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7
三、有色金属
黄金:
行情走势:今日沪金主力2106合约震荡下滑,日内交投于390.5-386.18元/克,尾盘报收387.94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跌0.56%,成交量11.1万手,日减6838手;持仓11.8万手,日增3034手;沪银主力2106合约高开走弱,尾盘报收5295元/千克,较上一日收盘价微涨0.04%。
市场焦点:亚市美元指数震荡微涨,现交投于90.21,日涨0.06%。(2)欧洲央行研究欧美央行政策差异是否是幕后推手。(3)IMF上调2021全球经济预期,预期中国将增长8.1%。
内盘持仓:沪金主力2106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49297手,空头持仓32295手,净多持仓17702手,日减2127手,空头增仓大于多头。沪银2106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209092手,空头持仓174049手,净多持仓35043手,空头增仓大于多头。
外盘持仓:截至1月26日,SPDR Gold Trust黄金ETF持仓量为1172.38吨,较上一交易日减0.87吨。同时,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7830.92吨,较上一交易日减95.36吨。
行情研判:1月27日沪市贵金属均震荡走弱,但仍于盘整区间,多空交投明显。市场关注美联储货币决议,担忧美国经济刺激规模或不及预期,使得金银承压。不过若美联储维持鸽派,美元指数将走弱对金银构成支撑,多空因素交织。技术上,金银日线KDJ指标拐头向下,但MACD绿柱缩短。操作上,建议沪金主力暂时观望为宜;沪银主力可于5400-5200元/千克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千克。
黄金:
国债期货盘面情况(1月27日):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确诊病例75例,其中本土病例55例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1%,其中12月单月增长20.1%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回笼1000亿元
隔夜SHIBOR报2.9700%,上涨24.40个基点;7天SHIBOR报2.9690%,上涨24.1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6190%,上涨3.00个基点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665,上调182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4847,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6.4756,上日夜盘报收6.4635
今日资金面仍然偏紧,银行间与交易所回购利率大幅上行,动摇了市场对央行保持流动性宽松的信仰,尽管央行逆回购规模增大,国债期货仍缩量窄幅震荡全天。从国债期货的前期利好因素看,一是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的基调仍在,二是国内疫情防控压力较大,新冠确诊病例在多地频发,部分省市重新开启封锁措施,各地倡导就地过年,对经济有一定负面影响,这两项仍能继续支撑国债期货走高。但临近春节,短端资金面收紧趋势较为明显,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并未显著放量,国债期货有回调风险。从技术面上看,10年期、5年期与2年期国债期货均回到压力线以下,掉头走低概率大增。操作上,近期国债期货缺乏明显交易机会,长线投资者可保持谨慎做多思路进行操作,T2103目标位可关注99.2,TF2103目标位可关注100.8,TS2103目标位可关注100.9。套利策略可关注多2年期国债期货空10年期国债期货的套利策略。
锌:
内外走势:今日LME锌延续走弱,截止北京时间15:03,报2637美元/吨,日跌0.66%。沪锌主力2103合约延续跌势,日内交投于20070-19705元/吨,尾盘报收197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1.12%,成交量18.7万手,日增39152手;持仓10.1万手,日增8833手。基差走弱至-450元/吨;沪锌02-03月价差扩至10元/吨。
市场焦点:亚市美元指数震荡微涨,现交投于90.2,日涨0.06%。(2)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1%,其中12月单月增长20.1%。
现货市场:1月27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9880-1998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550元/吨。长江有色报道,下游逢低入市询价采购,贸易商有所备库,总体交投活跃度略有提振。
库存方面:沪锌仓单报11584吨,日增103吨。截止1月26日,LME锌库报235025吨,日大增45250吨,结束43日连降,且增至2018年9月7日以来新高。同时,截止1月22日当周,上期所沪锌库存报43240吨,周增53吨,连增三周至近一个多月来高位。数据显示锌两市库存均上升,尤其LEM锌库存激增将使得锌价承压。
主力持仓:沪锌主力2103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65233手,空头持仓65308手,净空持仓75手,空头增仓大于多头。
行情研判:1月27日沪锌主力2103合约延续跌势,刷新两个多月低位,空头增仓打压。期间市场关注美联储货币决议,担忧美国经济刺激规模或不及预期。不过国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向好,宏观氛围外忧内稳。现货方面,LME锌库存单日激增,表明下游消费不佳。下游逢低入市询价采购,贸易商有所备库,总体交投活跃度略有提振。技术上,沪锌日线KDJ指标向下校次,不过小时线MACD绿柱缩短。操作上,建议空头获利减仓观望为宜。
铅:
内外走势:今日LME铅震荡下滑,截止北京时间15:18,报2062美元/吨,日跌0.77%。沪铅主力2103合约先扬后抑,日内交投于15765-15320元/吨,尾盘收154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微跌0.06%;成交量87013手,日增20123手;持仓45049手,日减574手。基差走强至-95元/吨;沪铅02-03月价差缩窄至-10元/吨。
市场焦点:亚市美元指数震荡微涨,现交投于90.18,日涨0.05%。(2)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1%,其中12月单月增长20.1%。
现货市场:1月27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5250-15400元/吨,均价较上一交易日跌25元/吨。长江有色报道,冶炼厂继续以长单出货为主,下游整体采买情绪不高,贸易市场交投氛围较差。
库存方面:沪铅仓单报34399吨,日减451吨。截止1月26日,LME铅库存报110500吨,较上一交易日减2675吨,连降19日刷新一个多月来低位。同时,截止1月22日当周,上期所沪铅库存报50811吨,周减9640吨,亦连降两周至一个月来低位。
主力持仓:沪铅主力2103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26392手,空头持仓34462手,净空持仓8070手,日增1420手,多头减仓大于空头。
行情研判:1月27日沪铅主力2103合约先扬后抑,触及近两个月高位,多空交投趋于谨慎。期间市场关注美联储货币决议,担忧美国经济刺激规模或不及预期。不过国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向好,宏观氛围外忧内稳。现货方面,两市库存延续下滑,冶炼厂继续以长单出货为主,下游整体采买情绪不高,贸易市场交投氛围较差。技术上,期价日线KDJ指标拐头向下,下方关注5日均线支撑。操作上,建议可于15600-153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0元/吨。
铝:
内外走势:周三LME铝小幅下跌,截至北京时间15:00,3个月伦铝报2016.5美元/吨,日跌0.32%。沪铝主力2103合约高开震荡,日内最高14930元/吨,最低14825元/吨,收盘1488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27%;成交量127822手,日减29431手;持仓169560手,日增4934手。基差25元/吨;沪铝2103-2104月价差0元/吨。
市场焦点:(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比10月份预测高出0.3个百分点。(2)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维持鸽派政策立场,重申对财政刺激的支持,认可通胀预期有所回升但尚未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
现货分析:1月27日SMM现货A00铝报14890-14930元/吨,均价14910元/吨,日跌50元/吨。长江有色报道,持货商纷纷出货,需求并无明显起色,大户收货积极性一般,成交情况不理想。
仓单库存:周三沪铝仓单合计76714吨,日减495吨,连降7日;1月26日,LME铝库存为1419775吨,日减156吨。
主力持仓:沪铝主力2103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100541手,日增676手,空头持仓114833手,日增2041手,净空持仓14292手,日减1365手,多空均增,净空减少。
行情研判:1月27日沪铝2103高开震荡。美国新的疫情纾困计划可能会推迟到3月份,同时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不过美联储利率决议鸽派预期以及IMF上调经济前景预期,带动风险情绪回温,美元指数承压回落。年底下游需求转淡,现货升水走弱,使得铝价缺乏上行动能。不过近期进口套利窗口关闭,抑制海外货源流入,且铝价走低市场成交稍有好转,近期沪铝库存出现回落,铝价自低位企稳。技术上,沪铝主力2103合约多空分歧较大,面临20日均线阻力,预计短线震荡调整。操作上,建议可在14700-15050元/吨区间操作,止损各100元/吨。
铜:
内外走势:周三LME铜震荡下跌,截至北京时间15:00,3个月伦铜报7968美元/吨,日跌0.34%。沪铜主力2103合约上行遇阻,日内最高59140元/吨,最低58570元/吨,收盘价587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3%;成交量94848手,日减18930手;持仓122378手,日减559手。基差50元/吨;沪铜2103-2104月价差-60元/吨。
市场焦点:(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比10月份预测高出0.3个百分点。(2)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维持鸽派政策立场,重申对财政刺激的支持,认可通胀预期有所回升但尚未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
现货分析:1月27日 SMM现货1#电解铜报价58680-58860元/吨,均价58770元/吨,日跌70元/吨。长江有色报道,持货商下调报价,下游需求趋弱,少量刚需采购。
仓单库存:周三沪铜仓单合计20635吨,日减125吨;1月26日,LME铜库存为79275吨,日减2850吨,连降11日。
主力持仓:沪铜主力2103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72018手,日增869手,空头持仓81241手,日增935手,净空持仓9223手,日增66手,多空均增,净空增加。
行情研判:1月27日沪铜2103上行遇阻。美国新的疫情纾困计划可能会推迟到3月份,同时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不过美联储利率决议鸽派预期以及IMF上调经济前景预期,带动风险情绪回温,美元指数承压回落。国内铜矿供应维持紧张格局,铜矿加工费TC继续下调,铜冶炼成本高企;不过废铜新政实施使得进口量大幅增加,且精废价差扩大,替代作用将逐渐增强;年末下游市场存备货意愿,近日库存继续下降,不过由于淡季预计需求逐渐转淡,铜价上行动能较弱。技术上,沪铜2103合约维持区间调整,关注58200位置支撑,预计短线区间震荡。操作上,建议可在58200-59300元/吨区间操作,止损各300元/吨。
四、钢材市场
盘面情况:周三RB2105合约增仓上行,最高价4398,最低价4291,收盘价4385,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91%;持仓量1348252,+81312;基差-85,-72;RB2110-RB2105合约价差-82,+8。
消息:2020年亚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达到13.749亿吨,同比提高1.5%。其中,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10.53亿吨,同比提高5.2%。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由2019年53.3%上升到2020年的56.5%。印度的粗钢产量为9960万吨,同比下降10.6%;日本的粗钢产量为8320万吨,同比下降16.2%;韩国的粗钢产量为6710万吨,同比下降6.0%。
市场报价:20mm HRB400三级螺纹钢上海报价4300,+10;广州报价4630,+0;天津报价4200,+10;福州报价4470,+30;全国均价4354,+4(单位:元/吨)。
仓单库存:上期所螺纹钢仓单为109393吨,持平。
主力持仓:今日主力合约前20名净持仓为净多114877手,主流持仓空单增幅大于多单,净多减少6875手。
总结:周三RB2105合约增仓上行,提振现货市场信心,商家多数上调报价,但下游采购寥寥,实际成交日渐减少。由于全国各区域终端步入收尾阶段,民工普遍放假返乡,除少量工地外,多数工地静待年后复工作业,需求量将进一步下滑。目前成本偏高及高炉开工率下滑,供应量也逐步萎缩,整体上期价或延续区间宽幅震荡,注意操作节奏。技术上,RB2105合约1小时MACD指标显示DIFF与DEA运行于0轴上方,绿柱转红柱。操作上建议,短线考虑于4430-4300区间高抛低买,止损40元/吨。
五、宏观经济
钢铁市场外需触顶 出口或将下降
相较钢材内需,钢材外需已经率先触顶。2020年中国钢材出口5367万吨,较2015年出口峰值的1.12亿吨已经回落超50%。
一个国家的钢铁消费及生产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由于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重化工业加速发展,该阶段钢材需求强度大,钢材消费量增长速度高。
随着两化的完成,基础设施逐渐完备,钢材消费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迅速增高,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就会减缓乃致出现负增长,拖累钢铁产量下降。
相较钢材内需,钢材外需已经率先触顶。2020年中国钢材出口5367万吨,较2015年出口峰值的1.12亿吨已经回落超50%。
尽管中国仍是钢材出口大国,未来具备每年出口7000-8000万吨钢材的竞争优势和供应能力,国际市场也能够承受这一水平,但是,钢材出口的内部约束明显增强了。
宏观层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使得中国钢铁产业未来更加着眼于满足国内市场,出口动力将减弱。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对钢铁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也包括对钢材出口的影响。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钢铁产业低碳减排对全国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前在“十四五”实现钢铁产业碳达峰目标,钢铁产业在努力加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冶金技术的同时,控制钢铁产量将是控制碳排立竿见影的手段。而减少钢材出口、可以相应减少钢铁产量,也是政策选项之一。因此,对于钢材出口可能的下降,应当做好心理准备。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0)》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
同时,钢铁工业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工业碳排放超过50%,占中国总碳排放量的15%左右,在国内所有工业行业中位居首位。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仍须面临原料资源供应、绿色低碳发展、工艺流程调整及产业集中度提升等严峻挑战。中国钢铁行业特别是作为责任主体的钢铁企业,如能准确掌握碳市场机制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在合规运营的前提下更好地积极有效开展应对措施,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永续发展。
六、全球观察
山西焦化:2020年净利预增116%-145.54%
山西焦化公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10.24亿元-11.64亿元,同比增加116.01%-145.54%。2020年,我国焦炭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生产、运输等环节受限,焦炭相关的煤矿、钢厂开工率普遍偏低,在供需双弱的情况下,焦炭价格震荡下行;自二季度开始,国内经济运行状况持续好转,下游钢厂开工陆续恢复,对焦炭需求较好,同时随着各地区焦炭去产能政策的深入执行,以及环保限产对焦炭生产销售的影响,焦炭市场供应偏紧,焦炭价格不断调涨,下半年焦炭市场总体呈上涨趋势。预告期公司所属控股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飞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飞虹化工”)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3亿元,按照公司对该子公司75.03%的持股比例测算,预计影响预告期净利润约为-2.48亿元。
2020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二十的港口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0年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1-12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4911万吨,同比增长4.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430万TEU,同比增长1.2%。
其中,上海港连续11年蝉联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4350万TEU;内贸箱成为其箱量增长新动力,上海港年内贸吞吐量总和突破600万TEU,同比增长约15%,刷新了上海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历史纪录。
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800万标准箱,是全球仅三个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800万标准箱的港口。
深圳港年内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创出年度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新高。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