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钢铁行业去产能亟待完善退出机制
钢铁行业去产能亟待完善退出机制

发布时间:2016-02-16

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的去产能正在行业推进。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虽然出现一些企业减产、停产,但由于退出机制尚未建立,阻碍关停企业彻底退出,产能过剩矛盾异常突出,有的企业资金链已断裂,成为“僵尸企业”,仍然退不出去。

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而受发展惯性及前期新建产能逐步释放的影响,产能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钢铁消费量总体进入下降通道,产量、需求严重失衡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去产能的任务异常艰巨。

根据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如果按照中国钢厂人均产钢300吨来测算,意味着,此轮压缩钢铁产能,将有50万左右的职工面对调整或重新选择。

2月4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要着眼于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严禁新增产能,对违法违规建设的,要严肃问责。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部分钢铁产能。

应该看到,钢铁行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固定资本规模大、比例高,加上技术复杂性、设备专用性以及就业人员众多等因素,使得钢铁产能调节弹性较小、退出难度较大。从2007年开展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工作,到近年来全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退出机制被视为完善钢铁行业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一环,也是涉及政府、企业、员工和社会多方关系的系统性工程。

客观地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并非只在我国存在,美日欧等国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曾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日欧等国家都经历了一个近30年的钢铁工业黄金期;但8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开始进入产能过剩、钢企倒闭的阶段。

以美国为例,美国钢铁年产能从1.8亿吨降至8000万吨以下,从业人员从50万人降至20万人以下。对此,美国联邦政府承担了钢企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本,采取了管制、税收等政府干预手段。此外,通过财政和资金手段的引导,鼓励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加速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吸纳了钢铁行业的过剩人员。

总的来看,美日欧等国家通过产能退出机制,保证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让退出过程平稳、有序。政府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通过推动兼并重组、扩大消费、限产、促进产能海外转移、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化解了本国的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并不顺利,主要症结在于退出机制不完善,企业退出面临着人、财、物等方面的处置难题,尤以人员安置问题最为棘手。此次《意见》特别明确了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退出奠定了基础。

此次我国钢铁行业产能退出涉及人员和范围很广,不同地方、不同区域和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历史问题各不相同,50万职工的妥善安置,远非地方或企业自身力量所及,其财政托底的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落实。下一步仍需完善退出机制,使企业退出过程更加有序、稳定。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