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1
银行业收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倒逼市场去产能已见端倪。某国有银行从去年底开始加强对铁矿石、钢贸、煤炭三个行业融资管理,力求实现“控存量无增量”的信贷收紧效果。某股份行对该三大行业的信贷审批权也已上收总行。分析称,去产能去杠杆任务重,国有企业应更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报道称,一家大型国有银行文件显示,该行从去年年底开始,加强铁矿石、钢贸、煤炭三个行业融资管理。目前已对三个行业的表内贷款(含贴现和费风险);银票、保函、信用证等表外融资;银行账户债券投资、其他金融资产服务业务进行了锁定控制。
不仅是国有大行,股份行也收紧相应贷款政策。华南某股份行能源矿产信贷总监称,铁矿石、钢贸、煤炭等行业的信贷审批权,去年就已上收总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作为2016年五大重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1月7日,李克强还提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化解过剩产能。该国有银行力求对铁矿石、钢贸、煤炭三大产能过剩严重行业,实现控存量无增量的信贷收紧效果,事实上显示了银行对“去产能”的倒逼效应。
若去杠杆难以推进 中国经济付出更大代价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去年年末就提出,去产能、去杠杆是2016年中国经济转型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些产能依然过剩的上游行业、高杠杆行业在2016年必然面临破产重组、清理过剩产能的艰难任务。这可能会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一定幅度的上升,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一定风险。
但他同时提出,过剩产能的缓慢出清,以及去杠杆难以推进,将令中国经济付出更大代价。
过剩产能缓慢出清,去杠杆难以推进,可能会进一步放大金融资源的错配,延缓经济转型的进程。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恶化会损害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进而对高度依赖银行融资的经济运行产生向下的负反馈,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首当其冲成为信贷收紧的牺牲品。过剩产能的“僵而不死”,仍在消耗信贷资源, 对新兴产业产生了信贷挤出。尽管表面上降低了局部风险爆发的可能,但却是以延缓产业升级的进程为代价的。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一位股份行能源矿产事业部人士表示,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源方面,煤炭不做,但电力、石油、天然气可以;矿产方面,钢铁行业不做,其他贵金属可以。当然,不做也不是绝对的,行业里的优质企业还是可以做,只是总行的授信政策收紧而已。
“去产能任务重,国有企业要更配合”
兴业证券唐跃团队稍早指出,本轮“去产能”比98年“去产能”更难。98年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融资来源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产能过剩具有较大的内生性特性,适度收缩信贷既可以使得产能逐渐得到出清。但本轮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有关,而且大量可贸易品部们产能过剩主要来自于经济外生性,去产能复杂度较高。
巴曙松指出,化解过剩产能的压力不应让金融体系一力承担,国有企业应在改革中主动推进去产能和去杠杆。
由于当前这一轮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行业、重资本行业,而这些行业又大都与国有企业有紧密联系,因此需要当前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做更有力度的配合。比如,在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中考虑出台专门推进去产能、去杠杆的配套政策,制定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成本分担机制,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等。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