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2
长期以来,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保持在80%以上。2021年,全国产生铁8.69亿吨,同比下降4.3%;进口铁矿石11.2亿吨,同比下降3.9%。国内进口矿占比约82%。河北省和全国形势基本相同,2021年全省产生铁2.02亿吨,铁精粉产量8656万吨,进口矿占比约83%。而且,进口矿主要国家为澳大利亚和巴西,分别为6.9亿吨和2.4亿吨,占全年进口量的83%。铁矿石进口来源集中,产业链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最突出的“卡脖子”问题。国家针对铁矿石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了对国产铁矿石开发的支持力度,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的通知》,下大力实施“基石计划”,这必将对国内矿山发展产生重大利好影响。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河北省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极大影响着资源优势的发挥。
针对存在问题,6月14日―18日,河北省发改委组织省冶金矿山行业协会、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调研组赴承德、秦皇岛、唐山3市6县(市)以及河钢集团矿业公司进行调研,省发改委王金海处长、省冶金矿山行业协会陈茂�M副会长参加了调研。调研组通过深入矿山企业实地踏勘、召开市县两级管理部门和重点矿山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市县有关部门和矿山企业对铁矿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制约因素的意见建议。
通过调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深部扩界问题。自2018年以来,河北省暂停了采矿许可证(包括深部扩界)办理手续,相当多的矿山企业有资源但无开采权。如果近期不调整现有政策,承德市大部分矿山企业在今明两年内无矿可采,初步估计铁精粉产量将减少2000-3000万吨/年。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同样产量减少的困境。
二、露天矿山问题。自2015年起,河北省将新建露天矿山开发项目列入限制类项目,更有灵寿县等22个县(市)把露天矿山开采列入负面清单,这项政策的实施对铁矿企业的发展是灭顶之灾。从全世界矿山开采规律看,只要资源赋存条件允许,都会优先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这是最经济、最安全的开采方式。对于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污染和生态问题,调研组进行了重点考察,目前露天开采普遍采用了中深孔逐排(逐孔)爆破工艺和水雾抑尘手段,完全可以达到环保要求。关于生态方面,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矿山修复边坡治理措施,修复效果十分明显,能够保证生态环境安全。
三、露天转地下开采问题。承德地区大部分为超贫钒钛磁铁矿,一方面地质结构不允许采用地采方式,另一方面经济上也会陷入亏损状态。青龙县、遵化市、迁西县大部分矿山已转入地下开采,据某矿提供数据,66%品位铁精粉成本露天开采为370元/吨,地下开采为540元/吨。而且和露天开采相比,地下开采还存在投资大、基建周期长、生产规模相对小、效率相对低等缺点。
四、尾矿干排问题。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不允许湿法排放尾矿。湿法排放尾矿是传统的基本排尾方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运行良好。而要求采用的干法排放还存在着技术、管理、干堆场地等的一些制约,现阶段“一刀切”式的全部禁止湿法排放尾矿,全面实施尾矿干排不科学也不现实。
五、审批权问题。2018年3月,河北省将涉矿的审批权限全部上收至省级,出发点是对矿山发展严格管理,规范矿山企业,但在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降低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办事成本。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河北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若干措施
- 3家钢企入选河北省“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拟支持名单
-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鑫汇冶金等10家企业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公示
- 河钢乐亭钢铁等10家企业拟评定为河北省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公示
- 河北省卢龙县钢铁企业整合重组的意见建议
- 河北:深化绿色制造工程,全面完成钢铁等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
- 河北工信厅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支持钢铁行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 河北省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 河北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拟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