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1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5月合约,以36010元/吨收盘,下跌130元,跌幅为0.3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688.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8,低于上一交易日7.70,上海期铜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896108手,持仓量增加3484手至745076 手。主力合约成交354354手,持仓量增加16668手至276038手。
上海期铝价格下跌。主力5月合约,以11225元/吨收盘,下跌125元,跌幅为1.10%。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56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15,低于上一交易日7.20,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94042手,持仓量减少16994手至666072 手。主力合约成交170132手,持仓量增加11516手至236644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14150元/吨收盘,上涨15元,涨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1760.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4,高于上一交易日8.02,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40020手,持仓量增加868手至380570 手。主力合约成交244808手,持仓量增加15772手至150584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1994元/吨收盘,上涨55元,涨幅为2.84%。
全部合约成交8117206手,持仓量增加60204手至3842222 手。主力合约成交6064250手,持仓量增加9804手至2456280手。
【股市行情】3月1日消息,周二早盘,在央行降准的利好消息刺激下,沪深两市小幅高开,随后剧烈震荡,沪指一度收复并围绕2700点震荡,临近午盘两市逐渐走低。午后开盘,两市再度走低,沪指翻绿,创业板盘中跌近2%;底部虚拟现实、手游、传媒等概念突然拉升,带动题材股逐渐活跃,创业板在不到30分钟内从跌2%拉升至涨2%,随后涨幅再度扩大至近4%,行业板块全满飘红;随后券商股接力爆发,沪指涨近2%再度站上2700点,房地产、有色、券商、军工等板块涨幅扩大,临近收盘两市降温。截至收盘,沪指报2733.17点,涨45.19点,涨1.68%;深指报9322.00点,涨224.64点,涨2.47%;创业板报1934.92点,涨54.77点,涨2.91%。个股方面,两市近60股涨停,7股跌停;292只个股涨超5%,35只个股跌超5%。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821.86亿元,深市成交2803.86亿元,两市共成交4625.72亿元,与上一交易日成交量几乎持平。
二、国内焦点
上期所新设铝期货交割仓库
——覆盖新兴消费及物流区域吸引下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
消息3月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发布关于在河南、山东、重庆和天津四个地区新设八家铝期货交割仓库的批复。新设仓库分别为河南国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物流中心、洛阳分公司、天津南仓分公司)、山东高通物流有限公司、山东恒欣仓储有限公司、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重庆国储物流有限公司、国家物资储备局天津八三三处、天津全程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新增铝期货库容共计17.5万吨。新设仓库将于2017年2月16日起办理入库并制作标准仓单用于铝期货合约交割。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铝产业的生产与消费地正由东南部沿海向内陆和北方地区逐步迁移。对此,上期所一直密切跟踪研究,多次组织调研河南、山东、天津、重庆等铝生产和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地区,走访主要电解铝生产企业、消费企业和全国主要铝贸易商及有色金属仓储物流企业,并多次组织铝行业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充分论证在新兴电解铝消费与物流区域设置铝期货交割仓库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案。
上期所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电解铝产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是电解铝产量急剧增加,2014年产量达到2430多万吨;二是电解铝生产往西部新疆等地区转移,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电解铝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地区、西南(四川、广西、云南)地区及中原(河南、山西)及沿海的山东省;三是我国有色金属电解铝主要消费区域由珠三角(广东南海)、长三角(江苏、浙江)两大区域向我国西部的重庆市、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及环渤海区域的山东、京津冀地区转移扩张,这些新兴消费区域铝产品的加工消费已成规模,并且消费量巨大。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所现有的28个铝期货交割仓库集中在华东与华南地区,这一布局方式虽然在电解铝产业发展前期发挥了较好效果,但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行业发展需要,难以有效服务铝产业发展,无法充分发挥在新形势下引导电解铝从产地向消费地流转的功能,影响了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的效率。此次在河南、山东、重庆和天津等新兴消费和物流集散区域设立铝期货交割仓库,将使上期所交割仓库布局更适应目前的产业实际情况,吸引下游消费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从而提升我国铝期货市场的参与度,更好地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更好地服务国内电解铝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上期所本着尊重市场、服务市场的基本原则,深入调研市场各方意见,充分考虑铝现货市场交易习惯,根据运费价差、物流方向等因素,对新设铝期货交割仓库地区设置地区升贴水:河南贴水120元、山东临沂贴水50元、山东济南贴水100元、重庆贴水80元、天津贴水150元。今后,上期所还将密切跟踪市场变化情况,科学、客观、适时地对地区升贴水进行评估和调整。
欧盟竞争理事会举行会议 为化解钢铁业困境找对策
欧盟竞争理事会2月2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如何推动欧洲钢铁行业渡过当下的寒冬。会后发表的公报称,各成员国部长呼吁欧盟机构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应对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境。
欧盟28个成员国主管经济、工业或能源的部长出席了当天的会议。会议认为,欧洲钢铁行业目前形势严峻,需要采取紧急措施避免该行业进一步下滑、出现企业倒闭和裁员。根据欧盟官方发布的文件,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钢铁产地,钢铁业属于欧盟战略产业,支撑着汽车制造、建筑、电子、机械和电气工程等其他多种产业。虽然造成欧洲钢铁业低迷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一些欧洲钢铁制造商和部分人士却有意夸大进口中国钢铁对欧洲市场的影响,要求阻止中国向欧洲“倾销”钢铁。这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29日会议讨论的内容之一。
不过,欧盟领导层显然已经意识到,提高欧洲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才是脱困的根本。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坎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能源密集型产业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我们相信提高能源的效能、向低碳经济转型至关重要,这需要企业进行创新,政府加以鼓励。我们可以确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的欧盟战略投资计划,将有利地推进这一部分工作。”
坎普还说,欧盟要消除那些限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规定,使钢铁业等能源密集型行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期货价格29日大部分上涨
伦敦2月29日专电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期货价格2月29日大部分上涨。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9日上涨,盘中曾一度升至每桶36.54美元,提振大部分基本金属价格走高。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商务部26日公布的首次修正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1%,高于此前公布的0.7%的预估值,也高于市场预期的0.4%。
截至2月29日收盘时,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4677.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3美元,跌幅为0.49%。3个月期铝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580.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7.5美元,涨幅为1.12%。3个月期铅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76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1美元,涨幅为1.79%。3个月期锌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77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2美元,涨幅为0.68%。3个月期镍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844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7.5美元,涨幅为0.09%。3个月期锡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59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2.5美元,跌幅为0.39%。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再度探底回升,其中沪铜收市时3个月LME铜微跌0.29%至4686.5美元/吨,较日内低点4636美元/吨回升1.08%,技术形态偏强。持仓方面,2月26日伦铜持仓量为31.2万手,较25日剧增5986手,显示资金入场推涨铜价。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今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90-贴水11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35340-35580元/吨。沪期铜增仓下行,市场逢低入市者增加,成交活跃度有所回暖,早市远月价差加大,贸易商青睐低价好铜货源,买现抛期。之后期铜大幅回落,吸引下游逐步入市,持货商获利出货,现铜贴水未见明显收窄,整体市场交投较昨日改善,贸易商与下游入市量均有增加,贸易投机为主。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05连续第三日宽幅振荡,运行区间为35550-36160元/吨,临近尾盘,沪铜振荡回升,显示其下跌意愿减弱,尾盘收于3601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36%。期限结构方面,铜市维持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4合约和1605合约正价差持平于50元/吨。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04合约振荡走强至36010元/吨,铜价继续运行于均线交织处,短期铜价运行反复,因内外宏观面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扰乱做多信心。但沪铜连续第三日探底回升,显示其下跌意愿较弱,在国内宽松政策的带动下,期铜仍有可能向上突破。操作上建议沪铜1605合约仍可背靠35700元/吨之上继续谨慎持多。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探底回升,其中沪铝收市时3个月伦铝上涨0.16%至1574.5美元/吨,表现强于沪铝,两市比值下滑至7.13。目前伦铝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上,但还未摆脱近一周的高位振荡区间,暗示短期上涨势头放缓。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3月1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在11070-11090元/吨,贴水50-30元/吨。部分地区政府颁布电价优惠政策,部分电解铝厂复产或投放新增产能,期铝下泄,现货价格下跌,持货商积极出售兑现,下游需求稳步提升,以按需采购为主,中间商持观望态度,市场成交较昨日转冷,谨慎情绪抬头。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04合约陷入高位弱势宽幅振荡,表现远弱于基本金属,尾盘收于1118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0.71%。此番沪铝反弹始于2月初,目前较低点10590元/吨已累计反弹逾7.6%,短期继续关注技术回调可能。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604合约承压下滑至11185元/吨,显示上方抛压较重。同时美元指数走强以及国内2月制造业PMI深陷萎缩,给铝价带来下跌风险,建议沪铝1604合约可背靠11350元之下逢高空,目标关注11100元/吨。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高,收报1759.5美元/吨,涨1%。今日亚市伦铅探底回升,沪市收盘时报1759.5美元/吨,涨0.00%。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探底回升,报收136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07%,持仓量19862手,成交量8424手。
现货方面:3月1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700-13800元/吨,均价减75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恒邦炼厂持续出货,现铅成交较差,现货铅价快速下调。再生精铅成交价格大致持平于电解铅价13600-13700元/吨。
行情研判:中国央行降准与官方PMI创新低交互影响市场,导致市场多空博弈激烈。沪铅维持在前期震荡平台内运行,短期方向较不明朗。操作上建议沪铅1604合约观望为主。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高,收报1765美元/吨,0.48%。今日亚市伦锌探底回升,沪市收盘时报1760美元/吨,跌0.28%。
现货方面:3月1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3880-13980元/吨,均价减10元/吨。据SMM报道,贴水维持,市场多观望,部分高贴水现货成交;长单交易带动成交,加之部分下游逢低接货,整体成交好于昨日。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探底回升,报收141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36%,持仓量131290手,成交量352114手。
行情研判:官方PMI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压力有增无减,前景仍不容乐观。昨日中国央行意外降准,开启了新一轮的宽松周期,对冲了当下不利的宏观经济压力。多空交织之下,预计锌价将继续在高位震荡,操作上建议沪锌1604合约14000元/吨适当做多,止损在13900元/吨。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二螺纹钢期货增仓上行,RB1605合约终盘报收1994元/吨,涨55元/吨,持仓量2456280,日增仓9804。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1930元/吨,涨10元/吨;广州报价2160元/吨,涨10元/吨;北京报价1940元/吨,跌20元/吨;福州报价2030元/吨,涨10元/吨。
(2)钢厂调价:3月1日沙钢对建筑钢材品种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本次调价是以“2月21日沙钢出台2016年2月下旬建材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具体调整情况如下: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现HRB400Ф16-25mm螺纹出厂价格为2030元/吨,高线价格上调30元/吨,现HPB300Ф6.5mm普碳高线执行价格2160元/吨。以上调整均为含税价,执行日期自2016年3月1日起。
(3)消息面:2016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周二RB1605合约增仓上行。昨晚央行降准加之今日华东钢厂上调新一期价格政策支撑螺纹钢期现货价格上行。操作上建议,5日线上偏多交易。
五、宏观经济
2016年2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
2016年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虽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回落0.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服务业受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与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业、邮政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零售业等行业生产活跃,业务总量增长明显。批发业、资本市场服务业、保险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住宿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及修理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低于临界点,企业业务总量有所回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业务总量增速继续回落。
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分行业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1%,比上月下降5.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上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生产运营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分行业看,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8%,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8.3%,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但降幅收窄。分行业看,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1%,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4%,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量继续减少。分行业看,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继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央行降准 释放流动性近6000亿元
昨日晚间,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23日“双降”以来的首次降准,理论上将自法定存款准备金中释放出近6000亿元流动性。
央行日前在回应媒体关切的问题时表示,当前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略偏宽松”状态。这是近年来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法后面首次增加“略偏宽松”的修饰语。
事实上,春节前银行流动性趋紧时,市场就对央行降准抱有期望,但当时央行选择通过逆回购和MLF等流动性工具来平滑资金面。
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认为,此前央行不降准更多考虑汇率因素。降准作为流动性调节工具,其蕴含的货币宽松信号过于强烈,会加剧此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而此前汇率是央行最关切的因素。
随着春节后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媒体专访以及在G20会议期间召开记者会与市场沟通,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企稳。加上1月份天量信贷、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等因素,使得市场对央行降准的宽松预期有所弱化。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组认为,细致观察央行今年来的操作,实际上宽松不断,比如春节前投放2.5万亿元资金、MLF利率逐步降低、SLF机制更加灵活、公开市场操作改为全周等,都体现了货币当局对流动性的呵护,不见得只有降准才是真宽松。货币政策本身仍尊重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在经济走弱的环境下,央行仍会逐步放松,该出手时就出手。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院李奇霖认为,尽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只能勉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不过,超预期的降准却有“宽松”的信号意义。
钟正生认为,当前汇率阶段性企稳,央行货币政策的关切点开始转向经济下行压力。无论是从与经济增速的匹配,还是从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来看,降准的空间都很大。
至于后续的货币政策,市场人士的看法有所分歧。债市投资者认为,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仍然偏高,短期利率下行的空间依然极具想象力,对资金面的预期乐观。而有券商宏观分析师表示,汇率尽管阶段性企稳,但对货币宽松的制约依然存在。此外,广义货币M2增速也与全国房价涨幅密切相关。
李奇霖认为,如果货币宽松配合稳增长,就可以通过“货币宽松+财政扩张”制造人民币资产的赚钱效应,短期将资本留在国内,缓解汇率波动的压力。因此,降准之后,稳增长措施或将继续加码。
六、全球观察
欧盟为化解钢铁业困境找对策
欧盟竞争理事会2月2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如何推动欧洲钢铁行业渡过当下的寒冬。会后发表的公报称,各成员国部长呼吁欧盟机构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应对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境。
欧盟28个成员国主管经济、工业或能源的部长出席了当天的会议。会议认为,欧洲钢铁行业目前形势严峻,需要采取紧急措施避免该行业进一步下滑、出现企业倒闭和裁员。根据欧盟官方发布的文件,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钢铁产地,钢铁业属于欧盟战略产业,支撑着汽车制造、建筑、电子、机械和电气工程等其他多种产业。虽然造成欧洲钢铁业低迷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一些欧洲钢铁制造商和部分人士却有意夸大进口中国钢铁对欧洲市场的影响,要求阻止中国向欧洲“倾销”钢铁。这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29日会议讨论的内容之一。
不过,欧盟领导层显然已经意识到,提高欧洲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才是脱困的根本。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坎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能源密集型产业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我们相信提高能源的效能、向低碳经济转型至关重要,这需要企业进行创新,政府加以鼓励。我们可以确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的欧盟战略投资计划,将有利地推进这一部分工作。”
坎普还说,欧盟要消除那些限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规定,使钢铁业等能源密集型行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CRU: 中国钢材表观需求最高或可达8.5亿吨
英国商品研究所(CRU)顾问在近期召开的行业会议上表示,中国钢材消费尚未达到峰值水平。该机构称,在2023-2033年的十年间,中国成品钢材表观消费量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8亿吨,而2024-2030年期间有达到8.5亿吨的潜在可能,这将超过2013年所达到8亿吨的记录高位。
与此同时,CRU称中国粗钢产量也尚未达到峰值。尽管未来几年将可能维持在8亿吨以下水平,但在2023-2033年的十年间,中国钢产量将会出现反弹。作为最大用钢行业的建筑业逐步复苏将有助于抑制当前中国钢材需求和钢产量的下滑趋势。
2015年中国城市住房空置率接近20%,但未来预计将会得到改善,2035年有望降至12%。随着更多的人迁移到城市,2020年代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还将继续提高,这将需要更多更好的住房条件才能满足需求。除了建筑业,其他主要用钢行业如汽车业和机械业将保持发展势头,今年及未来几年上述两个行业预计都将继续保持增长。
尽管如此,短期内中国钢材需求仍将继续萎缩,2016年预计同比下滑1.5%-2.0%,降至8亿吨以下水平。据CRU预计,2017-2019年中国钢材需求将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而2020年将可能有小幅增长。无论钢材价格上涨与否,今年中国仍将有更多的钢铁产能关闭。2015年,中国有6000万吨的钢铁产能关闭或闲置,这相当于全球其他地区关闭1330万吨产能的4.5倍多。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