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02月29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02月29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6-02-29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35880元/吨收盘,上涨30元,涨幅为0.0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65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0,低于上一交易日7.76,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321548手,持仓量减少2084手至741592 手。主力合约成交428862手,持仓量增加29592手至259370手。

上海期铝价格收平。主力5月合约,以11300元/吨收平。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56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20,高于上一交易日7.19,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53378手,持仓量减少28458手至683066 手。主力合约成交150710手,持仓量增加8690手至22512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4月合约,以14050元/吨收盘,上涨85元,涨幅为0.61%。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175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2,与上一交易日8.02持平,上海期锌涨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930348手,持仓量减少3262手至379702 手。主力合约成交647704手,持仓量减少15606手至144680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1969元/吨收盘,上涨53元,涨幅为2.77%。

全部合约成交7655070手,持仓量增加210280手至3782018 手。主力合约成交6078558手,持仓量增加173924手至2446476手。

【股市行情】2月29日消息,A股继上周四暴跌之后再迎重挫。周一早盘,沪深两市低开低走,沪指开盘后迅速跌破2700点关口,且跌幅持续扩大至4%。盘中煤炭股拉升,但两市盘中震荡后再度下行。午后开盘,市场恐慌情绪扩大,沪指持续走低并逼近股灾以来新低,低见2638.96点,而创业板盘中跌超7%,两市跌停个股数量一度超500只。临近尾盘,银行板块启动护盘,两市跌幅略有收窄。截至收盘,沪指报2687.98点,跌79.23点,跌2.86%;深指报9097.36点,跌476.34点,跌4.98%;创业板报1880.15点,跌134.77点,跌6.69%,5日累计跌15%,创5个月来新低。

 

二、国内焦点

供应短缺预期发威 锌价去年11月以来首次超越铅价

fx168讯由于近期投机客基于锌短缺的预期加大了锌的购买力度,国际锌价自2015年11月以来首次超越铅价,并且未来数月有可能保持上行趋势。而另一边,铅价则因季节性滑坡而饱受打击。

自今年1月中触及六年半低点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指标期锌已经反弹五分之一至每吨约1740美元,而铅价则表现落后。这意味着锌价已经迈入了较铅价每吨高出20美元的时代,而上周初还较铅价低145美元。

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锌价首次高出铅价,当时锌没有出现所预期的供应缺口,遭到投机客抛售。锌主要用于为钢铁镀锌,铅主要用于制造电池。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驻法兰克福的分析师danielbriesemann表示,“锌价应当保持在铅价之上,这其中是有道理的。今年及之后几年锌市场应会远比铅市场吃紧。”

大型锌矿的关停,比如vedanta公司旗下lisheen矿,以及mmg公司的century矿,现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造成锌精矿短缺。由于投资者被锌价看涨前景所吸引,铅锌价格关系已经迅速扭转。此外,未来数月的季节性因素也有利于锌价,而不是铅价。

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societegenerale)金属研究主管robinbhar表示,“随着第一季结束,进入第二季后,天气转暖,建筑活动增加会对锌价格有利。天气因素不利于铅价,是因为电池购买量应会开始逐渐减少。”

由于极端的寒冷天气往往造成故障,冬季是更换电池的高发季节。约80%的铅需求来自于电池产业。

锡价受印尼出口减少带动上行 无视大宗商品颓势

据伦敦2月25日消息,锡价今年大幅飙升,无视大宗商品市场积弱不振。锡出口大国印尼减产提振锡价攀高。

从基本金属到石油,许多商品价格已受到供应过剩及最大商品消费国中国的需求疲软忧虑所打压。

不过受印尼减产的提振,锡走出相反趋势。印尼电子行业需求迟缓令该国减少锡产出,从而令交易所锡库存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锡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今年表现最佳的金属,价格涨幅达约10%,至每吨约16,000美元,而六种工业金属表现指数大体持平,crb商品指数则下跌10%。

“印尼已削减年度出口量,库存降至4,000吨以下,这吸引了资金再度涌入,”欧洲一家全球贸易公司的锡贸易商称,“价格上涨至18,000美元,我不会感到意外。”

不过,许多行业专家表示,锡价的此轮上涨或将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失去动能,部分是由于来自缅甸的锡产量激增,但他们预期到年末价格将重拾升势。

顾问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economics)的高级商品经济学家carolinebain预测,到2016年末,锡价将达到17,000美元,受助于电子行业需求回升。电子行业占全球锡消费量的一半左右。

据半导体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球半导体销量同比下滑5.2%。

“需求面相当迟滞,但有一些初步迹象显示,电子行业将回暖,”bain称。

**反转**

今年锡价走势呈现大幅反转。价格在1月触及六年半低位,之后印尼政府出台严格出口规定并对冶炼厂执行新的审查,导致该国锡出口下滑63%,进而帮助触发了锡价涨势。

价格在本周二触及每吨16,200美元高位,此为去年10月以来最高,因有消息称印尼锡冶炼商ptrefinedbangkatin将停止精炼业务。冶炼商将矿石加工成精炼金属。

lme锡库存已降至3,850吨的2008年11月最低水平,表明市场供应不足。

行业组织itri称,印尼锡主产区遭遇洪涝预期将进一步削减该国2月的出口量。

itri的市场经理peterkettle称:“最近,我们对个别锡生产公司的产量情况进行了调查,几乎每家公司都报告产量下降。”

他补充道,今年全球精炼锡产量预估下滑3%,导致全球供应缺口达10,000-15,000吨,去年产量下滑8%。

**缅甸,隐藏的库存**

不过,锡价在未来几周及几个月内可能面临压力,部分是由于缅甸的产量增加。中国1月自缅甸进口的锡数量跳增240%,但分析师表示,并不确定如此高的水平能否维持。

法兴银行驻伦敦金属研究主管robinbhar称:“锡冶炼商关闭的消息带动价格上涨,之后数据显示自缅甸的进口量巨大,这似乎弥补了印尼产量的损失。”

凯投宏观的bain警告称,lme库存反映的也并不是库存的整体情况。

“若单从交易所库存来看,你会想知道为何价格并未达到目前水平的两倍,不过,肯定有一些小道消息显示,印尼的生产商库存很高。”

中国锡生产商请求政府收储锡亦暗示,该国库存过多,她补充道。

“我们预计到今年年末,锡价将会回升,但需对锡市场真正的紧俏程度保持谨慎。”

白银:缘何成为避险港湾里的“冷落孤舟”

曾经与黄金辉煌与共,如今金色光环褪去,黄金的“贵族”气质依然,而在避险的港湾里,白银已独自成了一叶“冷落孤舟”。

在过去的数十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不少资金四处逃窜,从股票市场里逃之夭夭,无处可去之时,躲进了黄金这一天然的保值“热岛”,金价在2个月里一反多年熊势最高累计上涨超过17%。相比之下,白银并未受到同样的礼遇,同期涨幅尚不足7%。黄金、白银同为贵金属,这样的差异到底是什么缘由?

金银仍然荣辱与共

白银,由于其在地球表层含量极低而和黄金以及其他六大铂族金属统一称为是稀有金属或贵金属。白银质地柔软,宜锻造、抗氧化以及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价值早在公元前7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就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重要的支付手段。在当前市场上,人们仍然将目光聚焦于白银的货币属性之上,将其等同于黄金,而忽略了其工业属性。

这种忽略恰恰解释了短期内价格的变化差异。2016年以来,金价上涨超过15%,而白银价格上涨不到5%。黄金、白银价格原本保持较高的联动性正在发生变化吗?

对此,长期跟踪研究的长江期货黄金分析师王琎青表示,白银与黄金的价格仍然保持较高的正相关性。然而,助推本轮黄金上涨的最大因素是避险,黄金具备较强的货币属性,属于天然的避险品种,而白银工业需求占比在50%以上,商品属性更强。在避险环境下,白银表现自然明显弱于黄金,并且其他基本金属表现也差强人意,从而进一步限制了白银价格的涨幅。

“白银的避险属性肯定不如黄金,其商品属性更强。在避险环境下,黄金表现明显强于白银,但并不意味着白银就具备补涨空间,反而会落后于黄金。”王琎青说。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员孙永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黄金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作为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使用,但是白银作为货币的区域性和时间性是远远没有办法和黄金相比的,再从稀缺性和本身化学性质的角度看,白银作为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优势远不及黄金。

因此,孙永刚认为,在信用货币时代,白银更多的依然是体现其商品属性,只有当黄金的货币属性通过价格充分闪耀之后,白银也会因此而上涨,这些都表现在了金银比价之上。现阶段,全球经济依旧低迷,黄金价格依然处于底部区间,在低利率以及负利率的环境之中,市场对冲风险使用的最佳工具当然优选黄金,因此白银在工业段的需求大很多,供需对其价格的影响更大。

除了正常的工业需求,很大一部分白银库存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市场的抵押品使用,这就是白银货币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这个市场,还有国债、黄金等不同资产类别可以作为抵押物使用,而抵押物是要收取相当的借贷成本的,也就是一部分利息,那么不同抵押物的利率就成为大型金融机构选择不同资产的依据。

一般来说,投资者普遍认为黄金、白银与美元之间呈负相关,而其背后的逻辑是黄金、白银以及美元类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的利率强弱,或者说对其预期利率强弱的比较。如果市场预期美国国债利率会高于黄金、白银等抵押品利率以及其他国家债券利率时,就会抛售黄金、白银以及其他非美元资产,而买入美元并同时美元国债。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需求是白银需求的主要部分,占比超过总需求的50%(18500吨)。虽然整体占比较高,但是由于工业行业分支众多,分到每个细分行业的白银需求量可能并不多。从需求上看,随着工业化发展,工业对于白银的需求持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替代物的出现,单位设备的用银量却在下降。

白银的工业属性强乎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和白银的价格飞速上涨,也表明货币供应量增多,纸币贬值速度增快。一百多年来,黄金价格上涨约36倍,白银价格上涨约27倍,大部分上涨是在70年代和最近几十年。

业内人士指出,白银价格上涨或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体经济投资增快了还是放慢了,实体经济发展投资是金融市场的支持,而黄金在金融市场风险增大时的一种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上涨时通胀率可能上升。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表示,黄金和白银虽然同属于贵金属,但两者的属性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两者的价格相差甚远,自1971年美元跟黄金脱钩(布莱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金银的比价在一直攀升,到了1990年的时候,金银比值达到了100,也就是说1盎司黄金的价格相当于100盎司白银的价格。但随后金银比价持续下滑,到1996年的时候金银比价下跌到了40。目前金银的比价是80,从历史来看处在比较高的位置,尤其是自今年年初以来,黄金价格的上涨速度远大于白银,而白银的上涨也仅仅是因为黄金等的带动效应,而非自身基本面的改善。

肖磊指出,从基本面看,黄金和白银已处在不同的背景之下,白银工业应用超过其总需求的40%,全球制造业的疲弱,导致白银需求下滑,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原油价格的下跌,进一步降低了白银等工业金属的需求预期,如果不是黄金价格的反弹,白银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国际白银市场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目前看每年的过剩量超过10亿盎司,而黄金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另外,由于白银的金融货币属性远低于黄金,各国央行等金融机构并没有持有白银的意愿,而各国央行去年净买入黄金超过500吨。在专业的投资市场,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今年以来以增持黄金超过100吨,但全球最大的白银etf基金slv减持超过200吨的白银,投资需求方面的差别也导致了白银价格弱于黄金。

招商期货认为,从过去15年白银工业需求变化以及总需求变化来看,中国的增长是主导因素,不但完全占据了全球的白银需求增量,而且还替代了其他国家的需求。因此工业对于白银需求的变化可以从研究中国的需求变化中获得。而从中国的数据看,未来gdp增速放缓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这同样导致新增需求的减少。

“白银的投机属性更强一些,而投机属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贬义词,白银由于金融属性较弱。”肖磊说,白银又比铁矿石、铜铝锌铅等有一定的炒作概念,在银币、首饰等领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导致白银的用途相比诸多金属要多,投资者比较熟悉,期货市场交易非常活跃,诸多投机资金经常会在金银比值扩大的情况下,做多白银,等待补涨。

白银还要跟在黄金后面

2016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极度动荡,股票、外汇、大宗商品无一幸免。各种潜藏许久的“黑天鹅事件”均已若隐若现。在避险需求快速上升背景下,白银能否跟上黄金,重走辉煌路?

肖磊表示,由于白银吸引沉淀资金的能力较弱,很多资金以短线炒作为主,导致白银价格总是大起大落。目前看,白银确实具备补涨的机会,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白银下跌速度远大于黄金,到2009年黄金价格的反弹也快于白银市场,但2010年白银价格迅速补涨,涨幅一度超过了黄金,本轮白银价格的波动跟2008年至2010年间非常相似,从纯投机的角度讲,白银具备10%以上的补涨空间,但这种补涨可能很难有持续性,且判断拐点非常难。

不过,王琎青也表示,白银受到黄金价格避险因素提振,以及原油、基本金属整体价格偏弱的影响,避险表现落后于黄金,但价格走势又强于基本金属。白银未来仍将继续跟随黄金价格进行波动。全球风险偏好情绪将直接左右其价格波动方向。一季度美国经济往往表现不佳,避险情绪已经推升银价在1-2月份出现上涨,如果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开始回升,或将利空银价。从历史经验看,银价往往在二季度表现会相对偏弱。

孙永刚则认为,白银的补涨还需要等待黄金价格真正凸显的情况之下,重点就是看市场担忧的风险是否会进一步呈现。上半年的白银走势整体会相对强势,但是相比黄金还是要弱一些。

令人担忧的是,白银实体需求方面依然疲弱。但肖磊表示,由于白银在首饰、银制品、银币等方面的需求依然增长明显,白银的投资概念将会在很长时间里继续存在,如果投资需求有所攀升,可能会抵消制造业需求疲弱的影响,进入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弹周期。外围因素看,美元指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整体全球货币市场持续宽松是大势所趋,白银价格在大起大落中,逐步上扬依然是一个趋势,从目前的走势看,今年上半年有望站上16美元,但二季度消费淡季开始,投资者期望不能过高。

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金与白银比价方面,在美联储强烈加息预期下黄金与白银均存在下跌风险,关键点是看白银工业需求对于白银价格支撑力度的大小。

 

三、 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围绕4680美元/吨附近弱势振荡,其中沪铜收市时3个月LME铜下滑0.66%至4660美元/吨,但目前伦铜运行于均线组之下,技术形态偏强。持仓方面,2月25日伦铜持仓量为30.6万手,较24日减少508手,上周伦铜持仓时增时减,显示多空交投反复。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今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80元/吨-贴水12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35640-35820元/吨。今日是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活跃偏低,整体成交集中于贸易商之间,鲜见下游入市。临近午盘期铜跳水,现货点价者增多,持货商继续挺价惜售。市场流通货源较上周略减,下游不急于入市采购,月末特征明显。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1604合约宽幅振荡,运行区间为36570-35660元/吨,尾盘收于35840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持平。目前沪铜仍延续区间振荡,表现稍弱于伦铜。期限结构方面,铜市维持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4合约和1605合约正价差略缩至40元/吨。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04合约振荡下滑至35840元/吨,铜价继续运行于均线交织处,短期铜价运行反复,因内外宏观面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扰乱做多信心。但进入欧洲市,伦铜振荡走强,收复大部分跌幅,显示其下跌意愿较弱。操作上建议沪铜1604合约仍可背靠35600元/吨之上继续谨慎持多。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振荡微涨,其中沪铝收市时3个月伦铝上涨0.58%至1570美元/吨,表现强于其他基本金属,企稳于均线组之上,但还未摆脱近一周的高位振荡区间,暗示短期上涨势头放缓。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1180-11190元/吨,贴水60-50元/吨。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持货商逢高出售意愿积极,市场流通货源充足,下游开工率逐步回升,消费需求渐暖,对现货价格起支撑作用,贸易商维持积极接货意愿,市场交投稳步回升。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04合约延续上周五的冲高回落走势,反弹乏力,尾盘收于11265元/吨,较日内高点11400元/吨回落1.18%。此番沪铝反弹始于2月初,目前较低点10590元/吨已累计反弹逾7.6%,因此短期需关注技术回调可能。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604合约承压回落至11265元/吨,显示上方抛压较重。同时美元指数走强以及国内股市下滑亦给铝价带来下跌风险,建议沪铝1604合约可背靠11400元之下谨慎持空,目标关注11100元/吨。

铅:

外盘方面:周五夜伦铅震荡走高,收报1742美元/吨,涨3.17%。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1737.5美元/吨,跌0.26%。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36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29%,持仓量21462手,成交量16522手。

现货方面:2月29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750-13900元/吨,均价涨5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持货商报价稍有减少,月末最后一日,下游盘点较多,成交差。另外,再生精铅与电解铅价差保持200-300元/吨,再生精铅的价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解铅需求产生冲击,再生精铅相对交投略好。

行情研判:沪铅主力合约继续在节后位置震荡运行。消息面上多空交织,市场缺乏明朗方向,操作上建议沪铅1604合约观望为主,跨品种套利可以考虑多锌空铅的策略。

锌:

外盘方面:周五夜伦锌震荡走高,收报1756.5美元/吨,涨1.41%。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1751美元/吨,跌0.31%。

现货方面:2月29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3890-13990元/吨,均价涨100元/吨。据SMM报道,炼厂出货,市场长单开启,带动国产现货成交,下游畏高观望为主;进口锌连日贴水稳定,部分冷僻库现货略低于市场价,但成交困难。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40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75%,持仓量144680手,成交量647704手。

行情研判:对于供给紧张和政策刺激的强烈预期,使得近期铅锌出现以来明显的反弹。不过由于需求端改善不佳,导致反弹的基础并不扎实。从趋势上来讲,沪锌或已经进入了长期向上的轨道。锌价长线可以有一个比较乐观的预期,但短期调整的压力较大。操作上回落后介入多单。建议沪锌1604合约离场观望,跨品种套利可以考虑多锌空铅的策略。

黄金:

外盘走势:周五夜伦敦黄金震荡走低,收跌0.82%,收于1222.95美元/盎司。周五夜伦敦白银大幅回落,收跌2.79%,收于14.726美元/盎司。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收涨0.39%,报于1227.71美金/盎司;伦敦银冲高回落,沪市收盘时跌幅0.38%,报14.67美金/盎司。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61.65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59.4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94%,成交量756284手,持仓量329216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3409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3312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2.82%,成交量776704手,持仓量559186手。

消息面:1、美联储Mester称,对美国而言,逐渐加息仍是正确的做法;对美联储采取行动的时间而言,3月FOMC会议“应当在桌面上”;通胀预期依然合理地锚定。2、美联储Williams称,前瞻指引具有价值,可以作为强大的政策性工具;简单、明确的前瞻性指引是最有效的;模糊的政策暗示对未来政策是无益的;前瞻性指引不会令市场对经济数据表现“毫无反应”;利率如果被困在零水平下方,则会令市场对经济数据表现反应平淡。

行情研判: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乐观,加上美联储官员对于加息的态度仍未脱离鹰派的基本立场,贵金属短期将承压。但来自股市的风险依然存在,使得短期贵金属的下行空间也不会很大。操作上建议沪金1606合约、沪银1606合约观望为主,或于日内区间操作。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增仓上行,RB1605合约终盘报收1969元/吨,涨53元/吨,持仓量2446476,日增仓173924。

基本面: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192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15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196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202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2月26日,黑龙江建龙对哈尔滨市场建筑钢材产品价格调整如下:
螺纹价格上调10元/吨,调整后HRB400EΦ18-25mm螺纹执行价格为1915元/吨,12-14mm在基准规格上加价70元/吨,28-32mm加价140元/吨。以上均为理计含税现款价,执行日期自2月26日起。

(3)消息面:经过精准治霾、科学治污,“污染大省”河北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省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降幅居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区市首位。2015年河北全省压减钢铁产能1187万吨。

周一RB1605合约增仓上行。现货市场成交依旧寥寥,下游客户采购不积极,现货报价平稳。操作上建议, 1970附近择机短空,止损参考2000。

 

五、宏观经济

两会财经热词透视新动向 供给侧改革稳步加码

稳增长政策工具充足供给侧改革稳步加码

两会财经热词透视改革新动向

“两会时间”将于本周开启。综合机构、专家观点来看,稳增长、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国资改革、绿色发展、“一带一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将成为今年两会的财经热词。

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工具充足,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供给侧改革将深入推进,以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将在下半年正式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与此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的监管层面临的重要挑战。

稳增长:政策工具充足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专家普遍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稳增长地位上升,未来可动用的政策工具充足,今年两会后将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

中金公司报告预计,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可能设定为一个区间,6.5%-7%。江苏、山东等省份已将今年GDP目标设定为增长区间,并将供给侧改革列为政府工作首位。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决策层会宣布扩大财政赤字、增加社保和基建支出、放松信贷政策、推出“十三五”规划相关的新投资项目,并详细阐述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可能提升到3%左右,并实施减税政策。汪涛说,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加码财政政策支持:扩大政府投资和社保支出;减税及推进税制改革;增加准财政信贷和支出对基建、战略新兴产业、社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据估算,2016年各类新增的减税降费总体规模将超过1%的GDP。

投资仍将发力。汪涛预计,铁路、地铁、城际轨道交通、城镇地下管网、水利、环保和新能源等行业的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加码。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注重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充裕。汪涛认为,信贷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宽松,但不会推出量化宽松。今年央行还将再降息两次、每次25基点。1月信贷强劲增长趋势恐怕无法维系,但鉴于此前部分约束政策已经放松,银行可能会继续快速扩张信贷规模。此外,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也将扩大,这也有助于整体信贷增长。汪涛预计,全年人民币贷款和整体信贷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都将增长14%。这意味着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万亿元左右。

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供给侧改革有望得到更为具体的阐述。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除了总需求的政策继续做好以外,我们更加强调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更加强调供给侧需要做哪些事情。

专家认为,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是今年也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丰富,今年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既包括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调整内容。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认为,供给侧改革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如处置僵尸企业,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他强调,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去产能、去库存窗口期非常短,“十三五”头两三年十分关键。

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专家认为,调控政策的核心精神是因城施策,不搞“一刀切”。一线城市以限制需求为主,三四线城市库存量大,以鼓励购房为主。

国企改革:新政策加速落地

今年,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将铺开,国企改革力度、深度、广度都将进一步加强。

国资委明确表示,将选择3-5户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推进诚通集团、国新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工作;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要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下半年正式启动试点;计划在央企子企业层面和各省市分别选择10户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在此前的地方两会及地方国资系统会议中,不少省市明确提出国企资产上市要求、鼓励竞争类企业试点员工持股、支持民营企业计入基础产业、清理僵尸企业等国企改革方向。

汪涛说,今年国企改革步伐将加快,既包括国企合并、提高经营效率和资产收益率,如改善企业管理、推进混业经营,也包括重组、关停“僵尸”企业、破产和退出等清理过剩产能的政策。专家预计,国企兼并重组将继续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亮点。

新型城镇化: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今年,中国经济将注重深挖国内需求的潜力,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拓宽经济发展空间。目前,有关部委正抓紧制定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方案。

专家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此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九个方面提出36条政策举措。专家预计,城市棚户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将加码,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的投资也将升级。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发改委将按照点面结合、纵横联动、补齐短板的要求,突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首要任务。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可以有效带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推进结构性改革。

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A股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一底线显得尤为重要。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都在研究中。

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李伟认为,金融领域值得关注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银行体系风险压力巨大;外汇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不容小觑、民间金融风险快速上升;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风险很难防范。

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目前一些民间理财机构存在虚假承诺、非法集资的现象,其理财产品游离于监管之外。今年随着经济下行,理财机构可能引发局部性风险,对非法集资要从源头控制,予以严厉打击。

今年经济发展改革还将包括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成果,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产能合作,以推动实现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g20承诺避免竞争性贬值 消除爆发货币战争担忧

推动中长期增长G20促结构性改革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27日在上海闭幕。与此前舆论的焦点略微不同,本次会议没有推出所谓的“新广场协议”,汇率问题也不再被置于聚光灯下,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性改革被推到了舞台中央,持续多年的量化宽松(QE)成了各界的反思对象。

究其原因,各国早已意识到,如果再不以改革来激发真正意义上的增长,经济下行风险甚至危机都将可能无限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强调,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是——低增长、高度不确定性以及不断积聚的下行风险,G20成员强烈表达了采取政策行动来进行风险防控和推动增长的迫切性,“必须结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增长目标。”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28日就本次上海G20会议达成的共识表示,会后各方发表的联合公报特别强调要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同时着重强调了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这是我国主动推动,并得到G20国家广泛支持的倡议。会议上,多数G20国家指出,仅靠货币财政政策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才能推动中长期的增长,而且结构性改革还能使短期的需求侧政策更加有效。

结构性改革推动长期增长

“如果QE真是这个镇上唯一的节目,我宁可选择不要留在这个镇上。”摩根大通国际主席弗伦克尔(JacobFrenkel)在“国际金融协会(IFF)G20会议:中国主席国G20议程”期间表示。

这一席话看似玩笑,但绝不乏真意。事实上,QE也成了本次G20会议上受到较多反思的政策之一。因为尽管全球央行“火力全开”,日本、美国、英国和欧洲央行先后祭出过QE,并定下通胀目标,但全球经济增速近年来却被多次下调。

“QE的初衷只是希望通过压低债券利率,让资金流向股市,从而产生财富效应,以此来刺激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上海G20会议期间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尽管效力有限,但这样的政策也不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因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已经无路可走了。”

不过余永定也表示,QE短期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但长期而言,这种纯粹的印钞对于金融稳定埋下了很多定时炸弹,例如推高了金融资产价格,无助于实体经济。”

在本次上海G20会议上,各界都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因此拉加德再三呼吁,必须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同步推进”。

“在发达经济体,这就需要采取相互促进和强化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组合,包括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尽可能更好地利用财政空间(比如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就新兴市场而言,这就需要减少脆弱性和重新构建经济韧性,比如初级产品出口国需要强化财政缓冲空间和推动增长模式的多元化。”拉加德称。

上海G20会议公报特别强调要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并指出这些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G20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是非常不容易的,过去几年G20在讨论宏观政策协调时,各国对是否应该更多使用财政政策存在一些不同意见。这次则对财政政策有了非常具体的表述,背后的原因是一些原来对使用财政政策支持增长比较谨慎的国家在这次会议上态度发生了变化。”易纲说。

“三者之中,结构性改革最为重要。”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里娜(ElviraNabiullina)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以俄罗斯为例,因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空间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受限,这主要由于俄罗斯通胀处于高位,“我们需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此外,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也多取决于油价,而在油价暴跌格局下,我们也必须要实行财政整顿。可见,结构性改革是俄罗斯的第一优先选择,这也是G20各成员在此次会议上讨论的问题。”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在上海G20会议期间反复强调,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根本是深化结构性改革,从国际经验看也是如此。

他表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失业问题突出、贸易和投资低迷等,“虽然短期下行和转型密切相关,但更深层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中长期的结构问题,特别是危机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放缓,潜在支出水平下降,成为制约经济恢复增长的根本性问题。一国的发展早期主要靠要素投入,但在中后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提高。”

“近几年来,G20国家对于结构性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并不断做出努力。”但楼继伟说,G20改革进展整体看仍落后于预期,仍需要加强结构性改革议程。

“新广场协议”只是舆论噱头

相较之下,此前频频“抢镜头”的汇率问题,在本次上海G20会议期间受到的关注度有限,此前被媒体热炒的“新广场协议”话题也被证实并未付诸探讨。

IMF于27日晚举行新闻发布会,拉加德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新广场协议’只是媒体、评论家、观察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但本次G20央行行长和财长真的没有提及诸如此类的协议,因为讨论‘新广场协议’的条件并不存在……”

此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金融市场大幅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不乏有声音开始呼吁,各国需要进一步合作,签订“新广场协议”,共同加强外汇市场干预,促使人民币再度升值、防止美元过度升值。更有观点称,本次的上海G20会议或将讨论协调全球协调汇率政策的方式。拉加德的回应无疑正式打消了此类疑虑。

此次G20公报称,近期市场波动的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预期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继续温和扩张,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将保持强劲。而涉及汇率问题的最重要表述,则是各方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承诺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并同意就外汇市场进行密切讨论沟通。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会议期间明确表示,中国历来反对通过竞争性贬值来赢得出口竞争力,不会参与竞争性贬值。

易纲28日解读称,G20公报突出强调避免竞争性贬值的承诺,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对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既是对G20成员自身的一个约束,也对非G20成员起到了表率作用,有利于消除对爆发“货币战争”的担忧。此外,“就外汇市场密切沟通讨论”是G20以前没有用过的语言,体现了G20对近期汇率波动的高度重视,并突出了G20成员间相互通气的重要性。

绿色金融崛起

除了结构性改革和汇率问题,绿色金融也成了本次上海G20会议的议题。事实上,该议题在去年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便被中国确定为新的全球治理议题,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打开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环境商品及服务市场。

“当然,绿色金融在中国仍存一定阻碍,主要是技术创新成本较高,在长期才会获得回报,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来吸引大批社会资本,为清洁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政府并没有足够资金来做到这一点。”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G20会议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推动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是有益之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也显示,当前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非常严峻,未来5年,中国绿色发展的投资需求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而过去融资渠道有限,主要依靠绿色信贷。

“金融系统的改革绝非易事,需要G20成员发挥强大的领导作用。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占据领导地位,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作为今年的主席国再合适不过了。”保尔森称。

周小川在上海G20会议期间称,为促进更加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的增长,中国任主席国后推动建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以鼓励各方根据各国国情特点,深入研究如何通过绿色金融调动更多资源用于绿色投资。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提出进行金融系统改革、促进低碳增长的目标;呼吁成立新的贷款机构并设定具体环境目标,以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中国还制定了金融系统改革的重要举措,包括推出绿色债券、编制绿色指数、制定信息披露的各项要求等;还准备在2017年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为碳排放定价。

 

六、全球观察

二月国际钢市稳中有升

1月全球粗钢月产量创2009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28亿吨,同比下降7.1%,创2009年7月份以来最大降幅;主要产钢国中,中国的粗钢产量为6320万吨,同比下降7.8%。日本880万吨,降2.8%。印度740万吨,降1.2%。美国660万吨,降8.8%。韩国570万吨,降4.5%。俄罗斯560万吨,降10.6%;1月份产能利用率66%,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粗钢日均产量410万吨,月环比增长0.2%;国际钢协预计,2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将环比增长。

中巴经济走廊提振巴基斯坦钢铁业。据巴基斯坦《国民报》报道,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系列大型项目的开工建设,巴钢铁产品年需求量有望从当前的400万吨迅速增长到600万吨。为此,全巴轧钢厂协会呼吁政府加大钢铁产业的投资激励,在满足日益增长市场需求的同时,带来就业和税收的增长。

亚洲钢材市场:涨跌互现,该地区67.5点的钢价指数,周环比上涨2.18%(涨幅扩大),月环比上涨1.85%(由跌转升),季环比下跌1.1%(跌幅收敛),年同比下跌29%(跌幅收敛)。

扁平材方面:市场价格涨跌不一。在日本,东京制钢日前发布2016年3月份钢材出厂价格表显示,所有品种钢材出厂价下调3000-7000日元/吨。其中,热卷、酸洗板卷、热镀锌板、花纹板等下调3000日元/吨,厚板、热轧薄板、酸洗薄板及花纹板下调5000日元/吨。一月份,东南亚中厚板进口价格持续上涨。有钢贸商表示,中国钢厂正寻求上调3月份发货的中厚板合同价5-10美元/吨,至260-270美元/吨(CFR)。据悉,此前日本钢厂与东南亚用户就3月份发货的中厚板价格基本达成一致,也较2月份上涨5-10美元/吨,并正计划进一步上调4月份发货的中厚板价格10-20美元/吨。因此,3月份中厚板走势坚挺或为大概率事件。

长材方面:市场价格走势趋弱。在日本,东京制钢发布的3月份钢材出厂价格表中,将H型钢下调3000日元/吨,螺纹钢价格下调7000日元/吨。尽管3月份长材价格总体下调,但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日本钢厂正与亚洲用户就2季度发货的线材价格进行谈判,日本钢厂竭力寻求提价20美元/吨。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相比热卷及中厚板等产品,此前线材价格下滑的时间较晚,反弹的时间也应有所延迟,因此目前买主可能会不会接受日本钢厂的提价。另外有消息称,新日铁住金公司正就向集团旗下业绩恶化的巴西大型钢铁厂商Usiminas公司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援助进行研究。有消息灵通人士表示,新日铁住金今后将与共同向Usiminas出资的钢铁巨头Ternium集团就具体的援助办法、金额及时期展开磋商。在印度,塔塔钢铁公司称,与英国格雷布尔资本公司(Greybull Capital)就接收其欧洲长材业务的谈判接近完成,预计将在4月1日宣布接收。2月中,中国螺纹钢出口报价270-275美元/吨(FOB),较1月份略有涨升,方钢出口报价则稳定在260-265美元/吨(FOB)。

贸易关系方面:(1)澳大利亚工业部长ChristopherPyne于2月18日宣布,要求反倾销委员会就亚洲钢铁企业在澳洲市场的销售行为展开调查,重点关切给本地制造商带来的负面影响;(2)2月19日,应Jindal Stainless Limited的申请,印度对来自中国、中国台湾、韩国、欧盟、南非、泰国和美国的不锈钢冷轧平板启动反规避立案调查;(3)2月22日,台湾有关方面发布公告称,将对中韩产制进口的镀锌钢品及锌合金扁轧钢品,以及巴西、大陆、印度、印尼、韩国及乌克兰进口的碳钢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财政部表示,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已函请经济部进行产损认定调查,最快将在6月11日公布初判结果。

简评: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测,3月份亚洲钢市或继续涨跌互现走势。

欧洲钢材市场:涨跌不一。该地区60点的钢价指数,周环比下跌0.94%(跌幅扩大),月环比下跌0.1%(跌幅收敛),季环比下跌3.1%(跌幅收敛),年同比下跌28%(与前持平)。

扁平材方面:市场价格小幅上涨。在卷板方面,由于近期进口资源压力减小,欧洲地区卷材内销价格出现小幅上涨。目前,北欧热卷出厂价为310-340欧元/吨(341-374美元/吨),高于之前5-10欧元/吨。冷卷出厂价为420-440欧元/吨(462-484美元/吨),上涨10欧元/吨左右。热浸镀锌价格在410-440欧元/吨(451-484美元/吨)。南欧地区热卷内销出厂价为285-300欧元/吨(314-330美元/吨),也高于之前5欧元/吨左右。冷卷出厂价为360-390欧元/吨(396-429美元/吨),高价位价格上涨10欧元/吨。热浸镀锌出厂价上涨10欧元/吨,在360-390欧元/吨(396-429美元/吨)。在中欧地区热卷出厂价为300-320欧元/吨(330-352美元/吨),约高于之前10欧元/吨左右。在独联体,热卷和冷卷出口价格也上涨了5-10美元/吨。目前,热卷出口报价为265-270美元/吨(FOB),冷卷出口报价为310-315美元/吨(FOB)。有钢贸商表示,由于中国冷、热卷出口价格快速上涨,而且幅度比较大,因而在欧洲和中东市场已经无法与独联体资源竞争,不过市场也因此预计独联体钢厂后期将继续提价。在中厚板方面,进入2月份以来欧洲中厚板市场基本保持平稳。目前,北欧S235JR中厚板的主流市场价仍为360-370欧元/吨,南欧为325-330欧元/吨,与上月基本持平。有业内人士表示,自从欧盟对中国中厚板展开反倾销调查以来,欧洲中厚板进口成交明显下降,但由于欧洲国内需求疲软,市场价格也难以借机反弹,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的中厚板报价未出现明显上涨,仍给欧盟钢厂带来压力。2月份,独联体厚板出口价为295-310美元/吨(FOB黑海),高于之前5-10美元/吨(FOB)。据悉,俄罗斯Asha冶金工厂3月产厚板对欧洲出口价为280欧元/吨(312美元/吨)FOB黑海,其计划4月产资源报价再上调5-10欧元/吨(6-11美元/吨)。

长材方面: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在独联体,2月份螺纹钢、线材的出口价格基本平稳。目前,独联体产螺纹钢出口价为280-290美元/吨(FOB黑海),线材出口价也稳定在285-295美元/吨(FOB)。近一周,黑海地区钢坯价格上涨5-10美元/吨,达250-255美元/吨(FOB黑海)。在土耳其,市场需求强劲,再加上废钢价格上涨,促使土耳其线螺内销价格明显走高。目前,螺纹钢内销出厂价为330-345美元/吨,较之前的315-330美元/吨提高15美元/吨。线材出厂内销价为355-360美元/吨,也有10-15美元/吨的涨幅。有市场人士表示,2月份土耳其出口方面的价格却略有降低,螺纹钢出口价为310-320美元/吨(FOB),线材出口价为325-340美元/吨(FOB),均较之前下滑5-10美元/吨。在南欧,网状质量线材内销价跌至325-330欧元/吨(358-364美元/吨),较之前下滑5-10欧元/吨。但螺纹钢价格基本平稳,主流交货价为315-335欧元/吨,在北欧,螺纹钢稳定在350-370欧元/吨,但网状质量线材内销价也滑至325-340欧元/吨(358-375美元/吨)。有贸易商表示,俄罗斯线材出口价格下滑带动了欧洲国内市场。目前,俄罗斯线材报价为300-305欧元/吨(CFR南欧),到北欧的报价为305-310欧元/吨。

简评: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计,3月份欧洲钢市或现分化调整走势。

美洲钢材市场:涨跌互现。该地区68.9点的CRU指数,周环比下跌0.79%(由升转跌),月环比上涨0.2%(与前持平),季环比下跌1.2%(与前持平),年同比下跌35.6%(与前持平)。

扁平材方面:市场价格稳中趋跌。在美国,中西部钢厂热卷主流出厂价为400美元/短吨,冷卷和热镀锌板基价在550美元/短吨。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主流成交价没有变化,但有迹象表明热卷价格已经开始走弱,一些小钢厂开始接受较低的价格。而冷卷和热镀锌板市场依旧保持坚挺,主要是这两个品种的供应相对较紧张,钢厂交货期长。而热卷供应充足,钢厂交货期较短。对于后期走势,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热卷主流价格将跌破400美元/短吨,而冷卷和热镀锌板则维持平稳。

长材方面:市场价格走势趋弱。在美国,进入2月份以来,螺纹钢内销价格小幅走低20-30美元/短吨。目前,螺纹钢价为460-480美元/短吨。但线材内销价格则大体平稳,目前工业质量线材价为450-480美元/短吨。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土耳其进口资源的报价下降,是导致长材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目前,采购土耳其螺纹钢价为295-304美元/短吨(CIF休斯顿港),低于之前的304-308美元/吨CIF,有业内人士预测,3月份长材价格可能还将走低。另外,2月份中西部钢厂的螺纹钢出厂价为470美元/短吨,线材为445美元/短吨,也较之前下滑5-10美元/短吨。

贸易关系方面:(1)2月24日,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碳和合金钢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中国涉案产品的倾销幅度为74.0%~351.4%,补贴率为0.38%~17.32%;(2) 2月22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日报》上发布公告称,墨方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启动日落复审调查;(3)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应纽柯钢公司、SSAC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中厚板进行反规避调查。申诉方在申请书中称,涉案产品在添加了少量合金元素后,规避相关反倾销措施。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碳钢和合金钢标准管、管线管和压力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若取消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另外,受“乔纳斯”(Jonas)暴风雪的袭击,美国热卷、冷卷和涂层薄板的反倾销案进程被推迟。最新公布的初裁和终裁时间调整为:热轧板卷反倾销初裁将在3月14日,终裁将在5月30日;冷卷反倾销初裁将在2月29日,反倾销终裁和反补贴税终裁预计在5月26日;涂层薄板反倾销终裁预计在5月24日。

日本钢材出口连续6个月下滑

日本钢铁联盟(JISF)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1月,日本钢材出口量为318.8万吨,同比降7.4%,连续6个月下降。

普通钢材出口量为207.3万吨,降6.3%。其中热卷出口量102.6万吨,增5.4%,冷卷21.6万吨,降2%,中厚板21万吨,降27.9%,镀锌薄板20.8万吨,降19.2%。

按出口地区来看,日本对韩国的出口量为58.5万吨,增6.2%,对泰国出口44.1万吨,降1.1%;对中国出口41.5万吨,增2.7%;对中国台湾出口18.1万吨,降47.1%;对美国出口13.7万吨,降31%。

1月日本钢材进口量为33万吨,降18.6%。其中,从韩国进口23.4万吨,降12.3%;从中国台湾进口6.6万吨,降20.6%;从中国进口2.7万吨,降47.8%。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