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沪铜窄幅波动 内弱外强格局加剧
沪铜窄幅波动 内弱外强格局加剧

发布时间:2016-02-19

周三沪期铜1604合约开于35800元/吨,开盘小幅上冲至35820元/吨,5日均线向下交叉压制铜价,且中国1月PPI降幅收窄,为连续47个月下降,铜价震荡下行下穿日均线,低至35630元/吨测试40日均线仍有支撑,午后,铜价震荡攀升收35700元/吨,涨50元/吨,多空博弈激烈铜价震荡。夜盘1605合约收35730元/吨,跌20元/吨。

现货市场:周三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290元/吨-贴水20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5270元/吨- 3540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35300元/吨-35450元/吨。沪期铜高位回落,今日市场货源仍充足,持货商也极具出货意愿,但因今日回归市场的贸易商和中间商增多,逢低的买需亦支撑市场价格,市场报价贴水基本维稳昨日水平,仅呈现低端品种小幅回落的态势,平水铜主流报价区间贴水290元/吨-贴水240元/吨,好铜报价于贴水240元/吨-贴水200元/吨,仍有如印度或MOOK等品牌低价可放至贴水320-300元/吨,但亦被中间商收入,故市场低价占比较少,今日贸易商和中间商逐步逢低收货,等待下游回归。午后,部分贸易商仍积极收取低价货源,现货贴水收窄,报贴水250-贴水180元/吨,成交价35330-35480元/吨。持货商明显显示惜售待涨心态,市场对下游回归入市买盘充满期待。

废铜市场:周三废铜持货商维持昨日报价不变,成交较为清淡,部分企业逐步按需入市采购部分国产料。

LME期铜周三收盘没有成交,最后买入价下跌0.3%,报每吨4,575美元。

市场热点:因疲弱的中国经济数据打压,且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感到担忧。尽管预计中国将采取更多货币刺激政策,市场仍对中国需求感到紧张,但油价和股市上涨帮助限制了跌幅。

市场消息:

1、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1 月 CPI 同比增长 1.8%,较去年 12 月1.6%的增速回升,但不及分析师预期的 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4.1%,持平 2013年 12 月来最大涨幅;PPI 同比下降 5.3%,为连续 47 个月下滑,好于预期的下滑5.4%。

2、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下降至 26.2 万人,低于预期,美元指数窄幅整理。

业内评断:

广州期货:美元一季度不加息概率愈来愈大;八部委有意加强金融扶持工业力度,有望减轻优质有色企业信贷压力;15年全球铜市供应过剩扩大至14.6万吨。库存方面LME继续向上期所转移,铜价逐步外强内弱。现货方面今日贸易商和中间商逐步逢低收货,等待下游回归。料沪铜近期震荡筑底

金瑞期货:昨日公布的中国1月CPI同比增1.8%稍低于预期,PPI同比下跌5.3%,其连续下滑显示工业仍面临通缩压力,市场对央行货币宽松存有较大预期。伦铜现货升水回落至0.25美元/吨,库存维持在21万吨下方。总体上,铜市基本面变化不大,受外围市场波动影响较为明显,预计价格仍以震荡为主,沪铜波动区间35300-36200元/吨。

英大期货:美国就业市场表现依然强劲,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能源价格低迷情况下,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美元指数小幅波动。国内方面,1月PPI仍在连续下滑,工业数据表现疲软,加之全球铜市供应过剩,仍给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预计短期铜价震荡概率较大。

华安期货:国内方面,1月CPI回升,PPI连续47个月下滑,但降幅为7个月最小,且有迹象显示促增长政策力度在加大。预计市场风险情绪继续转好,短期大幅下跌可能性较小

瑞达期货:短期铜价在偏空的经济基本面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间寻求交投方向。

市场分析:现货市场下游复工缓慢,采购热情仍暂未恢复,其难以推动金属继续上行,其有望再度回落,建议前空继续持有。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