿元MLF到期(本周三和周五分别有1270亿、1000亿MLF到期);无SLO和国库现金定存到期资金。据此计算,7月央票与MLF到期资金达7128亿。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大水漫灌”的传统式宽松已难再现,OMO+MLF+PSL等结构性工具将作为货币政策新主打,“精准滴灌”式的投放成为应对流动性缺口的主要措施,流动性凸显碎片化、周期性特点。
六、全球观察
外媒:预计英国央行周四降息25个基点
据路透调查显示,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意味着英国央行本周料将借款成本降至新低,采取先发制人的举措试图避开经济衰退并让市场安心。
就在上周,路透调查预估中值还显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周四将维持利率在0.5%不变,但周三进行的最新调查预计,该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
“卡尼再次暗示该央行有因应经济形势的工具,”荷兰安智银行(ING)分析师James Knightley称。
“这个工具箱看起来会再次打开;我们认为英国央行将对英国退欧不确定性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作出反应。”
路透周三对60位分析师的访查显示,其中39位分析师认为英国央行周四将把利率从2009年初时设定的0.5%至少下调25个基点。
分析师预估中值为降息至0.25%,60名分析师中有35名持这种看法;两名预计降息50个基点至零,另两名预计降息40个基点至0.10%。
金融市场几乎已经完全消化了周四降息的预期。
7月5日的路透调查显示,52名分析师中仅有19名预计英国央行本周采取行动,同时普遍认为今年晚些时候将有更多宽松之举。然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分析师预期出现了如此大的改变。
自公投以来,英镑兑美元重挫12%至31年低点;根据7月5日的调查,英镑有可能再跌3%。
步日本后尘 欧洲央行很快就要“无债可买”了
无论怎么做,欧洲央行都已经陷入了困境当中。
未来数月,欧洲央行将需要作出决定:如何处理超过1.7万亿欧元的购债计划。今年3月,欧洲央行宣布,从4月起将债券购买规模扩大200亿欧元,至800亿欧元。这一购债规模暂定持续至明年3月。
据彭博报道,欧洲央行有两种选择:延长目前每个月购买800亿欧元债券的最后期限,或逐步缩减购债规模。
该报道提及,到目前为止,公开辩论都聚焦于单纯地延长该计划。继续购债有以下两个原因:英国公投退欧,已给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欧洲央行更有可能宽松加码;另外,通胀仍然低迷,远不及欧洲央行略低于2%的目标。
不过,高盛经济学家估计,欧洲央行面临到一季度末没有德国国债可买的风险,而且修改购债计划的规定可能争取不来太多时间。
自英国公投退欧以来,在1.1万亿美元的彭博德国主权债券指数中,已经有70%的德国债券收益率低于欧洲央行-0.4%的存款利率,这也就意味着约有8014亿美元的德国债券不再适用于欧洲央行的QE计划,因为欧洲央行在实施量宽政策时设定的条件之一就是:债券的收益率不能低于欧洲央行的存款利率。
延长购债面临无债可买的境地,但是逐步缩减也有风险。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经济学家Patrick Artus表示,如果欧洲央行选择逐步缩减,“则有可能引发新的一场欧元区非核心国国债危机”。因为如果欧洲央行逐渐停止购债,债券收益率就会上升,从而削弱一些欧元区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财政偿付能力。
华尔街见闻4月曾提及,日本央行正快速地逼近QQE的极限,能买的国债已越来越少了。
尽管日本央行承诺购买国债,但央行的潜在对手方越来越不愿意卖掉手中的债券。4月初,最新发行的30年期日本国债6个月来首次出现无交易,原因在于债券持有人选择囤积债券。像政府债券这类的安全资产不仅仅对于央行有吸引力,而且金融机构对该类资产用于抵押的需求也很高。央行购买国债旨在迫使投资者转向风险更高的资产,并压低借贷成本。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